年度諮商展
世紀中國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世紀中國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 定價:450
  • 優惠價:9542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0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走出迷霧、撥雲見日──

  ★「新中國」真的是共產天堂嗎?
  ★毛澤東究竟是獨裁者還是理想主義者?
  ★領導核心如何用盡心機、步步為營,才能穩固權力?


  過去我們對中國的理解或許諱莫如深、疑點重重
  本書將帶您揭開這一層層神秘的面紗,認識中共的真實面貌

  ◎難得一見的通史性著作,歷史脈絡前後相承、貫串一氣
  ◎以史料論證,擺脫中共官方說法,釐清關鍵歷史環節
  ◎國史館館長吳密察、政大教授薛化元專文誠摯推薦

  本書不受中共官版歷史的侷限,作者以自覺性的學術研究精神,重新梳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尤其是1949年以後的歷史。──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本書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直寫到當代,做了與目前一般歷史學的論述更為完整的貫時性處理。作者並且以流暢的文筆,在史料及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透過本書釐清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發展及其間重要的歷史問題。──薛化元(政大教授)

  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迄於二十一世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和平崛起,百年中國歷經了翻天覆地的劇變,究竟……

  中國共產黨如何擊敗國民黨,從延安走向北京?
  毛澤東如何消滅中國一切私營企業和資本家?
  「反右」鬥爭如何引蛇出洞,成為「陽謀」?
  毛澤東為何策動文化大革命?
  林彪何以倉皇出逃並葬身外蒙古?
  鄧小平如何大起大落,還能一手推動改革開放?

  本書細說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如何歷經革命建國並大跨步邁向社會主義。同時,還針對毛澤東以「反右」為名整肅知識分子,以文化大革命為由打倒昔日戰友,作出詳盡歷史解釋。在國內少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論述中,本書提供了最為完整的脈絡分析,對於從毛澤東到習近平的七十年歷程,娓娓道來,一氣呵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福鐘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博士論文為探討中國共產黨如何在短短不到七年時間,將具有三千年歷史的中國私營工商業整個消滅。2004年起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近年著述作品有《臺灣全志:外交志國際組織篇》、《國統會與李登輝大陸政策研究》等書。
 
 

目錄

推廌序
自 序

第一章 新國家的建立   1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的初期發展   3
第二節 從上海走向北京   27
第三節 穩住經濟情勢   53
第四節 政權組織架構   70

第二章 肅清內部與對外戰爭   89
第一節 消滅地主與鎮壓反革命   91
第二節 三反、五反—城市資本家的噩運   107
第三節 韓 戰   125

第三章 終結新民主主義   139
第一節 毛澤東的強勢領導   141
第二節 向社會主義過渡   156
第三節 反右鬥爭   173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高潮與低潮   191
第一節 大躍進與大饑荒   193
第二節 領導層的分裂   208
第三節 中蘇衝突   231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   251
第一節 炮打司令部   253
第二節 紅衛兵與上山下鄉   271
第三節 文革新貴的開場與收場   297

第六章 從鄧小平到習近平   317
第一節 鄧小平時代登場   319
第二節 「六四」天安門事件   335
第三節 「九○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356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下一步──代結論   379
 

推薦序 Ⅰ

  俗話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其實,不但歷時千百年的歷史,不知從何說起,即使二十世紀中國的百年歷史也難以簡單說清楚。何況,這種晚近的歷史總是被現實的政治所選擇性地記述和詮釋,而顯得「理未易明」了。

  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在名義上建立了共和政府,歷史雖然不再可能像皇朝時代由皇帝頒行天下的「正史」所壟斷。但是,因為一直沒有落實民主政治由人民授權的制度性原則,各方政治勢力為了論證其掌權的合法性,還是如皇朝時代那樣將歷史作為憑藉,以歷史來建立其正統性。尤其是1913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由袁世凱、馮國璋、曹錕、段祺瑞等北洋系統之人士相繼掌權後,孫文等人在南方另外建立「軍政府」、「國民政府」,但是這樣明白地在國家之中另立政府,當然要有一套「論述」以合理化這種叛逆(「內亂」)行動。這就像中國皇朝時代,民間起事時候總要有一套論證其「揭竿起義」、「弔民伐罪」的說詞。於是,「國民革命」成為孫文及其後繼者詮釋其軍事、政治行動的一套論述,而且將它上溯到十九世紀的太平天國(強調其為反滿興漢之「洪楊革命」),以下則要延伸到1947年的制憲,甚至1949年以後的「反攻復國」。這樣的中國近代史之論述脈絡,一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是臺灣歷史教育的主要內容,大家不但絕不陌生,甚至毫無懷疑地視為是歷史的當然。

  相對於這種中國國民黨之「國民革命」歷史論述,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另外發展出來了一套「社會主義革命」歷史論述。「社會主義革命」歷史論述雖然也上溯太平天國(強調其社會改革的「平均主義」),但卻也同時將1912~1949年之間沒有皇帝的「共和」時期,視為布爾喬亞的「舊民主主義革命」,而終將迎來1949年之社會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即使1949年之後,也經常要以「重要文件」等方式為歷史「定調」。這樣的一套中國近代史之歷史論述,即使目前中國人熟悉的可以倒背如流,但在臺灣來說應該還是非常陌生的。

  中國近代的歷史,就如上所述,在海峽兩岸之間被為政者「各取所需」的「各行其是」,甚至相互視彼此為「寇讎」,而且將之灌輸給國民。即使歷史學者,也經常在這樣的對立架構下,自覺、不自覺地於歷史知識的生產、建構、詮釋上,參與了政權黨的「建國大業」。自覺的參與,我們或許就可以稱之為「御用學者」或「確信犯」;如果是「不自覺」的參與,我們或許可以說他「缺乏批判精神」或「太過天真」。

  李福鐘教授的這部著作《世紀中國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就是在向我們介紹我們相對陌生的,中國共產黨近一百年來之「建國大業」如何一路走過來。但是,李福鐘教授這部書卻不是中國共產黨的「傳聲筒」。也就是說,他並不是完全照著中國共產黨的「公式見解」說事,而是自覺性地以學術研究的精神,重新梳理中國共產黨,尤其是1949年以後的歷史。

  國內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研究,在很長一段期間裡是被歸類為「匪情研究」範疇的。它與其說是一種學術研究,毋寧說是一種政治論述。真正的情勢改變,一方面要等到政治、社會、言論的自由化條件已經建立起來,一方面也必須要史料、教育、學術的充實條件已經成熟。李福鐘教授的中國近代史之學術養成階段,開始於臺灣之民主化、自由化已經啟動的1990年代,他在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班階段受到國內中國共產黨研究專家陳永發教授的學術訓練,本來就有堅實的學術研究基礎,再加上晚近中國也大幅度出版黨史資料,讓他得以有相較豐富的史料可以使用,更重要的是,他身處海峽此岸可以不受中共官版歷史的侷限,而且寫作時又自覺性地發揮歷史學術研究實事求是的「批判精神」,所以他的這一本書一定是現階段國內可以用來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一部優良的入門書。

吳密察
國史館館長

推薦序 II

  本書是以中國近一世紀共產革命作為主軸的專書,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作為副題,凸顯作者將19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作為本書的核心內容。不過,作者意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是共產革命的產物,從中國共產黨建黨以後的歷史脈絡來理解其發展至關重要。因此,這也是一本中國共產黨的「通史」性著作。

  作者李福鐘,是我臺大歷史研究所的學弟。他先後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班及博士班,從碩士班開始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作為他研究的主題,當時主要是研究改革開放,而在他博士論文期間則將重點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到1956年,如何處理與共產主義不相容的私營工商企業制度,而在終結新民主主義時期的過渡政策,進行共和國統治體制的鞏固。由於從碩士論文開始,即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研究主題,進入博士班前後,也曾經長期定時到中國蹲點,因此除了掌握豐富的史料外,也對中國1990年代以後的發展,有第一手的觀察。

  由於福鐘長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研究的主題,在他取得博士學位之初,由他來撰寫此一題目,可以說是在國內新銳學者中相當適合的。而他曾長期從事新聞及專論寫作,我過去撰寫中國現代史教科書時,也承蒙他的協助,深知其文筆洗鍊、流暢,是潛在教科書作者的人才。因此,在2003年、2004年之間,福鐘表達有意撰寫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教科書之後,我向三民書局大力推薦,也是考量福鐘在此一研究領域的專長。不意這本書在簽約之後,比十年磨一劍的時間更長,花了十多年終於完稿。福鐘在這本書的內容安排上,做了與目前一般歷史學的論述更為完整的貫時性處理,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直寫到當代,基本上以二十世紀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作為全書的主軸。

  也許讀者會想:既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新國家的建立,自然是相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這本書的序幕。如前所述,福鐘在本書中,先將整個歷史的縱深延伸到1921年到國共內戰勝利,這自然是和一般國別史的寫法不同。換言之,可以說是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歷史脈絡中,來論述「新中國」如何建立。此外,在第一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或許與從他博士論文以來,長期著重1949年以後中國經濟如何發展有關。這本書特別著墨了1949年前後中國經濟的問題,如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制下被解決。特別是以上海為主的經濟嚴重崩潰之際,新成立的中共政權如何可以穩定經濟的局勢,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一章之後,這本書的章節安排,大致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發展時序,先討論中國共產黨鬥爭右派,終結新民主主義的脈絡,再進而處理1958年以後大躍進、大饑荒一路直到中蘇發生衝突,其後則是談及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在處理前述歷史脈絡的發展時,這本書相當強調三反五反及韓戰,這種內部肅清「敵人」,外部參與國際戰爭的重要歷史背景,並以此一背景論述其後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而在文化大革命之後,本書則敘述如何從鄧小平改革開放,一路往江澤民時代發展的過程。其中改革開放與六四天安門事件,是福鐘關心的重要議題,也是以他過去研究成果為基礎的普及化。最後,本書在結論中則針對中共政權必須面對的歷史問題及其角色,以提問式的開放性的論述,做為全書的結束。

  整體而言,作為一本教科書,本書仍然是注意學術規範的著作。而作者透過流暢的文筆,在史料及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透過本書釐清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發展及其間重要的歷史問題,讀者閱讀本書應可以有相當的掌握。但是原本在漫長的寫作過程中,我有時甚至比福鐘還要焦慮,擔心難以向出版社交代。不過,閱讀這次福鐘「比慢」的成果後,可以很高興地說:這是一本坊間難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分樂於向關心此一歷史課題的讀者們推薦。

薛化元
政治大學歷史系、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自序

  這是一本試圖釐清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脈絡的作品。

  如果從1910年代新文化運動前後,共產主義思想傳入中國起算,這本書所論述的時間軸,其實也就是上個世紀至今的一百年。在這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從大清帝國崩潰後的廢墟裡試圖重建權力秩序,各個武力集團角逐,社會與政治制度發生翻天覆地的劇變,最後由中國共產黨成功建立較穩固的政權,卻也隨即展開另一波同樣疾風驟雨的社會革命。就一個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來說,中國過去一整個世紀的暴風雨,既光怪陸離卻也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依舊緊扣亞洲甚至全世界的政治情勢或者歷史記憶。包括朝鮮半島軍事對峙、美俄中三角關係、六四天安門事件、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以致近期中國的經濟崛起,莫不需要回到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的歷史脈絡,去掌握發生的源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歷程,至今依然餘波盪漾,在當代人類命運的因果輪迴裡,拉扯著千絲萬縷的牽連。

  與本書同樣主題的著作,坊間或許時有所見,然而與同類出版品相比,本書較為特殊的地方,首先並不採取中共官方對一些重大關鍵事件的制式觀點,因此在史料的選擇和解釋上,有更多的彈性。這是目前以中文出版的各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著作,尤其是在中國大陸以簡體字發行的作品,難以企及的優勢。

  其次,坊間各種篇幅大小不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著作,有的專注在某一特定歷史事件,有些則專研某位政治人物,以致於通史性的著作並不多見,學術品質亦參差不齊。又或者,若干由多位學者聯合撰寫的套書,往往連篇累牘,內容繁雜瑣碎,只適合給專門的研究者參考,欠缺與一般讀者的親近性。本書撰寫的出發點,即是以有限的篇幅、可辨識的人物和事件脈絡,想辦法投射出一個可以理解的、前因後果貫串一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圖像。這樣的寫作策略,自然不可能事無大小、巨細靡遺。不過相信與同類出版品相比較,本書一方面堅持史事的真實性以及內容的可讀性,另一方面又試著兼顧通史的全方位視野與均衡性,希望在不到三十萬字的篇幅內,能夠提出比其他同類作品更清晰而統整的對於1949年之後中國史的理解方式。

  本書從提筆寫作到完成,斷斷續續進行了整整十四年時間。一部分原因是撰寫通史型史書並不容易,整個過程對於作者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學習;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官方及民間陸續出版了不少關鍵史料,對於歷史真相的釐清,大有助益。本書從江澤民主政末期開始動筆,直到習近平登上核心地位才完成,這無疑意味著近年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研究環境,也愈來愈成熟。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三民書局劉振強董事長的支持,劉董事長十餘年前鼓勵作者撰寫本書,可惜未能在他生前完成書稿,筆者深感內疚。其次要感謝國立政治大學薛化元教授多年來的鞭策鼓勵,若非他的幫忙,恐怕筆者當年竟無動手撰寫本書之勇氣。此外,中央研究院陳永發院士在中共史研究上多年來的教誨,是作者跨入這一領域最重要的師承。沒有師門多年的潛濡,筆者不可能具備撰寫本書的資材。最後,還要感謝兩位匿名審查人的費心指正,使本書免除了不少錯謬的風險。

  當然,筆者斗膽挑戰此一撰述任務,全書或有許多未臻妥善之處,文責自應由筆者概括承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七十年歷史,並不是容易可以逕自論說的題目,說史者一不小心,只會落得貽笑大方的下場。筆者不揣駑鈍,撰此書稿,自然希望不論在教學或研究上,都能夠對讀者有所助益。同時,對於若干疑點重重、諱莫如深的關鍵歷史環節,也多少貢獻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一家之言容或不少主觀成分,但公諸大眾,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或許還有幸可以增添臺灣學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績。至所期盼。

李福鐘
2017年12月於臺北木柵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463605
  • 規格:平裝 / 396頁 / 17 x 23 x 1.9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