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 電子書
流轉的傳統:節慶創新之道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2
人收藏
適合平板

流轉的傳統:節慶創新之道 (電子書)

  • 作者: 陳蕙芬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7/01/20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20
  • 優惠價:224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在文化創意產業中,主題鮮明的節慶(festival),可凝聚社群共識、改善藝術環境、活化文化資產、帶動觀光產業等地方發展;在地方上舉辦大型的節慶,可發揮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的多重效果,成為城鄉擘畫者的重要策略。節慶也是傳遞傳統的載具,如華人社會的春節、中秋、端午等節慶,負責傳遞文化習俗;現代新興節慶則是創造新的主題,為傳統增添新元素。傳統歷時而流轉、又成為新的未來傳統,節慶與傳統具有雙重關聯性。

  本書是作者研究「節慶管理」所歸納的心得與實務做法,書中內容涵蓋節慶與創新有關之學理,輔以國內外節慶實際案例資料。單一節慶如何創新?透過梳理文獻與實務資料,從資源隨創、體驗設計、平台功能與創新價值四大主軸,提出了節慶創新之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蕙芬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研究所副教授。

  2010年取得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同年進入大學任教,在此之前有十餘年科技與創意產業實務經驗。

  研究興趣:教育創新、制度與創新、文創產業管理與節慶管理等。
 
 

目錄

〈自序〉節氣、節奏與節慶
序曲

第一篇 無米、巧婦可為炊:節慶的資源管理
● 天涯何處無芳草:節慶資源管理的隨創觀點
● 信手捻來皆可用:節慶物資資源的隨創力
● 志同道合創節慶:節慶人力資源的隨創力

第二篇 人員、物件與事件:節慶的體驗設計
● 刻骨銘心雋永流傳:美的體驗是共通的記憶
● 運用人員創造節慶體驗:雙向互動是關鍵
● 運用事件創造節慶體驗:吮指回味的體驗
● 運用物件創造節慶體驗: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三篇 交換、交流與交易:節慶的平台功能
● 你來我往樂悠游:談節慶的平台功能
● 節慶平台的交換、交流與交易:以宜蘭綠色博覽會為例
● 春城無處不飛花:節慶作為展演平台
● 緣定三生,佛渡有緣人:節慶作為文化傳承平台
● 大紅燈籠高高掛:節慶作為社區行銷平台

第四篇 產生、傳播與擴散:節慶的創新價值
● 日新又新迎節慶:社會創新樣貌
● 社會創新歷程:宜蘭綠博的生命力
● 節慶多樣創新風貌:國內外案例討論

第五篇 資料篇
● 流轉亞洲
● 流轉澳洲
● 流轉中東
● 流轉歐洲
● 流轉美洲

節語不結語
 

自序

節氣、節奏與節慶


  從小看農民曆上的節氣,如小滿、芒種、秋分等,只感覺文字優美、但卻不知其意思,只得亂猜。真正開始注意到節氣的存在,應該是始自於觀察家中長輩的情緒起伏與身體狀況吧,發現其間有令人驚訝的連動關係。節氣有二十四個,是古代中國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跟一天分二十四小時有巧妙的相關性。它不但是農業社會時,指導人們農事的重要依據,也跟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像是飲食與生活作息,均可能與之牽動。根據媒體報導,在2016 年11月30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決議將「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肯定其為人類特有之時間知識認知體系。

  節氣提醒我們生活背後有常規,若我們依循時間之常規而律動,或許不能事半而功倍,但至少可以順心舒坦,也就是生活的「節奏」。大多數人生活都有其慣例,像是起床、用餐、工作、運動、休閒與就寢,在時間與地點上,有其大致的時間與地理範圍。一旦攪亂慣例,像是熬個夜或是易地而眠,都會讓我們感受到節奏亂了,或許會產生不適之感。節奏來自於個人活動的時間、地點與內容範圍的組合,因為歷時的相同性而形成一種規律,符合節奏會讓我們有安全感,不過,久了之後又容易產生厭倦,覺得生活一成不變。或許是因為要打破這種一成不變,而有了節慶。

  節慶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華人文化一年有三大節慶,就是農曆春節、端午節與中秋節,我們也形成特定的活動(或稱文化習俗)來慶祝這三大節慶,像是放鞭炮、吃粽子、划龍舟與賞月等。在不同節慶所進行的活動,主要的共同點就是「跟平常生活不同」,我們不可能隨時領到壓歲錢、社會也不會突然集體去公園席地賞月,有些習俗或許因為商業發達而更深入日常生活中,例如隨時可以吃到粽子與年糕,但仍有些習俗嚴守在節慶的範圍內運作。

  節慶不但跟節氣相應、與打破生活節奏有關,也常常跟地方文化、物產、地景等資源有關,近代更將節慶視為經營城鄉的策略性工具,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是人們朗朗上口的好案例,透過此新型節慶,集結地方資源,創造地方的榮景與地位。綜合上述傳統與新型節慶的實務,我們發現,節慶是傳遞傳統的載具,如春節、中秋等,傳遞傳統文化習俗;新型節慶創造新的主題,為傳統文化增添新元素。傳統歷時而流轉、又成為新的未來傳統,正是本書書名「流轉的傳統」之意,以此隱喻節慶與傳統的雙重關聯性,並加副標「創新之道」以凸顯本書主旨。

  本書並非設定為提供給普羅大眾的休閒性讀物,但也非僅針對學術社群,設定讀者對象涵括以下兩大類:一般讀者:對文化、觀光、休閒旅遊、服務體驗有興趣探究者;專業讀者:關心地方創新、文創產業發展、節慶經營管理等議題專研的工作者,涵蓋產官學三領域。

  本書的素材來自於作者自2012 年∼2015 年執行的研究計畫,由政大創新與創造力中心執行頂尖大學計畫「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項下的子計畫,這四年的計畫主題分別是「由地方資本角度探討節慶與創意城鄉之關連」(2012.1.1~2012.12.31)、「節慶效益之探討—城鄉意象建構、地方產業化與人才培育觀點」(2013.1.1~2013.12.31)、「社會創新的歷程與實踐:節慶平台觀點」(2014.1.1~2014.12.31)與「體驗設計、學習空間與節慶創新:以宜蘭綠色博覽會為例」(2015.1.1~2015.12.31)。四年的計畫讓我有充足的資源來探索「節慶」的內涵與多元風貌,前往節慶的田野調查工作,也是我忙碌工作中的最佳調劑活動。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吳靜吉老師的啟發,他提醒我關注節慶的重要與有趣;然後要感謝本書研究個案參與田野調查工作的人員,包括願撥出寶貴的時間、接受我們訪談的人員,以及計畫聘請前後任認真負責的研究助理群,包括:吳偉綺博士候選人(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陳劭寰博士候選人(政大企管所)、李詩涵、王佳瀅與邱珮瑄(以上均為國北教大教育創新與評鑑所碩士)、洪宇亭(國北教大教育系),他們可能各參與一段期間,但均貢獻良多。接著要感謝本書的三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的修改建議,協助我釐清自己的文字表達。最後要感謝創新與創造力中心的劉吉軒主任與賴姿妤小姐,以及遠流的曾淑正小姐,在本書的審查行政與編輯作業上協助頗多。

  謹將本書獻給我的父母,他們在我幼時帶我出去遊山玩水、開拓視野,但在他們年邁不便行動時,我卻無法帶他們去飽覽節慶的多元風貌;在母親未坐輪椅之前,我曾應允要帶她去宜蘭,但我因未能體察節氣、抓準節奏,以至於未能成行,甚為遺憾。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7935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6.3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高效率掌握法條,試題重點整理、考前複習強化記憶✰4/26~7/9 司法考試書展7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