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藝術節
內容連載 頁數 1/2
1 光與風
Light and Wind
我們則非僅如此,更甚而在太陽光線難以透進的和室,於外側或搭建衍展屋簷而成的土庇,或附建走廊而成緣側,讓日光更形迥遠。如此,反射自庭院的光線滲過紙門,悄悄沁入室內,熹熹微微。我等和室之美,其要素無非在於這間接又于徐的光線。為了讓這纖弱、靜寂又虛無縹緲的光線,靜靜地停下腳步,好沁入和室壁內,我們特意在和室砂壁上塗上暗色系的顏色。倉庫、廚房、走廊等處,雖塗著有光澤的色彩,但和室牆壁幾乎都是砂壁,這些砂壁大都塗著無法反光的色彩。若可以反光的話,那昏昧光線下柔和纖弱的韻味將消失殆盡。我們隨處可見若有若無的陽光附在昏黃的壁面上,艱辛地苟延殘喘,那纖細的微光令人趣味盎然。――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編註:引自臉譜出版《陰翳禮讚》譯文,李尚霖譯〕
----------------------------
摘自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一節。土庇,緣側,庭院,紙門,砂壁。以建築的觀點來看,這些因要素、材料、擁有特定技術職人的不同而被切割成的各種要素,作者都仔細溯及日本和室中光的各種樣貌,將這些有機的相關要素統合,形成光采動人的連綿一體空間。對於光的樣貌的觀察所涉及的範圍,若以「窗」為視點來整合,庭院或和室的砂壁都含括在內,已脫離一般的「窗」的概念。這段記述本身,已經是一種設計的概念了。


聚光之窗
Pooling Windows

羅馬式等西歐傳統的石造建築,牆壁通常非常厚實,在這些厚實的石牆上造窗,等於要鑿穿石壁,在厚實的牆間打造可容納一至兩人稍微能擠身而過的一個小空間。被石壁包圍的黑暗空間,任光由窗緩緩滲入,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光可說是從厚重中被解放的象徵。
此時,窗戶周邊形成的「埠地」,呈現出石壁的厚度,創造出室內和室外的深邃感。從窗外照進來的光,彷彿都會在此深邃的空間中佇足並且嬉戲。此明暗的對比越是強烈,在人類視覺順應的效果下,讓室內顯得更形晦暗。石頭、磁磚、灰漆等材質在光的撫觸之下,每樣材質的肌理紋路在黑暗中鮮明浮現。這些微弱的光芒,加上微妙的凹凸陰影的交錯,讓材質肌理圍成一個小空間,我將它稱為「聚光之窗」。在這個被黑暗包圍的空間中,深層的肌理又被切割成許多的小圖案,或是被外側的光照亮的地方和被內側的黑暗包圍的地方之間,被深層的肌理所佈滿。從這此光的模樣來觀察窗的特色時,僅管未論及厚石壁本身的結構,「聚光之窗」已擔負著文化古層的角色,不斷召喚著我們潛意識中光隱含著從厚重被解放的意義。

風中之窗
Windows in the Breeze

鑿穿牆的開口或樑柱的框框中,不鑲玻璃,而是以格子、百葉、威尼斯風織布等材質填裝的窗,材質與材質的間隙及開關的調整幅度,宛如讓風的穿透產生視覺的效果。像浴室一樣被溫熱的蒸氣包圍的地區,常見到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空氣流動和熱氣的窗,我將之稱為「風中之窗」。這些窗大多沒有玻璃,也不注重防水功能或密封性,且多保留可移動的特性。因此,窗的操作機能很高,甚至有和外部對抗的力量,或讓外部的條件能順應窗。這些窗對於外部環境的變化有深入的理解,並有包容共處的一面,窗本身傳達出自然觀。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