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十六章 名留俄大

在圖書館裏,或者說,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本書。―(阿根廷)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一九七八年,美國大學圖書館界,李華偉博士是第一位在有規模的大學圖書館擔任館長的華裔。身為華裔的代表,他體會到責任之艱巨。在李博士看來,他已經被置於一個只許成功不可失敗的境地。只能往前走,沒有退路。他為自己設立的目標非常明確,為在美國的華裔圖書館員突破「玻璃的天花板」(Glass Ceiling),替華裔爭一口氣,讓更多的人能夠打破種族歧視,有機會發揮才華,證明華裔群體的才能。

他的激情和執著含而不露,大音希聲,大方無隅,他用溫和的方式堅持高貴的理想。在李華偉博士成為圖書館館長之後,另外一位華裔館長是來自香港的景懿頻女士(Bessie K. Hahn),她在波士頓的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擔任圖書館館長。景館長的經歷非常好,在她去布蘭戴斯大學任職之前,已在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圖書館擔任助理館長多年,是華人圖書館界的精英。在最初的一年裏,她遇到美國同事的不合作和抵觸,阻力極大。景館長很灰心,甚至考慮放棄館長的職位。李博士鼓勵她:「你不能退,至少要堅持一年,因為第一年最難過,也最關鍵,闖過去,你會一帆風順的。」景館長聽從李博士的建議,咬緊牙關堅持,後來越做越好,擔任館長工作直到退休。

鼓勵景館長的話,李博士自己感同身受。其實,在他的館長生涯中,不只一次地經歷過類似的境遇。每到一個新的機構,別人首先是好奇,來了一位華裔黃種人的館長,英文不是母語,究竟有多麼大的神通,得先看看你的本事。開頭的幾個月是蜜月期,同事們礙著面子,半年以後,他們往往開始不服氣,終究內心裏有種族觀念作祟,覺得你不過如此,不見得有什麼特別的本事,不合作甚至故意搗亂的事情在所難免。對此,李博士甚至已經見怪不怪了。開始的這段時間至關重要,必須堅持住,證明自己確實比別人做得好,好到所有人都服氣,好到被人認同和接受的程度,困境會迎刃而解。時間是最公平的見證者,面對成績,同事們會接受你。美國人的優點在於,當他們對你的能力嘆服時,他們會誠心誠意支持你。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