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抱怨是浪費時間!
史蒂芬‧霍金於一九四二年出生於英國牛津,他在這座城市完成學業直至大學。霍金來自中階家庭,二十幾歲時已展露對數學的天賦異稟,他是個相當優秀的學生,但當時誰也想不到他後來竟然變成了二十世紀一流的偉大科學家之一。那時的他在校外的軼聞遠比科學上的表現還要有名,據說他可以灌下大量的黑啤酒。
但即便行為放蕩不羈,流連各個學生舞會,霍金依然一路過關斬將,讀到碩士課程的最後一年。那年耶誕節,霍金的父母在耶誕夜晚餐慶祝兒子學業的成就。此外,英國另一所著名大學,也就是劍橋大學在最後一刻通過他申請攻讀宇宙學的博士學位!
「我要打開這瓶為了這一刻而保留的酒!敬史蒂芬!」 他的父親說。
他將酒瓶遞給餐桌另一側的兒子。史蒂芬接了過去,準備倒滿他的酒杯。忽然間,他發現自己手腕無力,他拿著酒瓶的手抖動著,只填滿杯子的三分之一。其他的潑灑在桌布上,染上了暗紅的汙漬。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但他的父親很快地說:「舉高酒杯!敬史蒂芬!」於是所有人同聲祝賀,掩飾對年輕大男孩動作不協調的擔心。
那一晚,史蒂芬身為醫生的父親,要兒子承諾會到倫敦做身體檢查。因為史蒂芬在就讀碩士的這一年年末,動作困難的現象開始增加:他總撞到家具,口齒變得不太清晰,難以把鑰匙插進鎖孔內。
不到幾個禮拜時間,醫生便向他宣佈,他得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病,叫做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這個基因造成的疾病會導致身體所有肌肉退化,頂多只能再活兩三年。霍金剛完成碩士學位,人生正要展開,卻得知自己得了無藥可救的漸凍症,生命即將畫下句點。
霍金說,那時的他自己正準備進劍橋讀博士,但是心情非常沮喪。他將自己關在大學宿舍裡好幾個禮拜。他的父母、朋友和老師都想幫助他,不過這個大男孩拒絕見任何人。他處於痛苦的典型階段。他問自己:「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他對於世界對他這麼殘忍感到生氣,甚至拒絕相信診斷結果。他的內心世界正遭到恐懼、不安、怒氣和絕望交織的風暴襲擊。
那年,某個寒冷的冬天早晨,霍金起床後,凝視鏡子裡那個雙眼掛著深深黑眼圈的自己說:「夠了!」這句話不是對宇宙說,也不是對醫生說,或者對他的疾病說。他是在對自己說話,對他的內心深處說話!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