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本文作者為國寶級白目 2:白目自白

本文作者為國寶級白目 2:白目自白

  • 作者:馮光遠
  • 出版日期:2014/09/03
內容連載 頁數 1/6
丟鞋
 
最近一兩年,台灣人開始瘋丟鞋,因為拿鞋子朝狗官一丟,人民普遍叫好,丟鞋者不但自己發洩怨氣,也幫台灣人出口鳥氣,所以丟鞋者眾,丟出來的鞋子式樣也各具特色,最後甚至還發展出周邊產業,如警方學習擄鴿集團而打造出來的攔鞋網。丟鞋,真的已經是台灣行為藝術裡頭最夯的一個大概念。
 
當然,鞋子要丟得準,丟得有美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如同任何藝術,丟鞋藝術在發展之初,一定有其侷限處,有其定義未明的地方,可是只要那些對丟鞋有興趣的人能夠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假以時日,誰說丟鞋不會跟丟棒球一樣,也成一門藝術。
 
對,棒球,這正是有志丟鞋者可以效法的一門學問,因為兩者有一共通之處,就是「丟」。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以棒球為例,試著摸索出如果丟鞋要成為一門藝術的話,可以思考的方向。
 
棒球能成藝術,一個重要因素是,投手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活,而其基礎,則在於快速球。同理,丟鞋者如果要在這個圈子裡混出名堂,首先,就要具備丟「快速鞋」的能力,有此基本功,再練習其他鞋種,就比較可能成功。以下,就把常見的鞋種簡述一番。
 
一般來講,快速鞋(Fastshoe)分兩個系統,即二鞋帶快速鞋(TwoShoestringFastshoe)與四鞋帶快速鞋(FourShoestringFastshoe),顧名思義,二鞋帶與四鞋帶的差別,就在於四鞋帶多了兩條鞋帶(4-2=2)。這兩種快速鞋的丟法中,又以伸卡鞋與卡特鞋最有名。
 
伸卡鞋(Sinker)。顧名思義,伸卡鞋又可稱為「下沈鞋」,意思就是,當鞋子接近被丟目標的時候,會急速下墜,讓當事人擋錯地方。於是,本來想檔臉的可是鞋子卻往肚子跑,本來想擋肚子的,結果鞋子落在LP位置,真是痛不欲生。
 
卡特鞋(Cutter)。又稱「切鞋」,這種鞋最大的特點,就是當鞋子接近目標時,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橫移,在速度依舊飛快的情況下,此時不論你是右擋者(用右手擋鞋者)或左擋者,由於完全沒有料到鞋子橫移的面積竟然會超出預期這麼多,於是便常常擋空,鞋子就可以丟到狗官沒有保護到的地方。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