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前言
 
為何要「有力」?──從分量到衝擊性
 
我剛開始擔任外商企業經營顧問時,經常聽到「何謂分量」這句話,也經常看見年輕員工製作的資料被一口否定:「這份資料不夠有衝擊性。」
 
當時,經常有人問我,向客戶提出的企劃案「價值」何在?完成的資料有多少「價值」?
 
也就是說,①向客戶提出的企劃案「能夠提升多少企業價值(業績、利潤等)」。②經營顧問提供的資料具備多少「理論與品質兼備」的價值──如何提升這兩種價值,是至高無上的課題。
 
然而近年,即使是外商企業也不太使用「分量」一詞。取而代之的重點為「衝擊性」。
 
過去的提案只要能展現價值,就能獲得客戶的青睞;然而在這個完全無法預測提案價值的時代,如果只是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告訴客戶「這樣的做法曾經大獲好評」,也無法使客戶產生共鳴。在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情況的環境下,提案的關鍵在於「能否使客戶感受到這麼做的意義」。也就是說,是否具有使客戶心動、使客戶也想這麼做的「衝擊性」。
 
個人也是如此。資深分析師丹尼爾.平克(Daniel H. Pink)在TED有份談論動機的知名簡報,他表示:「以胡蘿蔔與報酬激勵員工的方式,對於廿世紀追求高效率地重複相同作業的商務來說非常有效。然而到了廿一世紀,商務背景變得複雜、課題本身隱晦不明,這樣的方式反而不再有效。」
 
胡蘿蔔與報酬是價值的象徵,比起價值,在激勵個人的時候,必須具備使個人認同自己必須這麼做的衝擊性。
 
為何需要「圖解」?為了在資訊洪流之中確實傳達訊息
 
現在,你報告或提案的頻率是多少?或許你覺得「其實機會不多」,比如說只是一星期報告一次,或是會為了某個提案或策略而徵求客戶或主管的意見。不過計算起來,這樣一年就有五十次向其他人傳達訊息的機會。
 
接著,請試著站在接受報告或提案者的立場。我過去在外商IT企業擔任企業改革策略顧問部門或人才培育部門的主管,有三十至五十名部下。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部下必須直接向我報告,等於我一年要接收十名部下×每名部下五十次的訊息,也就是五百次左右。除此之外,我每天會收到數百封電子郵件──這是我的情況,如果職位更高,想必數量更多。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