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一、教育理論篇
01.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從心理學角度,探討教育相關議題的學門,它是一門兼具教育與心理學兩種特徵的一門學科。有關教育心理學的意涵,簡要從下列幾個層面說明之。
一、 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分析,歷經一段相當漫長的時間。教
育心理學多年來的研究取向,包含多元且多樣的方式。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最早採用教育哲學取向,繼而採用教育科學取向,其後採用心理科學取向,最後再採教學心理學取向。
不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是屬於哪一種研究的取向,主要的意義都定位在透過心理學的理論、主張、研究等,探討教育活動所涉及的各種現象。
二、 教育心理學的教育學基礎
教育心理學的教育學基礎,主要的論述包括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新取向、教育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回顧與展望、教育心理學研究目的教育化、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全人化、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本土化等方面的議題,從教育學的理論、現象、主張等方面,探討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基礎。
三、 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基礎
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基礎,主要探討的內容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教育心理學發生的各種現象。在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基礎方面,包括下列幾個議題的探討:
(一)身體發展與教育
身體發展與教育方面的探討,在內容方面包括嬰兒期身體發展與教育、學前兒童身體發展與教育、學齡兒童身體發展與教育、青少年的身體發展與教育等方面的議題,透過這些議題的探討,引導教育人員深入瞭解人類身體的發展與教育之間的關係。
(二)認知發展與教育
認知發展與教育議題的討論,主要是分析個體在認知歷程方面的各種現象,以及個體認知對學校教育的關聯性和重要性。在認知發展與教育方面,教育心理學探討的主題包括,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皮亞傑認知發展論的評述、皮亞傑認知發展論在教育上的意義、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論等(張春興,2013)。
(三)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的探討主要是強調,個體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而產生改變的歷程。一般社會發展的探討,強調人格發展、社會化等方面的現象。社會發展與教育的教育心理學探討,內容包括艾理克森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論、從少年犯罪成因檢討教育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