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10
第一章

漢詩的文化審美與南方想像


緒言

本書考察十九世紀以降,面對世紀的新舊交替,殖民與西學衝擊,在中國南方、臺灣、香港與南洋的詩人群體的離散際遇。從他們寫於境外的漢詩創作,探究一個政治/文化遺民的精神處境及漢詩文類的越界與現代性脈絡。漢詩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作為士人文化心靈的寄託與投射,漢詩因此成為一代流亡知識分子銘刻歷史嬗變,見證家國離散的重要文學實踐。尤其經歷乙未、辛亥兩次政治鉅變,仕紳百姓大規模遷徙,文化與文學的播遷軌跡尤其繁複,漢詩的流動與生產由此構成理解與辯證現代性最值得注意的文學形式。

漢詩的發展不僅僅侷限於中原國土疆界,從明清使臣、商賈的朝貢外交、貿易網絡,甚至更早的僧人、儒者的文化交流,促成中國邊境之外的漢字文化圈和漢字文化流動的區域―朝鮮半島、日本、琉球、越南、臺灣、新馬,都曾經有過漢詩蓬勃發展的生態。我們著眼十九世紀後期以降的文人跨洋出境,更大的意義是在「域外」或「境外」的位置上,突出一個漢詩寫作的意義和譜系。儘管本書聚焦的對象仍有自中國/境外遷徙往返的現象,近代時局變革也離不開中國的參照位置,但隨著文人移動而寫於境外的漢詩,無論就文人感受,或是詩語言跨境的刺激改變而言,已有獨立觀察和自成體系的學術意義。換言之,我們強調近代漢詩的離散,旨在突出變局下的傳統文人在東亞和東南亞的跨境流動、吟詠酬唱,以及衍生的各地漢詩發展生態。我們不妨將其視為中國疆界之外的南方離散詩學。

本書處理的時間跨度,始於一八九五年的乙未割臺事件,收束在日軍投降、二戰結束的一九四五年。前者從近代中國第一批遺民的誕生展開論述,後者以戰爭期間南來作家郁達夫的失蹤死亡,作為流寓詩學一個曖昧的結束或再生產。

乙未割臺是近代中國一次現代性體驗的象徵性起點,也可看作一次創造性的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清廷割地和日本殖民,為以下幾個層面帶來深遠的影響。

一、帝國視域、體系和權威的破壞和解體。

二、臺灣進入殖民情境,誕生的「地方」(Place)意識或地域性認同。同時殖民建設帶來的知識體系與生活景觀的改變。
10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