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綠李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52
4.5 /5
4位讀者評分
5
75%
4
25%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0/07/13
《風中綠李》荷塔.慕勒
主角的爸爸說,「不可以吃綠李子,李子核還是軟的,吃了會死。」
  吃了,身體不一定會死,但,心死了

主角以自述的角度述說一群學生在共產主義統治下,各自求生或低抗壓力的生活:自殺、他殺分不清,也不容查明;是非已經不再重要,能活著已經不容易,被害者變成罪惡或成為加害者已是習慣,這一切,作者都以隱喻、象徵比擬的手法描寫著,讓讀者一時很難看懂,但,卻感受到如詩歌般美麗的文字魅力。
  作者長期生活在高壓統治下,似乎已習慣了被壓抑,而不吐不快又不能明說或被發現意圖的文字安排,造就了這般意有所指卻找不到證據的優美文字控訴;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稱穆勒的文字是「以詩的凝鍊,散文的率直,描繪流離失所者的處境」。
  這是本看了不易了解,解讀後讓人不舒服的美麗文本;深沉的壓抑不敢寫出一般形式的文句,所以詩化了所有的控訴,寫就了一本美麗的恐懼;讓讀著感到濃濃的憂鬱和對人生的無力。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7/07
風中綠李
在壓迫中如何活下去?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邁向死亡的存有!然而因著不同生命情境的經歷,人對生存的意義建構了不一樣的意識,但對一個有覺醒反思生命意義的人而言: 勢必會與幾個生命課題遭逢,這其中包含了自由、孤獨和與死亡三個命題,這回我從自由這個面向去思索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荷塔•慕勒的小說風中綠李。
全書透過在獨裁政權下努力生存下去的一群朋友的生存互動樣態。書中的主人翁經歷不同獨裁政權統治(俄國與納粹),人身自由與言論自由完全被限制,然而人還是有一種奮力找尋出路的生之慾望,於是整本書可以說是一本人類對抗極權獨裁政權統治而展現的密語生存書寫文本,對比香港國安法剛剛通過的今天,香港公民發展出來的密語反抗術可以說是一模一樣,書中寫道:我們沒有習慣在電話裡說出秘密,舌頭因為恐懼而黏住了(頁283),恐懼讓人連言語也無法表達!書中人物每做一個動作都覺得做不下去;但是每次都還繼續往前。看完閉目:這是一本書書寫恐怖統治至極的一本書!
本書開頭與結尾有一段一模一樣的書寫:若我們沉默不語,我們的心裡會覺得不舒服,---,若我們說話,我們會變得可笑(頁007.頁292)。語言的表達是人類存在意義重要的象徵與工具,我們透過語言表達交流形成人際關係脈絡形成社會組織與結構。在本書中人不能講自己想講的話於是選擇沉默,講出來的話言不由衷盡是謊言與可笑的密語,
現今享受自由的人們:自由一直都是踩著很多很多人的屍體過來的,我們希望自由長久鑲嵌在人類的文明社會DNA中。
展開
user-img
3.5
|
2020/07/05
「從這個地區帶什麼出來,就會帶什麼進入那張臉。」(頁10。)

這是一部詩語言的小說。荷塔.慕勒使用了無數的象徵,構出每一個畫面的意象。閱讀起來,它具有小說的形式,語言卻如同新詩,陌生、象徵、隱喻充斥其中,如果不習慣閱讀新詩,可能就不好掌握這樣的語言特色。

也因為上述的語言風格,使得《風中綠李》寫出來的東西很難閱讀,每一個象徵物隱含了什麼秘密,都只能解答出一些片面之詞。像明確指出的指甲剪、感冒、鞋子(見頁101)等;隱約解讀出來的:李子(「李子心還是軟的,吃了會死」,頁23)、簿子(因為沉默,只能書寫)、指甲(「死者才可以擁有長指甲」,頁18)等。

而《風中綠李》透過這些象徵物,形成一種沉默而喧嘩的效果,營造出如詩的文字美感,以及納粹社會的噤聲。因為作者荷塔.慕勒已經習慣_愛這樣的環境下,如何書寫文字,如何說出語言,如何的在有限的符號內展現真實的暗語,所以閱讀起來雖然難以閱讀,卻是十足通順的。

書中在某些段落,會重複特定的意象,像是藉由每個人的臉,判斷人的身分、地區、狀況等等。讓人重複感受著痛苦與恐懼感。每個人在不同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臉,有的人呈現貧窮的臉,有的人呈現哀愁的臉,有的人只剩下絕望的臉,當在一個社會失去生存的意義,失去對自由的渴望,甚至隨時都有「被自殺」的可能,確實不能吃下作者所說的綠李,為有狠心與無心的人才能苟活著。

佛光大學林明昌教授說「這是一個恐怖的文本」,寫出了一個「沒有生機的社會」,這是一個「充滿密語的文本」。不論是納粹還是共產社會的恐怖,我都不曾經歷過,這部小說我最能感受的,應該是無法自由言論的限制,每一個話語都醞釀著死亡的可能。

如果連話語權都被剝奪,生命還能有意義嗎?《風中綠李》最令人膽戰心驚的,就是這樣的文字氛圍。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6/11
劇透警告
@ 文學批評:《風中綠李》荷塔、 慕勒 讀後
Merta Muller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1998 年 因帕克獎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25893

[ 對於文本的上位後設思考]
( by: Brand Kago 2020/06/11)

「如果一直走到這張被淘汰的椅子旁邊的話,還可以看得出這束辮子裡一根根的稻草,還有,他們也曾經翠綠過。」「 我上上下下看著這道光線,背脊上起了一陣寒意,因為這寧靜不是來自桑樹的枝椏,而是來自臉上那雙眼睛裡的寂寞。」(第十頁)使用「 翠綠過」 讓枯槁的稻草回溯到青春與鮮活的過往時光,而背脊上的「寒意」 卻又與「 寂寞」 合謀,回頭描繪「 那雙眼睛」,如此細膩描繪與反覆聚焦,隨著詩人般的眼光,掃瞄經歷的週遭。

文本以「蒙太奇」的手法拼貼劇情紋路,作者在進行文本敘說時,總以跳躍式的小段落前進,讓讀者摸著石頭過河,水流急緩冷暖,繞身流動牽扯,充滿後現代模式的書寫特質,當讀者以「後現代」模式閱讀,自己經驗填補了書寫時留白的間隙,讓內容幻化成各種可能,我們融入文本書寫當中,感覺「宛曲」如詩一般轉折,場景的「寫實」勾勒著困窘情境與物質貧乏,「擠迫著」讀者的覺知,對比式的畫龍點睛,卻讓「想像」如久旱逢甘霖般「解救」包覆全身的乾旱。

作者 荷塔.慕勒(Herta Muller)1953 年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尼慈基村(Nitzkydorf),自 1987 年起住在德國。她的作品曾獲得幾項德國的文學獎,如 1989 年得到 Ricarda-Huch-Preis,Marieluise-FleiBer-Preis、以及 1991 年得到Kranichsteiner文學獎。1994 年她得到著名的 Kleist-Preis。( 爰依《風中鞦韆》簡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15604

文本隨著作者的背景與成長環境描繪內在的覺受,第五十九頁中有段形容「 當愛德嘉、 庫特和葛歐格敘述他們母親的病痛時,讓我覺得女裁縫師是因為熨斗的蒸氣而導致身上會有某些東西變軟,她們是從裡而病。 愛德嘉的母親是膽有病,庫特的母親是胃,還有葛歐的母親是脾臟。 只有我母親是農婦,而且因為農事而導致身上出現一些硬化的東西,她是從外而病,她的腰有病。」使用簡單直接的文字,如「軟」「 硬」 對比,指涉生活特質,也應用人體器官病苦,將個人與環境的因果關係,圈成對焦模式,有點旁觀者的冷漠,卻也透出依存其間的深濃情感。

by: Brand 2020/06/11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25893
( 以上貼如博客來書評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