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場證明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198
4 /5
1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05/11/16
「字母天后」的作品其實之前曾經出版過,書店或圖書館仍不時可以看到標著「金絲 梅芳探案」的書零零散散的在各處。不過或許\是想看的書太多,也或許\是封面的感覺太陳舊不吸引我,總之,我一次也沒有好好的拿起來讀過,實在是孤陋寡聞到了極點,虧我還自以為是個重度的推理迷呢。這次小知堂重新出版這個系列,我在書店拿起來翻一翻,怪怪不得了!冷硬派耶!還是作者和主角都是女生的冷硬派喔!而且還是九把刀和既晴都推薦的小說喔!!
不用說,我馬上掏錢買下了第一本回來品味一下。

正如同景翔在導讀裡面提到的,寫系列類型小說最怕的就是「模式化」。蘇 葛拉芙頓不但寫系列的類型小說,而且還自縛一臂般的給自己一個「字母順序」的束縛,光是想書名就大費周章了,何況是想出與眾不同的情節?真的是沒事找事。
但是換個角度想,也許\正因為有這種限制在,才更能刺激出一些靈感的火花?如果作者老是順著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寫作去構思,也許\難免都會落入「模式化」的窠臼。
給自己制約,然後在困境當中取得突破。這個方法應該看過「獵人」的人都知道,酷拉皮卡就是這樣才強得一塌糊塗。

毒殺,是一種只要有心(動機),人人都可以是兇手的謀殺方式。尤其是毒藥的取得又這麼簡單容易的時候。你不需要眼睜睜看著被殺的人醜陋掙扎的死去,只需要悄悄下毒,悄悄離去,然後該發生的自然會發生。在這種謀殺方式裡,「不在場證明」一點也不重要,除非能確定下毒的時間(通常和吃下毒藥以及毒發的時間有著落差),否則動機,以及毒藥取得的管道,會是更重要的決定因素。
那這本書為什麼又要叫「不在場證明」呢?絕對不是因為作者要湊數,原因呢,嘿嘿,我不能說。

雖然這樣感覺很欠打,不過還是希望好奇的人,自己買書來看看吧,不會後悔滴。

一樁八年前的的兇案,金絲 梅芳受雇查出真兇。是誰在八年後還對事情的真相有興趣,願意掏腰包請私家偵探來重新調查?八年過去了,又還剩下些什麼線索可查呢?時光,不但會改變有形的東西,連記憶也會變得靠不住。這裡,不免讓我想起卜洛克的「黑暗之刺」,史卡德重新調查的是一樁九年前的兇案,多了一年,但是就別計較這麼多了啦。
在「黑暗之刺」裡,史卡德讓我們明白了「回憶是一種合作的動物,很願意討好,供應不及時,常常可以就地發明一個,再小心翼翼的去填滿空白」。那金絲 梅芳在「a 不在場證明」裡,又會讓我們了解到什麼呢?
可以確定的是,和「黑暗之刺」不同,這本書並不想處理關於記憶這方面的事情。事實上,這本書裡面的人個個記憶力驚人,八年前的犯罪似乎都在他們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每個人都記得清清楚楚好像昨天才剛發生一樣。那到底金絲 梅芳想說什麼?是想告訴我們相愛的人往往會互相殘殺,除非已經沒有感覺了?還是…?
這雖然是一個冷硬派的作品,但是作者安排了一個令人驚愕的結局,所以我也不好說的太多,請自己去感受一下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