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70
4 /5
16位讀者評分
5
50%
4
6%
3
12%
2
19%
1
13%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2/06/19
劇透警告
非常好看 值得推薦 裡面的劇情非常的動人 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喜歡這樣的小說的非常推薦個入門閱讀的朋友 小團圓特別的能讓人一直讀下去
展開
user-img
1.0
|
2022/03/06
我沒讀過作者的書,這是唯一的一本.如果作者的其他著作都像這本的水準,那麼我不得不說她浪得虛名且不明白她為何如此受歡迎,書如此暢銷.
書中人物太多,也沒交待誰是誰,誠如作者朋友宋淇所言:第一二章好像點名簿.
讀起來感到混亂.有些情節有兩三個人在對話,作者總用她如何如何,但我常看不懂作者所指"她"到底是那位,讀得相當困擾.
讀著讀著實在讀不下去,只好從頭到尾大致翻翻就放棄.不過我會再讀別本,試看能不能扳回對這本書的失望之情.
展開
user-img
5.0
|
2013/08/30
《雷峰塔》、《易經》、《小團圓》都讀畢了,光是讀都覺得很痛——尤其是第三部。除非心裡的一切情感已經死了,否則一個人怎麼可能如此慢慢的、一刀一刀的解剖自己?

——「我像鏤空紗,全是缺點組成的。」

噯,痛死人了。

又,讀《小團團》前,最好先讀《雷》和《易》,儘管《小》的頭150頁其實是在sum up後兩者加起來近700頁的篇幅;可光看頁數上的差異就知道不可能詳盡。不讀那兩本,光靠《小》的壓縮版——而且並不依時序描寫,很難拼湊個完整——,幾乎不會明白九莉的心。想這大概就是《小團圓》被批的主因了,但明顯地這不夠公道,因為《小》是寫在另外兩本之後的,加上其他散文,作者假設讀者對其童年和少女時代有相當了解是合情合理的。再加上,在我看來,與其說《小團圓》是寫給廣大讀者看,不如說這本書實情是張愛玲在中年時以筆鋒自我解剖的產物比較準確,所以才會像卡夫卡一般,在死前猶疑是否將此書稿銷毀。

會令人感到混亂,說是張愛玲寫得不清不楚,不如說是皇冠太心急,如果是先出《雷》和《易》,然後好好說清楚這兩本是《小》的上集就天下太平了。前兩本有好好交代了所有在《小》裡顯得莫名其妙的人際關係。釐清了,自然會明白九莉為何看起來不值得同情——而因此更使人佩服張愛玲的自省力度。

說是出版社發死人財的人大概沒看書一開頭的前言,張愛玲的遺囑雖然說要銷毀,但由1976年寫成《小》,直至死前的兩、三年前,她始終都是一心想出版的。

我對張愛玲的生平沒甚麼興趣,在《易經》(包含《雷峰塔》)和《小團圓》裡,她已經將自己的靈魂放在我們手上了,我還要去道聽塗說些甚麼嗎?
展開
user-img
5.0
|
2011/11/26
張愛玲對於時代、人物的描寫,有她特殊的風格。所有研究中國文學的人都該讀讀她的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0/05/03
其實一開始我看不懂這本書
因為它很跳躍式
一直到邵之雍出現
我才可以跟著故事走
才比較看的懂
後來才知道原來小團圓是張愛玲死後才出版的
是從她的遺稿裡面拼出來的
所以無法正確的排好內容順序

九莉的父母彷彿就是張愛玲本身的父母的身影
因為父親的觀念是守舊
而母親則是留學國外
自然而然觀念比較開放
在兩個極端觀念的父母的教育下
才培養她這種獨特的性格

這本書算是半自傳式
把許\多事情和人物性格套上去
就自然知道發生了些什麼事情
九莉就像張愛玲本身
邵之庸就是胡蘭成

透過張愛玲的文筆
看完之後
我覺得好惆悵
女人啊
展開
user-img
2.0
|
2010/05/01
這本書是張愛玲的遺作,

對於它該不該出版?我是不置可否

但這本書得內容其實沒有比以往的作品好看,

感覺有些雜亂

比較值得看得特色是:它算是半自傳式的書

而我喜歡張愛玲

所以會想了解他的人生經歷
展開
user-img
1.0
|
2010/03/18
除了封面好看外其他一無可取= =

劇情太雜 到處亂跳 根本不知道哪邊是哪邊

人物太多 對於他們每個人的身分根本沒交代清楚

根本是個沒頭沒尾的故事

只有邵之庸出場後才看的懂一點點

前面完全看不懂 = =

66折時候買的 但還是不開心用快200元的價錢買這本稱不上書的書 一 一

出版商請作良心事業!!!
展開
user-img
2.0
|
2009/10/04
把不成書不成章的文字兜出來出版用來海撈張愛玲粉絲的一本「書」,哪一天萬一我也紅到不行時,說不定可以比照辦理把我家中抽屜寫的一些記事簿也拿出來「洗一洗」粉絲荷包。在華人社會敢批評張愛玲的人大概也不用立足了,只是總要有人敢指出國王的新衣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09/07/18
起初,真的是看不懂到底在寫些什麼

可是,到了後面,邵之雍的出現,才讓我真正了解故事的內容

這本<小團圓>就是張愛玲的傳記~應該可以這麼說

沒有看過的話,是真的會後悔的=ˇ=
展開
user-img
4.0
|
2009/05/08
很多人對小團圓是否出版一事討論很多
不過即然出版了,這個問題就不值得再被討論.
書一開始寫得好亂...好像是日記一樣.
作者想到那寫到那.時空交錯中分不清是18歲還是22歲.
讀得很辛苦...因為要翻一下前面看一下後面的來連繫整個內容.
可能因為作者不在了無法正確排序時空內容?
還是作者故意寫得紛亂讓人摸不到實情?
九莉跟邵之雍之間的情愛關係,放在21世紀的現在來看還真不算什麼!
只能說張愛玲是走在時代頂端的女性.
後面的內容也平順有條理多了,讀起也輕鬆.
那一段往事對作者來說真的很刻骨銘心,才能回憶起來好不困難.
下筆也能字意流暢.
這本書對我來說.剛翻讀前面時覺得不值得一讀.
讀到1/2的時候,就覺得讀了小團圓;
才能了解張愛玲為何能寫出書中女性的喜悲.
書中的文字寫得很有美感,只是整本內容不流暢有點小失望.
展開
user-img
3.0
|
2009/04/20
看完之後,我覺得果然是遺作,感覺混亂中還有一點未完成的感覺。

說是張愛玲的自傳,但其實如果不是他的書迷,其實也看不太出來吧?!

人名是讓人看得很昏,不過後面倒又比前面好讀,大概是他修改的時候從後面開始先修改吧?

不過他的文字有種說不出的迷人,不管裡面的人遭遇什麼樣的景況,整體還是流露出一種失落的優雅和貴氣。

但這種未經修飾過的文字,還是不應該出版成冊賣錢,應該留在紀念館或是圖書館供想要研究的人去看就好了。
展開
user-img
2.0
|
2009/03/27
蕪蔓龐雜,不知所云,出場人物過多,讓讀者根本摸不清他是誰,這本書真不該出版,破壞了我對作者的好印象。
展開
user-img
5.0
|
2009/03/17
張愛玲小説一貫被認爲抽離疏冷 這次《小團圓》算是最切身投入
而且驚覺過去的作品 “有所本”的程度超乎想象
也許\我們對於當中的書寫性愛 但是就因爲如此石破天驚 纔是張愛玲
家族史 姑姑母親之間的姑嫂緣 更多的是對胡蘭成矛盾愛恨
他縱然如此之不值得 卻在書末以一種夢中團圓景象收場 諷刺而淒然
她在給宋淇信裏說對胡是“憎笑” 似乎其中營造的不過是效果
小團圓的好看 也有文體的演變 過去的華麗沉澱 化作字字節省
前半部細緻描寫 到後來越寫越淡 跟當年的《怨女》一樣
我們迷戀過類似三十年前月亮是落在朵云軒信箋的淚\珠 等語句
如今艷麗浮華散去 褪下 淨化剩下張的觸覺
展開
user-img
5.0
|
2009/03/13
<再談小團圓>
單看不錯但若與張半生緣等作品比便差許\多(畢竟未完成)

有人主張此書不該出

我卻認為該出

因這是作者自我言說自己最為清析的一本

當然更好的做法是先出\"易經\"再出小團圓

但既出了拒讀是幼稚的

拒買則看個人

這本小說雖未完成且也不知出的是哪一板本

但寫得也70分了

看慣張愛玲文字的人看此書恐不習慣

因敘述極簡

重要的地方更一句帶過

此種也許\帶著淡化的迴避手法

但多看幾次還是能看出來

另外

如果有人還認為張愛玲是個事故而早熟的女子

請務必看小團圓

看看她多傻

被劈就算了親情關係也是不及格

這是重新認識張的一本重要的小說
展開
user-img
3.0
|
2009/03/10
最近驚動文壇長篇小說<小團圓>出版了
這是張愛玲從七零年代創作至死前都未發表的小說
算是一本驚動武林的自傳小說
驚動點有二:
其一:寫得不太好
其二:張胡戀情毫不保留的寫進去~~超勁爆
(而且甫出板就空降博客來與金石堂兩大網路書店消售排行第二名,一星期後便爬升至第一名蟬聯至今)
張愛玲四零年代就未婚懷孕而且還是第三者
最慘的是胡蘭成那賤人~~見女人就想上
真是非常痾心~~她居然還能容忍他捻花惹草捻了三四個後才死心
跟胡交往除忍受被劈的痛苦還被她搞成了受孕困難
因而錯過了一個非常好的男人:燕山
張愛玲平常寫小說一付聰明樣但事實上她真是二愣子
她的呆還不僅表現在愛情上
在親情上
她母親花錢栽培她她居然看不出來
還當她媽是為她去跟許\多男人交往換取好處給她
於是當九莉拿了兩條金條說是還她母親時
她母親大哭著說:你也不用這樣對我~~虎毒不食子啊!

整篇小說看下來心得如下:
一開始讀時:怎寫得這麼差。讀到一半時:唉呀~~好好看啊。快讀完時:你這傻女孩~~來~~秀秀。讀完後:還可以啦~~沒太差啦。
一般人小說寫60分及格~~張愛玲要80分才及格
這篇大概也70了啦
別對她太苛刻了~~她都那麼敢寫了!!

唉~~好不堪的自我批判
張愛玲
你這本自白小說
可以了啦!!
展開
user-img
5.0
|
2009/03/02
這兩天把小團圓看完了,
看完有點悵然,
百轉千迴的心情,
竟也是支持遺產繼承人宋先生和皇冠出版社平先生的意思,
好險小團圓沒有被銷毀.... 也好險小團圓被出版了....

該怎麼說?? 整部小說,很不張愛玲作品的味道(前期+中期),
不過看了《張看》、《私語》、以及《對照記》等作品時,
也約略可以想像今天《小團圓》裡的真相,
那些事實真相,以及時代氛圍,
還有小說的心情解剖。

然後今天跟著把《同學少年都不賤》補完,
驚訝發現,原來《同學少年都不賤》已經悄悄的是個《小團圓》序言,
《小團圓》真是個ironical的《\"大\"團圓》,十四萬字...
赴美之前、赴美之後,張愛玲一直在成長,更成熟、更摩登,
我恍然想著,她真是一個和我們如此親密的老太太,
從1970年代開始,寫著我們2000年的冷冽,
這是她一貫的生活態度和哲學,還好我們可以懂得。

所以,幸好小團圓沒有被銷毀,
看了那些書信討論,我也相信張愛玲的原意是願意出版的,
銷毀的理由太多,其中包括她自己說的:「講到自己也很不客氣」吧!
她是這樣一個敏感和理智的人哪...
當年的「保護」、「建議不要出版」,也是對的。
不過,我很感謝、感動於《小團圓》最後還是出版了,
也許\像張愛玲在《小團圓》故事裡寫的:
「自從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麼都有人懂,
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
她也希望,知道,有人會懂的。

雖然下句是:
「曾經滄海難為水,更嫌自己說話言不達意,什麼都不願告訴人了。
每次破例,也從來得不到滿足與安慰,過後總是後悔。」

但若有機會,張愛玲知道,因為《小團圓》的出版,
讓我們更了解《同學少年都不賤》的心境轉折,
也更肯定《張看》、《私語》、以及《對照記》裡迷迷濛濛的領悟,
那麼我們應該都要謝謝張愛玲給文壇的貢獻,
還有,她留給我們這些女孩子家的低語。

不知為何,因為《小團圓》的補全,
使人憶念起王安憶《長恨歌》裡王琦瑤的一生。
一種悲悽,以及淡然。
謝謝張愛玲,這真是張與其迷的小團圓了。
但希望是懂得的人才讀這本書...
(很不建議沒讀過張愛玲的人讀這本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