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9折$ 197
5 /5
34位讀者評分
5
76%
4
15%
3
6%
2
3%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10/13
劇透警告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值得閱讀。
很適合家中有小孩的父母,及青少年買來看。
幽默的方式,呈現作者的思維。
活潑,生動的筆法,值得一讀再讀。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3/27
我非常印象深刻國小時有一次段考自然題目最後一題考:發明電燈的是誰?然後每次都第一名的我寫下愛迪生三個字,結果自然老師不給分。原因是有一位同學寫出過程:「愛迪生經過了幾千幾百次的嘗試失敗,才發明了電燈,改變了大家的生活。」雖然後來那位自然老師被大家罵,最後把分數還給大家,但到了現在我卻很想把分數再還回去。那位寫出失敗過程的同學,剛好是班上的最後一名,也是家裡關係複雜,經濟狀況不佳的同學,他卻有勇氣在簡答題寫出過程,或許是因為他個人慘痛失敗經驗而心有所感,但我們的教育比較認同其他很會寫標準答案的學生,包括我在內。這也讓我們反思教育體系的標準答案文化是否真的值得我們完全的順從,當一個「乖」小孩?

「有標準答案的考卷,就算拿100分,知識是封閉的,只能知道上一代知道的一切。」

「熱情之後一定會伴隨著認真,但認真之後不一定有熱情相隨。」

「生命無非只是不斷地選擇的過程,失敗的遺憾是錯過了成功,但成功的遺憾卻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更多的什麼。」

侯文詠透過許多翻轉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討論,告訴大家為何要不乖、為何認真拚不過迷戀、成功並不比失敗好、開始用自己腦袋思考、知道太多做到太少的情況,以及以「快樂」文明取代「物質」文明、增加視野,透過人文追求與人的連結等等非常值得思考的議題。歡迎大家一起來看這本「不乖」!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1/21
侯文詠是我超級喜歡的作家。他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作者,一直很欣賞侯文詠的人生態度,他總是用淺顯易懂或是幽默的口吻說故事!這本書從關於志向獨特的見解,以及作者的親身體驗與思考路徑,很適合青少年或是各年齡層的讀者閱讀,會有不ㄧ樣的感受!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忍不住想開始閱讀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26
侯文詠的書總是很暢銷,不論是小說、散文,長篇或是短篇!

這本《不乖》探討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下東方社會的「乖」,如何深入在我們的家庭、學校與社會裡,發揮有效的規範作用,讓事情趨向一致的發展與建構,而這樣的「乖」若是「愚乖」、「忠誠乖」、「未經思考的乖」恐有阻礙社會進步之嫌,對國家人才的培育或有不利之處。

反之,作者透過教養自己孩子的經歷論述了「不乖」的可能性與可被期待性,並從中挖掘生命之所以難能可貴,人類之所以巨大,不就是因為我們具備了「思考」的能力嗎?而必須說明的是,作者特別強調「不乖」並非「為非作歹」、「作奸犯科」,相反的,「不乖」指的是人生在成長過程中對於「被迫做某事」、「叛逆」、「遭受挫折」時的能動性反應,這反應是該被重視、聆聽與陪伴找尋答案的!這答案,肯定比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找尋的考試標準答案還要重要千倍、萬倍!

你還在過「乖乖牌」的人生嗎?
來讀讀侯文詠的《不乖》進行對話與反思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22
【不乖叛逆 反思的獨立思考】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要求做乖寶寶、乖學生,乖代表順服、不反抗。但是,我很喜歡侯文詠提到,為何要不乖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難道人生真的可以這樣乖乖的走到人生終點,而沒有疑問?我們應該誠實的面對自己,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因為若是我們相信的主流思考錯誤了,那就萬劫不復了,真理比主流思考、比老師的教導更重要。

侯文詠提到當他的孩子對這世界發出疑問,開始有不乖的叛逆思考,他很珍惜這樣的機會。當孩子不想寫功課、不想學彈鋼琴時,父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發法,即使孩子最後選擇結果仍是一樣,但是過程是,兒子思考過、想過了問題。

所以,人生懂得把問題一小段一小段分開來解答思考,最後成為一大段,就如同人生的拼圖一樣,在拼湊的每一小片拼圖,都有其價值。因為人生的終點,可以看見完成這人生的拼圖與真實。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19
這本書我感觸很深。

我是一個國三會考生,青春期,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與感受,就像作者一開始所說的一樣。
但是我沒有作者的大膽,我只敢乖乖的做"乖的事",笑笑的寫"該寫的文章",至於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總是拋到腦後,一昧的迎合這個世界。老師說一就是ㄧ,二就是二,覺得自己好像被操控住一樣,像隻魁儡般。

當然這麼做,就是因為我以為"乖才好"。

可看完作者的想法,我才瞭解到,原來乖不是一定要的人生路啊!
人生只有一次,何必強求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更何況是控制自己的思想?
我認為不乖,指的是,擁有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的看法,去做自己喜歡的!指要不是違反法律的。不乖,可能會被罵;不乖,可能會被嫌棄;不乖,可能比乖來的廢時費力,但是最重要的是"不乖,不一定比乖孩不值得"啊!

這是這本書給我的啟發。

再來,我最喜歡的一篇內容是"成功哪有失敗好"。
在我為失敗而大鬧大哭的時候,我重新讀了這一章。

這一篇文章讓我知道,不要把成功看的那麼頂級,也不要把失敗看的那麼嚴重!
失敗不會只有一次兩次,失敗會留下疤痕,失敗也會讓你感到絕望,可就像作者所說的,失敗所產生的,不只是負面,還有更多的推助力!

失敗是油不是牆,是讓你前進,不是讓你停下!

謝謝作者寫這本書讓我又能重新振作。

推薦好書喔~
展開
user-img
4.0
|
2016/07/16
從《危險心靈》出版至今已數十年
整個教育體制是有所改變的
但不變的仍是學生的升學壓力和與日俱增的作業報告
而這本《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讓我們以另一個思維角度去看待體制與主流價值
順從與乖總是讓我們走在所謂安全的道路
但卻是讓我們更僵化且缺乏批評性思考
也讓我們錯過許多好玩的人事物

而書中提到「課業就算輸在起跑線上,將來如果有需要,要追補都還有機會,但快樂這樣的氣質卻是從小就必須養成」、「成績是一時的,但快樂卻是一輩子的事情啊!」
當我們只在乎課業成績與眼前的利益
但卻缺少熱情、迷戀與快樂
並且不再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
感覺如「活死人」無異

讀《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讓我們跳脫僵化的思維重新復活,並且包容欣賞身旁的不乖吧!
展開
獨立思考是現代人最缺乏的技能,人們太乖,總是思考著課本的內容、考卷的答案。主流價值觀要我們追尋標準,如此的乖,讓我們失去許多判斷與適應的能力,這樣又要怎麼在大時代的洪流下對抗與時俱進的社會呢?

書中教你突破標準答案,當然你得思考著這方法對你有沒有效,若又是一味的跟隨書本,豈不是再犯了乖?想要開創不一樣的路,參考前人的意見固然重要,但想法來自自己腦袋才能鋪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路,書中的思考法幫助我們釐清腦袋中的思路,如何演繹?如何安排?閱讀書本,轉換心境,活用腦袋,學一些小妙招,創造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吧。
展開
user-img
4.0
|
2016/07/09
侯大的書幾乎我都有。這本算是比較輕鬆的書本之一。
就如同書的主題一樣,開宗明義告訴我們『不乖』,或許很多家長看到書名就開始感冒。在傳統的社會裡面,我們應該要「服從」、「順從」、甚至「西瓜偎大邊」的遵從社會大多數人(或者有權的人)的意見,但是侯大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想法,遵從自己內在聲音比聽「大人」指示的聲音來得重要。
如果你經常對於外在的聲音有迷惘,或是你感覺到自己是個沒有想法甚至沒有主見的人,不妨來看一看這本書,書中的書寫角度,或許能給你不同的啟發,讓你嘗試成為『不乖』的人。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8
靜思語錄:「信己有力,凝聚衝破難關的勇氣; 立願付出,走出人生的大好坦途。」,有100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和發展,100個人都同意這件事的看法,那表示以後就不會再有進步的空間。如果有99人,對這件事都持反對的看法,只要有一個人認同,你的未來發展的理念,那就大膽放手一博,也許你將有機會成為未來之星。

  論語-季氏篇:「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大意是說:生來便知道的,是上等人;學習後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難再學習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難直接就放棄的,這就是下等人。阻礙我們前進的磚牆,不會無緣無故擋在我們前面。當它出現時,你可以選擇,痛過、跳過、繞道、逃避、沮喪........不論你要用什麼方式,請記住,絕不能往回頭,要勇往直前。這種磚牆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把我們排除在外,而是要讓我們有機會證明多麼來要一件東西。

  相信自己,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夢想,要會有一股想哭的衝動,只有哭過,才會有屬於自己的感動。
前進,是為了應許自己能耐的極限;
後退,是蟄伏扶搖直上的風華絕代。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8
在生活中有很多標準是我們的文化所形成,在裡頭有些是違背我們所想做的事情,如果乖乖的照著做也違背了我們的心,到底我是要當乖乖牌還是說什麼都不好的人。

在二十世紀有很多是在探討自由的人,希望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但是又有很多規範束縛我們,到底要如何做要如何可以做個心很自由身體也很自由的人,在這本書中提到了很多,學習如何讓心更強大,面對所面對的問題,也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
展開
user-img
2.0
|
2016/07/08
不都是老生常談了嗎? 台灣的升學主義被詬病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誰都知道不能死讀書, 聰明的學生可以會玩又會讀,
讀書考試對台灣的學生來說,是一項升學管道,特別是需要扭轉家境的學生,
所以你書裡你大兒子讀不好就出國,好像不是大部份的人有辦法耶!
沒有特殊專才或體育能力的,只能往努力升學去走看看,
你以為大家都很乖嗎?很書呆子嗎?
抱歉喔,有時候真的是現實就是如此啊~
如果沒一技之長,是不是就只能好好讀書呢,以求有個穩定工作,養活自己呢?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6
侯文詠說,我們有時候是用別人的腦袋來想事情,聽起來可能有些荒謬,但他卻舉出了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更提出了獨立思考的重要。另外一個篇章則是在說迷戀和認真的差異,我們本來就會在喜歡的事上出力,但也知道當面對現實時該如何選擇,不過還是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在有限的時間中努力發展迷戀的事物。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3
乖與不乖,沒有一定的界限。「乖」就代表對生活的平穩嗎?「不乖」就代表叛逆及阻礙未來嗎?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3
[台大醫學系]
這是個在台灣非常標準,非常[乖]的職業,道路
但侯文詠選擇當個作家,也寫了一本書[不乖],告訴大眾,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讀完這本書之後,最大的收穫其實不是知道[不乖]的重要性,
而是知道要[如何不乖],[如何思考]

從小到大,我們照著父母與學校鋪好的行程表。讀什麼書,寫什麼作文內容,未來選什麼科系......等。我們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道如何為自己安排,不知道如何[不乖]。

其實在主導權拿回自己手中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

而這本書就像是當你要打開[不乖]這個新地圖,決定要當自己人生的主人時;你所拿到的新手禮包。裡面不會告訴你[不乖]要怎麼做才是[不乖],或幫你描繪好新地圖的路線圖。只是給你手電筒、鐵鍬、繩索、簡易醫藥箱、小刀......等器具,讓你有能在新地圖闖蕩的本錢。是否能存活,能闖蕩到什麼地步,就端看你怎麼利用那些器具了。

在這本書裡,侯文詠也不改他說故事的功力,一切的一切-從介紹[不乖]到[不乖的新手禮包],都由一個個故事所闡述出來。就像是小說合併論文一樣,所以讓國小高年級讀也是可以的。但家長可以參與[新手禮包]的部分,那些都是從小可以培養的。

其實讀完[不乖]就會發現,[不乖]可以說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是我們台灣普遍十分缺乏的。雖說近幾年有許多家長在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但常常礙於資源匱乏,自我能力有限,造成並不是十分身心健全的[獨立思考能力]。孩子會過度質疑自己的思考,或是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並且延伸到成年。

希望這本[不乖]可以讓不管是想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家長,已經步入社會想要跳脫以往禁箍住思考的成年人或是對教育體制迷惘的青少年,有個照亮前方路途的明燈,闖蕩新地圖的新手禮包。
展開
user-img
5.0
|
2016/07/03
哈哈,從離島醫生記開始,我就一直關注侯文詠寫的書籍,內容總是用故事帶出侯氏的幽默與好笑,書中每個章節都會以詼諧手法描繪出日常生活發生的事,會讓讀者覺得!! ㄟ! 我們怎麼都沒有想到過! 讓讀者來反思。
展開
user-img
5.0
|
2013/11/08
在臺灣本土作家裡,侯應該是頂尖的暢銷作家了吧?出版將近20本書,風格走向多變,這次的《不乖》挺令我驚訝。若換成我比較熟悉的語言來說,彷彿就是一個善於寫豔詞的文人寫起了策論,而且還頭頭是道。轉頭又想,學校裡許多輔導課程、生涯規劃、論說寫作,全都比不上這本書的平易近人與趣味好讀,實在是非常善於講故事呀!

又想起褚士瑩《在天涯盡頭,歸零》同是類似主旨,都是告訴讀者「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也是銷售成績不錯。看來,人們或許都喜歡「透過書」挑戰自己的慣性,刺激自己多思考,當這樣的書暢銷,是不是就表示人們更願意多花點精神思考與反省呢?我相信是的!
展開
user-img
4.0
|
2011/11/08
侯文詠的幾本小說我超愛:危險心靈、靈魂擁抱、白色巨塔,這幾本我愛的不得了,也翻拍成電視劇,意涵很深,劇情張力也夠,我相當推薦。而這本不乖 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可能是爸爸寫給兒子的細心叮嚀勉勵,稍嫌囉嗦,分享書理幾個不錯的想法給大家。

書裡一開始就提到: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要求做乖寶寶、乖學生,但「乖」可能會讓你無法適應波動激烈的時代,「乖」可能逼你在遭遇挫折時選擇放棄,但作者認為現今社會,今日的標準答案很快就會被明日取代,突破那些別人給的標準答案,培養出適應變動的競爭力,就變得很重要。作者說:回想自己年輕時的徬徨,我也會想告訴自己:別擔心,只要相信你自己,繼續努力、用力讓自己長大成心中想望的樣子,一切都會很好的。不過我有點想問他:倘若我到今天都還對於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呢?是不是太晚了?

我想這問題只有我自己才有解,但我時常對於我自己感到困惑,也許\今天看到:對於生命仍有困惑,那就表示你到現在都還活著。

書裡提到一個我覺得很棒的概念:認真拼不過迷戀,那些生命中做起來特別好、特別容易有成就感,並且讓我們迷戀的能力和特質,就是每個人的天賦。我們必須要給自己天賦一個機會,然後想辦法去發展那個能力,讓他成為我們將來生涯、生命發展的方向。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的工作或者競爭力,並不是以工作內容定義的,同樣的工作,到了不同人的手裡,由於他的熱情、能力、人脈不同,呈現出來的面貌也完全不同。只有熱情才會化為能力,而能力才是決定競爭力的真正指標。一個人變成了甚麼,其實是很多看的見與看不見的因素,而喜歡和熱情是促成這種變化最重要的催化劑。

作者也提到了如何面對失敗:現在的成功\,未必保證會帶來將來成功\需要的條件,就像現在的失敗,也未必見得不會為將來開啟成功\的契機,成功\、失敗無非只是命運因緣際會中兩條不同的岔路罷了,成功\不一定通往幸福,失敗也不一定通往不幸。想辦法給自己找到一種面對成功\、失敗都能坦然面對的態度。

轉換我們看待失敗的負面觀點,用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失敗,並且從中得到更大的能量。這些能量未必許\應我們走回原來想要的成功\,但卻可以讓我們看見不同的視野,走向更深刻、更豐富的生命。

另一個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很多時候人生多少要有一點像是玩遊戲一樣,當我們在玩的時候,我們很少嚴肅地看待失敗,沒有過關時,我們頂多大叫一聲:啊。想想問題初在哪裡後,按下replay,重新再來一次,有了這樣的心情,失敗就不會再是失敗了,他變成了一種練習,藉由練習,我們從中不斷得到進步。找到一個態度,學會和生命中必然的失敗相處其實是很重要的。

作者也提到:正因未來無法預期,因此答案不在未來,你得相信,現在就是謎底;你得相信,你自己的熱情就是答案,只有這樣,走著你自己相信的路,才可能累積,也因為累積,才創造出來真正的視野。

他提到:如果說從知道到做到是一趟旅程的話,那麼接受有點像是這趟旅程的第一道關卡,這個關卡劃分出人的內在與外在的世界,在接受之前,一切還在內在世界的城牆裡打轉,在這個城牆裡,全都是自己加諸於自己的問題,必須先過了這關,才能走出內在世界,面對外在現實世界的挑戰。

作者提醒:當情緒被激發時,它的速度是遠比理性的思為還要快速許\多,也就是說,在我們還沒來的及思考之前,情緒已經抓住我們的行動中心,訴諸行動了。第一步驟請切斷情緒與行動之間的聯繫,在自己能夠冷靜地思考之前,千萬不要用行動去反應這個情緒。

行動上沒做為,並不是表是忍耐、退讓,而是把情緒暫時留在心裡,讓理性思維有時間追上來,等理性思維可以開始運作,經過思維與判斷之後,再出手反應。這雖然可能會造成第一反應時間喪失,但這樣的損失,遠比在第一反應時間做了錯誤反應好很多。多半時候,失敗是很少致命的,往往是對失敗錯誤的反應,導致了致命的結果。

第二步驟是跳脫自我的觀點,用更全面性、更全知的觀點,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仔細想個一遍,利用理性,把情緒轉化為行動的過程,拋開情緒,進入解決問題的正向循環。

而我也曾經吃過大虧的,就是:我開始發現因為自己鋒芒畢露,我所有的努力、領先、成功\……一切的努力,都是以我為出發點,在物質文明的競爭邏輯下,別人當然會與我競爭、與我為敵,我所有十分的努力,其中有九分都消耗再對付”敵人”上,因此才會只剩下一分收穫。

成功\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考慮自己的同時,也把別人一起考慮進去,在你成就自己的過程之中,就不會有這麼多人與你為敵,你的夢想成為別人的夢想時,當你真心、專注地想要完成一件事時,不但別人會來幫助你,整個宇宙都會幫你實現。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甚至可以說是苦口婆心不斷陳述他的思維,不過真的是很囉嗦咧,看的時候要多點耐心!
展開
user-img
3.0
|
2011/03/06
這本書有點像作者的隨筆 雖然內容不錯 但是到最後講人文那一段好像跟不乖沒有關係了 雖然這本書結構怪怪的 但我還是作者敏銳的觀察力與豐富的人生經驗 學到一些東西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