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隱喻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221
2.5 /5
2位讀者評分
5
0%
4
50%
3
0%
2
0%
1
5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1.0
|
2022/04/27
這個版本的譯者怎麼回事,沒看過這麼差的譯本,如果譯者只是直譯沒有把文字潤飾成適合中文的閱讀語序或是閱讀邏輯,我們幹嘛不直接丟google translation
展開
user-img
4.0
|
2021/10/19
版本不同 對於理解文字是否差異很大?
以下是對
疾病的隱喻
Illness as metaphor ; and, AIDS and metaphors

作者:蘇珊.桑塔格/著
譯者:刁筱華
出版社:大田
初版日期:2000 年 11 月 10 日
這個已絕版 的回應 大體也適用於其他譯本

剛過了一個秋冬,天氣涼了, 專家學者又開始呼籲,小心SARS再度氾濫,眼見去年過去,除了一個烏龍的染病事件之外,看來一切都完好,但是人們還是心中在擔心,標語四處可見,陰影尚未消除,又來一個禽流感,是否會傳染人們未可知,看來目前是不會,難保病毒變形開始傳染人類。

很多事物都可以已因果關係來解釋,例如髒亂可以導致食物不潔,則容易發生霍亂,腹瀉等各種病痛。因者多年的經驗,人們總是習慣於將很多症兆與各式各樣的疾病聯想在一起,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經驗顯示,各種疾病的發生都可以預防與有其固定特徵。

但是隨者人們不斷的工業化,以往的經驗不在繼續可用,但是人們的刻板印象依然不變,這反而就是疾病的譬喻來源,例如此書作者言到肺結核成了悲慘的命運,不但不是病,反來可能增添命運的美感,藝術家的特徵。也因者文人的妙筆,很多疾病的象徵深入人心,除了在病人的身體上必須對抗疾病之外,另外也必須對抗社會的刻板印象,曾幾何時連不小心生病都便成了社會公敵,老實說,之前SARS的清潔工,個人藉以為他們不需要向社會道歉,自己生病已經夠可憐,又何必在道德上給予譴責增加他們的負擔。

這也是這本書的作者,不斷的提醒大家,當病因未明之時,不要給予疾病任何額外的代表象徵,人們需要的是對待病就像他本質就是人體的一種功能不正常,只是為什麼,也不需要在沒有明顯證據之前,多加憶側。更多媒體更是隨美國起舞,當美國宣稱只有東方人會得sars,是否有上帝逞罰的看笑話心態,這也是不得不察,科學的力量就在於信而有徵,沒有證據,只是在增加大眾的錯誤觀念。

前一陣,呂副總統,沒事又比喻中國人得愛滋病活該,引起國內病人的反彈,本書更值得大家閱讀,身體力行,任何對疾病意義化的行為,如果對於治療疾病無幫助,那就無須廢話。

去意義化,雖然文學習慣,也必須已不同疾病代表不同的象徵,但哪只是譬喻,在真實人生中,了解並真實了解疾病才是個人的態度。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