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9折$ 268
5 /5
6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5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7/01/20
喜歡看這種帶著傳記類型的散文。
作者把日治時代的府城大戶人家的飲食及日常紀錄了下來,
很適合閒暇時慢慢地閱讀,邊看邊遙想那個年代。
是一本讀起來舒適放鬆,讀完又有滿滿滿足感的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4/03/04
  其實我一貫將這種有故事結構、讓人學習並開眼界的專業議論(或描述介紹)、及豐富抒情的文字,歸類為「雜記」。不過出版社很明確地給予了這本書一個「散文」的分類,那麼就姑且以官方的版本,來將《府城的美味時光》看成一本散文集吧。

  若將本書視為一部散文集,那麼它無疑是極品。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爭奇鬥艷的文學手法,沒有硬是用空虛的呢喃去膨風的篇幅,有的只是扎實的生活記憶,以及充滿對故鄉、親人與美食的真摯感情。而回憶這一切所隱隱帶出的懷念、不捨與滄桑感,更是本書迷人的地方。這種貨真價實的記述,一生只能凝聚一本,可見其難得與珍貴。


  作者辛永清,是府城仕紳辛西淮的五女,歷經一段並不美滿的婚姻後,獨力留在日本、撫養獨子,初以在家中開設烹飪教室為生,後來以料理研究家的身分活躍於日本的烹飪節目與雜誌,儼然成為當代的中華料理代言人。而這一切成就,歸功於她的天賦異稟──只要看過一次料理過程,便能過目不忘,並且準確地重現美味。另外,還有更重要的,是來自台灣傳統大家族的生活記憶。

  回憶是一種神奇的催化劑,隔著大海、隔著歲月,讓南台灣的悶熱在作者的筆下轉化為一種慵懶而舒服的迷人溫度,造就了台南人慢活而優雅的生活美學,文中藉由美食的介紹、料理的作法,連帶將早時台南上層社會的飯桌文化勾勒出清晰而具體的輪廓。然而辛家最難得可貴的,不只是他們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還在於他們嚴謹、平實的家教,教出的兒女完全沒有紈絝子弟的驕傲與奢侈習氣,也不會因為生在富貴之家,而與庶民的街市、鄉野有所隔閡,事實上,作者對故鄉的記憶,有不少都是落在深藏於小巷中的平民小吃。也因此作者對古都的記述才能雅俗兼備,周全完整,溫和可親,不致令人感到過分驕矜。

  作者在文中為自家完備的身教下了很好的定義:「女孩子終究會成為家庭主婦,屆時什麼都不會可不成。出生於富裕家庭,和養出一個什麼都不給做的公主,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而作者的獨子辛正仁先生也並沒有因為身為男性而持有特權,他在〈母親的回憶〉中就曾提到,昔日母親在家宴客,他都要擔當飯桌上的小主人招待客人,也要身任寄物員的工作。辛家人的高貴之處,來自於他們從小就培養出來的謙和能幹與雍容大器。

  辛家人既然如此注重待人接物的態度,連帶亦格外重視人情世故,尤其作者在親朋的眼中,又是擁有最豐沛感情的一位,如辛正仁先生說的:「母親孩提時代的回憶為何如此鮮明?我想,那是因為母親在出生、成長、生活的過程中,感情比常人加倍豐富。聽說,伴隨著強烈感情的記憶,會永遠鮮明地留在人類的大腦中。但是,重視生活細節,擁有豐沛感情,並不只會感受到幸福、快樂。相反的,悲傷和痛苦的強度也比別人多一倍,也更容易受傷。……恐怕連我的親戚也都沒有發現,母親直到臨終也未曾揭露,但《府城的美味時光》中,隱藏著母親孩提時期深深受傷的回憶。」

  這或許就是為何本書中的「人」能寫得如此精彩生動、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比作者細述的美食文化更吸引人的緣故。如裹著小腳穿街走巷、賣珠寶同時牽紅線的珠寶婆,作者逗趣地形容她的嘴巴什麼都能讚美稱讚;作者也藉由描述父親的生日宴來回憶父親對她的愛與照顧,尤其一直都有大家長風範威嚴的父親竟然也會對女兒說:「要不要喝爸爸的奶啊?」這種撒嬌話,實在可愛,然而他卻在作者畢業旅行回來當日就驟然過世,想必辛正仁所謂的受傷,許多皆來自於這種促不及防的命運變遷。

  而在〈兩位醫生〉中的中醫大夫與西醫醫生,與辛家人的互動也相當有趣,不管是殷殷地叮嚀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的囑咐,還是輕鬆地耍著嘴皮子調笑、自在進出彼此家門,都可以看出三家之間的關係其實都已經超越了醫生與病人的界線,而成為了關係緊密的親人,這也是如今再也看不到的純樸人際;另外〈惠姑〉一篇中所描寫的台灣早期三妻四妾的傳統,作者並沒有多加撻伐,而是多著墨於大夫人惠姑識大體、兼顧全局的處世態度,其中雖有女性的無奈,但作者並不拘泥在這種自怨自艾的情緒中,反而不斷回憶惠姑為自己尋找人生樂趣的正向態度,以及善於照顧旁人的大方氣度與細膩心思,讓惠姑的身影更加活躍於讀者的腦海中;至於〈年菜〉中所提到的過年盛景,與〈大家庭的廚房〉中寫到辛家廚房無論何時都樂意接待還沒吃飽的客人,這些如今隨著社會變遷、再也回不來的傳統人情味,也都被作者一一記錄下來,讓人無限懷念。

  作者在孩提時期受過什麼傷,我們不得而知,文中偶爾確實也有淡淡的滄桑感,然而回憶讓一切去蕪存菁,就連俗世的人情也僅留下美好、溫暖的一面讓人回味再三,我想這才是促使作者寫出這本書、並想要帶給讀者的力量吧。如同她對料理的堅持──源頭與意義,都該來自於「愛」。
展開
user-img
5.0
|
2013/03/05
今日,臺南小吃已成顯學。外地人按圖索驥,在巷弄中尋找網路上的熱門名店。就連國外,也不難見到打著臺南名號的餐\廳。不過一般人對於臺南美食的印象,大抵只停留在擔仔麵、蝦捲、鱔魚意麵、棺材板、米糕、鹹粥、牛肉湯、蝦仁肉圓等等精緻小吃。這事實上不是一般人在家會吃的料理。而《府城的美味時光桌》的出版,讓我們得以一窺昔日臺南士紳家裏的飲食文化,並帶領讀者回味日治時期的純樸臺南。

作者透過回憶的方式,不斷提及日治末期~戰後初期的臺南,教人墜入懷舊的時光隧道。在作者筆下,臺南當年風華再次上映:當時的中藥行、市場、過年的習俗,或是迄今未變的菜市場、萬川號。在閱\讀的過程中,深深感覺《府城的美味時光》是一本讓胃感到餓、內心卻無比溫暖的好書。

可惜精彩的內容一下子就看完了,辛西淮的去世、子女長大成人、大家族開枝散葉,讓人最後有歸於平靜的落寞感。但細細思忖其韻,也或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其實最平凡的幸福料理就在你我家中。回憶與鄉愁,是世上最美好的調味料。
展開
user-img
5.0
|
2013/02/23
特別選在過年期間,利用間斷的空檔讀這本書。

府城就像是美味的代名詞,不管在什麼樣的時光都是,我很喜歡我的故鄉,在這樣的時節讀這本書,別有一番滋味。

透過安閑園裡內外的大小事,讓我可以回憶小時候那段快逝去的時光,是府城特有的氛圍。雖然安閑園飯桌上的豐富佳餚,不是我小時候的家境可比得上的,但那相同且傳統的台南飲食習慣,卻是深深牽動我心。

細膩又生動,讓人掉進書的世界,忘了時空。

雖然世代更迭,現在的我,離小時候很遠了,但我很慶幸生在這樣一個有傳統文化的城市,經歷過這樣動人的純樸,想起來,都令人感到幸福。
展開
user-img
5.0
|
2013/01/30
讀了這本書,讓我好生嚮往書中所描述的生活以及美食。尤其是<父親的生日>裡所表現出來的對父親的孝順與敬重,還有<家人之絆>中提到作者的內心掙扎和在異鄉生活還有兄妹之愛等,都讓我感動再三,覺得在現代求快以及冷漠的社會中,我覺得這是一個溫暖,是一個省思!希望藉由書中所提到的美食,讓我們可以重溫人情溫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