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楊照譯注精裝版)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25
5 /5
4位讀者評分
5
75%
4
25%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12/09
翻譯書籍可說是原文作者與譯者兩人的共同作品。又欲評斷一本譯作的良莠則又有許多不同指標,其中不免俗包括譯筆與原文之間的“容錯率”。而個人認為對於經典文學而言,那所謂的容錯率似乎又格外顯得重要。
故若以此標準來看楊照譯的老人與海。我認為讀者是可以放心地去閱讀,以及感受的。

而對於書中故事或許無需贅言,儘管整體乍看略顯平實單調,但海明威的文字在舷外機與電動捲線器當道的年代確實有其一席之地,且放諸未來勢必依舊如此。
此外,既如譯者所言,全文不時飄盪著宛如 Once Upon in the West 中的那種無以名狀的“硬漢”西部魅影。也因此,我認為“老人與海”確實可以予以人類某種意志上的力量;但與其說那股力量可引領人們邁向成功,倒不如說其使人更能接受生活裡的各式挫敗,以及那挫敗相較成功總在人生中更常出現的事實。

不過對魚來說,老人與海或許就像“成人版的海底總動員”,而海明威的文字大概只能以“恐怖”兩字形容。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6/22
誠 硬漢
硬漢的特質之一是他們大多是沉默的,因為經歷過太多,所以相對於哭喊苦痛,他們選擇沉默與獨自承受。
硬漢特別愛享受自虐之樂,他們不追求利益、成就,反而在挑戰自己的潛能、培養勇氣面對困境的心態上戮力而為,「自虐」是他們內生的天然衝動,不為什麼,就只是「我想這麼做」。
【老人與海】楊照譯本在文字流動上有種乾淨但充滿力道、清新(雖然那是個歷經很多事的老人之故事)的味道,我們也可從此項特點體會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也就是在短短幾句描繪當下的句子裡,體會到人物的過往、心境以及成堆的資訊。
書中老人(桑地亞哥)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是被打敗的(連續80幾天補不到魚、唯一的夥伴---小孩子的父母也禁止他與桑地亞哥接觸),但他卻有著極純粹、乾淨的心靈,並且在完全無現世價值的他身上,呈現了種高貴、強悍、硬漢般的精神力量。
我想此本書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戲劇性:桑地亞哥與馬林魚的對手情懷(漫畫中常出現的對於棋逢敵手的喜愛)、小孩子與桑地亞哥之間的感情、激烈搏鬥、生死交關之後還是一無所有的老漁夫等,但這些戲劇性卻很有可能發生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甚至可能每天都發生;「日常」中的戲劇性除了提供強烈的衝突感外、也讓人心有所感。
馬林魚、鯊魚和海代表的是現實、桑地亞哥就是我們,當我們專心一志地征服了某些困難,到頭來或許什麼都得不到(價值、回饋、名聲),但那過程卻是永遠縈繞心頭;又或者,我們根本就打不贏現實,但支持著我們活著的信念跟自己手上、心上的厚繭成正比般地存在。
其實關於現世價值,大部分出自於「比較」,如果我們獨自如盲聾般地活在世上,那些成就、利益與我們半點毛關係也沒有,或許是很開心的一件事;但桑地亞哥生活的地方,比鄰而居,可能早上起來拉泡屎在馬桶上看的書掉進馬桶全村的人都會知道,鄉下的特點之一就是這種過於親密、令人煩躁的熱鬧,那他勢必得活在比較之中,但他的靈魂卻是超然於現世之外,那是人歷練出來的智慧;除了默默承受生命中發生之苦的硬漢特質、他還具有純玉般乾淨的靈魂。
海明威的文字在具有魔力之感的句子上都非常地貼近原始和根本,那造就了閱讀上資訊跳接的迅捷感、但又有某種踏實的力道,在完全不帶贅字的現實描繪功力下,更讓人變身為攝影機跟隨著桑地亞哥激鬥於那烈日高照、一望無垠的深藍大海上,誠然畫面味十足。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3/30
以前我是不看所謂的"經典文學"的,因為看不懂......
經典文學給我的刻板印象是劇情不會有太大的起伏,口味不夠重,不瞭解當時文化背景的話讀了很可能沒感覺。
會看老人與海,是因為翻譯者--楊照。先前看過他評析村上春樹和Freud夢的解析,真的是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讀書人,深入淺出又條理分明。所以這次他翻譯了老人與海,附上了一些說明,就趁此機會來接觸了。
一樣的是,經典文學,劇情沒有太大起伏,可以用"一個老人在海上與馬林魚搏鬥兩天最後實質上卻一無所獲"來做結。但是現在的我可以體會到小說要表達的那種內涵了。
海明威塑造了一種特殊的硬漢角色,主角不是像希臘悲劇那樣被神或命運捉弄,然後試著去對抗,最後順利或不順利,終究悲劇。海明威的硬漢是自己去找苦差事來做,沒人逼的、隨時可以放棄的,當一個人駕著一艘小船在大海上釣到一隻比船還大的馬林魚,然後被拖到舉目四望不見海岸線只有無盡的海天一線之處.........隨時可以放手、停止受罪,但是老人和馬林魚拼命,在沒人知道的地方拼命,全身傷痕累累,終究收服馬林魚將他綁在船邊回程時,接連而來的鯊魚啃食著馬林魚。回到岸邊時,只剩下傷疲力盡的老人和一副殘破的魚骨架,然後老人什麼也沒對別人說,只是回家去睡覺。
現代主義代表作,楊照說那個精神是less is more,海明威更是作品極簡化的代表,有他所謂的冰山理論,類似於我們心理學說的那種,說出來的只有十分之一,沒說的有十分之九,可能是不願意說、沒有人說、沒必要說.........像是至慟無聲、至焰無色那樣,早就情溢乎辭了.........看到中段時,雖然劇情平淡,卻讓我很想知道後來怎麼了(即使早就被劇透了),看到最後,讓我有一種內心的悸動,很難說清楚的。
或許像楊照說的,很多人會誤解海明威的作品是向命運挑戰、不服輸的勵志作品,但其實,這樣說實在是太簡化了。
自己的生活中好像在做一些事,被逼的或自找的、有報酬的或無報酬的、實質的或形而上的、短期的或拖拖拉拉的,好像至少都要在網路上寫個幾句來昭告天下或是跟誰誰誰說一下才爽,人有被聽見、覺得自己存在的基本需求不是嗎?.........然後我看到老人在無人的夜裡上岸之後,拋下小船和魚骨架,回到破爛的小屋裡只求睡上一覺,醒來之後只簡單交代魚要怎麼處理,彷彿與死神照面的過程全沒發生過似的.........我覺得很震撼。
大眾化的作品求的往往是一時的興奮,尤其是在這個聲光效果可以無限誇張的世界裡,但過了之後還剩下什麼?
大眾化口味的東西我當然還是會看,不過似乎,以後可以開始來接觸所謂的經典了。
當然,淺薄一點說,這部作品對我在"勵志"上,當然也有起到作用,而我心中明白不只如此。
展開
user-img
5.0
|
2013/07/22
在楊照的翻譯與譯後記潤色下
數十年後重讀此經典名著
對海明威[省話]的深沉感
生命的無奈
與老人對抗運命的不屈不撓
皆有不一樣的了然和體悟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