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小說之王:印度說故事大師──普列姆昌德的尋味人生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88
4 /5
4位讀者評分
5
25%
4
50%
3
25%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4/05/07
  集結許多的短篇,但每一則都含有很深的寓意,他們不只是故事,而是人生──
  有痛苦,有快樂,有淚水,也有絕望。
  只要有人,就會有故事,人──就是故事。
  什麼是愛呢?是放手還是緊緊握住?在<婚禮的遺物>中姑娘蘇帕德拉的心情,起伏跌宕,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但,有些東西過了就追不回來,沒有什麼東西會在那邊永恆不變,人心思變,但變得又何止是人心?
  負心的人總有許多理由或藉口,當初的甜言蜜語、始終如一,不過只是諷刺,難道誓言的忠貞,,不過只是變心的證明?如果說沒有了感情,那當初的愛情又代表什麼?愛情的火花如果如煙花一樣短暫,那又何必開始?
  但是,現實是──事情就是遇到了不然還能怎樣呢?如果知道將來會遇到負心人,又有誰想將一顆真心送上任人糟蹋?
  希望是什麼呢?希望到最後,是不是真的能實現?在社會制度之下,社會制度之下,社會階級的高低、社會地位的差異,代表的,是否是絕對的壓抑、絕對的痛苦?
  為什麼人總是率性的恣意,任性的要求、任性的言語,如同<割草的女人>穆里婭所說的:「難道不是因為你知道我不能採取什麼行動嗎?」
  在權威的壓迫之下,有多少人能為自己的權利發聲,有多少人能為自己的命運作出選擇?
  忠於自己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真的很難,因為社會上有無數雙眼睛在等著看!<禮教的祭壇>公主伯爾帕為了忠於自己的心,所以她為了自己的信念做出了選擇,即使伯爾帕為此獻上了她的生命做為代價!
  有時候總是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她會做出這種選擇?然後快樂或者是痛苦……對於生命有些人是全心信任,甚至以維護這種使命作為自己的信念,但是又有誰能保證,只要做了就會有永遠?
  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卻也因此更要活得燦爛、活的芬芳!
  什麼是永遠呢?快樂可以是永遠,但痛苦也更可能是永遠,但是,若沒有踏出去,那其實說什麼都是多餘,自己只能用心做、努力經營,其他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畢竟若是人要變心十匹馬都拉不住啊!
  活著的困難度在於……如果做出社會不能容忍的行為,那就真的是謝謝再連絡了,更別說思想阿、宗教阿,各式各樣差異存在或宰制之下,何人得自由呢?!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故事,當然也有著不同的人生,但或許就是有自己內心的肯定,才能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一路前進!
展開
user-img
4.0
|
2014/04/24
  普列姆昌德生在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那時的印度受種性制度所苦、教派衝突不斷、婦女地位低落;然而,那時的印度卻也興起民族解放運動。也就是在如此的基礎上,普列姆昌德寫下一個又一個故事,在在反映了1800、1900年代的印度,並真實呈現了在社會動盪之下努力求生存的小人物精神。

  這些故事展現了普列姆昌德的中心思想:對於英國統治底下印度人民應有的尊嚴、對婦女崛起獨立的支持、對印度社會的主張、對種姓制度的批判、關乎拋卻階級而平等的理想社會……很明顯地能在這27個短篇故事中有相當深刻的感受。

  普列姆昌德用這些短篇小說將我們帶到那個年代,看令人唏噓不已、令人直呼遺憾或令人感動流淚的,也許在印度某個角落發生過的真實故事。他用最平實的筆法將「人性」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沉醉其中,這也是普列姆昌德的厲害之處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14/04/23
這是我看的第三本普列姆昌德了
這位作者的故事
往往寓意很鮮明
乍看之下有點大道理
卻愈看愈有味道
所以看到這一本時
也愈來愈能用不一樣的眼光來角色的狀況
但還是常常讓我看了好氣又心疼.......丌口丌
忍不住想拍桌......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傻啊
這樣的心情很多很多.....
展開
user-img
3.0
|
2014/04/18
印度最著名的小說家普列姆昌德1903年開始創作迄今也有百年,這個多產的作家一生寫過三百餘篇短篇小說,還包含長篇小說、散文與戲劇等著作,台灣出版社柿子文化前幾年首度引進這位大師的經典作品,從書名的《27個傻瓜》、《印度漂鳥》和《永遠的小說之王》,到副標的「啼笑悲歌」、「天上人間」與「尋味人生」,一本本的27篇精選短篇故事中不難看出普列姆昌德為何有著「人民作家」的美譽,生命的嘔歌、人生的百味,頂著四大文明古國的輝煌卻飽受多舛坎坷的命運,且看這位印度最會說故事的小說之王如何寫出大時代環境裡,關於那些生活在現實中的小人物狂想曲。

作者普列姆昌德出生歷經英屬印度與聖雄甘地推動獨立運動的初期,由此不難理解他除了是位小說家和作家,還是社會改革者與思想家的身份,筆觸裡有著濃厚現實主義的關懷與痛楚,透過具體淺顯的故事,嘲諷或批判社會的醜惡與人性的糾葛,這是屬於成人式的寓言,少了童話故事的單純,多了的是人生歷練的深沉。

你以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永遠的小說之王》篇章裡有一則短篇〈世界上的無價之寶〉敘述一位青年為了得到公主青睞而翻過千山萬水尋找世上最寶貴之物,從憶起快樂童年、母親抱在懷裡哺餵、父親為他消除苦難的死刑犯的眼淚,到穿著結婚時服裝、為死去丈夫獻身、任憑神聖火舌包圍全身的少女的灰燼,到屍體遍布土地、犧牲在屠刀下、奮戰至死的戰士的鮮血,什麼才是你以為最珍貴的禮物?!先不談最後公主的選擇為何,但所謂親情、愛情與民族之情正是此部作品所包含的主題,其間的內涵更因印度獨有的文化或歷史而顯得怵目驚心,諸如種姓制度、性別歧視、貧富差距、宗教衝突與殖民紛爭等。

《永遠的小說之王》裡的人物背景迥異,有沒落的王子、妓女的女兒、孤兒、寡婦、首飾匠、洗衣人、愛國英雄與沙場戰士等,所以分界並不在於階層或職業,而是這些生活在印度母親懷抱的兒女,如何在那樣的觀念與傳統裡看待或選擇自己的命運?相較於《印度漂鳥》的收錄,本書則是有更多的章節偏向宗教與國家的層次,有人稱印度是「宗教博物館」,因為世界上有的宗教你大概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多元的信仰傳入除了讓人民有更多的選擇,卻也造就血淚交織的歷史,當你要感嘆宗教的聯繫原來遠比血緣的關係要牢固,這場血淋淋的殘酷戰爭才正要開始,其層出不窮的衝突與矛盾終究導致惡性循環的仇恨、猜忌與不信任;再談國家-英國殖民與獨立運動的反抗,印度女性地位的低落向來眾所皆知,但作者反其道而行在像是〈妻子變丈夫〉或〈女囚的牢獄〉的故事中寫出這些底層壓抑女性的犀利與大無畏,並大大嘲諷了那些向利益靠攏或受妥協引誘的人們,那份發自心底的吶喊與激昂展現了女性的反擊之美,力道與勇氣好不大快人心。

普列姆昌德的作品之所以令人動容,不因特殊地域與百年時空而有所轉變,這些短篇故事都是曾經的歷史,甚而在現今的社會都還看得到類似的影子,流轉無常的生命、嚐盡百味的人生,不在於獨特、而是真實!如此黑暗,又是如此光明。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