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童年的祕密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237
4 /5
5位讀者評分
5
60%
4
0%
3
20%
2
2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5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9/01/16
這本書是經典中的經典..如果童年從受過創傷的極品療癒書
是我過去數年開始對心理類書籍有極大興趣的入門書

作者勇敢誠實揭開身處童年黑色教育及暴力陰影
我為這本作者的勇氣感到震撼
前面有的Ethan評論個人深不以為然...也許他的童年幸福美滿以致無法體諒別人的艱困求存

如果要從事心理輔導或諮商的..真心推薦要看這本書..而且能夠同理作者的深切意涵..否則走了心理諮商也是害人
展開
user-img
3.0
|
2018/10/23
我相信Ethan的童年,尤其是3歲到12歲這段我認為人生最黃金的十年,你的心靈是受到父母很好的照護的。就算他們沒有給你知識或物質上的富足,但他們也應該至少都一直在你身邊。
展開
user-img
2.0
|
2015/02/07
這本書企圖以「童年的痛苦經驗」去解釋社會上所有亂象,小至個人的憂鬱與自大,大至民族運動,或者像是林飛帆那樣的學運。作者似乎不覺得還有其他的因素也會造成上述各種現象,還是說他認為這些因素之所以是「因素」,也是因為童年的痛苦經驗呢?

我不清楚在精神分析裡頭的因果判斷是如何進行的,當她(疑似)宣稱所有亂象都可透過「童年痛苦經驗」來解釋時,就好像是我說「其實所有人都是自私的!」。就算有人對我說他根本沒有為自己著想,那我也會說「其實那是你自欺欺人的想法,你最終也是為了自己好」。由於我無法從這本書看見作者交代了她的因果判準,所以就覺得這本書也沒什麼了。

雖然我們必須重視兒童的感受,不應該任意藐視、輕蔑兒童,但這不代表所有父母都有罪。作者的意思就好像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父母的錯誤!」,雖然真的有不少讓我感到很糟糕的父母,但父母的責任真的有這麼大嗎?再者,作者也沒交待「探索童年記憶」的方式,除了靠自己猜想以外,還能是什麼呢?盧梭在年老實寫的《懺悔錄》就是靠回憶寫的,但真的寫得準嗎?真的沒有記錯嗎?盧梭本人也承認並不能完全記得。其實也不必訴諸盧梭,問問自己就行,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所回想到的人事物究竟是否真實。

所以,整體來說,我對這本書是有一點失望的。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1/08
驚喜中帶著感動。在反覆咀嚼的過程中,曾經在諮商室裡接觸過的個案,他們的生命故事不時地浮現腦海,和書裡的文字交相檢證,最後融為衷心的讚嘆。

我對兒童心理學大師Alice Miller的最初印象停留在讀到心理史學的篇章時,有關她對希特勒的分析。而臺灣終於能有一本她最經典的著作,持續為我們補足嬰幼兒情感受忽略與身體遭虐待將如何影響個人發展與社會文化的知識。同樣的概念讓人聯想到Friel夫婦撰寫的《小大人症候群》(由心靈工坊出版),彼此參照,更顯早期教養的重要。

作者反覆提醒我們,小孩的早期心理需求需要受到照顧。「在生命最初的幾個星期裡,他需要自己的母親完全服從於他的需要,身不離左右,並能從她眼中看到愛,像鏡子裡的反射一樣。」母親與嬰兒必須在彼此的眼睛中看見自己,並且是「真心地看著這個獨一無二、幼小、孤立無助的小生命的存在,而不是把自己內心的期望、恐懼和計畫投射到他身上。否則,這個小孩在他母親臉上找到的就不是他自己,而是母親內心困境的反射。假若如此,這個小孩今後的生活裡就會缺少一面鏡子,一面他注定終其一生在找尋卻始終找不到的鏡子。」

這樣的小孩在長大成人後,可能是自大或憂鬱的。自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必須藉由外在的特質與表現來獲得讚賞,而對讚賞的渴求是出於他早年缺乏關愛與親密,因而不得不追求的替代品。憂鬱則是由於他必須壓抑個人真實的感受來滿足父母的要求。這些被個人認定為「不合時宜」的感受,必須被體驗與釋放,憂鬱才可能真的好轉。在這裡,Alice Miller告訴我們,一個好的治療師必須從感受下手,而不是躲在理論的背後,讓病人以「理智化」的方式處理憂鬱。

你多少可以從書裡看出,Alice Miller並不滿意當時精神分析的作法,例如治療師以理論和專有名詞當防衛的武器,著重概念而非真實的感受。乃至有意無意地誘導,讓病人掉入討好治療師的陷阱,因而重複了他與理想化父母親的人際模式。作者認為,病人並不總是成人,我們應當容許他在治療裡有某些退化,像個小孩一樣。因為「許多人一生想做的,就是盡量像成年人一樣健康地活著」。因此他們掩飾真正的情感,不敢與內在的小孩互動。這也是為什麼 Alice Miller選擇用「patient」這個詞,而非「client」,她認為,身為一個治療師的「當事人」,她只能得到他們自己的認識,而這對她的康復毫無幫助。

輕蔑則源於羞辱。對弱者的壓迫與輕視,同樣來自幼兒期父母成人故意或無意地展現不當的權力。成人透過小孩來洩恨,發抒他幼兒期也曾經有過的相同遭遇,例如無助、嫉妒與孤獨。小孩無可避免地必須依賴父母,甚至美化他們。於是成人的苦痛因轉移而解脫了,小孩的創傷則留待日後,他將以相同的方式移轉給整個社會或他自己的孩子。充斥於社會的各種暴力與意識型態,滿足了這類受創成人的需求。他們以愛為名,行暴力之實,最終導致屠殺與戰爭。而這一切的源頭必須從保護每個孩童開始,並且治療那些受傷的成人。這點將心理學與整個政治和社會文化相連的努力,是這些德國心理學家的特點。法蘭克福學派的佛洛姆(Fromm),亦常以心理學觀點提出改善社會文化的方式。

這本書是寫給治療師的,因為她告訴我們治療師不該向病人保證無條件的愛,否則這份虛偽和無知將會對病人造成傷害。這本書是寫給關心兒童教養的每位父母的,因為她告訴我們教養的方式必須革新,我們有義務在幼兒的生命早期就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注和好的回應,而不是剝奪和羞辱。這本書更是寫給每個成人的,不管你是否受過傷(更有可能是受過了傷卻不自知),你都應當瞭解邪惡與暴力行為的源頭是如何產生,偏激的種族、國族主義及意識型態又是如何吸引受創者的心,肆虐在整個地球村。

如果你是一位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人,這本書將會是你踏上尋訪自我的起點。但誠如作者所言,任何一本書都不能代替一位好的諮商師。受過傷的你請千萬記得,找一位信任的治療者,一同邁向療癒之旅。

愛智者
展開
user-img
5.0
|
2014/12/10
"由父母傳下來的這分遺產,詛咒般地造成下一代人被迫藏在自己真實的自我背後,並在壓抑的記憶所造成的陰影下,無意識的生活著

除非,他們的後代能拋棄這個"遺產",完全意識到他真實的過去是什麼,並進而了解自己真正天性,否則,他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體驗的孤獨感,就會轉化成一個情感疏離的成人生活"

這是一本真實又殘酷的書,它讓我憶起了童年的不堪與創傷,掀開一層層受傷的外衣直深入到最底層,希望藉著此書每個人都能療癒自己的童年也能成為更理想的父母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