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有女醫生?美國第一位女醫生的故事

中文書
童書/青少年文學
79折$ 237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6/07/31
從「美國第一位女醫師」到台灣女牙醫師

圖畫書《為什麼不能有女醫生﹖--美國第一位女醫生的故事》述說1830年代伊莉莎白.布萊克威爾如何突破美國醫學院對女學生的入學限制、當時社會對女醫師的不信任,直到布萊克威爾透過對貧苦婦女、兒童義診後,逐漸被醫學領域接納與認同的過程。

無獨有偶的,西方牙醫學史也有類似的紀載。從18世紀到19世紀,美國、歐洲各地的牙醫學院紛紛設立,然而普遍因為女性預備教育不足而無法入學︰若以德國為例,當時德國有四百多所男子高中,卻沒有女子高中。女性足以銜接的預備教育,多在於師範教育等級,才有資格申請相當於大學層級的牙醫學院。

同樣情況讓筆者聯想到日治時期的台灣醫學教育。女子最高學歷為高女,男子可以讀到大學,而當時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生照片因此清一色都是男性。女性可以讀醫學或牙醫學院,但是必須遠赴日本或韓國就讀。此外,因為高女授課內容多為烹飪、編織、繪畫等成為賢妻良母的「新娘課程」,知識教育如理科、數學等不足,要通過留學考試,還必須參加學科的補習。

女性在醫療教育,不論中西,都經歷了文化困境的努力與突破



醫師或牙醫師作為職業的選擇,若就《為什麼不能有女醫生﹖--美國第一位女醫生的故事》「作者的話」內容來看,今日美國醫學院統計,女醫師已經佔半數以上;台灣若以全台牙醫師聯合會資料來看,女性牙醫師佔約四分之一。若以部分社會學家用七成做為性別職業定義,台灣超過七成的牙醫師仍為男性,也就是說,牙醫師這行業還是男性屬性的行業之一。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