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隨書附贈精美設計48頁典藏別冊)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5折$ 300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04/19
這本書《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是記者房慧真女士的人物訪談錄,她在2011~2015年於《壹週刊》任職期間負責撰寫人物採訪的專欄,這個專欄提供深度的人物側寫,大部分都3000字起跳,有比較充裕的篇幅去捕捉受訪者的神韻。

作者的文筆出神入化,畢竟曾經就讀台大中文博士班,35歲那年本來想離開學院生活到現實社會裡體驗一下,竟然從此踏上記者的職涯,35歲才開始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2011~2015年正是台灣媒體業風雲莫測的年頭,商業巨賈試圖壟斷媒體,太陽花學運等社會運動也方興未艾,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當起記者,一方面疲於奔命,但也第一手見證整個世代的時代精神。

現在讀這種書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是同樣的世代,不過只是旁觀者,當時有許多同學衝進會場或上街頭,沸沸揚揚,但大家進入社會以後,這些東西都是過往雲煙了,動態貼文也開始以孩子和股票投資為主。我想起學生時代讀過的一些日本小說,主人翁在進入成人世界以後,都學會和體制和平相處。西方知識份子總愛緬懷1960年代的學潮,青春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書中的受訪者大部分都是名人,甚至還兩度訪問了達賴喇嘛。房女士說她將訪談當作學術論文來寫,每次訪談前都會做大量的研究,盡量全方位的認識對方,如果對方是作家,就遍讀其作品;如果是導演,就把其電影都看一輪。這樣一來,訪談時就有比較充足的素材可以對談,有時靈光乍現,吉光片羽都可以成為打開對方心房的鑰匙。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很有巧思耶,若隱若現的心結,彷彿輕輕一拉就鬆開了。

作者非常博學,各種歷史、典故、作品信手拈來,每一位受訪者不再是扁平的一個人,而是融入了時代背景的立體人像,讀者也可以從中學習每一位受訪者所處”圈子”的一些背景知識。本書非常知性,深度的對談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透過單一個體的故事,我們可以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對當前的社會也有更深的認識。

書末收錄了作者的訪談心法,訪談也是一門技藝高深的學問! 我到Youtube看一下房女士上大愛電視台的節目《青春愛讀書》的訪談,她跟高中和大學生分享採訪的心得。看著看著,突然覺得怎麼有個人很眼熟,原來李偉文醫師的女兒李欣澄也有上節目,前一陣子剛出書才知道她。怎麼那麼年輕就知道要來上這種節目呢? 真的很會規劃人生!

總之,若你喜歡探索別人的生命故事,本書非常值得推薦!

*
現代人都覺得社會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希望透過某種方式跟別人產生連結,解決寂寞的方式很多種: 可以滑Tinder或Bumble(創辦人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性創業家!);可以看17Live、UP等直播平台;越接近30歲,也開始出現相親的動態,就像經典的Ted Talk「Why 30 is not the new 20?」說的一樣,音樂關掉了,大家忙著找到身邊最近的椅子坐下。

其實還有一種方式挺療癒的,收看訪談節目,因為有兩個人在對話,雖然觀眾是旁觀者,但至少有人跟人之間的交心,蠻適合打發空虛寂寞的漫漫長夜。假如你不排斥中國的節目,又喜歡深度對話,有一檔節目叫「十三邀」,主持人許知遠是對岸頗有名氣的公共知識份子。

目前已經製作到第五季了,我剛看完第六集,受訪者是「胡潤排行榜」的發行人,一位來自英國的老外。胡潤研究院每年都會發布一個大陸有錢人的排行榜:「胡潤百富榜」,這是中國商業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中國貧富差異越來越大,跟八旗文化本月新書《低端中國》裡底層的窮苦生活相映襯。

《十三邀》約訪了這位”做榜單的人,鍍金時代的觀察者”,如果你有興趣看一看,你會對當前中國社會的經濟情勢有更深入的認識。這個節目很適合想要了解中國的人觀看,台灣言論自由的好處就是資訊流通,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資訊隨手可得,可惜的是娛樂新聞還是吸引了大部分閱聽人的注意力。

我個人感覺~兩岸關係是台灣社會最重要的社會議題之一,但相關的著作引起的討論似乎比較少,台灣電視台的新聞多少有意識形態,政論節目的兩岸論述大致定義了大眾對於兩岸關係的見解。如果你好奇或想要從另一種角度認識中國,《十三邀》是個值得推薦的切入點。

它跟傳統正襟危坐的訪談不同,許知遠是個不拘小節的主持人,這種跳脫傳統儒家階級框架的對話形式,非常的親切動人,每個人都是平起平坐的個體生命,節目的取材也充滿省思。

台灣人看這檔節目還會有一種感觸,他們在關懷社會的同時,還得謹慎的拿捏分寸。台灣的言論自由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及善用。這種節目提供了認識中國的視角,有空的話再去讀一讀駐中國的外媒特派員寫的書,就能從西方人的視角認識兩岸關係。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8/04
李屏賓不愛讀書,初中三年用不完一支原子筆,「我偷看左邊,再偷看右邊,恰巧看到都是對的答案,好像有天助。」如今我們很難想像,如果他看錯了一個答案,當不了攝影師,侯孝賢還是侯孝賢嗎?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許鞍華的《女人四十》、陳英雄的《夏天的滋味》、是枝裕和的《空氣人形》,會不會不一樣?─摘錄自 本書〈御光而行 李屏賓〉

觀察房慧真在壹週刊寫人時,不時會運用這樣即或不然的語氣自問自答。確實,能寫進周刊的專欄中的訪問,肯定都是紅極一時的頂尖人兒,但房慧真選擇拋去一般專訪慣用的「十年寒窗」論,將這些人士成功背後一連串抉擇地圖不經意又刻意地攤開來,這樣彎彎曲曲才走到今天的人生,沒有坦途,沒有保證,只有繼續前行。

並且她不輕易為這些人物下評語,島國的歷史自然會留給這些偉大人物一個適合的位置,她只是寫,如畫師般描出一些採訪邊邊的細節,那日的天氣、開口的第一句,抑或是受訪者的衣著等等,搭上訪談擷取的內容,建構出一個又一個屬於她才得著的「個人故事」。

正如結尾篇章〈採訪心法〉所揭示的竅門,「問到對方心坎裡」,房慧真這本專欄集冊也深深寫進受訪者、讀者的心坎裡,這樣的閱讀經驗相當過癮,推薦此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