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練習:21天創造生命的奇蹟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205
5 /5
2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4/21
前陣子開始閱讀露易絲․賀(Lousie L. Hay)的系列著作,其實內容大同小異,以愛自己為名的架構也相當明確,讀來看似理所當然,但卻需要在生活中持續鍛鍊磨礪,才能不斷地把她的思想重點吸收到腦中,落實到每日生活裡。

「內心反應外境,你如何思想,生命就如何被塑造。」

「輸出正向訊息,對宇宙敞開心胸,無盡的豐盛就會進入你的生命。」

讀著、想著、觀察著,會發現,不論是知名的哈佛醫師許瑞云、賽斯心理學推手許添盛醫師、Louise L. Hay等近代為人類身心靈健康努力的提倡者,他們所推崇的中心思想其實都相當一致,即「信念會創造實相」。

聽來簡單,要在生活中實踐卻相當不容易,因為我們是吸收著各種外在聲音長大的,人是群體動物,難免受到環境影響;尤其在我們這愛面子、唯有讀書高、重視外在條件勝過一切的社會,特別容易因著過去他人加諸的負面訊息,在心中種下帶著不安與自卑的種子,難以自我肯定。

不是不願意,是潛意識裡從沒有夠堅定的自我價值感,足以支撐成長過程不同階段的人生挑戰。所以,長大以後常常莫名感到失落、感嘆自己永遠無法實現真正理想的生活。

如果人成長的被形塑過程稱作教育,那麼這實在不是教育應該給孩子的。

輕巧好讀的《鏡子練習:21天創造生命的奇蹟》,透過打造習慣的21天魔法,淺顯地引導讀者透過與鏡中之我的正向對話,為自己重建良好的自我形象,鼓起勇氣去擁抱一切理想的生命樣貌。

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部自我成長的書籍,更是能與孩子一同嘗試的心靈教育。

所謂「愛自己」從來不單是個人主觀意志氾濫的旗幟,而必須透過自我覺察,在與過去自我的對話中爬梳、釐清自己的生命歷程,然後能面對、接納甚至是擁抱自己所匱乏的,從而找到與自己和平共處的安然之道。書裡提到十二個愛自己的方法,包括:

1.停止所有批評

2.原諒自己

3.不要嚇自己

4.要溫柔、仁慈、有耐心

5.仁慈地對待自己的心智

6.讚美自己

7.支持自己

8.對負面的自己懷抱著愛

9.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10.玩得開心

11.現在就開始愛自己

12.做鏡子練習

單純讀著這些條列文字,會覺得,嗯,人生這麼簡單啊,天天喊喊口號就幸福快樂了呀。

然而,實際咀嚼書中內文,才會發現生命課題之深之廣,需要很長的時間與不斷的自我對話。

而本書其中第20天的挑戰是:教孩子做鏡子練習。

特別為了引導孩子一同參與而規畫了獨立的篇章,足見作者心靈的柔軟與同理。孩子每天也和大人一樣,面臨生活的壓力努力尋找出口,如果他們從小便能透過鏡子練習精華的鼓勵語言,涵化正向自我概念,是否能在成長過程中少一點自我批判與卯足不前、多一點破繭而出的盼望信心?

「我可以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生命會全力支持我。」

這是書裡期許大人引導孩子建立的信念,而我想,這同時得要搭配生活的實踐,使孩子在每個學習任務中都能感受到此念頭是被支持的、是千真萬確的。

比如,不論是我的音樂劇表演團體,或者中英語寫作課堂,孩子們最初便會被告知:「無論你的背景出身、無論你過去如何被評價,在這裡你就是獨一無二且有價值的,你有權利大膽地將內在表達出來。」

然後孩子會在活動中逐步印證,這個理念是真正被落實在我們之間的。

大人先有了這種突破限制性信念的強烈動機,就能很自然地帶領孩子一起朝著打破框架與超越的方向前進,從我們引導過程的言語、動作與散發出的能量氣息,孩子能很敏銳地感受到,自己內外在的一切是否真的是被接納的,自己的生命是否真的是能安全地在這個環境中自由發展的。

引導者先成長了,孩子自然也會一起跟著提升。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Shauna Shapiro在TED分享正念的力量時,滿溢對人性正向發展的信心,其中兩的重點,恰巧能與Louise L. Hay探討的正面自我評價不謀而合:

一是,

What you practice grows stronger.

你所加強鍛鍊的會不斷茁壯。

孩子接受到越多鼓勵性語言,大腦自我肯定的神經迴路會持續被刺激、強化,促使他按照習得的信念實踐正向自我。

二是,

Kind attention. Pay attention with kindness.

給與自己正向關注,而非侷限於自我苛責,流連在愧疚、懊悔和自責中。

她舉了軍人團體歷經戰爭創傷後的療癒歷程為例子,告訴我們,當人深陷帶著內疚的悲傷生活,且因著過去的內在信念「不被允許」釋放痛苦的心情,將永遠無法走出過往;但是,當人內在的一切情緒與狀態被完全地接納,他會開始產生關懷自己的溫柔情感,啟動自我療癒的力量。

Shame doesn't work.

Judgement doesn't work, either.

羞辱和評論,都無法為人的成長帶來任何幫助。

設身處地的想,沒有人在被批評和苛責時,會心甘情願地在正向的內在動機驅使之下,主動地超越自己更多。不是嗎?

傑夫․福斯特(Jeff Foster)在《不再試著修補生命》提到,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回家」的感覺,從小到大都是。

這所謂「回家」的感覺,是一種關於自己的一切全然地被接納、不再因為努力追尋別人眼中那些「更好的」而掙扎卡關,從而感到內在的平靜和喜悅。

孩子說不出什麼艱澀的理論,卻在不斷社會化的成長過程中,始終仍帶著這樣的需求,天然地懷抱著這樣的渴望。

如果你我都是,就從今天起,和孩子多互相成就一些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5/14
|
電子書
很推薦這位作者的書,尤其是這一本,讓自己慢慢練習去「正視」自己。很多人活了大半載,一味的去滿足他人的需求,卻忘記了自己才是真正自己投胎來的目的。28天的練習,其實不容易,但若自己覺得自己一團糟,不知道如何處理,不妨追隨作者的練習。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