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敘利亞破碎的心臟:請不要遺忘我們!我重返故鄉,見證那些困守內戰的人們怎麼愛、怎麼活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351
4 /5
2位讀者評分
5
0%
4
10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19/06/10
按一般閱讀的標準來說,這本書並不好閱讀,這是作者個人的經歷,敘述她三度偷渡回自己的祖國敘利亞的記錄。基本上是一條線流水帳,缺乏編排,人物進進出出,讀起來感到混亂不知道狀況。如果我們要閱讀一個故事的話,這樣的敘事不是很好看。

但是,作者在這些混亂的敘事中夾帶的強烈情感,會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讀者很快會知道這本書不能用一般閱讀的角度去看,而是要像跟在作者肩膀後面一樣的,最真實也最混亂的去看看她看到了甚麼。然而,我們也會看到作者一點一滴的幻滅感。曾經對革命懷有憧憬,之後卻對因為人性導致的混亂而絕望,但受苦的人民又讓作者無法真正的放下對祖國的關懷。革命的果實已被他人奪取,來自國外基本教義派的偏激勢力現在在他的土地上頤指氣使,有能力的大國全都袖手旁觀。這種信念的幻滅,並不是今天的敘利亞才有。社群網路發達的現在,讓信念的幻滅之外,更因為他人的觀看而增添了強烈的荒謬性。是不是這一切都只是獵奇的對象罷了?但自己國家,有能力的人又做了甚麼呢?這種憤怒、幻滅、矛盾、悲憫的心理,作者在書的最後的後記帶有強烈的虛無主義傾向。

我推薦這本書,精確地說,我會最推薦書的後記,但是要理解後記,必須要跟著作者視角三進三出敘利亞這塊土地。
展開
user-img
4.0
|
2019/01/11
讀完這本書的感想是,戰地文學到底是由作家來寫比較好,還是該由記者來寫比較好呢?

這本書是一個敘利亞作家所寫的敘利亞內戰觀察。跟一般講述敘利亞戰地報導的角度不同的地方,在於作者本身就是敘利亞人,而且她的身分多重:她既是敘利亞人,同情反抗派,但卻也是與敘利亞當權者同屬於亞拉維派的敘利亞少數教派,而且她離了婚,獨自扶養小孩。她的多重身分意味著你如果要去敘述敘利亞人的幾種典型,大概都不會以作者為藍本。

作者寫作本書的時間點是2013年,敘利亞內戰已經爆發兩年,作者寫作時人已在巴黎落腳,卻忍不住回到敘利亞看看內戰的情況,因此她從土耳其穿越邊境到敘利亞,由於地理限制,她能觀察到的區域就是和土耳其相鄰的敘利亞北部。她觀察的時間點,正好是ISIS等宗教極端團體崛起的時光,所以我們可以在這本書中,讀到她親眼目睹隨著內戰的推進,原本主導反抗政府的敘利亞在地公民運動者們因為戰事的不利而陸續失去生命,加上缺乏軍事資源的情況下導致反抗的主導權轉由素不認識的外國宗教極端組織主導,進而造成當地社區更大的傷害。

因為作者本身是敘利亞人,所以寫作上並沒有(也沒有辦法)保持客觀,而是以敘利亞人的角度描述這場內戰帶來的傷痛。因此這本書跟一般記者寫下的戰地文學最大的不同,在於作者在文字中清楚地記錄了她對於家國被毀、外人武裝干預、自己也在流亡的感受。從外地來到敘利亞的國際記者,無法感受到不是由敘利亞人民組成的宗教聖戰組織在敘利亞戰鬥、建構伊斯蘭律法社會的荒謬感,因為自己也是外人,只有像作者這樣的敘利亞人,才會深刻地意識到家國的深刻悲哀。

對台灣讀者來說,台灣本身就有逃難的歷史記憶,因此我們可能不容易理解為什麼戰禍都這麼嚴重了,還有人願意留在攜家帶眷留在敘利亞呢?但是從一個有著悠遠歷史傳統的國家來說,人民的情感是更牢固的固定在土地上,這是習慣遷移、逃難歷史記憶的我們所必須注意的。

從研究中東政治的角度,我建議對這本書不要期待太多,因為作者的觀察很明顯受限,同時作者加入了太多對自己情感的敘述,反而沒有辦法更好的理解敘利亞的情勢。但是如果要從敘利亞民眾的角度看這場內戰,我會建議一定要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裡頭描述的情感與失落,那絕不是外籍記者寫的出來的。

作者在書中的最末,已經指出敘利亞內戰演變成宗教戰爭的情況。既是宗教戰爭,那就會變成幾十年的長期戰爭,這是人類的悲哀,也是敘利亞人民的悲哀,謹以此文向受苦的敘利亞人民致意。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