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能的世代:追求獨特完美的自我,卻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316
4.5 /5
5位讀者評分
5
60%
4
4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5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3/06/27
這是一個愛無能的世代,人們渴望被愛,卻又無力去愛;不停的追逐理想,卻無力維持一段關係。

我們渴望愛,卻不知如何愛著一個人
既矛盾,也迷惘
希望沉浸在愛情裡的甜蜜,又渴望單身的自由

要我說,在去愛之前,你得先了解愛情與承擔的勇氣。



從小我們被電視、童話豢養,使我們相信,世界上一定存在著適合我、和我互補的人存在。只要找到這個人,我們就會結婚共度幸福的一生。
婚姻就是這場長跑的終點,兩人就是彼此人生中的禮物,一切都會水到渠成、無需磨合、完美貼合。
若關係的存續與互動不符合期待,「你怎麼需要我開口才明白我在想什麼?」需要將期待訴之於口語,那麼我們可能會認為彼此不合適,在世界某個角落一定還有更好、能和我互補的人存在。

這種意識在關係發生問題時會更強烈,我們不想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被局限,因為我們幻想出來的夢中情人是完美無瑕沒有分毫缺點,而相形對照下,眼前的人就顯得不完美,於是我們在心中就開始醞釀自己的委屈了。


在這樣把自己置入受害者的角色情緒後,就會不斷搜羅生活中的不完美,在與童話般五花斑斕的Instagram 和臉書映襯後就變成了「委屈的小孩」。
我愛的那麼認真,怎麼沒有給我相對應的回報?

我們的每句我愛你都像在施加法術的咒語。
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要愛我,
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要懂我,
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要以滿足我的需求為優先,
我愛你變成像是祈使句的動詞,敦促對方完成什麼。

可是「愛一個人」是你本身的情感需求,既然是需求那就是你要去愛才會獲得滿足,所以你不能拿「我不要愛你了」去要脅一個人。我們把愛與期望混為一談。

這是一個愛無能的世代,但又不能單去究責這個世代的人。
因為這個世代的人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要不是為了你,我會忍到現在嗎?」、「爸爸討厭不聽話的孩子」、「爸媽都是為了你才做這樣的決定」。

這個世代的愛好承重,每個愛都被附加了但書跟前情提要。
這個世界不喜歡平庸,總是鼓勵人們要有更大的夢想,卻又同時要我們認清現實。


我們怎麼看世界,世界就映射怎樣的生活於我們。
當我們用功利的心在挑選另外一半時,自然相遇的也用功利的心在揀選的對象。
當我們期待依靠另一半拯救眼前悲慘人生的同時,心中的理想對象同樣也在渴望被更優秀的人從泥潭中拯救。

社會學家提出,亞洲地區因為地少人稠,抬頭不見低頭見,故有獨特的「讀空氣文化」,為了迴避衝突、避免關係鬧僵我們會刻意留白、掩蓋真心話。
「我們還是繼續當朋友吧?」、「你很好,是我的問題」。

總有些事情是不可被量化的,只能靠感覺去感受,但是連溝通都無法開啟、無法建立起信賴關係,因為是不同的個體,存在不同的觀點是必然發生。
即使是相同的個體,在所屬扮演角色不同時,也都必然存在衝突,如同當我們做孩子與做父母時同樣有不同的期待與訴求。


但衝突並非意味著無法共贏,在坦承之後,其實有可能雙方妥協取得一個相對可以接受的結果,但如果為了避免傷害、放棄磨合,接受彼此是這場恆久性「賽局遊戲」中的兩個囚徒,必須攜手共度,那麼除了對抗,還有合作存在。

「物競天擇」並非達爾文的主張,而是在翻譯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中,譯者過分濃縮而強行概括的口號。赫胥黎本人並不同意將人之外的生物界與人類社會進行簡單類比,在他看來,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礎,人類社會並不該提倡「弱肉強食」。
實際上,近代科學也觀察到,除了鬥爭,共存與合作,同樣是動物世界的重要生存手段,甚至更優於鬥爭。而演化也可能並非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而是各族群間為維持和平的妥協盟約、共同演化。

當我們堅持要主導關係、處於關係上風時,我們已經把兩性關係變成男女對立的零和遊戲,但如果我們把兩人視作一個整體,就當明白分工協作以增進整體效益的重要性。
我們需要放棄那個為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僅考慮「自利」的可能,選擇共贏。




科技讓遇見新對象變得太過容易,有些人的煩惱甚至不是怎麼好好經營一段感情,而是該怎麼挑選出最好的,於是頻繁地更換對象或害怕安定下來,每回分手都認為自己是在止損,實際上害怕自己受傷的心態才是讓每段感情都撐不下去的最大殺手。

而一些戀愛技巧則總是在像我們兜售一個完美的夢境,將優秀的對象掌握在鼓掌之間。趨於功利的世界觀和狩獵的本能,於是有些人沈迷於斬獲一個個狩獵品並把他們收藏、妝點於收藏箱中。

總有人緬懷以前馬車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能愛一個人的時代。

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夠認真瞭解自己的需求,我們是坐擁更充沛資源、更能認識自己、擁有更多選擇的世代,而不用陷入勉強磨合的關係。
但如果無法自省挖掘內心真實的渴望,一昧尋找完美的伴侶,那我們也不過是哭鬧著渴望奶水的巨嬰。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8/18
對人生拋出了近代人切身容易遭遇的問題,包含了愛情、人際、工作、自我認同等等。藉此去看清、也去思索,到底自己在這個問題裡,呈現的是甚麼樣子。別急著去給問題一個答案,先看清楚問題才有辦法好好地回答。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13
IG:lovelove_reading
/
其實當初也沒想要入手它,但被書名「愛無能的世代」以及封面的這麼一句話給打到 ── 「追求獨特完美的自我,卻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

是啊,我們身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世代,一直努力追求與人之間的連結,但又很容易被科技駕馭,像是不時的滑手機這件事....。這一年來,我和身邊朋友總是喜歡討論這些關於科技的發達帶來的人際問題,令我很有感觸,也常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有溫度的人類。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同時在看朋友推薦我的一部英劇【Black Mirror】,它在講述的是科技帶來的高質感、高便利生活,但是生活一旦被科技取代了之後,我們也許也會變成科技人(機器人),人類該有的感官與體驗,逐漸消失,那麼,生命就也不那麼可貴與有趣了。

愛無能的世代與Black Mirror,當時真的徹底的雙重震撼我的腦袋啊!

最後,再補充一段The News Lens 關鍵影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在推薦序裡寫的文字──

「閱讀這本《愛無能的世代》並不會讓你日子變的比較好過,反而是強迫你去思考和面對人生中諸多問題和麻煩。我不覺得你讀完後會過得比較開心,但至少看人生會看得比較清楚。」


沒錯,我閱讀完了,日子的確也沒有比較好過,但是我更清楚的知道,該怎麼過!最後的最後,送上作者在這本書最後寫下的一句話──

能夠在各方面開始行動,是最終關鍵之所在。而開始的力量在我們自己身上。
有了開始,才有改變。
展開
user-img
5.0
|
2018/05/09
|
電子書
從社會、經濟、科技、人際等不同面向,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愛情會什麼總是讓人困擾,也說明了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不該這麼做,卻仍然無法跳脫出社會的框架,勇敢做自己。

作者是德國柏林人,但書中描述的現象與台灣現況相當類似,值得一看的好書。

用字幽默詼諧,書中許多佳句值得好好省思。

例如「當我們匆匆一撇看過好友的臉書動態時,自以為參與他們人生的方式就是在下面留言或按讚,但其實這與他們的人生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則動態也與我們實際生活沒有任何關聯。」
展開
user-img
4.0
|
2017/09/14
【愛無能】一種關係上的依附障礙。不過它指的是更廣泛涉及人我間的、人際間的,生活上與異己(不同於自己的)連結能力的失去。愛無能者常常停留在表層,因為怕痛,而不願意深入。充滿理想,但停留在理想、不願妥協,也不願改變。

雖然標題如此沈重,但細細讀過內文,透過作者銳利又幽默的眼睛與口吻,讀起來並不如上一段定義描述的那麼難以接受。雖然是以德國社會為觀察主體,卻也普遍反映出台灣社會七、八年級世代的共同迷惘。

身為作者的朋友,常常會不小心變成書裡的主角XD。畢竟,我們就是社會下的產物,我們遇到的困擾,往往也是多數人會面臨的;而作者的朋友往往就是從社會取樣最容易的方法。本書以愛、工作、自我認同和自我成長為四大主軸。討論的議題,你多少會有些共鳴:

<<關於愛>>

- 愛是錯覺?還是有憑有據,憑據是什麼?
- 有純友誼這件事嗎?
- 「我現在不想定下來」倒底是什麼意思?
- 兩人關係裡可以承受多少誠實?
- 兩性差異正在縮小,男生也開始自我反省、敏感,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自我探索、自我追尋,男生開始變得複雜,也變得脆弱,這對兩性關係發展有何影響?

<<關於工作>>

- 為什麼不只台灣有「台北夢」,德國也有「柏林夢」?
- 我在做的是否是我真心想要的工作?
- 是什麼讓你「將就」、「妥協」?你付出的成本是什麼?

<<關於自我認同>>

- 為什麼這一個世代開始不願意結婚、生小孩?
- 消費型社會讓我們變成怎樣的人?
- 汲汲營營忙著「自我實現」,讓我們失去了什麼能力?

<<關於讓自己更好>>

- 你看的書反應你是怎樣的人,你看的電視節目也是,你是怎樣的人呢?
- 我們無法選擇環境,我們多半是在過度被灌輸「特別」、「自我實現」的文化下成長的人,這種文化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為何我們因此變得只愛自己,不知如何愛人?
- 有發現嗎,年紀愈大以後,夢想就跟骨頭一樣,跟現實一撞後,更容易破碎。你是否身處一個「說話者多,行動者少」的地方?你是哪一類?

***

仔細一看,這些議題其實我們多少都有想過,只是未必有機會深入討論。這本書比較不是「人生指南」,而是「人生提問手冊」,作者丟出了問題,陪你想一段,然後鼓勵你自己接著繼續想下去(因為很多問題,作者也還沒有答案)。如作者所說:定期練習用旁觀者角度省思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現狀作點質疑,是好事。

只是,我們得認清這個過程並不一定舒服。「指出骯遭污穢的人,比製造骯髒污穢者,更危險」。何況我們後來才發現,製造骯髒污穢的人是自己;但所幸,如果我們也能成為那位「指出骯髒污穢的人」,其實我們就離更好的自己更靠近一點了。「引人入勝的,其實是未知」。不過,要走入未知,我們需要一點勇氣。如果你需要一點引導,本書將是個很好的陪伴。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