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9折$ 244
4 /5
9位讀者評分
5
22%
4
56%
3
11%
2
0%
1
11%

全部書評 | 共9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1.0
|
2020/04/29
我是看到很多正評才看這本書的,但令人失望

內容無邏輯,令人無趣的天馬行空,精神病人的行為與想像亂七八糟,什麼都要硬要扯上物理
展開
user-img
3.5
|
2019/02/11
不可否認這社會上人人都有精神病,只是程度輕重,外顯或不外顯而已。
展開
user-img
5.0
|
2018/08/23
很喜歡作者結合物理學量子力學中思想實驗的角度,來帶入思想的宇宙。心也有可能就是一個小宇宙。
因此回顧了“薛丁格的貓”、“光電效應”、“平行宇宙多重宇宙”等觀念,我覺這可以算是一個小科普入門,如果高中時讀到本書,會對天文物理更有興趣。

這也是一本喜愛哲學、科幻和懸疑的人會喜愛的故事。
“有些病人根本就算不上病人,他們只是比普通人更早一步發現了這個世界不為人知另一面的先驅。”
我贊同作者的觀點,我也喜歡他文字中的批判性思考和幽默。

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時空的可能和限制?什麼是觀點所帶來的人生模式?
這本書會讓人驚艷、沉思,然後連結到自己的生命故事,
是極其有張力的催化劑。

很感謝可以有緣遇到此書,大腦一直運動運動轉啊轉,很幸福。
展開
user-img
3.0
|
2018/07/20
這本書其實是由43則短篇構成,並不是一本像《24個比利》那樣緊張的小說。在這本書的每則故事當中,裡面的小故事,不管是因為個人、外在因素,或是相關機構的認定,等等原因而會到醫院的精神科醫生求診,作者 楊建東藉由醫病之間的對答與溝通、言談,誘導讀者們去判斷以及思辯著,何謂精神正常?何謂精神異常?兩者的界線如何斷定呢?留待讀後慢慢去思索~~~
展開
user-img
4.0
|
2018/02/05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一書記載著各種不同的案例,這些與眾不同的人物裡有不少的高知識份子,閱讀時經常被他們高深的理論嚇著,許多我們不能理解的事在他們看來如此真實,難怪有話說“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

  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記述醫生與患者之間互動的情況,我發現醫生需要特別的方法和智慧,才能汲引出對方內心的真正想法。看完書本也覺得醫生的同理心十分重要,當病患認同你時,才會把內心話說出來。書裡提及的這些醫病之間的故事讓人大開眼界,但也促使我們以不同角度、不同視野來看這些例子。世界上的人不會只有一種,今天我們認為的瘋子可能是未來的天才,或許,某一天他將脫穎而出,讓我們另眼相待。
展開
user-img
5.0
|
2017/11/06
這學期我選修一堂通識課,比起真正的課名,我喜歡說這是一堂可以讓我們無限思考與探討事物的哲學課。因為妳不管提出多麼荒謬、在普通人耳裡覺得廢話的事物,老師都可以很認真地與妳討論並提出他的看法。
有一次上課,我實在耐不住舉起手問老師:「老師,你覺得瘋子與正常人有差很多嗎?」
對我來說,我會下意識的排斥行為瘋瘋癲癲模樣的人,這是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給我們灌輸的觀念。但除了排斥,我還會好奇,在他們眼中,世界看起來是什麼模樣?
究竟是他瘋了,還是我們瘋了?還是我們都瘋了,或是我們都沒瘋,只是彼此不一樣?

「以現行的精神病診斷標準,只要是進了精神病院的,都是精神病。」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這本小說算滿足我一部份的好奇心(對,只有一部分XD),三十四則瘋狂的短篇故事稍稍震撼我的三觀。我覺得作者的知識含量一定要非常雜且互通,所有小故事囊括心理學、精神醫學、人類學、物理學、化學、天文、科學……更多是我不知道的學科,光這點就讓我嘆為觀止了,如果想當小說家要這麼博學我不就不用玩了>-<

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去拜訪醫生的人是高學歷、甚至是自身所學領域的佼佼者,但卻陷入自己的一套觀點中,堵死了自己並堅信這就是真理。
拜託!哲學家從蘇格拉底那代就開始探討真理到現在都沒結論,你們怎麼就相信自己的想法貨真價實的(翻白眼)

當然,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大多是屬於思維混亂、邏輯表達不清晰的那一類,會坐下來跟你侃侃而談的畢竟是少數。他們眼中的世界經由醫生描述讓我膽戰心驚,忍不住思緒被書中情節牽引,然後開始在意起縫隙……[黑暗中的眼]最後趕緊回過神切斷這種想法,免得我真的去精神病院了XD

或是,提出另類物種演變論的人,他與醫生侃侃而談自己觀察許久所領悟到的事物-人會逐漸演化成特定的妖。這讓我想到《山海經》中繼載許多奇特的部落民族,會不會也是種『妖』?但這位先生說說就算了,他還真的犯罪強姦女子,當然社會無法容忍這樣的事。[從人到妖,得幾年?]

而我最感嘆的是最後一篇小說,鎮院之寶等級的患者。他手中染上的鮮血連他自己都數不清,而且是天才型的犯罪藝術家,把警察耍得團團轉、把受害者嚇得快休克、把醫生鬧得差點失控,最後連讀者也耍了一把。因為最後一句話不僅替短篇故事收尾也替整本小說收尾,帶來的震撼餘韻超強烈,讓我忍不住再三回味並思索。[犯罪專家]

我想,用海德格在《形上學概論》中說過的話來結束這一篇短短的精神病人漫談錄,是最適合的:「令人驚訝的不是這個世界為什麼存在,而是這個世界竟然存在?」

我覺得,這本小說在看完後除了滿足我強烈的好奇心與幻想力,也讓我感受到那一絲哲學的意味(接著老師就會被我騷擾詢問了XD),如果是我不會覺得那些邏輯清晰的患者真的發瘋了,他們只是思考超前現在的世界太多,多到世人無法接受的範圍,如果晚個兩百年,說不定這些會是平常的交談話題呢~
展開
user-img
4.0
|
2017/11/06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作者用三十四篇短文,以精神科醫師的角度紀錄與病患間的醫療過程,閱讀中發現所謂精神疾病的面貌複雜多變地顛覆了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而所謂「天才」與「瘋子」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

34位病人,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特質,因為某段生命歷程而改變了人生,只是再尋常不過的治療情境,卻因為是精神性疾病治療而有了光怪陸離的情節,不過,說是怪誕卻又條理分明不失邏輯,令人無法反駁,也讓我受益良多。

《爸爸,我要做你的新娘!》應該是令我深刻的一篇,原以為是篇因精神異常而做出令人髮指行為的事件,卻發現是個悲傷的故事,因為創傷隱藏在幽深意識內中,卻又無能經營情感關係,而自我封閉,並將創傷記憶拼湊成另一個驚世駭俗的故事,讀來心痛,也讓人驚覺或許每個失控的背後隱藏著一顆傷痕累累的心。

書中多數病患更是高學歷、專業領域裡的佼佼者,讓人不禁想起電影《美麗境界》中,一生都與精神分裂症對抗的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約翰.奈許教授,身為數學天才的他,致力於研究賽局理論與微分幾何學,並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卻因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混淆於現實與幻想中的故事。或許因為過於聰明,在常人眼裡就變成是不正常的傢伙了。(只是在常人眼裡是不正常的奇想異行,或許正是未來未知的突破呢。)

是因為太聰明而有瘋狂的傾向,還是因為「中邪」而有多重人格的舉動,或許許多錯亂離奇的表現,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展開
user-img
4.0
|
2017/11/01
讀大學時,老師在課堂上介紹過兩本神經心理學的經典讀物《火星上的人類學家》、《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裡面介紹了一些讓人很難以想像的案例,如竟然有人只能看到半面景象、無法辨識臉孔的特徵、腦中總是響著旋律、拿起太太做帽子……這時我們才知道大腦的精密與複雜性難以想像,甚至不管是心因性或器質性上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同一種疾病。

楊建東《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共有43則短篇,而每則故事中的個案,各因自己、親人或法院判決等因素來到精神科醫生面前,藉由彼此間的對話與互動,帶領讀者們思考著正常與偏常之間的界線,居然是那麼模糊而難以區分。

不斷在各個宇宙遨遊或轉世的病人、感受到許多眼睛正在觀看自己的患者、察覺到自己周遭都是自「我」輪迴的孤獨者、認為自己即是上帝並打算「歸元」的副教授、擔心世界即將被人工智慧給統治的科技恐懼者、特地來地球欣賞月亮的外星人……看似天馬行空、不著邊際、荒誕無稽的念頭與信仰,可能會讓我們以為精神疾病患者全是名符其實的瘋子,都是教育程度低落、缺乏知識水準的鄉巴佬。

然而,前來求助或諮詢的人,卻也不乏知識分子、高社經地位的人,甚至還能說得讓這位精神科醫生百口莫辯,難以回應,有些個案甚至還讓他不由得冒起冷汗,豎起雞皮疙瘩。

現今諸多精神疾病的分類與診斷,幾乎全參考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編纂《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目前已出版到第五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些文本上的修正,或是根據統計及實務上的經驗、社會變遷等因素而改版。雖然是精神醫學界的參考依據,然而卻也飽受批評,認為這套系統沒有去探討病源,只統計現象,並無法正確地診斷與治療。

另外,同性戀也曾被歸類於精神疾病當中,而換個文化背景來看,東方社會某些習以為常、神聖的儀式,若出現在西方社會,也可能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那麼我們不禁想要問的是,對於正常與偏常,真有那麼明顯而可見的差異性,讓我們得以分辨其不同?

我們每天所感受到的環境、從小到大所獲得的各項知識、個人對於這一切的認知與詮釋都不盡相同,有些人對於聲音敏感、有些人則可以看到別人感覺不到的東西、甚至還有些人表示曾去過地獄、看過閻王、了解輪迴是怎麼一回事。

除此之外,廣大無垠的宇宙,量子力學的發展也增添人們對外太空的不同角度,薛丁格的貓一方面可能活蹦亂跳,另一方面卻也可能死無全屍,當人類的視野還只能停留在觀測火星上的生命跡象時,會不會在更遙遠的星系當中有比我們更發達、先進的文明進展?

作者以其身為精神科醫生的經驗,或真實或虛構而成的每篇故事,除了讓我們看到許多趣味的故事外,同時也使讀者們去思考著,當我們所知道的還太少時,真能以我們有限的知識,去測度那無限的可能?而那些我們以為的瘋子,會不會才是這個世界中最清醒的先知?
展開
user-img
4.0
|
2017/10/31
提到精神院,我會聯想到歡樂,當然如果人意識到自己生了病,這種聯想對他們而言就是折磨,但就如為何我會如此聯想,書中的病患們根本不覺得那是病,他們為何產生那些奇異想法,與疾病無關,那是因為他們察覺這世界的特殊之處,或者想通了某種真理。說歡樂,感覺上就像腦袋突然大解放,不再有任何限制,他們的認知能隨心所欲。

許多短篇故事中有不少物理理論,這些病患彷彿看透了上帝的模樣,理解了宇宙的秘密,或者看見了藏匿在都市隙縫中的生物,很多理論很有趣,的確可說是天才,不過總得來看,大部分他們還是站在瘋狂的那一邊,只是從古自今的演變進化,大膽假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作為讀者不自覺地被牽著走,宛如再看一部燒腦神劇,但後來我想,真想通了我和那些病患有差別了嗎?

不過,這世上,有完美的精神狀態嗎?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