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甫到達利

中文書
文學小說
79折$ 316
5 /5
1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1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19/03/17
本書是余光中先生的最後一本著作。大師已逝,風範猶存。
詩壇祭酒的美名,實至名歸,中國文學一頁絕美的註解,詩意完結。

余光中老師是少數全台灣人都認識的一位作家,並有令人讚賞的風骨,高風亮節,在整個華語文壇也算是宗師級的大家。1928年出生於福建省,父親是一位教育局的職員,當時還是國民黨控制大陸的時期,等他高中畢業,即將進入大學的階段,風雨飄搖,輾轉遷徙,從上海、北京、廈門,最後到台灣才終於完成學位。他從小就熱愛文學,並且對英語有著極大的熱忱,因此大學念的便是外文系。之後前往美國進修,有著極其深厚的中西語言造詣。

余先生對台灣文壇的貢獻之大,眾所周知。引領了不少影響深遠的文學運動或號召,例如與其它詩人成立了藍星詩社。我國高中時讀國文課本上關於台灣文學發展的介紹,都好片段,而且詩人們的名字之多令我眼花撩亂,他們似乎成為段考刁難學生之考題偏愛的答案,相信各位都有體驗,答案往往是課本和補充講義上都沒出現過的名字。學測指考一結束,這些文學歷史就被熱切期待大學生活的準大學生們拋諸腦後了。

我在很多段考結束後的午後,當大家都去育樂街打信長了,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圖書館閒晃,純文學的那一櫃常讓我駐足許久,看著架上名家的著作,容易勾起朦朧的想像,那些年有試著讀過余老師的散文精選,實感博大精深,卻無淪肌浹髓之感。年輕不懂事,自以為隱約能"領會"這些文字中的意境,現在想起來,才懂什麼叫少年不識愁滋味。人不輕狂枉少年,於我,平淡忽悠了歲月。總是在錯過什麼。

余光中先生稱其寫作之四度空間包含:詩、散文、翻譯、評論。因此收錄於本書的作品即此四種文類之集合,新詩不多,大多為散文或評論,例如替他人之書或展覽作序。哀嘆故人遠去的詩文亦不少。另外,感覺上大約有1/3的內容專注於文學的討論,收錄了幾篇學術性質的論文。余老師分享了自己作詩的技巧和理念,特別是中英現代詩之間的比較,讀來特別有勁! 對於想要精進文筆的讀者不啻為極佳的指南,此外也能磨亮欣賞現代詩的眼光。

書中另一個引起我思緒漣漪的是余先生捍衛中文傳承的使命感,依他之言,中文世界的人們繼承了一筆免繳稅金的巨大遺產,那就是綿延了數千年的精美語言。中文在20世紀面臨諸多挑戰,西風東漸,橫的移植或縱的移植,文法結構的錯置,外來種的強勢入侵,又面臨中文課堂時數的縮水以及文言對白話比重的銳減,華語文學走向何方? 台灣作為中國文學的母語載體,寶島的沃土還能滋潤多少春華秋實呢?

書末的多篇詩文令人眼眶泛紅,余九歌,招魂,天問。余光中老師寫了生命接近終點的感觸,憶起逝去已久的父親:[讓我再度見父母同在,有幸變成從前的小孩。];甚至寫了:[此刻,余光中的靈魂,該安頓在何處...]

文以載道,在讀者的記憶中您永遠留下了。謝謝您!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