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是種天賦2實踐篇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

中文書
心理勵志
79折$ 252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06/20
此書打破對個性「內向者」固有的觀念,能使人更認識自己。有時候也不急於替自己分類,面對不同狀況所有的表現,也不能一概而論的。書不厚(近200頁),或許還能在上下班塞車的尖峰時間讀完呢。

「這個世界裡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沒有人百分之百地符合某種特定型態的描述。」作者道。書中有兩個評量自己人格特質的測驗,可以測測看自己大致上屬於哪一型人格。而如果你是高敏感型、內向型人格,覺得世界都不懂你,那麼書裡的字句會帶給你強烈共鳴的。

書分為八章循序漸進的帶你認識此人格特質,找出和平的應對、相處之道。看完此書你將解惑:
1⃣何謂「內向型人格」?「高敏感」的特徵?
2⃣該人格如何從生活上遇到的各種難題抽身。
3⃣尋找內心的平衡,不被外在環境干擾。
4⃣尋找自己的快樂及安身之所。
5⃣用內在信念認識真正的你。

測驗完數值顯示我是中向型人格,兩者(外向、內向)都各沾一點。覺得在成長過程中我一直都是敏感又內向的,在群體中會覺得不自在,不喜鎂光燈聚焦在身上,就算在鎂光燈旁邊也不行(笑)。話少也容易緊張,內心小劇場總是很多,看完書令我想起這些內向期的時光呀。

但自從出社會累積些歷練後,倒也能從容面對以前不擅長應付的狀況,自然而然跟大夥打成一片,開幾個玩笑話使得鎂光燈落在自己身上,倒也沒有絲毫恐懼了。

願,我們都能找到理想的社交模式,在舒服的空間用彼此理解的距離交談。也理解他人有時候的拒絕,並不是代表對方不友善、不領情,而是人格特質不同,需要不一樣的方式處理而已。
展開
user-img
5.0
|
2020/10/10
劇透警告
作者是伊麗斯桑德,她是丹麥籍的一位心理諮商師,她認為自已也是內向高敏感族群的一份子,所以她以自已的例子寫了這本書。
如果你確定你和我一樣,是一個高敏感度而且又具有內向性格的人,讓我們一起聊聊這本書,在我還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個性的形成,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後天環境教養的形成,而在這本書裡寫:高敏感度是天生的,但人們也會因為創傷經驗而得到這樣的性格,根據心理學家榮格說:人們一生下來就具有發展成為內向或外向人格類型的素質,但是後天所處的環境會把人推向不同的方向,使這個人發展出和它基因傾向不同的人格特質,也就是書裡說的,性格是會改變的!
在這本書裡一開頭作者就表示,與眾不同其實是一件很驕傲的事,而內向不是一種錯誤,也就是說你要尋找自已性格裡的優點,而且去肯定它。第一章談的就是重新認識你的人格類型和高敏感性格,談的是從身旁過度泛濫的資訊中抽身而出,也就是儘量的不被環境的人事物所影響,我知道這是做起來是蠻困難的,但是如果你是這樣性格的人,就我自已的經驗來說,要先在心裡訂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努力去達成,也就是人都要有基本的人際關係需要維持,一定要先尋找保護自已的方法。內向及高敏感性格的人會為了維繫朋友關係,而去遷就他人,而且非常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持續的或反覆的,就像個惡性循環,書裡也說:內向性格的人,會去過度臆測別人的想法,那只會累壞自已,所以如何挑選朋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另外也要隨時告訴自已,別花太多時間在那些讓你感到不自在的朋友身上,要試著去拒絕別人。
比如在工作職場,我會預先揣測可能發生的狀況,不可諱言的,在生活上,對孩子對家人對朋友,我也這麼作,很多人都認為我這樣過於杞人憂天,認為我想太多,往正面方向去想,反而可以幫助我先想清楚自已到底想說什麼?想作什麼?也就能用很有次序且安全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即使很多人對你說:妳很庸人自擾,那又如何呢。
前面我也有提到,如果你生長在一個比較傳統的家庭,如果你的童年時期缺乏支持的力量,長大之後更要去學習如何愛自已,你就可以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能把正面力量往下傳遞給在你之後的數個世代。
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其實有著高敏感度的內向人,雖然我們不是很活潑,很健談,我們腦子裡縱然有很多的想法和感受也不會輕易表達出來,但我們具備預測事情有可能會出錯的天份,不再被旁人說:"你應該樂觀一點"或是天塌下來都不會壓在你頭上"等言語輕易打發,如果我們能輕鬆作自已,不再遷就別人,如果能找到自已應有的定位,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而且很特別的優點。
不管作任何事,內在信念很重要,要明白的告訴自已,我要作什麼,不想去作什麼,而拒絕別人,你根本不必感到愧疚或不好意思。

Podcast:小熊的睡前時光
展開
user-img
4.5
|
2019/12/27
看完「高敏感1」後,接著看「高敏感2」,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原本就知道自己是內向的人,不喜歡面對太多人、喜歡一個人在家、一個人出門踏青,當大家都覺得我很奇怪的時候,原來⋯⋯⋯這就是我呀,為什麼我在公車上對於後面大嬸狂聊天這麼憤怒,因為我無法講那些聲音撇除在外,為什麼處在下班人潮捷運或是大型活動的場合裡,會有生氣、不爽,想立刻離開這個地方的念頭及行為,這本書綜合了許多高敏感族群的困擾及改善方法,並明確告知敏感者自認的問題改如何分界。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