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中文書
商業理財
79折$ 316
4.5 /5
40位讀者評分
5
72%
4
10%
3
3%
2
10%
1
5%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0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3/11/21
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真的如你所想像的那麼糟糕嗎?

簡介———
- 一位醫生和公共衛生專家在患癌期間與兩位女兒共同編寫的。書中以統計數據和圖表為主軸,揭示了人類在看待事物時的偏見,提供了破解這些偏見的思考工具。

心得———
- 這本書的觀點似乎延伸了《逆思維》中指出避免陷入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強調多方法思考的重要性。不同的是,這本書提出具體的案例以及思考工具讓讀者實際應用。
- 作者列舉人們容易陷入的直覺偏誤,並提供各種實際的例子,例如新聞或資訊可能讓人感到恐慌,或者讓人認為世界變得越來越糟糕。讀完這本書後,即使面對帶有數據支持的新聞,也先思考一下,避免盲目地陷入擔憂和恐慌的情緒之中。

實用收獲———

1. 當面對新聞或網路資訊時,要如何避免陷入恐慌?以下分享幾個從書中整理幾個直覺偏誤及應對方法供大家參考
2. 世界或許很糟,但也正在變好(負面型直覺偏誤)
    1. 需要預期壞消息會被大肆報道,但是好消息並不會成為新聞。因為人們傾向注意負面消息,以防止潛在危險。
3. 分辨恐懼與危險的差別(恐懼型直覺偏誤)
    1. 我們容易將資訊過濾得剩下恐怖的內容。
    2. 需要了解真正的危險事物會帶危害,而可怕的事物只會覺得危險
    3. 當恐懼情緒泛濫時,自問「有什麼證據能讓我轉變看法?」以確保保持理性思考。
4. 以開放的態度嘗試多角度思考(單一直覺偏誤)
    - 當心簡單的想法與解法,嘗試理解數據以及背後的現實世界。
    - 避免陷入「槌子與釘子」思維陷阱——過度依賴熟悉的解法。保持開放的態度,以不同視角看待問題。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1/06
這是一本用"真確"的觀點來看世界的書。
台灣的政治外交處境,讓大部分的人習慣用過時的理解來思考世界。
我投身全球脫貧協助工作15年,親身見證本書所說的全球脫貧工作的進展與成果,許多過去對世界的既定印象,在飛速改變的現代,每年都得更新。
當然,許多問題仍存在,也有待更多有志之士加入一起努力;
但在投入協助之前,若能先取得正確的資訊與對現況的理解,將對協助對象與議題的排序、方案思考與資源規劃等有很大的幫助。
展開
user-img
4.0
|
2023/10/18
|
電子書
這本書有大量的數據 雖然我也不知道看這個數據能獲得什麼
頂多是更新世界觀得概念
但的確作者提出的問題幾乎全錯
我們的腦袋還停留在10.20年前
告訴我們不要太相信媒體報導的世界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16
大力推薦,關於思考、直覺的好書,作者用盡一生對抗謬誤,也用盡最後的力氣寫下這本書,這是他人生的精華,留給後人一再思考的貢獻。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4/26
劇透警告
前幾年在杜拜機場轉機的時候,
看到書店的大型看板打著這本書,
還以為又是一本心靈雞湯暢銷書(馬上陷入概括型偏誤)。
加入「我的書櫃爆炸了」的 line 群組後,
發現很多人都推這本書,所以買來看了。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認識的人越多,
學習的越多,越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
以前超級愛大放厥詞,覺得自己聰明,
憑著直覺認知就愛講出一番道理來,
完全沒有數據與知識的根據,
到底是哪來的自信?
回頭看自己只覺得超級蠢笨,
還好朋友家人沒有放棄我。

《真確》這本書對我個人滿受用的,
儘管書群中有書友覺得它講的太淺、
其他書都有比它更深入的探討與見解。
不過我沒有看過那些書,
而作者希望能讓更多人以基於事實的角度看世界,
這點如果想要達成,
他必須讓這本書好讀易懂、舉生動的例子,
讓這本書普及、更多人能看到並覺察這些謬誤,那其實我覺得這本書是成功的。
(但很可惜的是,本書能影響的讀者還是僅限於有閒錢買書並識字的人,基礎教育普及還是很重要)

我的啟蒙應該是看了《金錢心理學》,
發現人類會受到許多直覺偏誤,
而反應在財務決策上,覺得十分有趣。
因為想知道更多人類可能會被蒙蔽的一些謬誤,
所以買了《真確》和《思考的藝術》這兩本書,發現還真的有各式各樣的謬誤。
這本書就列了十大我們常犯的謬誤,
我在podcast的第九集也有跟 Cheryl 教官討論到其中之一。

我們都是普通人,
沒有超凡的智慧,也都會犯錯,
我想這本書的目的不是在預防所有會發生的直覺偏誤,
而是當產生偏誤時,你能夠因為讀過這本書,
而意識到你正在落入偏誤當中,
能夠覺察並且矯正。

我比較印象深刻的就是空難的新聞、
媒體的角色與機師人為錯誤的例子,
還有他一再強調的:
「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
但單靠數據同樣無法了解世界」。
我想我們在社會上與人交流時,
對於每件事的看法都是安穩在我們的思想架構上,就像一棵樹以及它的分枝。
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健的立基(對於事實的清楚認知),適當的灌溉(知識的汲取),這棵樹才不會長歪(陷入各種偏誤與錯誤觀念)。
《真確》就是很好的入門基礎,
中文版也翻得流暢,推薦。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2/04
|
電子書
我曾在2019讀過這本書,那時覺得好喜歡。在書中介紹的Dollar Street也玩得不亦樂乎、嘖嘖稱奇,但竟然什麼心得筆記都沒留下來。最近在檢視曾閱讀過的好書,回想起這本,決定留下紀錄。


在網路上研究一陣後,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動筆。因為這本書太多人讀、分享了,已經有人做了詳盡書摘、將十種直覺偏誤以及避免方式一一列出,甚至有資料科學家以資料科學的角度切入寫了一篇分享。實在讓自己慚愧,不知道還能變出什麼新把戲。


因此,在本文的後半段我會分析自己生活中的實踐,畢竟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也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作者分別是Hans Rosling以及他的兒子Ola Rosling與媳婦Anna Rosling Ronnlund。Hans是一位公衛教授及醫師。Hans為自己這一生的使命下了註解:「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


在日常的教學與臨床經驗中,深刻認知到世人對於這個世界有各種錯誤認知,而且這種認知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專家都有,甚至連自認為"已開發"、"很文明"的歐美國家也無處不在。因此開始做出各種行動方案想要抵抗這種現象。舉凡Ted Talk、Dollar Street、GapMinder,以及現在所介紹的這本書,都是作者一家人努力成果。


書中談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不以二分法,而是以所得等級來分類國家。」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免於進入「二分化直覺偏誤」,作者認為「未開發」和「已開發」等舊標籤已經失真。為了更切和現實,決定以所得來重新分類國家。

這張圖的每個人像代表十億人,呈現全球所得的分布狀況,其實只要能夠進入第二級,人類的基本需求能夠得到滿足。這是否跟你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呢?其實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身處於中所得國家。

完整閱讀筆記請見部落格:中途筆記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2/04
我曾在2019讀過這本書,那時覺得好喜歡。在書中介紹的Dollar Street也玩得不亦樂乎、嘖嘖稱奇,但竟然什麼心得筆記都沒留下來。最近在檢視曾閱讀過的好書,回想起這本,決定留下紀錄。


在網路上研究一陣後,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動筆。因為這本書太多人讀、分享了,已經有人做了詳盡書摘、將十種直覺偏誤以及避免方式一一列出,甚至有資料科學家以資料科學的角度切入寫了一篇分享。實在讓自己慚愧,不知道還能變出什麼新把戲。


因此,在本文的後半段我會分析自己生活中的實踐,畢竟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也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作者分別是Hans Rosling以及他的兒子Ola Rosling與媳婦Anna Rosling Ronnlund。Hans是一位公衛教授及醫師。Hans為自己這一生的使命下了註解:「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


在日常的教學與臨床經驗中,深刻認知到世人對於這個世界有各種錯誤認知,而且這種認知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專家都有,甚至連自認為"已開發"、"很文明"的歐美國家也無處不在。因此開始做出各種行動方案想要抵抗這種現象。舉凡Ted Talk、Dollar Street、GapMinder,以及現在所介紹的這本書,都是作者一家人努力成果。


書中談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不以二分法,而是以所得等級來分類國家。」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免於進入「二分化直覺偏誤」,作者認為「未開發」和「已開發」等舊標籤已經失真。為了更切和現實,決定以所得來重新分類國家。

這張圖的每個人像代表十億人,呈現全球所得的分布狀況,其實只要能夠進入第二級,人類的基本需求能夠得到滿足。這是否跟你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呢?其實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身處於中所得國家。

完整閱讀筆記請見部落格:中途筆記
展開
user-img
4.5
|
2022/10/15
劇透警告
《真確》

書中肯定了我內心的想法
就是求知看現實不道聽塗說
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媒體往往會過份放大很多資訊
而在學校我們學習知識比較是循環性並沒有太多創新的機會
在媒體和學校的共同影響下自然會有慣性悲觀慣性不敢試錯
加上人就是喜歡不去思考複雜性問題
喜歡尋找並長時間待在舒適圈温水煮蛙
成功路上其實真的很寬很廣競爭對手也不多
耐心熱誠求知認清並努力面對現實定會讓你能更了解這個世界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8/06
這是本顛覆常識的書,指出人們日常生活容易發生的武斷行為,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需要定期更新,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更應如此,才能避免知識落後、做出錯誤的決定,每讀一章節就會有新發現的感受。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4/30
劇透警告
我看的是原文書,很精彩!

一開始「感覺」作者過度樂觀很不以為然,總是說地球沒事,人類好棒棒。到了後面才知道他的訴求其實是不斷提醒我們事情的多方角度,不要把別人當傻瓜,走出同溫層,運用系統化思維,利用科技解決世界問題。

如果說他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看他長期在非洲行醫,深入當地了解狀況,你就會感謝地球曾經有這麼一個人,在最貧困的地方注入希望,在最富庶的地方懂得謙沖自牧。

這本書比爾蓋茨很推崇,我也看到比爾蓋茨實際解決貧困地區的如廁問題,因為沒有污水處理系統,他們是直接在馬桶的結構上改良,並嘗試解決疫苗問題,Netflix 有播很推薦。

這些人用不一樣的態度,捲起袖子真的為地球做事,套句貝佐斯說的:「聰明是天賦,良善是選擇。」他們都是令人景仰的對象。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3/17
作者用了相當多的數據佐證自己的論點,並搭配各式各樣的圖表,相當吸引目光。文字敘述流暢,偶然一筆的獨特幽默感,是相當愉快的閱讀經驗。

不過,作者雖然提出了一種理解世界的觀點,但這也並非是「唯一」的觀點。前面也有書評提到,他無法認同作者的觀點。我想這就是現今資訊爆炸時代的一項重大的優點,那便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地獲得各種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可能有好有壞,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但只有在我們能接受各種不同的資訊並加入自己的判斷時,那才有可能得到屬於自己的觀點。

培養這樣的能力在資訊量爆炸的現在是相當重要的,唯有如此,我才能抵抗媒體主觀的篩選,選擇自己要吸收的資訊,也才能判斷資訊的正確與否,並從中找到可以觀察的脈絡。
展開
user-img
3.5
|
2021/10/04
年少時承蒙好友贈書,思想與心理(Straight And Crooked Thinking)/梭羅土著/陳順吉翻譯:應用邏輯觀念很多是屬於認知誤差正確面對世界,在繁多的消息中掘取正確的資訊。本書的作者同樣也是應用該種概念不斷面對世界同樣也宣傳這個世界的美好。《如何使思想正確》(How to Think Straight)實乃《正確與歪曲之思想》一書經充實內容後之完整修訂版。

  一方面作者是基於事實而非固有的偏見認識世界,此如一來的行動,人類就有進步的潛力。作者不斷在TED鼓勵大眾,也許更多是的事實數據才是大眾應該知道,立基於事實的認知,對抗廣泛的無知,協助人們了解這個世界。認真的可能性主義者──既不抱持無端的希望,也不抱持無端的恐懼,持續抵抗過度誇大的世界觀,相信未來會持續進步。We have not thing to go but ahead是大學英文選的一篇文章同樣也是類似的概念。

十大錯覺
其中之一 怪罪型直覺偏誤 看到此想到2020疫情,到處在找誰是兇手會比努力防治與治療更有效?
最後是生活上努力睜開眼睛面對世界。

順便可以參考以下書籍,主要列出世界各國的福利,健康,溫飽,公共衛生等各種狀況,如同上述所說真相是理性樂觀主意。生活愈來愈好,而且是以驚人的速度改善。在全球各地,食物變多、所得增加、壽命延長;疾病、嬰幼兒死亡率和暴力則減少。世界絕非完美,但必需品和奢侈品都愈來愈便宜;這些演化帶來便利一言以蔽之,來自於分工交換。開始於一萬多年以前的交換和專業化習性,已創造出集體智慧,讓人類生活水準處於日漸上升的趨勢之中。雖然依然有很多問題如飢荒,戰爭,瘟疫但是人類依然會慢慢克服他們,氣候暖化依然需要全球合作,這也是分工合作的必要。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
展開
user-img
0.5
|
2021/09/22
劇透警告
作者過度在意數據的意義,忽略了實際情況,像是收入這種事情根本不能看平均值,郭台銘跟我的平均收入有參考價值嗎?

雖然貧窮國家狀況已經有改善,但是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一直都在,並沒有消失,甚至更嚴重,印度有富比世排名百大的有錢人、也有人住貧民窟,平均起來算中度收入國家,這種分類印度人搞不好自己都不同意.......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07
值得一看的書,書中提到的十大直覺偏誤都是常見的,也提了很多數據去佐證作者的想法。看完本書對於新聞或是任何事物會盡量去查證,不用偏誤的想法去看待世界。
展開
劇透警告
作者設計了一個測驗,測驗後14個國家後的結果,平均12題裡只答對2題,沒人全答對,15%的人得到0分。
而受測對象包含各行各業:醫生、老師、教授、科學家、投資家、企業主管、記者、社運人士、政府高層。

甚至有些最慘的測驗結果,還是出自於諾貝爾獎得主和醫學研究員。
這測驗無關智力,但人人似乎對世界抱持奇糟無比的認知。

作者假設把測驗拿去黑猩猩的籠子外,拿出3根香蕉問牠們問題,牠們的答對率應該也有33%,12題答對4題,可人類只答對2題。
為什麼大家比隨機亂猜的黑猩猩還答對更少?

作者認為大家都具備知識,卻是過時的知識,往往過時數十年的知識,大家對世界的認知來自老師,老師的知識是建立在他們在學校讀書那時候。

我們時常看到新聞上種種戰爭、暴亂、天災、人禍和貪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地球環境越來越糟糕,這是過度誇大的世界觀,其實有誤。
事實上,世界越變越好,不是每年都在各方面變得更好,但目前都有大為進展,這才是合乎事實的世界觀。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2/14
有智慧的一本書,講的很容易理解,適合各年齡層去閱讀。
看完之後,更有智慧。
例如,另一作者有說到『新聞是毀滅的來源』,跟漢斯羅斯林說的新聞偏誤有異曲同工之妙...
展開
user-img
2.0
|
2021/01/03
劇透警告
好不容易重拾看不下去的暢銷書「真確(fact fulness)」來讀
看到天災P125恐懼型直覺偏誤時,不禁呀然失笑。想說這章經過了2020要大改了吧?!(不過前提是hans rosling還沒被武肺帶走『應該還活著吧?」)
整篇流露出的「 粉飾太平」,在全球性傳染病導致死亡人數暴增後,裡面的立論都要跟著數據轉彎或直接全篇刪除。
看到污染一段更是無法苟同。講說什麼「別雙標,懷疑科學就懷疑到底,別浪費時間洗手」。這根本不是雙標,只是有可相信的科學和不可相信的科學罷了。滑坡到華起來謬誤的極致,不是一個該敢用「真確」當作標題的人寫出來的東西。
污染中的塑膠類污染,在飛鳥游魚的食物鏈中已經造成很大的問題。食用魚類的人們還沒意識到相關的動物性食物或水資源汙染的話,只能說太過遲鈍。這或許是身處「先進」的寬闊豐富資源國家的作者這輩子也無法理解的吧。
展開
user-img
5.0
|
2020/11/13
這本書是2017年出版,在我讀到時已是2020年,然而書中所提到世人(包括我自己)的誤解和偏見仍不過時,讓我自愧不如。

今年武肺肆虐全球,各國公共衛生政策各有主張。不知作者還在的話會有怎樣的看法,在這件事上的真確又是什麼呢?十分欣賞作者求真並坦言自身錯判經歷的謙遜,想在此致以敬意。希望有更多有能看到這本書,為世界的未來投放更開放的態度,更積極的行動。
展開
user-img
4.5
|
2020/08/08
劇透警告
這本書改變了我看世界的方式,建立起全新的思維模式.一般人對於這世界的思考模式,往往受到不自覺的直覺偏誤所影響,進而誤解的整個世界的真實原貌.本書摘要了10項直覺偏誤並用詳細且可查證的調查數據佐證,帶領人們了解到我們是如何誤會了這整個世界的真實原貌,進而擁有基於事實的世界觀.理解到這些直覺偏誤,更可以改變自己的工作觀及人生觀.諸如所謂的恐懼型直覺偏誤,你會理解到面對未知恐懼的時候,從中計算風險的重要性,讓人們有信心去面對.還有所謂的負面型直覺偏誤或是失真型偏誤,可以理解人類看事物的偏見,並從中利用比例概念跟預期壞消息會被放大避免被誤導.看完這本書,你會理解到,這世界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但是他還是持續在進步當中,而且遠比你想像中的進步.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5/01
這本「真確」是帶著希望的書,作者試著從實際數據中扭轉大部分人們的直覺偏誤。例如,其實全球赤貧人口比是降低的,其實低所得國家中女孩讀完小學的比例是增加的,其實全球1歲兒童接種疫苗的比例已達百分之八十…...
其實,這個世界是有在進步的。
作者認為人類非常傾向於二分法的思考。「由於二分化直覺,我們往往在統合中想像對立,在匯融中想像岐異,在一致中想像衝突。」他提醒我們要時時檢驗自己所持的概念是否有漏洞,認知自身的局限,對其他領域的知識抱持好奇,接觸反駁自己的人,永遠永遠要保持開放包容的思考力。
「我們有了基於現實的世界觀之後,可以看到世界不如表面上那麼糟—而且可以知道我們該怎麼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好。」
病毒的擴散,結合世界亦分隔世界。然而黑暗中總有那些帶著光的真確聲音和真確行為撫慰著傷心,激勵了鬥志,總有各式各樣善良的人,從不放棄。
讀漢斯.羅斯林,如沐春風。好像,可以重拾失去的夢想,可以對未來重新盼望。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