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牢籠: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

中文書
人文社科
75折$ 300
5 /5
2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1/06/10
劇透警告
倘若各位喜歡閱讀臺灣移民主題書籍,或是您對日本戰前期(1868-1945年)的產業史感興趣,阿探在此想推薦由我國旅日導演黃胤毓先生執筆、 前衛出版社 推出的紀錄片圖文書《綠色牢籠: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

說到日本沖繩縣,大家可能會想到首里城、水族館、浮潛等關鍵字。不過,您可能不知道沖繩的八重山群島不但有相當多的臺灣移民後裔,其中的西表島更曾經是不少礦工聞之色變的「綠色牢籠」。



2013年,長年關注「八重山臺灣人」主題的黃導演,正式啟動拍攝一系列相關紀錄片的龐大計畫。

三年後,他先推出《海的彼端》探討八重山臺灣移民玉木家族的認同追尋之旅,接著於今年公開第二部紀錄片《綠色牢籠》,重新揭開八重山西表島塵封多年的臺灣礦工生命史。而這本同名圖文書,則是記錄了黃導演在創作過程中的田野調查和心路歷程。



不同於我們對於臺灣礦業史的認知,盛產煤礦的西表島曾因為惡劣對待礦工而惡名遠播。

為了吸引臺灣男人到當地協助採礦,日本企業主經常委託臺灣人工頭以近乎哄騙的方式招募臺籍礦工。等到他們抵達現場,才發現該地不但瘧疾流行,還必須長時間在礦坑進行重體力勞動。



為了盡可能拉長工時,有些企業甚至會給礦工施打嗎啡。然而,這些礦工極其辛苦地工作,卻只能領到在礦區使用的替代貨幣。

是故,有些心生不滿的礦工嘗試脫逃,卻多在充滿紅樹林和沼澤的島上逃亡失敗,進而被老闆或工頭弄得半死不活。



直到美軍在二次大戰後接管沖繩,這些處境宛如奴隸的礦工,才終於得以恢復自由之身。

戰後,隨著研究者和媒體陸續注意到八重山的礦工乃至於臺灣移民,這段鮮少為人所知的戰前產業黑歷史,才慢慢重新攤在陽光下。



值得一提的是,黃導演這支紀錄片非但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堅實基礎,努力在沖繩、臺灣、九州等地進行詳細的田野調查,更以當年的工頭之女橋間良子女士(2018年逝世)作為紀錄片主角,試圖從「小人物」的生命史觀察大時代的社會變遷。

雖然橋間女士訴說的故事未必完全符合歷史事實,也不一定能反映多數臺灣礦工的處境,仍然提供我們一個觀察八重山臺灣移民故事的獨特視角。

假如各位喜歡閱讀臺灣移民主題書籍,或是對日本戰前期的產業史感興趣,不妨在逛書店時拿起本書瀏覽翻閱一番吧!
展開
user-img
4.5
|
2021/05/15
劇透警告
電影因為防疫延期播放,也許我能做的就是幫橋間阿媽和導演宣傳這本書吧!

這本書在講的,是一個關於西表礦坑的回憶,一個老嫗作為童養媳的嘆息。也是在阿媽與導演以及團隊之間,在阿媽暮年之時所經歷的一段美麗插曲,導演書中以理性兼具感性的筆觸,娓娓道來萊沖繩地區的礦坑歷史,兼以介紹九州地區的礦坑史,讓我們對阿媽所處的時代有初步的掌握。阿媽生前所居住的白濱是一個因礦業興起的都市,阿媽於1935年被養父帶到西表島,從此展開他坎坷的一生。
我非常喜歡書末阿媽和導演的合照,照片中的阿媽笑得如此燦爛,我忽然覺得,阿媽在2018年去世,也許是一種福報,至少他不必在面對這個肺炎病毒肆虐全球的世界。

在首映會之後,導演跟我們說,西表島即將被聯合國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也許阿媽的家再也無法保持原樣,不過我相信,至少,我會繼續記得這段歷史,將阿媽堅毅的精神傳承下去。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