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中文書
商業理財
9折$ 540
2.5 /5
17位讀者評分
5
12%
4
18%
3
23%
2
6%
1
41%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7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07/26
《雜訊》真的是一本讓人大開眼界的好書!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用十年時間醞釀出來的作品,深度探討人類決策中的「雜訊」問題,讓你看見社會中那些看似不合理的情況,其實都有其背後的原因。書中的實例來自各領域,讓你看見雜訊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提供實用的決策保健策略,讓你能夠預防決策雜訊,做出更好的選擇。這本書不僅有深度,更有實用性,讀完之後你會對自己的決策有更深的了解,也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展開
user-img
2.5
|
2023/06/14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
1️⃣為什麼公司換了老闆、國家換了領導人,就會大改決策方向?
2️⃣現在人工智慧這麼發達,很多事就讓AI幫我們做決定吧!
3️⃣我領導的團隊常常有意見分歧的情形,要如何讓大家的想法往更正確的方向前進?

🤓【我學到的3件事】
1️⃣人類的想法有變異是好事嗎?
我目前在公部門負責的是健保給付費用審查相關業務,同一件案子,如果審查專家有不同意見,對我們來說當然是壞事,當審查尺度不一致時,醫院和民眾不來吵翻才怪(光是連審查尺度一致時,都還有很多其他東西可以吵了)。但在藝術或創新產業,例如影評、品酒會、藝術展等,如果每個人的想法和感受都相同,那就未免太無聊了!

有趣的是,並不是所有狀況都是一翻兩瞪眼,現實生活有許多事情都是處於中間模糊地帶,舉例來說,美國曾經有段時間在討論法院判決是否應採用「量刑基準表」,這張表的縱軸將「犯罪行為樣態」分成43個等級、橫軸將「犯罪紀錄」分成6個等級,交集之處便決定「受刑人的監禁月數」,這樣做可以屏除不同法官或不同場合下所造成的決策變異;但反對派宣稱此舉會「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權」,因為每個案件都是獨特的,自由裁量權有助於針對細節來做出「公平和正確」的判斷。

2️⃣為什麼針對同一件事,不同人下的決策會不一樣?
如果,法官會因為審判當天的天氣好而手下留情、醫生會因為當天心情不好或接近下班時間,而忽略檢驗報告上的重要訊息,你會怎麼想?無論你怎麼想,這些都是現實中確實在發生的情況。

影響決策的原因或許比你想像中多(有些甚至聽起來滿瞎的?),例如:

#1 穩定型態誤差
例如知識變異性,每個人的背景、教育程度等不同,造成想法和行動不同。

#2 場合雜訊
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條件影響下,會做出不同的決定。例如情緒、壓力、疲勞、天氣、順序(賭徒謬誤,舉丟銅板的例子來說,如果已經連續出現3次正面,較多人會猜第4次出現反面,但實際上第4次出現正面或反面的機率仍為一半一半)。

#3 錨定效應
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有先入爲主(或稱爲錨點)的觀念。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賣家先把售價訂高,再以特價方式銷售,不但能提升商品價值,消費者還會認為自己撿到便宜。

#4 捷思法
人類偏好迅速、直覺、不費力的決定,但通常這個決定並不是最好、最正確的決定。

#5 結論偏誤
又稱情感捷思法,指先入為主、未審先判,即使被證實有誤,仍不改初衷,甚至獨排眾議,主張堅持到底。

#6 光環效應
又稱月暈效應,是人們過度追求「連貫性」時的表現,當一個人在某些領域表現突出,便以為他在其他領域也一樣完美。例如包裝精緻的商品,即使拆開後內容不怎麼樣,消費者也會覺得還不錯;或是面試官看到候選人跟自己畢業於同一所名校,便認為對方可以適任這份工作。

3️⃣既然有這麼多會造成決策誤差的原因,那我們到底該如何減少雜訊,避免做出尺度不一的決策?
研究顯示,在各種類型的決策之下,人類判斷的準確度都遠小於「機器演算」的結果(無論你認為人有多專業、或機器會忽略許多人類才能注意到的細節),因為機器可摒除雜訊干擾,且大數據資料庫會讓判斷越來越準確。

不過單憑機器做決定,會有產生歧視、偏見的疑慮(設定的條件參數會讓機器重複偏好某種選擇),也會影響人類的工作士氣和尊嚴,因此我們不太可能完全用機器取代人類。以下整理本書提供可減少人類決策雜訊的方法:

#1 配對比較
有比較基準時,人們的決策會較準確。例如要一群人為一部電影評分1~5,他們可能無所適從,每個人的分數差距也會很大;但當先告訴他們一個比較標準(A電影是3.5分、B電影是4分),這時大家的分數就會比較接近、有參考價值了。

#2 群眾智慧效應
單一個體所做出的決策往往會比多數決不精準(前提是多數決這群人是明智的,且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不少企業會採用「德爾菲法」來做決策,目的是在訊息收集過程中,透過多位專家「匿名」且「獨立」的反覆主觀判斷,獲得相對客觀的意見。

#3 事前預防、事後修正
事前預防包含提升「內在」知識、統計等有利於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及留心「外在」環境對自我產生的影響(例如消費者較容易購買擺放在與之視線等高層架上的商品);而事後調整就是在做決策過程中不斷重新檢視檢討,進行滾動式調整。

#4 中介評估法
用「快思慢想」的邏輯取代「直覺」判斷,主要步驟為:(1)先快速「評估」出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提案。(2)以慢想方式「討論」此提案有無雜訊或偏誤,並在此期間多方蒐集資料。(3)「再次評估」原先提案並進行修正。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出色判斷者」帶領進行,他需要有足夠的經驗、智力以及開放的心態。

🤗【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
1️⃣這本書讀起來像一本博士論文,但別嚇到了XD 不是很難理解的意思,而是解釋得很完整。書中有許多專有名詞,一開始讀起來覺得有點吃力,不過讀完後收穫滿滿,且往後再讀到有關心理學或人類決策行為相關書籍時,就特別得心應手!
2️⃣本書作者就是之前很紅的「快思慢想」的作者唷~
3️⃣在準備公務員考試時有寫到一題考古題:「請問衛生人員如何以德爾菲法(Delphi Technique)探討臺灣社區健康的問題?」。當時和同學們都覺得這是什麼鬼啊~完全沒在課本裡看過,考得太偏門了吧!直到最近有空開始看課外書之後,才發現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決策方法呢!

臉書:公務員女子的閱讀筆記
Instagram:ps.bookreview
展開
user-img
1.0
|
2022/10/14
內容枯燥,後悔買了這本書,原先以為是我的問題嗎,上網查了評論發現也有人和我一樣的想法。中文每個字都看得懂,但是組合在一起完全不清楚在講什麼,文章不通順,同樣以決策偏誤為主題的「橡皮擦計畫」還有趣多了。
展開
user-img
0.5
|
2022/09/16
|
電子書
完全不推薦這本書,

內容只描繪現象,不提出解決方案,完全沒有重點的一本書。

建議各位讀者,請特別注意此類原文翻譯的著作,即使經由書商猛吹、力捧,

也不會改變其內容空洞的事實。
展開
user-img
0.5
|
2022/08/11
雜訊翻譯,翻譯雜訊。

我過去是天下忠實譯本的讀者,藏書中有破百本是天下出版,近年來從【快思慢想】到【雜訊】,這翻譯的品質每況愈下慘不忍睹,最後還是只好買原文來看。

建議還未購入此書的讀者,直接買原文,若英文不行,那也別買天下的譯本,會大幅度節省時間與金錢。
展開
user-img
0.5
|
2022/06/29
看完了
卻感覺啥都沒看到
我上ptt看感想
又感覺是不是我程度太差
所以又來這裡看留言
原來真的不是我的問題
展開
user-img
0.5
|
2022/02/08
近期唯一一本無法讓人讀下去的書! 翻譯完全無中文正常邏輯,語句不通順且繞口,很懷疑是否為機器人翻譯。建議看原文比較實在。 這種定價與翻譯品質,天下文化實在需要好好檢討,讓人對這個作者與出版社失望至極。
展開
user-img
3.0
|
2021/12/21
整本書的論述觀點我是很贊成的,甚至我覺得生活中就是充斥著那些雜訊,才會有很多判斷是失真,更不用說有很多刻意加入的雜訊來誤導所有人的視聽。

但在章節編排與文句閱讀很硬,感覺是硬翻譯來的,導致閱讀時很不流暢,作者很多論述用統計學的概念,加上翻譯,有些章節真的有看沒有懂,作者內容章節段落撰寫方式也很不直覺,比如前段寫有三點重點,然後看到後面還是不知道第三點在哪?
展開
user-img
3.0
|
2021/10/02
翻譯的比洪蘭好多了。
譯者應該沒有統計和機器學習的知識,所以我猜他們翻譯的時候也不是很懂一些作者內容,有些部分不是很流暢。但基本上沒有太離譜的錯。

原文的書講的內容是很好,對工作和判斷很有幫助。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9/16
整體來說,還是有點意思的內容,終歸一句提醒,人類不如自己以為的理性、也很難全盤思考。

書裡佐以醫學、法律、應聘等各種領域的舉證,可讀性算高。
只是內容多了點,要多花點時間消化

另外,書裡關於計算雜訊的部分,可以跳過不看,不會影響全面的理解,提供給其他讀者參考。
展開
user-img
0.5
|
2021/09/12
翻譯的品質,讓人難以理解閱讀,毀了一本好書。

最近買書讓人不放心,類似這種低品質,出版社能通過審核,真的很難令人理解。
展開
user-img
3.0
|
2021/09/08
我覺得作者搞錯雜訊的意思了,這個世界本來就有一大堆偏見 一直都存在 沒什麼奇怪,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 作者活了那麼多年 不知道嗎?如果沒有他說的"雜訊', 世界無法運行,不然每個人都變成有錢了就好了啊,就沒有他說的雜訊了。
展開
user-img
1.5
|
2021/08/23
我覺得的這本書看了真的很累,用了一大串字來說很簡單的觀念,然後這一大串字,還是你不做筆記一一分解是看不懂的,建議除非你很有研究精神或統計很好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8/06
我是譯者,我想解釋一下關於中文版p. 72這一句:
「例如一個政治預測者對地方選舉中大量求職者(candidates)的勝選機率預測。」
我的原譯,是譯「候選人」沒錯,
但是出版時變成「求職者」。
我已向編輯求證:
由於本書中的candidate有時是候選人,有時是求職者,依上下文而定。
在某一校中,編輯將所有的「候選人」全部取代為「求職者」,
最後未能再校正過,因此產生這樣的錯誤。
我們會在再版時更正。
展開
user-img
0.5
|
2021/08/03
我要抱怨翻譯的品質。

前三章 (第一部) 還好,第四章開始我陷入苦戰,好幾個段落的中文實在很難理解,即使反覆讀了仍然不確定意思。

然後, 我碰到這句令人大開眼界的翻譯:

「例如一個政治預測者對地方選舉中大量求職者的勝選機率預測。」

沒多久又出現這一段,徹底打敗我:

「總而言之,如果是可驗證的判斷,我們希望預測符合結果。不管判斷是不是能夠驗證,我們想要達成的是一種判斷完成的內在訊號,這個訊號源自於事實與判斷達成一致。其實,我們該努力達成的目標是,在處理一堆類似案例時能產生最佳判斷的判斷過程。」

第四章還沒結束,我已經放棄了。真是遺憾,康納曼的兩本書都毀在天下。
展開
user-img
3.5
|
2021/07/18
書評:雜訊:人類判斷的 [一種] 缺陷
Noise: A Flaw in Human Judgment

總評價: ★★★▲☆
----------------------------------------------
通用性: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內容密度: ★★★★☆
敘事易讀性: ★★★☆☆
翻譯與排版: ★★★★▲

註:星等意義可參照Amazon.com 美國版或日本版的書評狀況。
二星代表(對目標市場讀者)有顯著不足。一星為有重度缺失。
若總評二星或一星則屬不值得寫評、或評為不要買之意。


【內容】
首先開宗明義的是,本書不是講「偏誤(準度)」、而是講「雜訊(精度)」。

●精度:如槍枝射擊是否可集中打往槍管指向的地方;槍管作工是否精細。「雜訊(精度)」
屬於預測值散布的標準差大小的問題。
●準度:槍管是否為指向你應要去瞄準的地方;對目標、環境、工具的認識是否正確。「偏誤(準度)」影響的是預測值平均值,整體有無偏往哪邊的問題。

整體來說這是本希望幫助「精確」預測的書。預測實作上,只要各階段判斷多抓或少抓一點,在各項相乘後,就算用同一模型也會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但本書並不講述預測的技術,而是重於表達一般預測很多是不穩定的,但此現象很少被量化與察覺。

(本書第一章例)如同樣的犯罪卷宗,投給不同的法官書審決定刑度,出來的結果差距很大。雖然每人都有一套理由與說辭,但顯然的這些變異,並不是來自該案件的「事實」本身。而如保險公司核保等其他領域,也會有類似現象。包含一些隨機事件或因素,在分開的各別推斷上發生影響,最後也都會形成對整體結果的「雜訊」。

雖然本書主旨是講「雜訊(精度)」問題,敘述大量研究例以取信,但所言多是在一般講謬誤、偏誤、心理與社會影響、決策問題等書籍中會出現過之狀況。這些因素在決策過程中隨機隨處出現,結果就會造成「分析、預測、評估」結果的不穩定,即雜訊/精度問題(如 P.216, P.231, P.354)。本書大量提到並說明典型偏誤。

改善工作為本書後半約 40% 篇幅的主軸。如醫學「檢驗、診斷、治療」流程。先從自檢開始,發現並衡量問題(雜訊審查/自檢)。之後進行Normalizing, Averaging 等對應與決策方式的改善。將決策保健(Hygiene)放入事前規劃與體系準備中。

前半的部份,雖案例(病因)敘述字數多,但主訴沒那麼複雜。本書作者即「快思慢想」作者與該書為類似基調。字數多,但中心主旨可以很單純的表達。


【實用價值】
本書主要適用於:
◎在工作上會使用到分析、預測、評估的人。
◎並且,至少修過一堂大學統計學。

於前半部會帶到一些預測的技術處理。對這部份若不熟,閱讀上會容易產生隔閡。如為了克服預測精度問題:不同方式交相驗證、改善原始資料、尋找新基礎(其反面本書稱客觀的無知)、校準、模型倖存者偏誤/後見之明、data mining overfitting、事象與環境本身的改變等。

比較可惜的是本書只講通則現象、提醒注意預測精確性、與可共通的Know-How。但要具體改善預測精度時,所需的多是Domain Knowledge具體關於要預測事項的知識與資料。


【翻譯與排版】
翻譯整體上無明顯問題,通順。
但少部份仍有錯誤或是未調潤,如 P.72 的:選舉、勝選、求職者 (candidate 候選人?)。
書到後半有翻譯疲累現象,如對英文構句順序未調整、用字不順暢變多,但較大多書輕微。

排版上,本書注釋是用較不親切的方法。內文只標號然後丟到書底列出處。但因本書目標讀者是研究型的人,作分析研究的人應可習慣這種方法,所以OK。


【比較基礎參考:類似讀物】
●各種關於分析與預測的書。Ex: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
●各種關於偏誤的書。Ex:不當決策:行為經濟學大師教你避開人性偏誤
●各種關於邏輯(避免 Fallacy 邏輯錯誤)的書
●腦神經科學/神經心理學方面的書。因為思考這行為,可能和「你認為的思考行為」不一樣(註: 本書 P.67 有提到這個狀況)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6/12
睽違十年之久,快思慢想的作者,也是 2002 年諾貝爾經濟經濟學獎得主 Kahneman 又出版了一本很有趣的書:雜訊。這本書可以視為快思慢想,以及合著者 Sunstein 推力二書的續集, 而這三本書的共同點之一就是提到認知成本 (cognitive cost) 的概念!

認知成本可視為第四個交易成本 (另三個由 199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oase 提出),而雜訊這本書正是從認知的角度來探討人類判斷力的瑕疵。這本書的第三位作者 Sibony 前不久才剛出了不當決策這本書,在雜訊這本新書中也提供不少企管方面的實例,再搭配 Kahneman 心理學和 Sunstein 法律方面的專業,對一些真實社會現象提出不同的解釋,使內容更為豐富多樣。

這本書和快思慢想最大的區別,是將重點放在人類決策錯誤 (error) 的另一個面向,也就是雜訊上。錯誤由偏誤 (bias) 和雜訊(noise) 組成,前者是快思慢想的重點,而後者則是雜訊這本書的主角。細節我在這邊就不多說,免得劇透。總之,全書金句不少,譬如以下三段我就很喜歡;(1) Sure enough, some people are more receptive than others to bullshit. They can be impressed by "seemingly impressive assertions that are presented as true and meaningful but are actually vacuous." (p. 88)

(2) When we see three, ten, or twenty people embracing some conclusion...We might think that their shared agreement reflects collective wisdom, even if it reflects the initial views of just a few people...informational cascades can lead groups of people in truly terrible directions. (p. 102)

(3) But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f the goal is to reduce error, it is better for leaders (and others) to remain open to counterarguments and to know that they might be wrong. If they end up being decisive, it is at the end of a process, not at the start. (p. 235)

最後,如果一定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 那麼我覺得這本書有一個瑕疵,那就是作者仍然用標準差來度量雜訊, 即使他們一開頭就提到雜訊是未知, 甚至是不可知的 (unknown or even unknowable, p. 5)! 不過瑕不掩瑜,這本書仍然值得大力推薦,無論你喜歡的是心理學、經濟學、企管、法律、甚至是統計,都可以從此書學到一些有趣的知識和另類的想法,而且每章最後照例有簡單的摘要,書的封面又出現了那支短短的鉛筆,這些都延續著 Kahneman 的獨特風格呢!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