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中文書
人文社科
9折$ 378
5 /5
2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3/10/05
我和作者一樣曾被台灣的山深深感動,進而成為一名從城市走向山林的登山健行愛好者。每次出發,除了帶回群山的風景、身心的慰藉,同時也帶回了許多困惑與不解。為什麼台灣的登山環境是現在看到的這樣呢?失序的山屋管理、爆量的廚餘、擁擠的營地、原始近乎剝削的人力揹工,以及將戶外活動技能全部外包的觀光客......諸多在山上的見聞,都讓我感覺到隱隱作痛。台灣的山如此美好,和人成了強烈的對比。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讓整體環境遠遠落後鄰近國家這麼多?我們又可以怎麼做,才能為自然與遊憩的需求找到平衡?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像是撥開層層迷霧、鑑古知今,許多心中的疑惑也彷彿終於有跡可循。作者借鏡西方社會,了解西方人類文明與荒野之間是如何開始建立關係,並且比較了歐洲與美國模式的不同;再進一步探討漢文化的自然人文觀。最後聚焦台灣近代,抽絲剝繭看見漢原衝突的歷史、人與戶外疏離的原因、野地遊憩法的缺席,這其中有政府可著力改革之處,也有登山遊憩的國民應當負起責任的地方。就像作者結語之期許,希望台灣走向「戶外公民的時代」,讓每一個走進山林、親近荒野的人不僅是到此一遊的登山客,也是知山、愛山、護山的戶外公民。

一本探知過去、望向未來的愛山之書,是所有有志成為戶外公民的人必讀的好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8/08
劇透警告
■「因為山在那兒。」所以去夢,去攀登。登山就是探索,是體驗生命的過程。

疫情肆虐的前幾年,人們無法出國,於是大批的人潮往山林湧去。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在山上就淪為了一個惡夢,自然無法負載,制度沒有跟上,還有因為人們對於山林素養的低落,這些都是讓人難以忍受的事。

臺灣不只缺乏海洋文化,更缺少全民落實的登山文化,導致許多山難憾事發生。

爬山不只是休憩,不只是觀光,它更是代表我們的精神與意志。

對於山林,對於自然,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隨著文明的進程,我們究竟是走進了山林?還是遠離了山林?

城市有讓我們變得更快樂嗎?
那我們為什麼一直想回歸自然呢?

《 登一座人文的山》,從西方、漢文化、臺灣三個歷史脈落,貫穿古今中外,來談登山,還有人跟自然的關係。

從梭羅到謝靈運,從吠舍到老莊、道教的山岳信仰、佛教的須禰山。還有山海經、徐霞客,李白、柳宗原......

西方山岳運動的演進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又是如何推動環境保育的,荒野三劍客又是誰?

是世界的登山史,也是半部山難的歷史。有純粹登山的,也有為了學術而登山的,更有為了虛榮及征服而登山的。

📝「大多數英國登山者幾乎只對登山本身有興趣而已,意即山域的風景、科學、歷史、人文等並不受重視,唯有克服障礙的過程,以及冰封的絕頂(沒人來過更好),才是他們眼中唯一目標。」

只要你活著回來,沒人在意你如何登。登山象徵有錢有閒的上層階級,更象徵了帝國主義。登山跟其他運動相比,除了技巧,意志、體力,更關於人性。

/

這是一本內容十分札實的書,涉獵資料的範圍很廣泛,根本是當論文寫的。作者從茫茫書海中,充份咀嚼內化,給出自己的見解,讓登山文化的發展軌跡,變得更清晰明白。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