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美好社會:諾貝爾經濟學家帶你認識公平、效率、創新的金融運作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商業理財
88折$ 316
4 /5
2位讀者評分
5
50%
4
0%
3
5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20/07/03
這本書原文初版於2012年3月,當時的背景正是「佔領華爾街」運動高潮結束後幾個月,作者可以說是為了回應這個運動才寫這本書。在社會大眾將矛頭指向金融界時,作者有意撥亂反正,指出金融產業為社會提供的重要功能,是健康的經濟不可或缺的。金融界的弊端需要予以正視,但不可矯枉過正,尤其作者非常強調「金融創新」的重要性,有創意的金融服務能夠讓社會資源達到更有效的利用。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金融界的各行各業,描述他們在經濟裡扮演的角色,以及這些職務遭受的針砭的地方,第二部分則描述經濟體裡的人性本質如動物本能、社會傳染等等,可能將金融活動導向不健康的方向,而我們正需要更巧妙的金融對策來加以矯正。

這本書的大原則是挺令我讚賞的,可惜的是,作者在許多方面的論述不是很堅實,例如第一部談到基金的投資經理人,眾所皆知沒幾個人能長期打敗大盤,這使得這些經理人的存在價值受到質疑。作者對於這點的辯護卻是:質疑市場效率假說,因為市場效率假說也認為沒人能打敗大盤。然而根本無需管理論,實證上確實沒幾個人能在長期上打敗大盤,反駁理論無益於反駁現實。另外提到交易員的社會貢獻,用多巴胺系統來比喻其價值揭露的功能,也令人摸不著頭緒。此外,沒有交易員市場就不能有效揭露價值與提供流動性嗎?我想次貸風暴發生時,即便有好幾倍的交易員,流動性一樣不會改善。作者想要處理的「美國民眾普遍敵視華爾街」的情緒,似乎擺錯重點了,我想應該沒幾個人反對「整個金融系統」,而是反對有問題的金融從業人員,以及有缺陷的制度,作者似乎以為民眾想把整個金融體系廢掉,所以才在本書不厭其煩地描述那些基本的金融功能對經濟體的貢獻。本書最大的缺憾,便是作者沒有實際提出怎麼利用「金融創新」來改善社會。這個幾乎已經被汙名化的詞彙,才是需要費一番功夫來詳述的議題,其實許多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創造之初都是立意良善的,像是資產擔保證券本來可以提供良好的風險分散功能,但在濫用之下反成金融危機的禍首。作者一直強調我們應該運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來做出改善社會的「金融創新」,卻沒有提出如何達成。誰會去搞這些有益社會的金融創新呢?如何提供正確的誘因結構?忙著賺大錢的金融奇才很少以社會利益為出發點搞金融創新。追根究底還是「人」的問題,作者談論了許多人性的面向,但卻沒有抓到重中之重的關鍵點,甚為可惜。
展開
user-img
5.0
|
2015/07/28
回想到稍早的2008年,如果周邊有親友在金融業的人,相信一定對那時的狀況記憶猶新:華爾街的財經金童們把金融資產過度包裝,結果在一連串的失誤下,封包破滅,造成嚴重的金融風暴。這股風暴先起於歐美,然後衝擊到台灣,許多人把退休金投入高槓桿的連動債券市場,此時血本無歸。
這種風潮下,歐美出現了許多排斥金融界的運動,例如佔領華爾街,這也讓原本被捧為天神般的金融圈瞬間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金融圈內其實也不好過,減薪、裁員、人事凍結,整個氣氛急凍,當萬年代理的我很能理解這種感覺。不過,既然圈內圈外人都不好過,那這筆帳到底該跟誰算?
出自於對這個議題的關心,作者也相當好奇,到底是現代金融的營運方法出了什麼問題?當時的社會是因為金融體系的出現而顛覆嗎?於是作者從金融危機本身出發,先從全球市場與金融體系出現的歷史脈絡切入,爬梳「借貸」與「投資銀行」的起源,這樣一方面是找出答案,同時也是整理自己過往的教學理論。
與大家的認知相反,今天金融市場最開放的美國,直到二十世紀初都還是有著強烈的反商情結,十九世紀末美國的大學也才首次出現商學院,可是反觀今日,為何美國已經是世界上的經濟與金融巨獸?除開政治軍事的影響力以外,其實從歷史脈絡之中,可以發現到美國成功的一個關鍵,在於美國的金融體系因為不斷參考前人經驗改進,相較之下是民主自由的。
這不是自我溢美之詞,當有人類世界的出現,投資銀行的概念就已經無所不在;只是隨著人類歷史不斷的累積,銀行、投資行為會變得越來越多人參與,也就是越來越民主,這樣雖然會出現如金融泡沫般的陣痛,但也可以催生出更健全完美的金融制度,從而減少尖銳的階級對立,甚至是革命的發生。換句話說,革命的發生不一定是必然,而是在於體制的良好與民主的程度與否。
例如十九世紀的馬克思,馬克思主張的階級鬥爭,其前提認為所有資源其實都已經被中上階層掌握,中下者絕無翻身的機會。當他的預言書資本論出版後,在英國卻沒有發生相當劇烈的革命,這是為何?其實這正顯示了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不了解。事實上,在健全與自由的金融體系協助下,資本主義並不如馬克思宣稱的一般,是嗜血的食人巨獸,相對的,資本市場相當鼓勵膽大、有創意的人,只要你同時具備這些條件,就能順利取得貸款;而英國在1850年代的成就也正是透過貸款給新興發展國家,如德國、奧匈帝國、美國與南美洲而成,讓馬克思因此預言失準。
1929年的金融風暴發生當然是一次泡沫的幻滅,可是這種金融風暴只會讓金融市場更健全,在股災後,其實仍有許多財務健全、體質良好的公司就是透過紓困融資而存活下來,並且繼續發展成重要跨國企業。而唯一免災的蘇聯如何?歷史其實也證明,即使在紅色共產世界,仍然需要類似資本社會的運作方式,只是在資本世界我們稱為經理人,而在共產世界則是黨職幹部。大蕭條時期蘇聯雖然號稱沒有受到影響經濟持續成長,可是這種刻意打造的榮景終究是一種泡沫,而且更恐怖的是,在自由市場,泡沫會因為市場天擇而破滅,但是在極權國家中,對市場定價機制這種絕對領域的侵犯,只會讓骯髒泡沫持續更久,最終會讓泡沫破於其他的針尖,而這種不健康的泡沫一破,受傷的就不只是高層,而成為全民共業。蘇聯稍後出現的饑荒以及中國在二十世紀中推行的「大躍進」政策就是鮮明的慘例。
對經濟的干涉從反面來說,如果經濟體之間無法和睦相處,一定要全面控制對方,弄到無法雙贏,那也絕對不是一條可行之路,這是一種「大幻覺」。從歷史來看,帝國主義國家的軍事征服對於經濟的影響,就長遠而言,絕對是弊多於利;就富人的立場來看,這種狀況絕對適用,富人累積錢財不一定是為了剝削而來,而是為了滿足其人生目的,先富,而後貴。於是我們也可以發現當代最成功的藝術創作者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其實早已財富自由,因此擁有自己的思考空間,並有金錢支持自己的理念;甚至提出「公民不服從」的美國思想家梭羅,本身其實就是個成功的鉛筆廠老闆,湖邊散記只不過是他公餘時的休閒作品。
其實,金融與全球化自由市場絕對不是洪水猛獸,而是需要理解,需要參與的,而這牽涉到的就是民主自由機制的建立。而反觀當今社會會充滿對立,正是前述「大幻覺」橫行的一種具體表現,執政者要怎樣做才能順勢而為,事半功倍,除了繼續深化金融市場的自由化之外,恐怕財商(FQ)的建立更是當務之急,有普及的財商才有普及的市場參與,也才能有最健全的金融體系,不是嗎?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