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醫療保健
88折$ 295
5 /5
4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4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沒有增強免疫力這件事,只有平衡免疫作用這件事。我從這本書了解這個真理。
免疫力這個詞已用到爛了,大家都在說免疫力,什麼是免疫力?吃很多維他命就能增強免疫力?多運動就能增強免疫力?多吃大蒜、檸檬、綠藻就會增強免疫力?多喝雞湯、精力湯、蔬果汁就能增強免疫力?免疫力不強會生病,難到免疫力增強就能抵抗萬病?
在這個病毒肆虐、流感蔓延、空氣污染嚴重、食物殘留危機處處、人人聞癌恐慌的時代,增強免疫力似乎是唯一良方,或這只是醫療保健市場的最有效宣傳口號?
不,作者說,沒有「增強免疫力這回事,只有平衡免疫力這回事」。增強免疫無疑自己找麻煩,免疫太強的後果是稍有刺激就引起一連串免疫反應,發燒、發炎、紅腫熱痛,腸胃失調,這些身體過激的免疫反應才是生病。
倒不如像作者所說,讓孩子多接觸自然,讓免疫細胞有機會先練兵,以守衛者的態度保護身體,在病原入侵時,不過激,有為有守,才是保健之道。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1/31
武漢疫情十二月底爆發,我在一月看完這本書,竟有「原來如此」的感慨。

大瘟疫在歷史上的爆發不只一次,黑死病、天花、小兒麻痹、禽流感、到如今武漢肺炎,人類與病毒的作戰永遠是免疫系統的戰爭。

作者說:「死去的人不是被流感本身打敗的,而是被自己的免疫系統對流感的反應打敗的。」

而今一月底,武漢肺炎蔓延全球,確診案例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他們的死亡難道也是如此?

現正是人與瘟疫作戰之時,更該看看這本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1/27
如果科普書的目的在於讓一般大眾了解艱深科學,這本書達到了,用說故事的方法達到了。
要怎樣讓一般人了解反轉錄細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細胞激素風暴、CSR基因轉型機制,乃至更艱澀的單株抗體醫療原理,這本書用科學家的研究故事說給你聽。
作者把免疫科學家嘔心瀝血甚至枯燥的研究成果做了一番內化整理,將這些艱深研究以近似童話的口吻說給讀者聽,不是一位科學家的故事,而是從上世紀來,十多位科學家的生平故事交錯在內容中,這些艱澀的醫療知識與科學機轉就從平板單調的醫學報告變成親近易懂的「人話」。
看到作者描寫梅契尼科夫看顯微鏡的那副呆樣,雅各把小鼠植成花花毛毯,放它們在研討會上跑來跑去的樣子,我就笑了。他們多半是名聲赫赫的諾貝爾奬得主,一下就從wiki上的偉人與古人變成「活生生的科學人」,因為執著所以看來呆,勇於表現創意更知道創意的可貴在嚴謹。
作者是紐約時報記者,沒有醫科背景,還能將醫學院才會念的CSR機制,MHC機制、CD4\CD8愛滋醫療機制用淺白口語說給沒有醫學背景的人聽,且說得風趣,帶一種紐時風格的辛辣幽默,編者譯者也能掌握這種報導文學,這本書不只是一般淺白的科普書,而是高段的科普書。值得五星。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1/26
論文寫得有點悶,過年得閒謹將一點淺見在此和書友們分享,個人覺得這本不是保健書,沒有似是而非的保健知識。
這本書是醫療史,從科學家的免疫研究歷史,讓我們了解免疫知識。
這本書是也是奮鬥誌,是四個病人試圖走完人生的艱困歷程。
其中有人克服了,但花上高貴的醫療費。
有人忍下來,但人生也得解脫。
有人天生幸運,作為愛滋病的長期無進度者,但看著愛人朋友一個個死,這是孤獨終生的牢。
有人努力對抗癌症,一次手術、再次復發、多次化療,死去活來,把免疫新療法當成救命繩索,但它不是。
這本書回望過去也看向未來,但不把未來當神話,真實呈現免疫新療法的樣貌。趁論文卡關且過年閒著也是閒著之餘來看看此書,頗有啟發。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