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 (電子書)

中文電子書
商業理財
88折$ 277
3.5 /5
32位讀者評分
5
50%
4
13%
3
25%
2
3%
1
9%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2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0
|
2024/04/07
|
電子書
上週二翻開這本書「卡片盒筆記」,連假末了才剛勉強終於大致翻閱完,很難想像這本必須不斷停下來思考的難書也(有機會)在台也能暢銷(但內容紮實,的確比「原子習慣」或「打造第二大腦」有料厚實多了);對於這種討論「元知識」(或翻成「後設知識」,也就是說探討如何取得或增進知識?);其實作者並沒有(可能也是不知道如何清晰表達)提出什麼逐步具體可行的方法(簡言之,就是做卡片式筆記),還是比較偏向觀念啟發(但相較「打造第二大腦」所謂的‘’濃縮‘’,它更強調‘’延伸‘’),但結尾的一句話「學習(、閱讀)、思考與寫作並不是為了要累積知識,而是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讓自己變成(跟從前)不一樣的人。」真的十分值得再三咀嚼(自己讀任何書或做任何事後有無改變?)!如果看完一本(好)書沒有一種大腦突然間煥然一新,如果不是書有問題,就是讀者(自己要去改變吸收模式)的問題?
展開
user-img
1.0
|
2024/03/26
但是看完整本沒說清楚菜怎麼煮
說有多營養有多學會有多少好處
好像下一頁就要把這項絕活交給你
結果根本沒有提到卡片筆記的做法
展開
user-img
3.0
|
2023/11/21
我覺得要當故事書去慢慢讀還OK
但如果想要從中學習怎麼操作卡片盒筆記,那會有一定的難度

因為書裡面敘述篇幅長,花很多心力在描述發明者的故事或是卡片和筆記的神奇效用
卻沒有用清楚的步驟跟圖文教學來教導我們操作

看久了會覺得有點高大尚 沒那麼實用
展開
user-img
3.5
|
2023/10/22
《卡片盒筆記》一直告訴你這個方法多好,然後告訴你過去的方法多錯,但是他沒有很明確的告訴你怎麼做——勉強可以說有的地方大概寫作的整理部分吧!但是那整理部分介紹的內容還是很簡略、還有原教授類似樹狀圖的分析法也還算可以,最後他給我們的是一對一的訓練課程聯絡方式?
       所以覺得是本稍微寫得多一點的廣告文——大概就像是一般旅行社給你看到的旅遊景點規劃文和旅行愛好者部落客寫出來的不一樣,這種差別。
   故,這樣的情況下覺得「目錄標題」寫得最好,感覺看標題比較屬於可以做的步驟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8/05
最近我看到朋友逢人就推的一本書,大大改變了我的很多迷思~

以前寫作文是我最討厭的事,後來看了很多書,還是不一定能針對某些主題有見解,看完本書後才知道,我們對於寫作有太大的誤解。

應該是要我們紀錄日常的靈感,跟別人的著作後,反芻成為自己的話,當很多不同的想法碰撞在一起後,就會累積成一個主題的文章。

還有一點便是當想法在腦中時,我們都會以為我們全盤了解了,只有當跟別人闡述我們的想法,才知道漏洞在哪兒,而寫成文章則是很好的釐清思緒,跟得到反饋後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知識。

開始寫作吧,從每天簡單的紀錄自己對事物的看法開始,甚至一天只要紀錄一個想法即可。

#此生必看 #必讀 #閱讀 #書 #bookstragram #慎獨 #卡片筆記 #howtotakesmartnote #申克艾倫斯
展開
user-img
2.5
|
2023/07/22
這本書說明了很多卡片盒筆記術的優點,
但對於怎麼執行,卻沒有太多教學或範例。
文字說明太多太冗長,有些部分如果可以用圖片、表格來取代會更簡單明暸!
展開
user-img
2.5
|
2023/06/30
|
電子書
內容對想學習如何做「卡片盒筆記」的人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從頭到尾重複的內容太多,一直闡述它的優點
但又描寫得太瑣碎,無法吸引人
不知道是作者的問題或是翻譯也翻不好的問題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3/31
本書我覺得是提供一種新的想法

一種由下而上的概念

我覺得本書適合平常有習慣大量閱讀的人

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下 去練習做筆記 而不只是普通做筆記

而是要能夠讀完書之後 用自己吸收思考的結果 濃縮產出筆記的精華

再來就是連結,在質量很高的筆記之中 找尋相互連結的觀點

這樣就可以在學習的路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1/29
劇透警告
你是否有想寫文章時卻毫無頭緒?有些靈感似曾有過卻無法想起?這本書或許就是你的解方。
此書要先從Niklas Luhmann(1927-1998)講起,Luhmann是一位社會學者,在其70餘年的歲月裡,寫了70本書以及400篇論文,但有趣的是,雖然高產卻能維持高質量,這點引起了許多德國學者的興趣,想要探究Luhmann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這也是” 卡片盒筆記”這本書的主軸。
這本書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兩部分,一為卡片筆記形式,二為卡片筆記分類
1. 筆記形式
1)靈感筆記(Fleet Note):將任何時刻浮上你心頭的靈感寫下來,因為靈感轉瞬即逝,以及方便之後的靈感回顧。
2)文獻筆記(Literature Note):顧名思義要有文獻來源,來源可能是書或YT,甚至是Podcast,可以先將原內容寫下來,但最後一定要用自己的話去換句話說,因為經過思考後才能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以及記憶點。
3) 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將上述的靈感及文獻筆記拿出來比照,找出兩者佊此相互呼應或是衝突的點,再由此點進行發想寫出自己的論點,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若卡片有幾千張要如何比對?隨著科技的進步,有更方便的軟體可輔助,後續會再詳述。
2. 卡片筆記分類
既然已經知道了卡片筆記的形式,那到底要分成幾大類才合適? Luhmann老爺子用他過去走過的冤望路提出了建議,過去Luhmann是分成108類,但經過了幾十年,他發現根本沒有這麼多時間去蒐集及整理108類的知識,因此到中年之後,他把108類縮減成11-12類,他認為這是一個合適的分類數目,既然人一生的精力有限,就將精力專注在某幾類對於你未來人生或是職涯規劃有重大影響的方向。
經由上述的介紹,以下為我用此書的方法進行的個人論點分享:
這世界上很多概念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一個概念在不同的情境下往往會有不同的解釋:
這讓我回想起近期帶著我的使用10年的小黑-lenovo X230去光華維修風扇的經驗,在維修過程中,老闆感嘆道:現在這樣的佛心主板已經不多了”,為何會說佛心?因為我會來維修風扇就是因為螢幕顯示”Fan error”,代表他本身有在主板上裝風扇的sensor,此舉對消費者貼心且東西耐用,但對廠商來說是成本增加及主機汰換率降低,巨大的虧損也是造成”大和工作室”最終被IBM賣給lenovo的原因之一。
那反方向來說,是否東西就是不要做太耐用呢?實際上好像也不是,就如同我之前用了多年的SONY高階手機,一兩萬的東西,用了一年多螢幕卻開始跳屏,而且屢見不顯,最終讓我徹底放棄SONY,轉向投入iphone的懷抱。
會選擇iphone的原因不是跟風,而是”穩定性”,想必很多人都有跟我一樣的經驗,iphone6新機購入用到iphone11才想換機,一用就是4-5年起跳,因此iphone雖然不斐但卻對得起耐用的高品質,但又不會耐用到10年或20年(大同電鍋),Apple的手段十分巧妙,尤其又以IOS系統更新為最高招XD,這也是我非必要從來不更新的原因,只能說Apple的強大是建立在無數個你看不見的隱藏細節中。
因此,太耐用會造成巨大虧損,不耐用則會失去消費者忠誠,介於太耐用與不耐用之間才是較佳的做法,以上所述包含著數個筆記經驗,只有攤開來比對連結後,才能夠窺知一二。
P.S: 文中提到的輔助軟體,我本身是Win 10,使用的軟體obsidian(免費),Mac部分,有人推薦heptabase不錯用,不過要收費就是了。
展開
user-img
3.0
|
2023/01/29
如果是想學習「卡片盒筆記」“使用方式“,內容闡述不多,需要再尋求其他資料來源。

本書內容大多是在描述「使用卡片盒筆記,對你有什麼好處與幫助」。

文中有些不錯的想法與觀點,但相同概念會重複出現在許多段落。如果能把想要闡述的內容再重新整合一次講清楚,會讓讀者看起來比較不會疲累。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1/25
《卡片盒筆記》相當優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 若有錯誤,請留言告知,將盡速修正。

這兩年《卡片盒筆記》討論度很高,國內外不少人都表示從此顛覆了自己的筆記習慣,也開啟了創作能量。我興奮的買了書,也反覆參考其他人的使用心得。

經過幾周的實驗,先說結論:卡片盒筆記降低了寫作樂趣。


《卡片盒筆記》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是一種心態。告別以往作筆記像是在默寫一樣,一字一句的把別人的東西複製一次,轉變為在下筆紀錄時就已經經過了閱讀及消化,能幫助我們更快組成一篇說出自己想法的文章。就好像要做甜點時不需要從麵粉篩起,而已經有準備好的麵糰,隨時可以使用。

如果沒有這個知識內化的過程,那即使閱讀的再多,也不會變成自己的。

書中提到的「由下到上」、「批次處理」、「持續輸出」、「降低門檻」等概念對創作者也很有幫助。

養成寫作習慣、持續輸出,正是為什麼我能夠找出三本書相似之處的關鍵。當時腦中只是有個模糊的概念,但大量的閱讀筆記能讓我把思緒具體化,轉成文字,變的更清晰。

所以我認為,與其不斷的製作內部連結,不如持續閱讀,並在過程中主動思考:這概念之前是不是在哪裡見過?他們的立場是一致還是相反,有何不同之處?

運用大腦可以思考抽象概念的長處,找出要找的東西,然後再回到軟體中進行搜尋,組成一篇文章。

魯曼建立卡片盒筆記的初衷,是希望讓寫作習慣變的毫不費力,在反覆思考嘗試後,這是我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希望你也能從中有所收穫,建立自己的寫作習慣。

完整閱讀筆記都在:中途筆記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1/25
|
電子書
《卡片盒筆記》相當優良,本文雞蛋裡挑骨頭,充滿作者個人的偏見。 若有錯誤,請留言告知,將盡速修正。

這兩年《卡片盒筆記》討論度很高,國內外不少人都表示從此顛覆了自己的筆記習慣,也開啟了創作能量。我興奮的買了書,也反覆參考其他人的使用心得。

經過幾周的實驗,先說結論:卡片盒筆記降低了寫作樂趣。


《卡片盒筆記》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是一種心態。告別以往作筆記像是在默寫一樣,一字一句的把別人的東西複製一次,轉變為在下筆紀錄時就已經經過了閱讀及消化,能幫助我們更快組成一篇說出自己想法的文章。就好像要做甜點時不需要從麵粉篩起,而已經有準備好的麵糰,隨時可以使用。

如果沒有這個知識內化的過程,那即使閱讀的再多,也不會變成自己的。

書中提到的「由下到上」、「批次處理」、「持續輸出」、「降低門檻」等概念對創作者也很有幫助。

養成寫作習慣、持續輸出,正是為什麼我能夠找出三本書相似之處的關鍵。當時腦中只是有個模糊的概念,但大量的閱讀筆記能讓我把思緒具體化,轉成文字,變的更清晰。

所以我認為,與其不斷的製作內部連結,不如持續閱讀,並在過程中主動思考:這概念之前是不是在哪裡見過?他們的立場是一致還是相反,有何不同之處?

運用大腦可以思考抽象概念的長處,找出要找的東西,然後再回到軟體中進行搜尋,組成一篇文章。

魯曼建立卡片盒筆記的初衷,是希望讓寫作習慣變的毫不費力,在反覆思考嘗試後,這是我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希望你也能從中有所收穫,建立自己的寫作習慣。

完整閱讀筆記都在:中途筆記
展開
user-img
1.0
|
2022/11/20
過多重複空洞的內容,一昧強調由下往上卻講不出重點,2/3的內容都像是換個句子重複講同樣的事,實際的內容只比試閱多一些。
展開
user-img
4.0
|
2022/11/16
這本書我只給四顆星,是因為,不知道是翻譯的關係,還是作者文筆的關係,我覺得閱讀上不是很好讀,閱讀過程中,很像走在一個崎嶇不平的道路上。

但是那四顆星,是給這本書對於"卡片盒筆記法"的這項知識的推崇,這個筆記法很棒,知識值得我們探討與落實在生活中使用。但文筆與翻譯的流暢度上,扣分。所以他的價值在於這項知識、資訊的本身,需要讀過之後,把它理解、重新整理、用自己的話,把它梳理整齊,變成可讀性高的內容。

用個譬喻,來說明我對這本書的感覺,就很像有一頭烏黑亮麗髮質很好的長髮 (內容的本質),但是這頭長髮卻沒有梳理好,亂糟糟可能還有些地方有打結 (敘事),沒有用梳子或整髮工具書整齊 (文筆、翻譯),所以看上去很痛苦,但讀者自己可能要讀完後,在參考一些網路上的資料,多方參考之下,才能夠更能看到這頭烏黑亮麗的頭髮,看到這知識的美好。

提到我讀完卡片盒筆記法後的生活實踐,為了可以把這套筆記方法落實到生活中,因此,我survey了一下幾個知識管理系統,使用了根據卡片盒筆記法概念開發的知識管理工具,來進行我的閱讀筆記、學習筆記,主要是因為剛讀完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有些內容還不是了解的很完全,透過筆記軟體來實踐卡片盒筆記法後,對書本裡的筆記運用更有感覺,而且覺得做筆記的過程更加有趣,因為筆記都是短巧輕薄,壓力比較沒那麼大,一張就是一個知識點。另外,也因為做筆記要以費曼學習法的精神,用自己的話去寫出對閱讀後內容的理解,因此,還蠻有助於學習的成效。

雖然我不喜歡這本書的翻譯,還有文章結構、敘事方法,但對於該知識內容很是推崇,所以還是會建議可以讀者購入。這本應該算是經典之作,很多人開始研究卡片盒筆記法。


如果覺得讀起來有點難度,我覺得你可以參考一下我這支影片,針對卡片盒筆記法概念的導讀,這樣對於你如果要閱讀這本書,會比較好進入書中狀況。 YouTube頻道搜尋:@melody66
展開
user-img
0.5
|
2022/08/23
|
電子書
老實說這本書的內容大概只有1/3是對想學卡片盒筆記的人是有幫助的
但說有幫助我認為還算客氣,畢竟網路上其實都查得到這些資源
剩餘的2/3麻...可以不要一直吹說用這樣做筆記有多厲害嗎?
推薦序以及後面寫作成功的步驟幾乎可以說是騙頁數的

再來..
翻譯真的很差,老實說我都懷疑這本書是不是都沒有人校稿潤色過?
前後語句不順,越看越不耐煩
我看到後面甚至覺得這如果是從卡片盒筆記生出來的著作,
這筆記質量真的有夠差勁...

還有...
給出高分評價的讀者們,我想請問你們是否有認真看過每章節的標題和內容到底有沒有對上?
明明很多內文不對標題,甚至是內文發散到外太空去了
希望你們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有學到什麼而盲目給高分...
展開
user-img
3.0
|
2022/07/19
尤其推薦沒寫過大學以上作業及碩博士論文的人(我在寫論文的時候為什麼還沒出版呢?)
若是有計畫寫作(書)的讀者也很是很好的工具書。


筆記管理理念真的很簡單,只是如何運用。
是把如何寫論文的課程,用一般人看得懂的方式敘述給讀者。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7/06
讀了之後我學到兩個重點 (1)從靈感筆記轉為永久筆記是關鍵。(2)卡片之間長出「有機」的連結是關鍵。

(1) 靈感筆記是片段零碎的詞彙,永久筆記是完整的想法。但沒有神奇的方法,方法很平實,魯曼是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檢視所有靈感筆記,改寫為永久筆記。這像是一個「微寫作」的過程。
所以作者一再強調,寫作的時候,不應該是從零開始,因為平日收集累積起來的永久筆記,就是你最大的資源庫。
作者提出這兩種寫作方式的差異,一種是線性的,一種是循環的。當你訂下題目,拿出一張空白的紙,開始發呆(就像我們小時候所有的作文課),試著填滿空白的紙,這是一個線性的過程。但如果你已經擁有永久筆記的資源,你是從內容歸納出要寫的題目,有了題目之後繼續蒐集筆記,有更多筆記之後,也許再修改題目,是一個循環的回饋迴路。
作者也強調,知道關鍵原理之後,每個人應有自己調整後的筆記方式,例如我覺得每天清晨微醒賴床時,是回想昨天的靈感筆記的最佳時刻,想夠了就起床把昨天的靈感筆記改寫為永久筆記。 魯曼平均一天寫六條永久筆記,我們只要一天寫1~3條,累積起來就相當可觀了。

(2) 當你寫一條新的永久筆記時,你需要翻閱卡片盒裡面其他筆記回想關聯性,同時思考新的筆記如何融入既有的卡片網路中。日子久了,卡片盒裡的筆記,就會從一張張獨立的想法,轉變成有脈絡的網路,整體的價值大於個別加總。
作者提到有趣的是,時間一久,卡片盒一增長,越來越可能發生一個尷尬的情況,當你要加入一張新的卡片時,發現卡片盒裡面已經有了,甚至可能既有的卡片記載說,這個想法是別人的,而不是你原創的想法。但這是好事,因為你可以客觀地檢視自己的思考進展。
每次寫一張新的筆記,就彷彿是在跟卡片盒所有筆記進行一場對話。「尋求有意義的連結,是從思考過程朝向完稿發展的過程中,極為關鍵的部分」
- - - -
整體讀來,覺得有部分章節略微冗長,但也有寫得很有啟發的地方,尤其是在寫注意力那個章節,提到腦科學的研究,注意力有很多種,不只有需要高度意志集中的注意力,也有浮動、流轉的注意力,傑出的科學家同時運用兩種專注力,具有創意創造力的人也是,「創造力的關鍵在於,要能夠在極為開放、玩耍的心態,跟狹隘、分析性的框架之間轉換著」
作者要強調的是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符合大腦原有彈性專注力的工作流程,而外部流程將決定大腦是否能以最有彈性的方式運作,因為傳統的線性流程,會使大腦以僵化的方式運作,那就像一個熟練的汽車駕駛,他的車卡在鐵軌上。

此外,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是從導讀得知Hepta這款新的筆記軟體,是台灣人開發的,使用起來非常直覺,真的是非常有潛力的軟體,能調和永久筆記與靈感筆記的不同需求面向。作者在這本書雖然介紹多款筆記軟體,但他忽略了,以現代資訊環境,我們需要處理的靈感筆記(或暫時性筆記)數量大幅增長,與魯曼的時代不同。魯曼是將重點放在永久筆記,但現代的筆記軟體必須提出有效解決暴增的暫時筆記,才是好的筆記軟體。
展開
user-img
4.5
|
2022/05/30
作者申克‧艾倫斯是來自德國的教育學教授,書中分為十四章,集教育學、寫作出版與知識管理之大成,以此說明善於記筆記,如何幫助學習、寫作及研究出版。

書中指出來自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在世前出版了 58 本書,包括名著《社會中的社會》,後來更由他人從書房中找到原稿出版了另外的 6 本書,而且後續發掘他的卡片的研究仍在陸繼進行中。難以項背多產的魯曼,是因為他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卡片盒和操作流程,並認為不必糾纏於記卡片細節、技巧或軟硬體之爭,反而該著重管理筆記的原則和寫作的流程。

首先,作者試圖解釋大眾對寫作有兩大盲點,第一以為寫作是個先計劃思考然後動筆的線性流程,第二以為寫作該在白紙或空白電子檔上開始。作者認為寫作是非線性而持續發展的,它發生在動筆之前,早在閱讀、消化理解和記筆記之時,而寫作該由舊筆記中架好鷹架,才進行修改和審定,然後交稿。這樣的寫作流程相對拆細、簡單,是魯曼的高效關鍵。

其次,作者說明魯曼早於三十多年便公開他的工作方式,可是只流傳於德文和少數社會學者之間,並沒有被大眾所認知。作者認為魯曼的系統,適用於非虛構寫作的人,也借出《搞定!》一書說明,以往在白紙上動筆沒有效率,唯有連結持續刻意練習的筆記和寫作會更有效。換言之,他認為不可輕視每天持續寫筆記,並且將筆記分為三類,一閃即逝的靈感筆記、書目和引文的文獻筆記、知識儲藏的永久筆記,不斷過濾、精華、延伸筆記的習慣與直覺,成就日後的寫作。

再者,書中也引用成長思維說明,要讓心態放開,讓卡片上的點子成長,透過持續以理解為閱讀的目標,不斷動手寫筆記。然後在要寫作的時候,可以從筆記庫之中找到相關的卡片,透過對比、連結作頭腦風暴,豐富想法和寫作內容。的確此書提供的做法,十分實用,值得推薦!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5/26
自己一直都對做筆記、寫作很有興趣,但過去的筆記大多是散落在各處、缺乏整合性的整理,所以如果想要回顧或彼此串連其實是有困難的。

不過卡片盒筆記的「索引編號」就提供了很棒的連結概念,讓我開始小而精的快速寫下靈感和讀書筆記,並試著去連結筆記和筆記之間的關聯,發現有很多想法都可以互相解釋!非常有趣的過程!

是一本很有效協助自己吸收資訊、彙整知識的書,後悔沒早點在學生時期遇見他哈哈,用於寫論文研究應該很有幫助!!
展開
user-img
5.0
|
2022/05/23
劇透警告
「該怎麼做才可以讓輸出、寫作毫不費力?」光是擬封信、想貼文,都要花上半小時構思,更不用提寫出千字文章。《卡片盒筆記》將打破你對寫作的刻板印象,重新用筆記定義寫作,解決你的寫作痛點。

有時,心血來潮想要來寫作,常常寫到一半就卡住。或是有想寫的衝動,但不知道該寫什麼內容才好。這些都是知識工作者超常見的寫作痛點。這也是我很想改善的問題。

不得不說,《卡片盒筆記》對於筆記、寫作的觀察和洞見,真的蠻值得參考的,而且很顛覆我們對於筆記的做法、對寫作的假設。

像是「你需要的不是更多寫作心法,而是好的工作流程」。

好的筆記系統,能幫助我們在輸出過程上減少摩擦。這也是高效又多產的關鍵:「避開阻力」。

只要改變小小的工作習慣,就可以為人們提高產能。只要在輸入的過程中,停下來做個筆記,就會對未來輸出過程有莫大幫助。

就如同社會學家魯曼所說:「我從來不強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

他也提到,「我只做容易做的事。我寫我當下知道怎麼進行的東西。如果有片刻猶豫,我會先擱在旁邊,去做別的事。」(Luhmann et al.,1987)

「透過筆記,產生更多筆記」的正向循環
減少摩擦的好系統,理想上會形成「飛輪效應」。也就是說,雖然在一開始要讓靜止飛輪轉起來,需要耗費許多力氣。一旦接著一圈一圈地轉動起來,要讓飛輪傳起來就更加省力,而且飛輪會轉動得更快。

舉寫作來說,在閱讀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話解釋特定概念,記下筆記、透過反覆閱讀不同筆記,同時我們也在思考和產生新連結。

接著,在回顧這些不同筆記中,也會有新的想法、洞見,從中發想出合適的主題,和主題相關的筆記整合、修改,就是寫作。

這四個步驟,是不間斷的正向循環。

假如當你反覆閱讀過去筆記想寫出和「寫作」有關的內容,但始終少了一點理論依據、案例實務,或是故事等,這也會引導你去閱讀相關資料。

這也挑戰大眾、各式工具書,對寫作的假設。


#看更多,請至IG帳號 omgthisispsychology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