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user-img
唯哞老師

13則書評

13本書評分

4位追蹤者

1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超感少年出任務(《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原著作家王宇清最新創作)
讀者評分
5.0
|
2025/04/23
一篇故事、一本小說要能成功吸引人,最重要的核心是什麼?我想,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寫出彼此的共同生活經驗,引發讀者共感。

作者描繪角色的手法,默默勾起讀者聯想到心中的那幾個「他」,讀來總會讓你覺得「對!我身邊的某個人就是如此!」有為了家計而披星戴月的母親,雖身心俱疲,但還是不忘關心孩子;有整天拿著手機尋找wifi熱點,上通訊軟體、遊戲聊天室的國中生姐姐;有膽小怕生,卻又替人著想,有點多管閒事但又怕人受傷害的妹妹;還有不為人知暗藏祕密的保全、看似陰鬱卻在重要關頭發揮作用的鄰居等。各個角色形象鮮明,很容易不知不覺就將自己置身於情境中,就好像我是故事裡的主角,這些角色都在跟我對話一般。讀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作者在設定角色時,不會只有單一面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角色的多元面向,就像姐姐陳凱芯,她可以是一天到晚手機不離身的網路成癮者,卻也是在妹妹生日時,會記得她的生日,替她準備禮物的人。

另外,本作故事情節完全不與現實脫鉤,反而可能是是映出現今社會的寫照。一大兩小的家庭,為了生存,只能離開原住所,搬進老舊住宅大樓,但偏偏糟糕的不只是環境,還有陰陽怪氣的鄰居、仗勢欺人的婦人。沒想到的是,主角最後竟然還發現了電視新聞報導的失蹤少女......,這也讓我們反思,逃家行為的背後,到底青少年需要的是什麼?或許我們不能否認,對他們來說,找到一個可以容身之處,或許會比原本的家庭更有歸屬感。

這本書也適合給青少年閱讀,除了貼近他們的文化外,同時也讓他們在故事裡的角色中看見自己,看見他人,還置入了網路交友的風險議題,不強迫不生硬,吮文嚼字時,自然會慢慢思辨,無形中達成了故事的目的---藉由他人的故事,形塑出自省及批判的價值觀。
馴神獸的女孩【畫境傳說】(1)
讀者評分
4.5
|
2025/04/23
劇透警告

新書開箱試讀

【新書試讀開箱】

📖馴神獸的女孩【畫境傳說】(1)

📍內容摘要

《訓神獸的女孩》前四章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現代的國中女孩羅依依,因著一起離奇的綁架事件,穿越到位於敦煌石窟裡頭的所刻畫的壁畫裡。女孩的身份可以追溯到夏朝時為部落馴養的神獸的巫師,而她就是這些巫師的後代,被稱作「古龍火」。當初夏朝滅亡後,這些後代便隱居度日,隨著時間越長,世代更迭,雖然古龍火的能力逐漸衰弱,但他們流傳於血液裡的馴服神獸的能力,卻沒有隨之完全消散,不過也變得僅只於在八歲到十六歲之間顯現。

羅依依被拐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後,幸好故事安排了總令人嚮往的夢幻神獸---天馬綠耳來搭救,從此便開啟一人一神獸的奇幻旅程。天馬其實不希望羅依依到處晃悠,但羅依依的個性愛管閒事,壁畫的人若有看似需幫忙,便二話不說,奮不顧身,但其實也給天馬和自己添了不少麻煩。

旅途中,他們遇到了一個波斯王國裡的公主,皇后雖然是個大美人,但國王總認為兩人生下的女兒是醜陋的。沒想到在一次鄰國的王子進宮提親後,醜公主的消息就傳開了,從此竟然再也沒有人來求親。國王深怕她嫁不出去,便開出了豐厚的嫁妝作為條件,排隊求婚的人也因此看不到盡頭,什麼身份的人都有。後來,天馬綠耳和依依想出了一個綁架公主的計畫,支開了眾人,讓公主可以在這幾天好好做自己。而就在第三天早晨,幸運之神眷顧,讓一位清秀的農家青年,發現了屬於公主的獨特之美,她皮膚好,又擅長使用胭脂,能襯出最美麗的胭脂顏色,且個性十分有趣,自此結下了兩人的姻緣。

依依與天馬在下一個國家摩揭陀國也遇到了奇事---一頭會產出金子的金象與他的主人象護,象護與金象形影不離,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生病,就如同手足一般。而金象自小不吃不喝,卻會準時上廁所,拉出來的卻是黃金。直到有一天,被貪婪的王子知道了這件事,王子想要一見金象的神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趟去程只會有象護與象護的父親回來,王子其實是擺明著搶奪金象,當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後來,金象逃跑了出來,象護和父親為了躲避王子的追殺,請求依依把象護帶去佛祖那兒請佛祖庇佑。而雖然天馬有神力,但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就找到佛祖,不過就在躲避了王子的追兵後,碰見了因為沙僧,而這位沙僧,就是他們尋找已久的佛祖。

在第四篇章中,依依與天馬因為當了居民的證人而深陷於無法脫身的棘手事件中。在這個國家,他們的國王什麼事都管,什麼事都可以找國王仲裁,但其實不是國王特別的智慧、公正,而是因為他已經經歷過這些事件,每天都在重複一樣的事情,所以對每件事都瞭若指掌。而這國王雖原是壁畫裡的人,卻也能像依依一樣穿梭不同的時空,最有趣的是還能在石窟裡欣賞有自己在的那幅畫作,同時他也告訴依依能離開壁畫世界的方法。

📍試讀心得

本書融入了敦煌石窟壁畫的畫境,讀來不生澀生硬,且不只是依依和神獸天馬,還將主角在旅程中所遇到的人物雕塑得十分鮮明活絡。我最喜歡智慧國王的設定,沒想到穿越時空的故事竟還能做到一反常態,從過去穿越到未來,再來由這樣壁畫裡的角色來告訴未來人的主角如何離開壁畫的世界,著實令我始料未及。要培養孩子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卻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從這樣的故事裡幫助孩子搭橋樑,降低學習的門檻。先讓孩子對故事感興趣,再引薦去查詢看看書裡提到的相關敦煌石窟畫作,會更有感受!
展開
第四翼【戰龍系列1】
讀者評分
5.0
|
2025/03/31
每個自納瓦爾出身的軍官,都必須選擇受訓成為騎士、治療師、步兵、抄寫士的其中一種職業,並經過三年以上的殘酷鍛鍊,成為保家衛國的一份子,以守護境界,抵禦來自另一國家波羅密爾王國的侵襲。主角薇奧蕾是個身形瘦小的二十歲女子,從小接受抄寫士訓練的她,沒想到竟然得在擔任指揮官母親的迫使下必須進入騎士學院受訓,並與龍締下契約。而在這之前,必須經過重重難關。她先是得順利通過險峻的石橋,撐過意圖使人摔落,折騰人們的風壓,並在之後一邊找到可以協助自己,組隊打團的盟友,一邊避免被叛變份子的後代找到,否則可能要了她的命。

而成功在三年的訓練中活下來,幾乎毫髮無傷的姐姐米拉,在試圖勸她們的母親打消送薇奧蕾接受殘酷考驗的念頭無果後,則試圖以自己的能力所及,提供薇奧蕾所需的幫助。

這是部緊張刺激的奇幻冒險小說,有著近期符合大眾口味的不同職業的分工設定,還加入了一般讀者皆喜愛的,引人遐想的神祕元素──龍。緊湊的劇情不拖泥帶水,讓讀者幻想自己也是納瓦爾的一份子,身歷其境......

究竟,薇奧蕾能否成功通過試煉,並找到盟友戴恩,並躲避匿於無形中的殺意呢…...?
黃泉守護者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9
我們都知道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從眾效應是無可避免的,很多時候,我們為了不要在他人眼中是個特別的存在,選擇迎合他人,其實是為了自保,但,孩子們內心的掙扎、猶豫與不甘,實在說不出口。那該怎麼辦?讓他閱讀吧,不用藉著我們的口,在書裡,他能找到自己的答案,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自己的選擇。

《黃泉守護者》中,人類女孩安子、犬型守門者靈波同時展開追尋自我的旅程,二角色在故事中經歷了重重冒險與難關,都有各自得面對的內心的坎。前幾任守門者的過於優秀,讓現任守門者飽受來自於自己內心的折磨而痛苦,因而需要安子的信物來替自己取回黃泉之力「緣結」,但是最終它才了解到,只有它自己能拯救它自己。而安子因為到了一個新環境,為求生存只能應和他人,成為她們想要的安妮,不過,這個安妮,不是她想要的自己,這個名字,沒有力量。

故事中還引進了日本神話的神明與妖怪(這個小朋友一定很愛),其中創世女神伊邪那美在劇情中是誘惑與威脅的象徵,主角安子在守門犬的協助下,逃離了伊邪那美的掌控,在黃泉中遇見了最愛的奶奶,讓她能再次順從自己的內心去追尋生命的意義。同時也在守門者身上發現了守門者自己沒有察覺到的捨身、勇敢與善良,守門者也因為安子的信賴,並藉著想保護安子的堅定決心一次又一次的爬起來,最後兩人一起粉碎了伊邪那美的野心。

這本書很適合給中高年級、青春期的孩子閱讀,豐富的漫畫圖文非常吸睛,又融入了日本神話的

元素滋潤了想一次就把它讀完的心,又以雙主角的方式同時呈現不同心境的自我追尋,生命教育以這本書來導讀剛剛好!
展開
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24個治癒人我關係的「界線人際學」!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6
📌捨近求遠?捨遠求近?

努力上了五天的班,好疲倦呀!週末晚間是我終於可以一個人清靜、放鬆的時候,下定決心去住家附近的公園慢跑。但到了公園,正要開始提起腳跑起來時,卻又有點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於是拿起手機,開啟line,打電話給朋友。而原本專心時30分鐘內可以跑完的路程,花了一小時才跑完.....

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狀況嗎?人們有時對人際關係厭倦,會想要一個人獨處,但卻又討厭自己一個人。平時的我們為社交,難免得配合他人的時間與喜好,覺得不如自己一個人還輕鬆一點,但可能又有不想要孤獨的矛盾心理。

我再舉個書中的例子,當你一個人去餐廳用餐,或者帶著平板或筆電去咖啡廳,本來想好好享受的你,卻一邊喝著飲料一邊拍照打卡,等著朋友圈按讚、留言,回覆你的限時動態,你說,我們的心理是不是很複雜呢?

📌剛剛好的距離

教育學中,有一行為改變技術稱為「消弱」,意指教育者對行為人的頻繁行為不予理會或忽視(不要做出反應),藉由讓行為人得不到正向回饋來降低行為人的行為頻率。簡單來說,就像當孩子在課堂上很喜歡發出聲音引起注意,老師採取不予回應的方式,讓孩子因為沒有成功引起老師的注意而不會再採取此種行為。而你知道嗎?這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當我們遇到自以為是的裝懂博士、住海邊的多管閒事人等,我們不用當場戳破他們或發脾氣撕破臉,此時不妨可以試試平淡的回覆:「嗯,好哦」或「啊,你之前也說過吧。」這樣對話就能自然而然的停止了。

當然,上述提到的方法不可能適用於所有情境,但大部分可能可以因此讓你暫時得到解脫。我們真的得堅定的設下明確的界線,拒絕對方的干涉,因為如果我們只是採取閉口不談的策略,對方根本不會意識到他們侵犯到我們的領域。

📌關係的基本原則

「保持距離這件事並不只存在於物理空間,人的心中也是需要保持距離的。」就像高架橋、鐵軌也需要縫隙一樣,人與人的相處,也要一些空間、彈性,我們才能活得比較舒服。

本書列舉了多種不同情況,教我們如何拿捏剛剛好的距離,不只是對家人、朋友,還有上司、主管。一起試著開始自高壓、緊繃的人際交往中慢慢抽離,打造出彼此最舒適的距離!
展開
醫治受傷的自信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3
曾經,我也是個缺乏自信的人,我還以為當了老師之後,缺乏自信的症頭就會徹底根除、消失無蹤,但不瞞你說,現在的我依舊認為自己不足。進了職場,發現優秀的同事們堆得跟山一樣高,我面對他們時,顯得我自己的不足;面對我的孩子時,怕我自己沒有把他們教好;面對難關時,又深怕自己一定哪裡做得不夠,因此更容易產生負面的自我形象。但就像是書中所說的:「如果你對你自己的看法一直是負面的,別人眼中的你自然也會是這樣。」一次公開授課會議中,主任直接點出,「你現在是老師了,你應該對自己更有自信,要相信自己可以」(我先前在同一所學校實習)。主任的話點醒了我,對啊,要別人也認同我之前,自己要先認同自己啊!我都在教孩子要對自己有自信,但,在那之前,老師要自己先有自信啊!我們都需要被愛,被接受沒錯,但真正能接住自己的,是要靠對自我無條件的正面評價與接納啊!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上)(隨書附贈《山海經》奇幻神獸圖鑑海報)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1
你的孩子、學生曾對漢字的六書造字原則、書法種類感到沒興趣嗎?如果是,那就大推他一定要看這本!如果只是學片段的知識當然可能有些乏味,更別提連一般大人大概也只分得出來楷書跟草書了,作者在本書中將甲骨文知識加上社會背景、文化脈絡,更可以讓孩子有較全面的了解,他們才知道原來是這樣發展的!

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國中小的課本裡談到的甲骨文,補充了更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文字的發展,身為老師的我,真的是欲罷不能啊!社會課本裡教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雕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而且多是紀錄商朝時有關占卜術的結果。我也是閱讀完書籍之後才知道,原來要篆刻甲骨文文字還得靠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階層體制。我們都知道,中國歷代以來可將人類簡單區分為天子、貴族、平民、奴隸等階層,其中在商朝時特地設置了占卜官,只要天子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用占卜術問蒼天,大方向至國家大事之治理策略、天氣氣候等,小至天子個人的日常生活,孩子生男生女等,簡而言之就是只要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靠占卜來解決,也因是上天給的答案,所以並非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學占卜和篆刻,人們得依自己的階級分工,較低階級的會負責處理活生生的烏龜,放血、加工等,再上一層負責刻字,最高階級則負責占卜,越往上階級的人數則越少。


主角悠悠在一次與爸爸逛市集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頂奇妙的帳篷,不知為何對他非常有吸引力,而後又在跟妹妹追趕跑跳,爭執獸骨的過程中,偶然穿越到了三千年前的商朝,與品學兼優的同班同學何田田、商朝男孩棄展開了一段段驚險刺激的冒險。作者引領讀者領略商朝的人文社會,讓讀者置身於商朝的時空背景中,不著痕跡的將甲骨文的相關知識默默埋入故事中,使其讀來絲毫不感生澀。


本書不只推薦給國小到國中的學生閱讀,豐富的甲骨文背景知識,也可以讓我們對於甲骨文篆刻的發展由來有更深入的認識,看完上集的我,完全被作者埋下的伏筆吊足了胃口,棄到底能不能學會占卜?貞人爭會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現在只想馬上跟出版社敲碗下一集啊!

p.s. 本書的繪畫風格也很不錯,是孩子會喜歡的類型!
展開
便利店兄弟:柔情便利店門司港小金村門市【全年無休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7/21
便利商店就是如此的一個地方,它不只滿足了現代人們隨時的需求,更是承載了無數來來去去的人們千情萬續,也是某些人心靈寄託之所在。不論是夜裡輾轉難眠的人們,還是太陽還沒起床就趕著工作的人們,下課下班,拖著疲倦的身心的人們,抑或是大夜班後,與早班的路人相反方向的人們,幸好,還有地方可以接住這些孤寂倦怠的靈魂。

每當顧客蒞臨時響起的歡迎光臨鈴聲,不只是要提醒正在忙碌的超商店員有客人進門,更是要讓顧客感到被歡迎,被接納,這裡非常歡迎你的到來,這裡24小時都是可以容納下你的地方。

小說中第三章的《憂鬱的草莓百匯》的主角梓,每週二都會去離自己家稍遠的便利商店,她會趁著媽媽還沒下班之時,在那裡享受著自己喜歡的甜點,不只是主角本身的愛好,我想也是因為那是她僅存的能自己決定的,不為人知的樂趣,不受他人所控制之事。
梓從小便與媽媽好友的女兒美月一起長大,因兩人的母親是閨蜜,上同一所學校,至今生兒育女後也依舊,所以都希望女孩們可以跟自己一樣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但,媽媽們彼此是好朋友,自己與美月一定要與他們一樣嗎?就算是不對的事?故事中以一位梓從與同班同學那由多的相處中,慢慢領悟出了這點,她變得不再是附屬品,她變得有勇於拒絕,她變得敢於不一樣。

故事裡的情節很貼近現實生活,可能是所有人從小到大或多會少都經歷過的事。但當初的我們,迫於同儕壓力,可能選擇的都像是加奈子的角色,趨炎附勢,就算是不對的事情,我們也會逼自己打從心裡認為它就是對的,尤其是青少年時期的意見領袖,更是具有壓倒性的群眾魅力,迫使我們不得不附和。不過幸好,梓最後因為發生在那由多身上的事件也因而有了勇氣面對,那由多經歷了那麼多不為人知的艱難都撐過來了,那她一定也可以!

便利店門司港小金村門市,見證了主角梓與那由多的因緣與際會,改變了梓的中學生活,甚至是往後的一切。小說中其他人物與便利店的故事,又是如何精彩呢?令人迫不及待!
展開
心願麵包店:韓國暢銷突破50萬冊超暖心經典!【親筆簽名版】
讀者評分
4.5
|
2024/07/11
劇透警告

選責

曾經聽說過一句話,「人的一生,不過就是一直在做選擇。」大到升學時要念哪間學校,踏入職場時要找什麼工作,小至早餐要吃什麼,看youtube搭配晚餐時,要看哪一個頻道。研究顯示,一個人每天要做的決定,次數就超過上萬個。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在練習選擇,練習面對,練習接受啊。

生而為人,趨吉避凶是人之常情,不過,你能保證自己所選擇的,結果都會是對自己有利的嗎?你可以為自己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負責嗎?不論最後的結果是好是壞?在你下決定前,你有仔細思考過若是最糟的狀況,你承擔得起嗎?

麵包店所販售的商品,與《神奇柑仔店》的零食有異曲同工之秒,麵包與零食的使用,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端看人如何使用,並無論如何,你得接受結果,為自己的作為所負責。

書中的顧客跟店長的對話實在發人省思,切中人心的就是,每次當我們看見實現心願,達成願望的那些人,都會歸因與於他們在對的時機做出對的選擇。我們就會像顧客所質疑的:「哪有每次都會選到正確答案的人啊,你的人生裡面做錯決定的時候一次也沒有嗎?」而店長回道:「作出錯誤選擇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錯,大家應該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如果連選擇的結果都要依靠看不見的力量來處理(亦即只能依靠他人,無法自己解決),你的選擇就會往更無法挽回的方向發展。」所以,並不是他們每次都做出對的選擇,而是就算是面臨不是那麼好的結果,他們也會誠實以對。

我們得承認,人生中雖有很多事是我們無法依靠自身意志所決定,例如出生背景、學校同儕、他人的想法,就像本書裡,主角無法選擇他的父母親,他被迫作為一個罹患憂鬱症後來上吊自殺的母親和犯罪者之父的兒子,也沒辦法決定裴老師在其內心所產生的抗拒、疏離和惡意,這些都是沒有其他選項的單選題,且必選。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選擇權也日益漸增,得學會自己承擔責任與後果。主角其實也可以選擇不要將巫毒娃娃交到裴老師的手上,但最後,他卻選擇親自交給她,這才認知到,裴老師連這一點時間都沒法忍,外加父親每每無動於衷的表情更是撕裂心肺。這樣的行為模式其實與魔法師麵包店店長相同,他已經確定可以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這是經歷了多大的絕望與哀痛,又需要多大的耐受與隱忍和覺悟,才能下的決定啊。不過也幸好,巫毒娃娃沒有被塞進為達成願望所需的餡料,主角往後的人生,才得以擁有選擇權。
展開
微壓力:小情緒如何累積成大問題?巴布森學院全球領導力教授 ✕ 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 重磅力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6/30
🔖蛤!原來這就是微壓力

你也深受微壓力困擾而內耗自己嗎?微壓力為什麼如此令人難以應對?就是因為它不會進入人們的意識裡,不會引發人類在面臨危機時產生的戰或逃的本能反應,發生得極快且突然,使人難以逃避且可能常常伴隨著漣漪效應,持續幾小時甚至是好幾天。

微壓力是微小的瞬間壓力,由我們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中的一些人所引發;這些壓力司空見慣,幾乎察覺不到,但累積起來的損害卻往往總是壓垮人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摘自本書)

我也是直到打開了這本書仔細閱讀,才知道那些試圖無聲無息困擾我的,無名的壓力與壓迫感,完全符合作者歸納出的特徵,它們就是微壓力。書中首先清楚說明了微壓力的幾種類型,其次是可能產生微壓力的情況,後來更提供了讓我們在生活中能用來對抗微壓力的策略,並在每一章節都有設立“指導時間”(策略運用)。當然,方法可能無法適用於每一個人,但我推薦你可以從裡頭找幾個你認為比較容易入手,適合你的工作或人際的場所,不妨一試。


🔖微壓力處處皆是

微壓力不只會削弱我們思考的彈性空間,更會耗盡我們的情緒儲備,讓我們感到煩躁、雜亂。歷經了一整天的辛苦工作、學習,晚上倒在床頭時,還記不清楚或想不起來今天的我們到底做了什麼?這些都是微壓力已經與你共處的存在證明。

我相信不只是職場上,不少時候我們尤其得留意我們在與親近的人相處時,微壓力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冒出!公司裡會因為主管的朝令夕改,造成你又得適應專案的調整,人際的溝通,屬下的臉色,團隊的信任與協調,你可能還會因為得花更多時間處理後續,假日加班,而影響到你原定的與家人、親友的行程規劃,更因為自己的沒辦法與必須,而在心中萌生罪惡感。而且最後你忙得焦頭爛額的結果,到頭來竟然又是一場空。可是,這並不是你的錯呀!


🔖從小處著手吧!

那到底該怎麼辦?作者從那些績效優異的人們中,歸納出了些共通點,提供不同的幾種做法。不過,追根究柢,我們得要去找到生活中事件的意義,因為當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強烈的意義感,就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微壓力,才也有可能妥善處理、預防。

微壓力因不起眼之處而起,使人拚命在縫隙中求生存,在浩瀚大海中不停掙扎,簡直就要溺斃。試試從簡單、立即可以解決的事開始,讓自己不要再因微壓力而無盡內耗!
展開
我的過動人生:昆蟲老師吳沁婕的追夢日記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7
🔖不一樣也一樣

看完這本書,就像吳沁婕老師從小時的成長歷程到這本書完成的將近三十的階段,在我的腦海中活過一次。這本書的出產,讓我可以看見ADHD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看見了這個世界對他們的認知。我很喜歡作者在書末提到的,「診斷」這件事,並不會造成孩子被貼標籤,因為貼標籤這種事,想貼的話,根本不需要診斷。很多時候,貼標籤這種事,根本不是我們師長、孩子的同儕貼的,而是家長自己貼的,而他們貼的標籤的名字是---「老師給我的小孩貼標籤」。這時候,我們覺得無奈,覺得無能為力,覺得很疲憊很厭世。不過我也認為,的確,這些孩子沒有不一樣,他們跟其他人一樣有能力,有認知,也有跟其他人一樣有受到合適教育的機會與權利,還有跟其他人一樣受到人人尊重,人人都應被理解的「尊嚴」。所以,每個人都一樣,一樣的是個體都應被適合他的方式對待;而每個人也都不一樣,不一樣的是存在於個體上的個別差異本就不同。而這些因為生物演化而必須存在的個體差異這件事,又是每個人都一樣。

昆蟲擾西說:「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理解,是真正的面對問題。」我一直認為,標籤,其實是要讓師長、同儕可以更認識該個體,幫助周圍的人理解他的狀況,可以知道很多時候是孩子由不得自己,是他也沒想到會如此,需要他人能體恤、尊重個別差異的。而最終目的,也是要讓孩子認識自己。

🔖ADHD的發展尚未成熟

大多時候,由ADHD孩子前額葉發展尚未成熟,導致腦神經迴路上運作的不同,他們多數在遇到事件時,較無法後設認知,會在某一個觀點上斷線,會執念在自己的固定思維。可是,很正常呀,他們的腦迴路沒辦法跟其他人一樣的方式運作啊,要怎麼要求他們能用同理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呢?我們身為師長,就是像你我的日常,每天都教,每週都教,每月都教,每次,都教。等到他成長,等到他成熟,量的累積多了,會有質的改變。只是,也可能是到大學,或是出社會。

🔖我班上的ADHD

我的班裡,有領牌的ADHD的孩子就有四個,更別遑論還有「暗樁」,還有其他類別的症狀的孩子。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一樣,有衝動的,也有注意力極度缺乏的,也有合併的,而我,對待他們每個的教育方式,也會也些許不同。其中一個孩子,注意力缺陷,又同時有選擇性緘默的情況,可是,當我越發了解他的生長環境與背景,還有以前經歷過的種種,我越能理解也越能「體會」到他所接觸的一切。於是,我的方式是,帶他了解這個世界,我帶他學習,帶他看待事件,帶他解決問題,帶他認識感情與情誼,用發生在他身上和我身上的故事,帶他用更高更遠的觀點,看待現在這個跟他所認知到不同的世界。現在來我的班上第二年了,他不再不接受他人的協助,不再根本被動學習,不再飛到九霄雲外(還是會啦,不過頻率有減少),還會主動跟其他人說話,還能跟其他人一起完成任務。上週,我跟幾個孩子圍成一圈在討論數學,他回家後還問老師說他這樣做對不對,沒想到,他都在一旁偷偷聽,而且還願意為了這題再花時間。我也馬上跟他說,不論他有沒有想出來,老師看見他願意花時間心力在這上頭,已經值得了。最令我感動的是,我發現他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良苦。

🔖做對的事情好像也錯,怎麼辦?

教育,好難呀。不只是上述提到的類別,孩子其實每個都有他的個別狀況,都有他們令我們師長苦惱、得思索一番之處。我們還得面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難時刻,還時時懷疑自己這樣到底是不是對的,到底成效什麼時候要出來,還得被人說老師不講理、不理解他們、不接受他們、對他們不公平、給他們貼標籤,甚是像這樣被寫在書裡。就像昆蟲老師也在他的書裡提到不少次她不喜歡的老師,不喜歡的作為,可是,我們只是做對的事情啊!下一節要考化學,看到學生拿地理課本當然會生氣,覺得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就算沒是因為沒抄筆記所以沒辦法,也給我拿出來,因為你得承受自然後果。但孩子不懂為什麼啊,他們不理解啊!我們也只能跟他們說清楚我們作為的意義,也教他們解決方法,下次如何面對。(就國小生來說啦,我個人認為國高中了他有想到解決方法了不是不行)


那要不要教?我可不想看到高中生毆打老師的事件再次發生。


但我想,我們都想要我們教出來的孩子,也能對他的不一樣,感到認同。

也知道他的不一樣,跟大家都一樣。
展開
你的善意,是孩子的光:有教無淚,從愛出發,神老師的陪伴全教養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7
開始認識神老師這號人物,是臉書上的粉絲團,讀過神老師分享的好多文章,但這是第一次讀神老師所寫的書。作者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教育路上為特教生發聲的神老師,最小的女兒出生不久也被鑑定為特教兒童,肌肉耐力不足,發展較慢,學習能力也較弱,需定期回診與做復健。

書裡神老師提到各個特教生的案例,越是翻閱,就越覺得,哇!我遇過的孩子也是這個狀況,老師怎麼都知道!根本一模一樣!現世代的孩子注意力較不容易集中,雖老師講的是ADHD的個案,但好多在班級上,在課堂上所發生的狀況都好相似!就好像是我現在正面對的問題!

神老師在教育領域專研已久,又同時身為特教孩子的母親,最能感同身受特教生家長的心情。神老師說,對於資源班她一向都建議要去,因為資源班是個別化教育,老師能集中投入資源在學童身上,但當自己的女兒也面臨這個問題時,卻也猶豫了,因為家長們都不會想要自己的孩子被貼標籤,被異樣的眼光看待。

神老師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也產生好多特教生家長會有的焦慮與自責跟無奈,但神老師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逼自己長出力量,對抗社會中的不公義與他人的貶低語言和眼光。不只如此,神老師對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親力親為,協助募捐衣物與生活用品,還幫忙家長找工作,讓孩子的下一餐有著落;對班級經營也很有一套,不僅將特教、弱勢的孩子顧得好好的,也教育其他孩子,絕對不能出現欺負、霸凌的行為。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老師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因為其他同儕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取決於老師,如果老師總是用罵的、認為他能力不好,同學也會討厭跟他相處,但如果老師願意給孩子機會,願意花時間陪伴與教導,同學也比較能接受這些孩子,願意跟這些孩子做朋友。

讀完神老師的書感覺心中的教育信念又一次被點燃,對於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有了參考的依據,面對難關時可以有更多勇氣,也堅決了願意付出與愛孩子的心。
展開
夜晚的血都是黑的:榮獲國際布克獎及龔固爾高中生文學獎,暴烈絕美的驚人之作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4
你曾經聽過 「解離」狀態嗎?
解離是人在壓力過大時,出於對自我的保護,會感覺到靈魂脫離了身軀,自己彷彿不是身處在這個世界,用第三者的角度來旁觀自己的一種狀態。上次接觸過這種主題的閱讀,是在林奕含所著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故事中的女主也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以一句「溫良恭儉讓」主導全書節奏,如同本書「以神之實」一般,主角阿爾法被迫相信自己所秉持的信念,而逼迫他的人,正是他自己。在好友馬登巴肚破腸流的當下,卻沒有給他個痛快,阿爾法在道德義務與人性的掙扎與拉扯間,聽著馬登巴從剛開始還帶著笑意的哀求,到死前的咒罵與怨懟,眼睜睜看著好友在極度的苦痛中離去,在必須遵從人性的時候違反人性。

阿爾法是戰爭時被殖民母國所“培育”的驍勇戰士,殖民母國希望他們勇敢、奮戰,像個野蠻人一樣,替國家殺死敵人,除掉異類,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法國會感激你們、欽佩你們。報紙都在談論你們的戰績!」殖民母國用這種精神上的種族認同,深入殖民地的人心,讓他們相信他們是在為更大更整體的他們打仗。統治者希望他們什麼都不想,只要服從,而他們也把這「遵命」,信仰成至高無上的榮譽。阿爾法在經理此事件後,發展了一套生存方式,他會在戰時假裝是戰敗者,一動也不動,在夜裡將來臨時,抓住敵人撤退的腳踝,砍下他的手腕,帶回去己方陣營中。眾人起初肯定、讚賞阿爾法,想像邊嘲笑敵方再拿不起武器的身軀,讚揚他是族群的榮耀,世代家族會以他為榮,後來漸漸發現不對勁,這種做法違反人性,不是他們所要的......

阿爾法說他懂了,他可以什麼都去想,所有他希望去想的事,他都可以去想,只要別人什麼都不知道,就沒問題。他可以用一種很近的距離觀察它們,以前他不曾也不敢想的事,只要藏在腦中,其他人永遠不會知道。「我和他們唯一的不同,是我經過深思熟慮在成為野蠻人。」故事中會看出阿爾法同時將服從與他認為的不服從裝進腦中攪拌,但對殖民母國來說,他們發生什麼事,他們怎麼想,這都不重要,只要戰爭打贏就好。可是,不要忘記,不論什麼種族、地位、膚色、貴賤,犧牲者流出的血液都是從鮮紅色到暗紅色,這點,大家都只能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