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力莎愛閱

5則書評

5本書評分

4位追蹤者

31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讀懂一本書:3300萬會員、22億次收聽「樊登讀書」創始人知識變能力的祕密完整公開
讀者評分
5.0
|
2024/07/29
這本書看似輕薄,但內容紮實,對於增進個人閱讀、講書以及寫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乾貨滿滿,可以細細品讀。個人覺得第三章看到最後,再往回看第一、二張章比較順。

#如何讀懂一本書?
「想要更快、更精準地讀懂一本書,首先要建立一個理解力的池子,其次是要讀一些比較難攻克的書,最後是養成讀書做總結的習慣。」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夠讀懂多難的書。量勢必會產生質變,但前提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是不斷進步的。」

「閱讀足夠廣泛,你才能夠淡定地對待每一本書,去發現每一本書真實的價值和優點。」

「養成讀完之後做總結的習慣。」
人的大腦經過了間隔,經過了回憶的挑戰,對內容的記憶力才會更深刻。


「講給別人聽」
講書是一種強沉浸式學習的方式:過程中需要主動在書裡的字裡行間尋找脈絡和意義,然後把它梳理出來,再加上準備的過程中你的專注力比平時高,這一連串的行為會極度且長久地鍛鍊思維邏輯。
展開
女人的計畫:經歷過家暴、挫折、貧窮後,她仍保有美麗、冒險、家庭、成功、健康。她是鋼鐵人伊隆.馬斯克的媽媽
讀者評分
4.0
|
2024/07/29
#家暴零容忍
伊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現在的她光鮮亮麗,一位單親母親養育了三名出色的孩子,七十多歲,除了美麗高雅的外表,還擁有自己營養學和模特兒事業,事實上她是一名被家暴長達九年的人。

他的前夫也就是伊隆·馬斯克的父親。當她被毆打時,最小的兩個孩子躲在角落哭泣,五歲的伊隆·馬斯克則試圖揮舞小拳頭想要阻止。後來在伊隆的祖母嚇阻下,前夫雖然停止對她的身體虐待,但語言虐待變得更嚴重⋯。

他說:「如果妳敢提出離婚,就會用刀片刮花妳的臉,還射穿孩子的膝蓋、留下三個跛腳的孩子給妳撫養,這樣我妳不能當模特兒了。」

即便離婚會變得窮困,也不願意向家暴低頭。畢竟當時若不離婚,她和三個孩子的命運就會不一樣了。

梅耶說:「我希望你閱讀本書後,能比我少經歷一點奮鬥掙扎之苦。」家暴的部分她想要訴諸的是:

「不管有多麼辛苦,你都得撐過去,你必須走出來。」

「如果你活在另一個人給你的恐懼或害怕中,你必須訂計畫掙脫現狀。如你處於一段不快樂的關係,趕快竭盡一切離開。我等太久了。」

「不要一心指望別人或情況會改變。除非自己主動去改變,否則改變永遠不會發生。」
展開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讀者評分
4.5
|
2024/07/29
女兒上幼兒園了,我也開始「整頓」自己。
《原子習慣》這本書,有提到一個新習慣建立的方法,剛好適合現在想要建立運動習慣&減重的自己。

✅最好的選擇放到最顯眼的位置。
想要健身,就要把健身相關的服裝、器材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當你看到那些物品就知道自己該運動了。

想要多喝水,就把水裝滿,放在各個你常會待的地方,當看到水瓶就知道要喝水了。若沒有適當的提示,就只有身體感受到渴,才會想到主動喝水。

反之,如果你要消除壞習慣,就要把它「藏」起來,例如零食、飲料,不要暴露在觸目所及或者可以輕易拿取之處。

✅一個空間、一個用途。
「為工作、讀書、運動、娛樂與用餐隔出不同空間。盡量避免把兩種習慣混在一起,因為當環境混合,習慣也會開始混在一起,獲勝的通常是比較輕鬆的一方。」


最簡單的例子,當你把臥室當作閱讀的地方,往往是瞌睡蟲戰勝書蟲。坐在專用的書桌,專注力就會不請自來;當睡眠是臥室裡唯一會發生的事,你就會容易入睡。

自己嘗試過在家裡運動,但家裡太多會使人分散注意力的地方,例如沙發、床、電視,甚至看到髒亂就想要打掃,所以始終無法建立新習慣。所以決定報名健身房,把運動環境獨立出來,就不會讓焦點渙散。

✅時間和地點的提示。
就是所謂按表操課。
運動,我會於早上九點到健身房運動。
閱讀,我會於早上十一點坐在書桌閱讀。
「當夢想太模糊,就很容易整天將小例外合理化,而不去處理成功所需的確切任務。」

✅習慣堆疊
「把想要的新習慣,和每天已經在做的事綁在一起。」例如:
(每天在做的事)早上倒咖啡+
(想要的新習慣)靜心一分鐘。

(每天在做的事)脫下上班的鞋子+
(想要的新習慣)立刻換上運動服。

(每天在做的事)坐下來吃晚餐+
(想要的新習慣)我會和家人分享我每天心懷感激的事。

最後用一句作者的話總結:「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展開
長安的荔枝【首刷限量版:作者印刷簽名扉頁+地圖小海報】
讀者評分
5.0
|
2024/07/29
整部小說約三四個小時就可以讀完,情節跌宕起伏,讀起來酣暢淋漓。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這首詩,古今盡皆知楊貴妃愛食荔枝,
但其背後真意,皇上為了博得笑顏搞得勞師動眾,其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最終還是由無數低層官僚和百姓買單。
————————————————————
李善德,是一介精於計算數字的九品芝麻官。好不容易存了點錢,買了一間長安蛋白區的一座平房,準備成為房奴。不料,卻被主管用了陰招,不得不接下一個不可能任務—需於楊貴妃誕辰日,從嶺南獻上新鮮荔枝。

「荔枝三日便會變質,就算有千里的龍駒,也絕無可能從五千里外的嶺南把新鮮荔枝運到長安,這不是肥差,而是一道催命符」。


李善德以為撿了個肥缺,沒想到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啊!此事辦不成,就是掉腦袋。看這本書時,也勾起了自己在職場的片段回憶,正如序言人說的:「閱讀每一行字,都像是在閱讀自己」。
 
以下是我覺得不錯的句子: 
🎯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跳胡旋舞的要訣,不是隨樂班而動,而是旋出自己的節奏。
🎯商人,最重視的就是明白,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做事嘛,也要和明白人一起做,才開心。
🎯做生意,賭的便是個先機。
🎯做官之道,其實就三句話:和光同塵,雨露均霑,花花轎子眾人抬。一個人獨食,是吃不長久的。
🎯他必須努力證明,自己有無可取代的價值,才不會在這個大盤裡被擠出局。
🎯無論什麼爛人都有優點。
🎯既是身臨絕境,退無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說不定還能搏出一點微茫希望。
🎯千古艱難唯做事,一事功成萬頭禿。
展開
湖濱散記【獨家收錄梭羅手繪地圖.無刪節全譯本】:復刻1854年初版書封,譯者1萬字專文導讀、精選中英對照絕美語錄
讀者評分
4.5
|
2024/05/11
梭羅在《湖濱散記》這本書裡說了一個故事。
有個印地安人看到白人鄰居過得很富裕,有豪華氣派且裝潢精緻的房子。他認為:「只要掌握一個技能,再應用一些邏輯,財富與地位就隨之而來」。
於是他決定:「我也要做生意!我會編籃子,這是我可以做到的事」。

他單純地認為,只要完成了籃子,客戶就會購買。
但他沒有想到,他需要「讓籃子值得別人買」。
或者應該去賣一些值得別人去買的東西。
「自我感動是賺不到錢的。」
而且他沒看到的是,有錢的白人鄰居為了「供養」這棟房子,所付出的代價有多少。

梭羅也曾編織一個非常精緻的籃子,
但他並沒有想要讓籃子值得任何人去買,
純粹覺得這是值得他去編的籃子。
所以他並不需要研究如何把它做得值得別人來買。
反而,他研究的是「如何避免以後得靠編籃子生存」。

人們讚美並認為成功的生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之一而已。為什麼要犧牲其他種生活方式,只誇耀某一種?

他去偏僻的瓦爾登湖的目的,不是為了過節儉的生活,更不是為了過昂貴的生活,只是為了「去障礙最少的地方,做一點個人想做的事」。

2019年去了日本中禪寺湖。記得那天細雨濛濛,我撐著傘站在湖岸邊,看著眼前的景緻,讓我想起梭羅描述的⋯

「湖是最美麗的、最有表情的風景。它是大地的眼睛。看進湖中,觀者可以衡量自己本性的深度。」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