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6
user-img
kenneth

145則書評

145本書評分

3位追蹤者

5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4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
讀者評分
4.5
|
2025/04/18
本書文章聚焦歐陸哲學當代思潮,包括羅蘭巴特、班雅明、福柯、阿甘本、蘇珊桑塔格等;並討論當代著名作者如村上春樹、昆德拉、里爾克、夏宇、西西等。書中從理論大家以及經典作者的作品中尋找書寫理論的根柢,探求書寫的內在動力與自我要求.
考辨與詮說:清代台灣論述
讀者評分
4.5
|
2025/04/18
本書為長期對清代臺灣的研究論述,內容包括文學、族群、歷史等。作者提出「國家認同歧異與原鄉再現」的觀點,以解釋清代社會動蕩的因素。
臺灣人意象:凝視與再現,香港與大陸影視中的臺灣人
讀者評分
4.5
|
2025/04/18
本書即是針對相關華語影視作品中涉及這個相關主題的文本進行論述分析,嘗試補足這個缺口。透過影視作品對彼此的凝視又推進到全新的階段,經過實際接觸與交流所產生的刻板印象與互文性,也大幅影響兩岸三地的電影創作.
主權神話論:秩序和衝突
讀者評分
4.5
|
2025/04/18
本書著力批判主權國家的神話想像,藉此推論主權獨立並不能保障人的自由自主,反而會墮入形式帝國主義的支配中;只有重新在帝國批判中理解主權的由來和發展、重新設想新的國際主義,並且更新抗爭的語言,才能為抗爭的方向尋找新的出路.
疾病與文學:台日韓作家研討會論文集
讀者評分
4.5
|
2025/04/18
將「疾病」視為閱讀策略,觀察「身體」、「心理」、「精神」等疾病,並探討其背後的社會文化隱喻成因──殖民遺產、性別規訓、資本主義勞動、現代化生活等。
島嶼離返:台灣文學的戰時記憶與敘事再現
讀者評分
4.5
|
2025/04/18
本書以大東亞戰爭及其遺緒作為思考基底,展開「日治台灣與帝國戰爭」、「復員重啟與社會內戰」、「島外台人的述史敘事」三項主題討論。
最後一課:在時代盡頭,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在時代亂流裡,他們離開教席,卻留下見證。書中有逾百人的告別演講全紀錄,也有因倉促離別而執筆寫下「沒有發生的最後一課」。時代會倒退,潮流會瓦解,歷史在重演,但有一堂課將永遠留在心裡,歷久常新。
未竟的革命: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日常抵抗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本書意在於記錄與分析香港鉅變下不同人士的實際感受,包括前線抗爭者、律師、家長、基督教徒、海外移民與留港台灣學生。
中國現代性的黎明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本書是《思考中華民國》的先行著作,「中國現代性的黎明」意指中華民國體制所凝聚的中國現代性有傳統文化的養分。
時代推著我們前行: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本書是羅冠聰首部結合回憶錄、流亡筆記和政治評論的著作,他不僅回顧自己的童年和家庭生活,還敘述遠赴美國求學,乃至於決定離港流亡背後的心路歷程。面對中共和港府的打壓、外界的質疑和攻擊,羅冠聰也寫下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所思所想。
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這十一篇文章,不約而同地,把研究視野拉回具有創造性的人。不再強調定義分明的概念,把「生命」放回歷史、把「生命」放回研究視野,讓人的生命重新主導政治,讓人回到歷史場景,構成歷史的動力,幫助我們拉開觀看社會運動更豐富的角度。
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這本書可說是第一本全面從歷史入手,按照時間和空間脈絡書寫的318運動全景圖。另外也罕見地詳細比較新舊媒體在這段時間交鋒的優勝劣敗,以及不突兀地刻畫各角落的公民身影。
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全新增訂版)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這是一本關於兩個學運世代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從野百合到太陽花,不論他們是映照、銜接、輪替或合作,他們已經為台灣社會散發出益加灼熱的光芒。
5.18光州!光州!:決定韓國命運,光州民主化運動全記錄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光州事件不只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也對八○年代亞洲國家的民主化運動浪潮產生重要影響。本書以時間線及大量地圖,具體記錄下從1980年5月18日到27日抗爭民眾被特戰部隊完全鎮壓為止的事件演進。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的研究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是最早研究群眾心理的先驅,他在書中指出,「群眾從未渴望真相。誰能為他們提供幻想,就能成為他們的主人;誰試圖摧毀他們的幻想,就會成為他們的受害者。」
和自己一起:「愛自己,直到世界末日」印簽句子海報版【博客來獨家】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一個人旅行有時是封閉的。因為所見所思,只能在自我的內心翻攪。但我們透過作者的眼,作者的心之所向,在她行走的節奏裡,她見面的朋友, 她看見的風景,她與生活和動物的「對話」。 許多細節漸漸累積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愛自己的一封情書。
革命心理學:烏合之眾的信念與狂熱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勒龐在《革命心理學》書中延續了經典作品《烏合之眾》對群眾心理的觀點,藉由十八世紀歐洲發生的革命事件,解讀歷史上群眾瘋狂的真實案例,驗證普羅大眾為何在那個時期會如此肆無忌憚、殘暴、判若兩人。
變成的人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6
《變成的人》以太陽花運動為中心,逐步展演運動前後的事件。呈現社會運動參與者的記憶標籤,不應被簡易歸類為「光榮/創傷」的正負;而是透過連續與斷裂的漫長生命歷程,在持續追尋與失語滯留之間移動、變化,容留更寬闊的想像與對話空間。
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
讀者評分
4.5
|
2024/10/19
在回顧千年的東南亞史時,便不能用已知的現代邊界來描述,否則會進入歷史的誤區;也因此,本書作者瑞德便使用島嶼或集水區等地理單位,詳細論述東南亞從無國家、弱國家、到民族國家的複雜歷程。
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
讀者評分
4.5
|
2024/10/19
書中的思考承接了過往人類學反省的基本精神,但更強調從空間的反思進入時間的反思,並迎向非生產性導向的另類時間觀,裡面有學習、醞釀,與等待,更有驚喜、頓悟與啟發。這一切看似缺乏「效率」與浪費「時間」,卻正有助於捕捉複雜繽紛的動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