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user-img
Citta心的小老師

12則書評

12本書評分

3位追蹤者

6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2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啟發比爾.蓋茲創業原力,矽谷祕傳70年禁書,潛能激發必讀經典,「祕密」書中引用多達16次(暢銷百年經典 全新譯本)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3
有的人看起來似乎毫不費力,就能吸引到成功、富足和成就,有的人則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嶄露頭角,而有的人認為富貴是有錢人的權利,總為自己的不行動,找藉口推諉。  為什麼會這樣呢?

非凡與平凡的主要差別,在於是否能理解「思想的創造力量」。  一個人能夠在想像中創造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不能實現的,我們所需要的,僅僅是把蘊含在我們內在所有潛能激發出來。  

以下是我整理出「致富金鑰」中的十個重點:  

1:大多數人都試圖透過在「果」上面,下工夫,來改變果,但這麼做,只會把一種煩惱,換成另一種煩惱,所有的成長都源自於內在世界。  

2:我們活在一個充滿可塑性的心靈宇宙中,而塑造讓物質成型的,就是我們的「思想」,心靈具有創造的能力,它能使目標與相關事物互相關連,而使之成真。

3:決定我們在生命中要經歷什麼的,是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思想總是走在行動前面,如果我們不期望要得到些什麼,那我們就什麼都得不到。

4:我們身為「無窮宇宙」的代表,自然也不應該匱乏,要取之前必需先「予」,我們給出去越多,就能得到越多,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宇宙藉以展現其能力的管道。  

5:吸引力定律為我們吸引而來的,並不是我們“希望能擁有的”,它只會為我們帶來,我們透過思想,在有意無意下創造出來的東西。

6:視覺化想像就是在心中描繪圖像的一種程序,我們的人生會依此為樣本而塑造出來,所以請務必讓圖像絕對清晰,並且輪廓鮮明。

7:在心中不斷想著你所期望的狀況,然後用已然成真的方式,肯定地說出所希望的狀況,只要這麼做,就能創造一句強而有力的「肯定語」所能產生的價值。  

8:我們必須先相信自己所求的都已經實現,如此所求的才會隨後成真。「相信,就會實現」是運用思想創造力量時的重要心法之一。  

9:吸引力定律的另一個名稱就是「愛」,宇宙間的一切都脫離不了愛的法則,它同時也是萬物背後的創造力量,當任何思想被注滿愛時,這個思想將變得所向無敵。  

10:我們已經知道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遵循吸引力定律,而來到生命之中,在一個不快樂的意識環境中,快樂的思想是無法存在的。因此,首要之務,就是「改變意識」。

  ✨感想:

 內在世界是因,外在世界是果。我們常對自己吹毛求疵,自我譴責,一點也不愛自己。尋找人生中的奇蹟時,不愛自己,不懂得有意識地活在當下,可能會讓我們將想要的東西,推離身邊。  如果我們不愛自己,就不可能感到真實的快樂,如果我們活在“懊悔過去,擔憂未來”的無意識裡,便是阻擋了宇宙給予我們所有的愛和美好。  

✨結論:  

當勇敢、果決、力量、靈感,這些極具創造力的想法取代了匱乏、限制和嘈雜的聲音。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得到了重塑,我們外在的環境、際遇也將得到奇蹟般的轉變。  雖然此前的我們是在黑暗中摸索,但透過「致富金鑰」,我們打開了無限可能的大門,我們無須再仰仗外在的助力,而是透過充分掌握「心靈的創造力量」,我們都能為所有的關係,和人生的各個領域,帶來豐盛富足,帶來黃金般的美好。
展開
小小的改善:讓人生緩緩穿越痛苦的100個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8
大多數時候,我們真的很忙。


忙著追逐永遠都填不滿的快樂,忙著在轉瞬即逝的機會裡失落,忙著抵抗疾病和衰老,甚至,我們還忙著為「打翻的牛奶」耗損自己。


我們最大的內耗源自於後悔過去的事,以及擔憂未來的事,然而,生命最好的著力點就在當下,唯有當下才是我們有能力去改變的。


《小小的改善》書中提到這麼一句話:「幸福固然重要,但是懂得察覺幸福的心更重要。」


擁有察覺幸福的能力,意味著,在我們眼裡,每件微小的事都值得帶著「一切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的心境去看待它。


📌誰說我們就該收下別人的批評


在我們生活周遭,總是存在大肆享受我們的親善、喜愛刻薄挑剔之人,若有人對我們卑劣無禮,請學會一件事:將批評退還給對方。


有很多人明明分不清是非曲直,就擅自批評,要求別人都應該按照他們的想法行事,用「你就是沒有我懂」,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別人身上。


熱衷剝奪別人能量的人,是過得不幸福的證明,我們大可不必他們說什麼都照單全收,或分神去關注。


我們的善良,不該被錯的人利用,他們的批評影響不了我們的本質,我們根本不需要因此而全盤否定自己。


📌聰明生活的人不會說「反正」


時常說出「反正」的人,是喜歡在嘗試前就自作主張下定論、缺乏發現有趣事物能力的人。


「反正又不會成功」、「反正又沒有人感謝我」是從自己為數不多的經驗中,妄自歸納的結語。


當我們把「反正」當口頭禪時,我們便預言了自己「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們都要學習讓自己心中的海綿保持乾燥,不斷吸收新知,時時懷抱「初次體驗」的心態,聰明生活的訣竅,便在於擁有一顆「能創造出快樂」的心。



🌈新書試讀心得


你可能會對以下的情境很有共鳴:


你下定決心今天就要減肥,但實行一陣子後又無法抗拒美食;你下定決心不再花那麼多時間在社群上,但沒多久卻又故態復萌;你下定決心開始學新的事物,但一下子又不了了之。

當你在暗黑的森林裡迷路時,或許你會需要清出一條穿越森林的道路。


有些人能看到出路,卻發現一直在退步,但其實倒退也是找到出口的一個過程。


這時候,我們不乏累積小小的轉念,小小的改善,其實,人生嘛隨心所欲一點,也沒有什麼不好,不是嗎?


#小小的改善試讀心得
展開
有些事不必在意:不安、憤怒、煩惱都能放下,讓心平靜的106個練習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4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說的每一句話、每個細微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我們的心靈播下一顆種子,它就像我們根深柢固的信念,總有一天會啟動微小的能量,從內在生根發芽。


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


不在意的意思並非是「看破」,而是擁有清明的心,參透事物的本質;而在意就好比留下印記,它像羽毛輕輕掠過我們的念頭。


我們終將面臨某種「信念上的抉擇」:當你做出決定,就要有放下其他選擇的覺悟。


有的種子破土而出長成撼動人心的喜悅經驗,有的種子卻長成糾結人心的痛苦經驗,有些事與其勉強自己成為「好孩子」,極度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倒不如灑脫點,不必那麼在意。

✨感想:


曾經聽過一句話:「問題是好事,因為那讓你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你的問題,就是你的道路。」


了解一樣東西不適合自己,或是覺察自己想實踐某種關係上的斷捨離,果斷地鍛鍊「不在意的力量」,其實是內心變得更加成熟的象徵。


如果一直在意被人討厭、在意讓別人失望,我們就會變成一個只會按照他人行事的傀儡,深受「不想讓人失望」的恐懼操控。


與其在意別人的目光,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專注在自己身上。

你有珍愛自己的日子嗎?你有用心的品嚐生活中的美好嗎?你有跟自己來一場滿懷愛意與感激的內在對話嗎?


這些問題,與「我要如何討人喜歡?」或「我要如何迎合別人?」相較起來,是不是成為不在意的人,丟掉無謂的執念,心變得輕盈多了呢?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自覺地背上了名為「不被理解」、「想要被愛、被人需要」各式各樣的包袱負重前行。事實上,在意別人怎麼看待我們,等同於把力量交託到別人手中。


弱化自己,不會讓我們活得比較出眾,倒不如勇於捨棄無法掌握的事,試著重新享受變化,有些事不在意,人生會更美好。


#悅知文化
#新書試讀
#有些事不必在意
展開
討好自己就夠了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6/03
|
電子書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學過怎麼說「不」,我們太常說「好」,太想當好人,太想被認同、不被討厭,而把自己困在「好人標籤」裡。但其實把自己立場說清楚,適時設立界限,我們才能真正的發揮自己的價值。




以下,是我整理出「討好自己就夠了」的書中重點:




✍️人生的當務之急,就是拋開顧慮好好休息




*成功、天才、棒不棒的定義,實際上都由我們自己來決定,每天都要讚美自己「能做到的事」,不勉強自己去嘗試新的事物也沒關係。




*任何人都會有深陷憂鬱狀態,感覺動彈不得的時刻,當你感到疲憊、做什麼都筋疲力盡時,你最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的休息。




*當「加油」這個詞,讓你感受到壓力時,你可以時不時問自己:「我是不是累了?」,成為自己的神隊友,意味著你能像關懷別人那樣,好好地關懷自己。




✍️練習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




*再怎麼用盡全力,都無法感到幸福,也許是因為你從來沒想過,什麼才是「屬於自己的幸福」,他人的幸福標準,不等於你自己的,你可以坦然地做你自己,不去迎合別人的想法。




*每個人都有資格擁有幸福,但如果你無法做到認同自己、原諒自己,發自內心地接受自己,你就無法獲得幸福。




*你不必對旁人的價值觀照單全收,社會上有很多「應該」的想法,比如應該結婚生子、應該要為五斗米折腰等,但我們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別擅自把期待套在自己或他人身上。




✍️心有多累,身體都知道




*身心是共振的,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當你覺得「真的很辛苦」時,身體會變得緊繃,這時候,就可以先讓身體感覺放鬆。




*幸福,是一種內心的狀態,但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小確幸,正在發生,當我們好好感受此時此刻,活在當下,就能拾掇幸福。




*如果整天腦袋只想著「應該」去做的事,很容易變得看不清周遭的事物,試著繞一下遠路,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會發現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不逞強、不委屈、不內耗的人際關係




*每個人都透過一層濾鏡,只看到他們想看的,即使你把自己管理得很好,即使你想當個好人,還是會有人攪亂你,成為你煩惱的根源,既然如此,就照著自己步調,往前走就好。




*知道自己要什麼,別人的批評聽聽就好,犯不著放在心上。因為,必須對你的人生負責的,是你自己,專注在自身,走自己的路就可以了。




*留心人際關係中的情緒勒索,或總是說著「我都是為你好」的精神控制,如果某段關係,讓你覺得「我毫無價值」,請勇敢地逃離對方。




✍️心有餘力發現更多日常幸福的技巧




*不完美也沒關係,失敗、出糗、犯錯,都是人生的體驗,你不必當超級英雄,也不必像以往那樣過度努力,請明白,做自己是安全的。




*不是僅僅「期待」我想變得幸福,而是「決定」我要變得幸福,從我想要,變成堅決的「我要」,由我們自己決定想要成為的模樣是什麼。




*停止磨耗心靈的練習,對更多事情抱持隨遇而安的態度,心就能產生更多的「餘裕」。如此一來,不受人際關係擺佈的我們,才能活出快意的人生。




✨結論:




你有過這樣的人生經驗嗎?




雖然內心深處隱約感覺不對,卻只能對權威性人物百依百順。「可是我好累。」你內在的聲音卻不斷地鼓譟,越來越大聲,直到你再也無法忽視,再也無法袖手旁觀。




是時候對自己伸出援手了,其實這世界比我們想像中得寬容許多。你若沉迷於被人讚賞、被肯定的感覺,你就無法從“討好”的創傷反應中康復。




親愛的,請你明白一件事,無論你有做到什麼,沒做到什麼,你永遠都值得被愛,請用愛和耐心澆灌自己心裡受傷、不安全感的那些部分。




順從別人,將自己的力量交給別人,絕對不是救贖,想獲得真正的幸福,你只需要回應內心真正的需求,討好自己就夠了。
展開
內在小孩:在荷歐波諾波諾中遇見真正的自己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5/04
|
電子書
你認為,你自己是由自己的經驗和周遭的存在而形成的嗎?你至今的人生,是平淡無奇,還是充滿熱情與冒險?

當你遭遇問題,或感到一切都不順利時,你知道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嗎?

你一定也有過付出許多努力,卻沒有任何成果,只能無助放棄的那種時候。你是否有想過,真正的自己又會是什麼模樣?

*以下是我整理出「內在小孩」的十個重點,大家都可以透過零極限遇見另一個自己:

1:另一個自己,便是內在小孩,你的人生會如此,也與另一個自己有關,你越了解這個角色,你們的關係就會更加親密。

2:越是清理,內在小孩越能不斷的教導你重要的事,而清理,要從承認自己負有百分之百責任開始。

3:你所體驗的所有事情,都是由內在小孩所引起的記憶重播,零極限認為,清理引起問題的記憶,就可以解決問題。

4:所有的事情,全都在自己之內發生的,無論何時,你都要專心覺察自己的內在小孩,並保持有耐心、有感情地與他和平相處。

5:試著向內在小孩說:「今天在這裡感受到的事,並不是問題,只是內在小孩一直保管的記憶被重播而已,我們可以放下這些記憶。」

6:如果你經常抱持著「我應該要做什麼」的想法來行動,內在小孩就變成你的附屬性質,他不僅不會快樂,還會不斷累積受傷的感覺。

7:靈感是在完美時機時出現的「神聖通知」,要接受靈感,首要之務是,你必須認同內在小孩的存在。

8:勉強自己是痛苦的,但若經常與內在小孩交流,就如同一個可以每天往返的家一樣,清理的波動,會順暢的在你的內在流動。

9:如果不主動與內在小孩建立關係,那麼,便無法開始進行清理,發自內心重視、愛護內在小孩,所有的事才會毫不費力,順利進展。

10:內在小孩扮演著蒐集所有情緒與體驗的重要角色,而清理的秘訣就是「與內在小孩密切結合」,你與內在小孩的關係越深,就越能遵從靈感來完美的行動。


你的心裡有憤怒跟怨恨嗎?對發生的事視而不見,抗拒它,或想把它捏碎等態度,都不能稱之為「已經放手」。

與內在小孩建立美好關係的方式,就是疼惜他所產生出來情緒和想法,並對他說:「謝謝你表現出來讓我看到,抱歉我過去一直忽視你,請原諒我,你能跟我一起清理嗎?我真的愛你。」

現在,你的內在小孩終於不必再獨自承受,而能回牽你的手,逐漸展開笑靨了!
展開
一切安好:結合醫學、肯定句與直覺力的身心靈完全療法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5/02
|
電子書
每當出現問題時,請一遍遍重複:「一切安好,一切都是為了我的最高利益,這種情況只會帶來好處,我很安全」這將在你的生活中創造奇蹟。

以下是我整理出「一切安好」書中的十個重點:

1:肯定句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改變核心信念。你不能根據自己為他人所做的事,來評斷自己,如果你感覺自己被剝奪了,身體就會發出訊號。


2:將肯定句融入生活後,你將發現過去壓垮你的想法和行為開始發生變化,你開始不那麼害怕,焦慮,而是更平靜,更能建立自我價值。


3:要獲得全然的療癒,與長久的健康,必須綜合運用醫學,以及肯定句或直覺力。如果不改變為疾病鋪路的思維模式,那麼,也沒有藥物能解決我們的長期問題。


4:為生活帶入一些變化,將有助於讓你意識到,沒有縝密計劃的世界,並不一定會那麼可怕。保持靈活,會讓你更有彈性地面對變化。


5:請記得,愛別人的同時也要愛自己,擔心和關心朋友時,也不要忘了花時間審視自己的生活,並積極做出改變,別忽視了與自己的關係。


6:或許你有必要重新評估對成功的定義,你需要了解,透過放鬆、休息和分配任務,事情仍然可以成功。


7:試著尋找目前生活中的美麗,很快地,你將發現「控制一切」和「不斷努力」,不是過上幸福生活的要素。


8:靜心和正念,能教會你觀察和描述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而非評判好壞,每個人都需要透過這些練習,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認識世界的美麗。


9:如果你總是在工作,就給自己放個「責任休息假」,如果你總是在追求高速,就需要放慢腳步,人不可能終其一生全速旋轉,你需要從繁忙的日程中,試著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

10:靈性不是宗教,而是將其他形式的智慧帶入生活,與比你更偉大的事物(宇宙)產生連結,能幫助你消除恐懼,並顯化新的信念。
展開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 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讀者評分
4.5
|
2024/04/26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對於多數陌生人的意見和言行, 不會過度浪費自己的心力與能量。


*對工作態度積極,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不會立刻因為別人的臉色而改變主意,也不在乎周遭的評語,更不會隨之起舞。


*每天過得愉快,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不耽溺於過去,也不過份擔憂於未來,他們在面對「無可挽回的事」,明白會離開的將會離開,很懂得適時放手,灑脫地轉身就走。


*書中有五個章節,99個禪練習


所謂的禪練習,就是該放下,就放下,原諒別人,也是放過自己,無論是工作也好,人際關係也罷,沒有什麼是不能捨離的。


書中的五個章節分別是:

*別硬是要參一腳:人際關係更淡泊一點才好
家人仍然是他人,不能相互理解,就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有不少人無法內化自己的負面情緒,反而用來影響身邊其他人,我們都要盡可能與「負能量」保持距離。


*別在意每件事:擺脫不安、焦慮、憤怒的方法


禪宗說:「逝者已矣」意思是,別受到離別的難過、寂寞的的牽絆,淡然目送就好。想要忘記卻不能遺忘的事情累積多了,就會變成心靈垃圾,將垃圾分類後,放進抽屜,才能成為心靈成長的材料。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停止磨耗心靈的練習


情緒,即是一念,人一旦少了「止於一念」的時間,當下的情緒便會不上不下地殘留於心中,沉溺悲傷,便是陷在壓抑自己的情緒中動彈不得。因此,想哭,就儘管哭吧,由心底破土而生的勇氣,會在我們哭泣後,獲得重新站起的力量。


*別白忙一場累壞自己:這樣思考才不會自討苦吃


別小看自己,也別高估自己,更別以「我就是這樣的人」自我設限。禪宗說:「拿掉有色眼鏡」就是在說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別落入先入為主的偏見。


*別硬是要分出是非對錯:活出快意人生的秘訣


無論發生什麼事,日日是好日,禪宗裡,沒有是非對錯「二分法」的觀念,因為,煩惱「正確答案」是哪個沒有意義,專注在眼前該做的事,活在當下,剩下的就等花開。


「放下」這個詞,通常會給人消極的印象,然而,放下並不等於放棄或是半途而廢,放下力,其實可以說是一種我們必學的生活技能,我們不需要硬逼自己緊握拳頭不放,倘若,真的遇到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的情況,我們得弄明白什麼是「必須放下」,什麼對自己來說又是「不該放下」,才能回到自己內在的核心,好好地活下去。
展開
公主向前走【燙金珍藏版】
讀者評分
4.0
|
2024/04/23
讀完「公主向前走」後,整理出我覺得很有感的十大重點:

1: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不會做任何讓他不快樂或可能導致失去他的事,同理可證,當你真正愛自己的時候,也不應該做出讓你自己不快樂的事。

2:我們心底都住著一個躲藏先生或躲藏小姐,躲藏小姐愛挑剔,好指責,充滿憎恨,喜歡挑起別人的痛處為樂,他就是過去受傷的那個自己。

3:在我們身上施加「不幸福魔咒」的人,從來都是我們自己,我們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4:如果我們只顧著挑別人的錯,而無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那麼,我們將看不出快樂是一種選擇,我們隨時都能重新選擇。

5:要讓事情改變,你必須先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就要先從關心自己開始。

6:一個人總是有其它選擇的,但是去改變別人並不在選擇之中。

7:愛使人感覺愉快,如果你痛苦的時候比快樂的時候多,那就不是愛,而是一種恐懼伴隨的責任。

8:我們不是第一個迷失方向的人,但路該怎麼走,你的「心」知道。

9:沒有人能拯救你,任何人都不能;沒有人能治癒你的心,只有你能把自己的心修復好,每個人都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只是選擇「不去做」而已。

10:除非你去做,否則你永遠不會相信自己做得到,「自己永遠不夠好」只是你加諸在自己身上的魔咒,事實上,你本身就足夠完美。
展開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全新增訂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3
生命最有力量的一刻,就是當下。怨恨、批判和內疚,皆是最具傷害性的思維模式,我們給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生命,總是如實呈現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每個當下都是新的起點,現在,就是我們重新開始,拾回自身力量的時刻。以下是我整理出「創造生命的奇蹟」書中的十個重點:、


1:每個人內在最深層的信念幾乎都是:「我不夠好!」然而,想法是自己選擇的,它是可以改變的。

2:在我們願意原諒一切的那一刻起,療癒的過程才真正的開始,我們最難原諒的那個人,就是我們最需要放下的人。

3:每當我們說「我應該」時,無異是在說,不是過去錯了,就是現在有錯,不然就是未來仍然會錯,「應該」這兩個字,描述了我們害怕自己不夠好。

4:愛自己不是自戀或自負,真正的愛是一種對自己的尊重,以及一種對我們自身存在,所展現的無比感恩之情。

5:我們所相信的一切,通常源自他人的意見,如果某個「限制性信念」對我們是無益的,那就清理它,並釋放過去。

6:我們都想逆轉人生,想讓情況變好,變順利,但我們唯獨不希望改變的是自己,然而,要改變外在的一切,我們必須改變的,先是內在。

7:人生出現變化時,臣服,並允許它發生,我們最不想改變的地方,就是最需要改變之處,宇宙從來不會評斷我們,祂永遠給予我們支持。

8:內在小孩需要的是安慰,不是責備,我們小時候所受到的對待,往往就是我們現在對待自己的方式,內在小孩想要的,從來是肯定與接納。

9:寬恕是一切事物的解答,當生命停滯不前時,通常表示我們必須原諒更多。

10:我們說的任何話都是一種肯定句,而這些肯定句都是給潛意識的訊息,最強大且帶有魔力的肯定句,正是我們站在鏡子前面,大聲說出來,充滿愛的話。

*無論我們抱持舊有信念有多久了,無論我們深深的內在裡,是否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任何東西,要知道的是,它們已經不再支持我們了。

我們都可以釋放意識裡,一直創造抗拒美好的模式,請允許自己去敞開,去接受,我們值得愛、喜悅、自由、以及所有形式的富足與美好。
展開
3分鐘未來日記【369天實踐版】:萬人見證的書寫奇蹟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3
如果寫在日記裡的一切都會實現,而且只要花3分鐘,你願意給自己夢想成真的機會嗎?以下,是我整理出3分鐘未來日記的十個重點:


1:每天花3分鐘的時間,書寫你的願望,你將會發生某種變化,那就是,你能將潛意識的想像轉變成願望實現的奇蹟。

2:在日記裡許願,就是在向宇宙下訂單,正確的許願方式,一定要記得寫下幸福兩個字,這樣的寫法會在願望實現後帶來幸福。

3:世界上最強大的夥伴是自己,你就是幸福的源頭,是自己人生電影的主角,你想體驗什麼樣的劇本,都可以隨心所欲的打造。

4:未來日記是一本實現夢想與願望的日記,因此,別讓現有的狀況,限制了你的訂單,把願望銘刻在日記上,奇蹟就會發生。

5:宇宙會掌握言語與文字的振動,增強其能量來打造現實,因此,用「彷彿事情已經發生了」的方式去寫,就能實現願望。

6:只要描摹日記裡的文字,就能讓大腦關注你所期待的世界,與想實現的事情,這麼做,會讓你的大腦產生「今天一整天都很美好」的認知。

7:想像未來自己的完美模樣,對某件事抱持感謝,並以「肯定句」寫下,就能提升幸福感。

8:在書寫的過程中,你的能量會轉移到日記上,因此,如果你真的很想圓夢的話,請在書寫時,感受到滿滿的幸福,並散發出感謝的情緒。

9:深呼吸一口氣,暫時脫離現狀,跟著日記一筆一畫仔細描摹,用「好開心,真的實現了!」的情緒下去書寫,就能吸引好事降臨。

10:從容易實現的小幸運開始寫起,就能在築夢的過程中慢慢抓到訣竅,宇宙衷心期盼你能活得幸福,所以,請儘管放心描繪你的願望吧!
展開
抄寫勵志英語,換來百日奇蹟
讀者評分
3.5
|
2024/04/23
人生不會總是充滿正能量與動力,人生包含著不完美的生活體驗,然而,在這看似不完美的人生裡,其實也蘊藏著強大的力量、美麗的療癒,以及破繭而出的自由。


「抄寫勵志英語,換來百日奇妙」是一本巧妙結合心靈勵志,與英文抄寫的書,以下是摘錄自書中的十個金句:


1:你很勇敢,你的人生也不簡單,今天你能夠站在這裡,代表你已經撐過了最艱難的時刻。

2:列出你喜歡的那些事物,比如:忙碌卻能樂在其中的工作環境、積極想解開的謎題、讓你深感興趣的一切事物,這些將成為你前進的指引。

3:若你發現有人正進行著你曾渴望達成的事,就從他們身上吸取靈感,也可將此視為「我也能夢想成真」的信號。

4:這世上一定有個人非常愛你,這份愛專屬於你,並非是你透過什麼行動爭取而來,只因為這份無條件的愛是為你量身打造的。

5:你很有價值,你的價值不會隨他人說的話,對待你的態度而有所改變,你可以選擇相信這個事實。

6:沒有人能提供你所需要的信心,也沒有人能給予你一直在他人身上尋找的完美情感,無論需要什麼,都能在你內心找到。

7:別因他人的失望而停下腳步,別被他人的意見所影響,要堅持你的價值觀,傾聽你的直覺,別害怕用自己的方式發揮創意。

8:懂得感激自己的所作所為,並非微不足道的事,慶祝自己的成就,這個舉動,是讓我們持續創造好成績的秘密公式。

9:勇於和不受歡迎的情緒做朋友,像對朋友般耐心傾聽與對話,它們將為你帶來珍貴的禮物。

10:你是撰寫自己人生故事的作家,你可以決定每個故事背後的涵義,可以重寫開頭和結尾,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改變尚未到來的結果。
展開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3
所有靈性學習一直在關注聆聽內在智慧,那是因為,我們是攜有印記編碼的生物,我們往往會擅自斷定是非好壞,認定事物發展應該要按照自己預期的方向走。


但唯有往內走,我們才能跳出固有的念頭,不再向外尋求解答。以下,是我整理「我可能錯了」的十個重點:


1:「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們有著念頭,然而,那些念頭不等於我們。我們只需要明白,那只是念頭,並非事實。


2:我們都能開始覺察,持續覺察,當下覺察。覺察的這種感覺,就像很舒服的放鬆,它會幫助我們留意自己內在,和周遭先前沒意識到的事。


3:絕大多數在他人眼裡看起來很成功的人,最後都會意識到,快樂就像是一個稀客,如果沒有快樂做背景,成功之於我們,只是執念。


4:陷在自己思維迷霧中的人,是無法活在當下的,一旦,我們放棄「放下念頭」的能力,最後,我們就會受到那些慣性思維擺佈。


5:「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不斷批判的聲音,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們最難放下的念頭,往往對自己的傷害是最大的。


6:當事情真的變得極為艱難時,試著引導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選擇有意識地聚焦在當下,而不是立刻相信大腦拋給我們的所有念頭。


7:存在於內心的睿智聲音,當我們聆聽時,事情會變得清晰,有人說它是「跟著心裡的感覺走」,我們也可稱之為「當下的智慧」。


8:請嘗試體驗一下,握緊的拳頭逐步鬆開五指,變成攤平的手掌,這個姿勢。告訴我們如何放開各種事物與念頭,讓它們遠離自己的生命。


9:「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如果一直執著地認定自己“早就知道了”,我們會錯過很多。


10:下次,當你感覺衝突開始醞釀,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只要真誠和篤定地對自己重複這句話三次,你的擔憂就會消散,這句話就是:「我可能錯了。」



不斷變化是人生的本質,當面對不確定性時,我們總會試圖握緊拳頭,因而變得頑固和害怕,但其實,我們可以安然地信任,可以坦然面對,不再深陷於「我認為自己應該知道」的認知當中。


我們不會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會一直擁有自己需要的,當我們攤開手掌,輕聲說著:「我可能錯了。」那是名為“放下”的一種最美的臣服。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