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user-img
Jean

18則書評

18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8-1988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8
隨著近年許多檔案的開放,作者以其長期研讀原始檔案史料累積的成果,在本書中更細緻的呈現在亞洲冷戰場域中的台灣,美中台三邊複雜的互動關係。若以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而言,在對美政策上也有很多自己的盤算與動作,並不全然聽命美方。台海兩岸的國共亦非敵我意識分明,毫無往來,在某些重大議題上,兩岸的立場有時甚至較為一致,也似乎保持著一定的祕密聯繫管道,密使往來也牽連著國民黨內部微妙的權力競爭關係。
展開
戰後歐洲六十年(上下冊套書)〔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8
作者在戰後歐洲面臨巨變的一九八九年,初次決定撰寫此書。在歐洲再次面臨重要轉折時,回顧二戰後歐洲的歷史發展,但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實際上又得上溯到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本書將書寫的年段分為「進入旋風的1945-1953」「繁榮與革命1953-1971」「大衰退1971-1989」「新歐洲舊歐洲1989-2005」,標示了二戰後歐洲歷史變遷的時代特色,也分析了新舊歐洲之間的延續與改變。
展開
2049百年馬拉松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8
作者從尼克森至歐巴馬以來皆為美國政府的國防政策顧問,研究中國戰略與國防問題長達四十多年,也因為在1970年代支持對美國政府軍援中國,與解放軍有密切互動。在與中國「鷹派」的互動中,更加了解中國對外擴張的企圖,本書即是作者從「擁抱貓熊派」覺醒,對美國提出警告,揭露了中國圖謀稱霸的長期戰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外國人要真正了解中國,得自己用中文去聽跟看,而不是透過翻譯,因為中國對外跟對內說的東西有如平行時空大不相同。
展開
趣味橫生的時光(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8
作者生卒年為1917-2012,生命歷程正是「極端的年代1914-1991」(作者的名作),可說是二十世紀歷史的親身參與者,同時又是具備歷史學專業的時代觀察者,書寫著個人生命歷程事件的回憶。閱讀本書,可以看見個人生活與所處時代之間的相互交織,有助於了解二十世紀的歷史,亦有助於培養運用歷史思維理性分析的能力。
展開
山屋憶往:一個歷史學家的臨終自述(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8
作者生於1948年,2008年確診漸凍人症,2010年病逝。思想活躍觀察敏銳的歷史學家,在病症的侵襲下,追憶過往的生命歷程與所經歷的戰後時代,透過一篇篇的小文章留存記錄,建構起自己的記憶小木屋。
展開
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的三方角力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7
對於臺灣民主化的歷程,一直是臺灣戰後研究的重點,作者在此書中以「美國政府—國民黨政府—臺灣社會」三者的關係與動態變化,審視戰後臺灣政治史的演變。在過往的研究成果上,本書更在美國對臺政策與國際外交情勢變化的部分多所著墨,更能看出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全貌。
展開
隱藏的說客:一名經濟學家與台灣經濟安全、公平、成長的探索之旅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7
曾經想當社論主筆的作者,結合經濟學的專業和公部門任職的經驗,以流暢的文筆寫成本書。不僅針對經濟議題有深度分析,也能將經濟學的概念寫得通俗易懂,加上作者個人豐富的閱讀,旁徵博引了許多好書,提供了許多有趣有用的思考觀點。
展開
台灣經濟四百年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7
這是一本講述臺灣從荷治時代以來,四百年來經濟發展的故事。時序是依荷治、清領、日治到民國統治時期來編排,但以當時期經濟發展的特色議題來敍述,說明簡白易懂,令人讀來興味盎然,收獲多多。
展開
日治時期在南洋的臺灣人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7
日本領有臺灣後,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便逐漸成為施政重點,在具體實踐中,調查事業以及輔助臺灣銀行、華南銀行及南洋倉庫的設立,是比較有成效的部分。而臺灣人也在此時逐漸往南洋發展,本書即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展現,分析臺灣人在荷屬東印度、英屬馬來亞與北婆羅洲新嘉坡、泰國與法屬印度支那的移民活動情形,呈現東南亞的臺灣人圖像。
展開
戰火中國1937-1952:流轉的勝利與悲劇,近代新中國的內爆與崛起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7

戰爭串起的中國現代史

不同於一般編年的中國現代史,本書主要的述敘雖在八年抗戰時期的中國,但結合政治、革命與戰爭的視角,既談國共鬥爭,也談抗戰與冷戰,並藉由齊邦媛的《巨流河》與《陳克文日記》來映照時代變遷下中國人的處境。讀著不禁感歎,這中國現代史真的是由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所構成,從鴉片戰爭到1950年代的韓戰,中國人百年來都處在這樣的動盪中。
展開
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7
作者1930年出生於霧峰吳厝庄的大家族,其父莊垂勝(1897-1962)是臺中中央書局的創辦人,也是1920年代活躍的文化人。作者藉由照片追憶與父親的生活,並透過與父親友人的通信,記述這些父執輩的思想與互動。除了讓讀者能一窺1930-1960年代的臺灣社會樣貌,更能藉由作者保存的信函,看到這些文人對臺灣從日治後期到國府統治的時代變遷之感受。
展開
宮前町九十番地(紀念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7
祖父張聰明是煤礦富商,父親張秀哲是抗日的知識菁英,為張超英開啟了一個不平凡的傳奇人生。宮前町九十番地是張家洋樓所在,和張家人一起見證了臺灣從日治後期到國府統治下的歷史變遷。張超英(1933-2007)一生的故事,透過陳柔縉的筆,對照著書末的年表,讀者也彷彿走進了當時的時空。
展開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4
國家與地區的發展為何有所不同,是眾人長期追尋的課題。本書兩位經濟學者,有別於賈德戴蒙所認為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提出另一觀點,認為「制度」是經濟發展的前提,也是決定國家走向興盛或衰敗的最大原因。廣納型的制度相對於榨取型的制度,有利經濟走向良性循環,也有利於國家的發展。但小差異與關鍵時期的發展,就會影響國家的未來,而良性循環也可能因一個差錯而走向惡性發展。
展開
向日葵的季節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4
本書出版於2017年,作者採訪的時空背景是在2013年11月爆發獨立廣場抗爭後的烏克蘭。在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因為想了解俄烏近代的歷史糾葛,也看了這本書。是本好讀的報導文學作品,邊看的過程中也回想著2014年3月臺灣的太陽花運動,有著相似的背景,年輕的一代在獨裁強鄰的壓迫下,如何思考,如何對國家未來走向做出回應。
展開
到不自由之路:普丁的極權邏輯與全球民主的危機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4
在近期閱讀提摩西史奈德的東歐史書中,這本算是最簡單讀的,因為主題就緊扣在普丁身上。在他統治下的俄羅斯,摧毀事實,政策被宣傳技倆所取代,大規模的不平等逐漸成為常態,線性政治逐漸轉向迴圈政治,更進一步的想在世界推動類似的趨勢,造成全球民主的危機。書中所說的情形,也可以用來觀察今日獨裁者的統治邏輯與作為,形成個人獨立思考判斷能力,避免落入宣傳䧟阱之中,以維護民主政治的運行。
展開
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4
因為俄烏戰爭的爆發,開始關注二戰後俄羅斯在東歐的勢力發展及其影響。提摩西史奈德的《血色大地》以跨領域研究方法與多國語言能力,藉由東歐的一手資料與文獻,道出東歐地區人民1933-1945年間,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所遭受的政治苦難。而這些都是在“猶太大屠殺”、“蘇聯大清洗”之外,更多不為世人知悉的屠殺政策下的人命犧牲。
展開
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3
作者熟悉東歐史,在本書中以1569~1999為期,藉由十六世紀建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在十八世紀瓦解後,其中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羅斯四個民族嘗試建構現代國家的過程,觀察“民族是在何時出現?族群清洗為何發生?國家之間的宿怨又要如何化解?“ 作者學力深厚,加以翻譯流暢,是本深具知識量的好書。
展開
吃佛: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
讀者評分
5.0
|
2025/03/13
本書跟作者另一本《我們最幸福》一樣,都是很好讀的報導文學作品。以美顙王國在中共勢力進入後的覆亡,其族人的遭遇,可以看見藏族在共產黨統治下雖遭受磨難仍然試圖追求宗教信仰與民族的自由。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