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3
user-img
心之整理術師

16則書評

16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3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6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內在陰影療癒日記【1書+1日記本】:透過書寫探究內心最深處,與真正的自己和解
讀者評分
4.5
|
2024/06/13
我對於「日記書」這一類的產品,抵抗力有點低。

比方「三分鐘未來日記」、「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這一類可以透過架構化的反思及書寫,就可以一天一點點改變自己(或說是「顯化」)的出版品,我特別有興趣。

也因此,當我看到 #皇冠文化集團 出版的《#內在陰影療癒日記》,我可是興致勃勃想要知道,這本日記要讀者做那些「功課」,來覺察自己的內在陰影,並且加以療癒。

因為,所有的「日記書」,基本原理都是透過作者提問,讀者感受或思考之後,進行回答。

透過每日的問答練習,讓讀者從自己習以為常的思考與行為習慣,刻意去注意到那些發生在生活環境中,或是自己內在歷程中,過去通常被忽略、未深究的那些點點滴滴。

透過注意、思考,來把這些特別的事件或歷程,加以放大檢視,然後促使自己覺察或是改變。

《內在陰影療癒日記》中,有許多猶如心理諮商過程中,心理師提出的「靈魂的拷問」,很適合那些努力想了解「我到底怎麼了?」、努力向內「開挖」的人。

因為這些要思考與回答的問題,都不是那麼直觀容易回答的,我覺得有點像自己一個人的自助式心理諮商。

作者也提供了一些自我照顧的方法,比方,在每天睡前問自己三個問題,並且把答案記錄下來:

今天我發生哪三件好事?
今天「豐盛」以何種姿態呈現在我面前?
今天發生的哪一件事讓我由衷感謝?

這三個問題,便是讓讀者對日常生活的關注焦點,刻意轉移到「好事」、「豐盛」、「感謝」上,讓心境也隨著想法一起改變了。

或是透過將注意力關注在感官當下的感受,讓自己在驚慌、生氣、焦慮中安穩下來:

注意你看到的五個東西
注意你觸摸得到的四個東西
注意你聽到的三個聲音
注意你聞得到的兩種氣味
注意你嘴巴裡嘗得到的一種味道

如果你是身陷情緒困擾的人,這本《內在陰影療癒日記》,以及它隨附的練習本,我很建議把它們當作進入正式心理諮商之前的一本前導書,為自己的內在探索之旅,打個好底子。

因為,觸碰到內在陰影,總是容易誘發創痛與痛苦,即使在諮商過程中,要能直視自己的內在陰影,也不是那麼輕鬆的事。

書中建議的思考練習、感受練習,以及那些「靈魂的拷問」,有助於讀者開啟自我對話與自我覺察的習慣。在進入心理諮商的對話之後,有心理師陪著你來回對話,推進可能的盲點,根據你已經走到的地方,再向深處探索,更能完整整個心理療癒的過程。
展開
真正無懼的身心防彈術:美國特勤局專家帶你提升心理素質,面對各種挑戰
讀者評分
5.0
|
2024/06/13
前陣子在工作上遇到了一個讓我直覺上就感到「害怕」的個案。
她與醫療方的溝通,充滿了針對性的攻擊,對於她的家人也是諸多挑剔,但奇妙的是,家人似乎默許她的帶刺表現,甚至順服贊同她。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遇過那種讓你打從心裡感到毛骨悚然、想要逃開,無法待在那邊一分一秒的情境?

一方面,團隊其他夥伴知道她是個難纏的對象,所以需要心理師加入溝通的陣營;但另一方面,我觀察到似乎只有「我」對這個人的恐懼與排斥反應特別強烈。

為了處理我自己內在過於強烈的逃避(flight)與僵住(freeze)的直覺反應,我找了資深的心理師聊聊自己的狀況,做自我探索與修復,心理師也給了我一些她的經驗與建議。
我想要趕緊找到可以將自己裝備好的方法,足以讓我在上班扮演「心理師」的時間,可以面對這樣的處境。

很巧地,我找到這本《#真正無懼的身心防彈術:美國特勤局專家帶你提升心理素質,面對各種挑戰》,在這個端午連假,我火速地讀完它,一邊讀、一邊把自己的需求與處境跟書中的說明與建議比對,作者Evy Poumpouras也確實在各面向上回應了我的需求。

※ #相信自己對危險的直覺:盡可能讓自己預先避開危險與衝突。

※ #勇敢需要刻意練習:在生活中逐步增加小小認知的負荷,鍛鍊自己的反應速度與能力,也透過逐步增加生活中的小挑戰,提升自己的抗壓力。

※ #注意對方的副語言 (表情、語調、肢體動作)所洩漏出來的情報;同時也注意自己在溝通時,自己的副語言是否能展現出足夠的「氣場」,讓對方不至於輕易侵犯。

※ #恐懼的來源:可能來自人類天生的求生本能,也可能來自我們成長中,家庭教育與文化傳承,或者是生命歷程中的創傷經驗。要面對衝突或危機,不被恐懼凌駕而失能,那就要了解我與恐懼間的關係,學習並判斷如何管理戰、逃、僵這三種恐懼反應。

※ #意義感:面對痛苦時,如果有明確且強烈的意義感,比較能撐過這些不舒服、去面對、解決它。

這本書梳理了我內在的脈絡,教給我不少具體可行的方法,似乎我的「恐懼」變得更受我控制與管理,我也知道面對並且處理這樣的個案,是我身為資深臨床心理師責無旁貸的責任,有了這樣的責任與意義感,我放下了心中大部分預期性的焦慮感,開始沙盤推演後續溝通中可能出現的情劇,以及我可以如何因應。

雖然想到要去面對她,心中還是害怕,但至少我沒有被過度的恐懼感擊垮,還是可以享受假期,好好休息;也不至於因為我的焦慮或逃避而拖累我的團隊。
更重要的是,我的內在力量,從虛弱退縮,漸漸轉為迎向挑戰!
展開
我想陪你好好聊傷:人氣諮商心理師的15個療癒對話練習
讀者評分
5.0
|
2024/04/01
讀到這本書,有很強烈的相見恨晚的感覺:
好希望在我踏入助人工作時,就有老師帶著我讀這本書。
好希望我在開始當實習生督導時,就有出版這本書可以作為教材來帶著學生做會談。
好希望在面對癌症病人的照顧者時,就能提供這一本書給這些陪伴照顧者,怎麼照顧好病人的心情,也照顧好自己。

但我已經當臨床心理師20年了,就是個老屁股,除了相見恨晚的惋惜之外,自然有另外一番眼光來和作者Sand作對話。
她在書中以15個章節,分別來談心理助人者在伸出協助之手、張開傾聽之耳時,可以採取的心態與實際做法,超級實用的是,她在每一個段落,都提供了相應的例句。
當助人者心中有善意、腦袋有概念,但就是說不出得體又適當的話時,我真的很推薦每個例句都熟讀20次,然後轉化為比較像我們自己談話口吻的表達方式,就可以心腦嘴合一了。

我很喜歡她書中多次出現的一個概念,就是「保持守勢」,Sand的說法是,要拿捏助人的積極度(Ch.4)。
有時候,助人者比當事人還積極,很用力在幫對方找出原因、解決問題、推動改變、給予建議,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當事人的被動依賴(皇帝不急,急死太監),或是讓當事人感覺自己的主動性被剝奪了而漸漸失去自信,也可能讓當事人感受到自己不被接納,情緒無法宣洩流通,最後選擇跟你報喜不報憂。
對積極的助人者來說,這樣的發展,勢必也會讓自己相當挫敗吧?最後只能無奈又生氣地說:「他不幫自己,誰也幫不了他。」原來溫情支持的友誼就此崩壞。

Sand提出另外一個選擇,就是「被動的助人者」,也就是傾聽、暫停、沉默、鏡映,透過陪伴以及接納他的故事與心情,讓對方在敘說中找到生命出路與其他可能性。
這個觀點與做法,跟我在癌症照護與安寧療護領域帶學弟妹時給的方針很像,我常常在教學中說:「我們(心理師)沒辦法解決任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接住情緒,陪著他一起消化。」因為在疾病治療與臨終照護的領域中,心理師無法給他經濟補助(社工師的專長)、無法很快提供止痛與症狀控制(醫師跟護理師這方面超強)、更不可能逆轉死亡的必然性(連奇異博士都不一定可以),所有癌症病人與家屬關切的「問題」,都不是我們身為人或身為心理學專家,有辦法改變的。

如果把焦點放在積極協助、改變處境,心理師因為缺乏這方面的能力與資源,也會跟病人和家屬一起陷入無助,覺得「此題無解」。
但如果我們接納了人生苦難的必然性、相信他們掙扎至今卻從未放棄的韌力,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是心理師或是想要分攤心理負擔的助人者,就有超多無可取代的事情可以做:

可以陪著他,讓他不至於墜入孤單。
可以傾聽他,讓他整理自己的心情。
可以好奇探問他,讓他有機會擴展看待事件的眼光,發現當中的愛與意義。
可以分享自己的共鳴,讓他知道自己不是唯一受苦的人。

而在這本書的第二部分,我也愛死了。
Sand想要送給所有助人者的提醒,是「適時適量的助人意識」、「拒絕,也是一種選擇」。
這有點像我們搭飛機時的安全指引:艙壓改變,氧氣罩掉下來時,請先帶好自己的氧氣罩,再去幫忙旁邊的小孩或老人。
當我們自詡為助人者、照顧者時,往往會不由自主把對方的一切都承擔過來,也過度膨脹了自己的必要性:

「有需要時你隨時都找得到我」
「我是為你好,你照這樣做就對了」
「他會自殺就是因為我沒接他的那通電話」

如果有這些牢不可破的想法,助人工作或許會成為彼此的煎熬。
為自己設定界線,照顧好自己,不但可以讓對方適度為自己負起責任,不至於失去主動性,也能夠保有自己的能量、細水長流,避免陷入崩耗(Burnout,就是被榨乾啦!)

如果你是一位善心的助人者,《我想陪你好好聊傷》會給你很多方法與指引,讓你知道如何陪伴朋友走過苦難。
如果你是一位新手心理治療師,《我想陪你好好聊傷》就像是心理學教科書的白話翻譯本,讓你有很多例句可以開始將專業助人概念落實在心裡對話中。
如果你是一位中生代的心理治療師,《我想陪你好好聊傷》可以統整你在臨床上那些有效卻不知道為什麼有效的心理介入,為它們找到名字,以及延伸運用的脈絡。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老屁股督導級心理師,《我想陪你好好聊傷》可以讓我們回到進入這一行的初衷,並且獲得很多接地氣的教學與表達方式,在教學、督導、臨床個案工作中,都更貼近我們的學員與個案。
展開
零內耗溝通術:不委屈自己也不得罪人的說話軟技能
讀者評分
5.0
|
2024/04/01
現在手上在讀的『#零內耗溝通術』,我懷疑這本書的作者Sam Horn有在監看我的人生,要不然怎麼會每一章的內容,我都覺得是在回答我生活或溝通上的困境?
還有就是把我這幾年來模模糊糊在工作上摸索出來的生存之道,他居然可以分點條列出因應的Guideline。
實在太驚人了!
身為照顧癌症病人與臨終病人的臨床心理師,臨床工作上大概只有1/4是情感豐沛而哀傷的案例,但也是支持著我在高壓力工作下堅持二十年的重要動力。

那麼其他的¾是什麼呢?
比方:
-滔滔不絕沒有重點地抱怨人生
-在治療上覺得痛苦,出氣在所有善待他的人身上(包括無辜的心理師)
-誣賴我們A健保,揚言要上媒體、告上法院之類
-被動攻擊酸言酸語超愛情緒勒索的病人或家屬
-真的極度憂鬱,憂鬱到把身邊所有想陪他走出來的那些人都被他拖進憂鬱的無助深淵

下了班,回到現實人生,也有很多
-想要我的專業建議,卻持續要我無償、隨時回覆,又沒那麼熟的人
-自以為幽默的戲謔卻老是爆踩雷讓人慍怒
-無視規則或界線,比方那些在社區管委會,或是社團裡,那些掌權又亂搞的現代惡霸
-亂發怒或施暴,卻又避不開的人

就是有這麼多讓人不開心的人際關係跟溝通情境,作者Sam Horn 教讀者怎麼正面解讀情境,把抱怨跟指責,轉化成建設性的討論或是解決問題的行動,而且還不只是心態上轉換與調整的理論而已喔,每一個主題,她還提供了好記憶的口訣,讓我們按圖索驥一步步破解這些溝通困境,每一章的最後,會有一個情境練習題,而且是有給答案的那種,讓讀者可以更理解,怎麼去辨識、轉念、好好表達,讓我們可以保護自己,不需要隱忍到內傷,同時還可以避免災難繼續擴大。

簡直就是一本治百病的溝通百科全書!

唯一一點點美中不足的事,就是Sam Horn把怎麼應對霸凌者的相關內容,放在本書的最後,如果沒有一口氣看到最後,可能就錯過了我們自我保護,或教孩子怎麼自我保護的機會了。

啊,不過這本書太實用了,一章一章讀下去,也沒有太多障礙,就好好實踐作者的建議,開始在溝通中微笑地硬起來吧!
展開
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重新檢視依附關係難題,打破惡性循環並重建親密感的伴侶諮商自助指南
讀者評分
5.0
|
2023/11/20

我這近二十年來,都在安寧療護與癌症照護領域裡耕耘。
疾病發生的主體,看似是『病人』,但在台灣文化中,實則是一整個家庭糾纏在一起面對疾病與治療帶來的挑戰。
我也在與這當中每一個角色近身療癒的過程中,聽到各式各樣感動、離奇、真心、怨懟、隱忍、猜忌……的人生故事。
面對自己即將與現世脫離,或是摯愛(至怨?)之人即將離世,真能灑脫祝福前往彼岸的人,總讓醫療團隊動容,多半也在醫病關係中彼此感謝。
細細觀察,這些伴侶、親子,多半有著相愛、相賴,又相信的安全依附關係,他們手裡拉著一條長長的風箏線,祝福對方在天空中展翅飛翔,卻在靈性上永保聯繫。
而如果過去的婚姻、親子關係,充滿衝突與不信任,卻必須一起面對疾病與生死帶來的挑戰,關係中的焦慮也會急劇升高:
比方,不准配偶離開病房,即使配偶累壞了,也不願意讓孩子或僱傭看護接手照顧-->看起來像是『依賴』實則是對照顧者的折磨
比方,病人已經臨終垂危,配偶或子女卻堅持違背病人自然善終的意願,軟硬兼施威脅醫療團隊『你們怎麼可以放棄他?』『他走了,我怎麼辦?』-->看起來像是『愛』,卻一樣是折磨。
這些親密關係中的糾結與難題,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從親密關係建立的初期娓娓道來,我在閱讀時,同時也想像著這些相伴又相絆的伴侶,一路走到臨終照顧的情景。
《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將心理學經典的 #依附理論,用淺顯易懂的案例,以及每章最後的自我檢視練習單,讓我閱讀的同時,不僅複習了依附理論,更清楚知道怎麼將原本生硬的心理學理論,對應到自己的親密關係,也與我在臨床服務現場看到的種種現象,相互對話,找到新的出口。
『他透過諮商室中真實案例為基礎故事,深入探討2種主要不安全依附類型「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剖析其外在行為策略與表現特徵,以及內在的心理狀態。
並將4個不同階段常見的衝突主題:「交往中」「準備進入婚姻」「面對婆媳和教養議題」「深受外遇衝擊」,點出脫離惡性循環的關鍵,重建有品質的關係連結。』
展開
別咬指甲了!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戰勝害怕與焦慮,寫給每一個人的心理練習簿
讀者評分
5.0
|
2023/11/20

你害怕什麼呢?

😱怕蟑螂?怕老鼠?
😱還是怕在眾人面前出糗?
😱怕被人背地裡說壞話?
😱又或者,你可能怕給人承諾?也怕失去一段珍貴的關係?

一頭大波浪捲髮的阿瑪莉亞・安德烈(Amalia Andrade),三折肱而成良醫。
把自己與家人飽受恐懼與焦慮之苦的人生體驗,透過她幽默的語調,與詼諧的畫風,
將精神醫學與歷史中有關「恐懼」的本質和影響,構成了這一本呼應所有人成長經驗的療癒小書。🩹🩹🩹
 
至於,怎麼把令人頭皮發麻全身動彈不德似乎快要休克窒息的「恐懼」,
華麗轉身變為自己的「超能力」呢?🤔🤔🤔
 
阿瑪莉亞在這本書中設計了許多小練習,
一步步帶著你認識這位住在你心中的小惡魔:
 
🧠從描繪「恐懼」的樣貌開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然後幫它取個名字,才好叫住他、阻止它,或是約它喝杯下午茶
🧠接下來,有一系列「戰勝恐懼的應援團」,認識恐懼有哪些共犯,有哪些剋星?
🧠同時認識你自己,在面對恐懼與它的產地時,你有哪些武器或是技能,讓你可以面對它?
🧠最後,阿瑪莉亞給了所有讀者兩大包錦囊,那就是「身心健康的支柱」還有「征服恐懼的指南」💪💪💪
 
身為 #敘事治療師 的我,讀的興味昂然,
正是因為阿瑪莉亞善用了敘事哲學中「外化」的概念,將恐懼從人的內在剝離出來,讓人可以好好審視它、與它對話、進行調查、進而找出應對之道。
 
❤️無論您是受恐懼與焦慮所苦
❤️還是您很想幫忙受控據所苦的親愛家人
❤️抑或您是一位專治恐懼的心理治療師
 
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展開
囤積癖: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
讀者評分
5.0
|
2023/11/20

因為零雜物:讓生活輕盈,讓心更自由 Phyllis的引介,我去找了📚 《囤積癖》這本書來讀。
展讀這本書,有種好強烈的既視感,跟Phyllis寫的《囤積解密》還有《零雜物》這兩本書,似乎來自類似的根源:
#處理嚴重囤積的媽媽留下來的大量遺物

作者都想在爆量的雜物堆中找到解答:
為什麼她會變成這樣?
我們有沒有機會早一點阻止?

這些心中的愛、困惑、愧疚相互糾纏,雖然痛苦,
但或許還沒跨不進尋求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門檻。

於是踏上尋找答案的旅程,以修復親子關係、修復媽媽的美好意象。

透過研究與寫作,創造了一種救贖。
有些往心理學找答案,有些往社會、歷史、經濟找答案。
 
《#囤積癖》這本書的起點,便是英美文化脈絡下,所有促成人們習慣囤物、難以捨棄的種種因素,如英文書名《Clutter: an untidy history》所言,它可以說是一部囤物近代史。
 
不要將囤積症怪罪於個人的髒亂懶散心理疾病,現代文明下消費主義的洪流讓人們極易取得各式各樣有用、無用或短暫物品,填滿空間,來塞滿空間,創造心靈上富足感的假象。
展開
陪傷心的人聊聊:重要時刻這樣傾聽、那樣對話【英國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
讀者評分
5.0
|
2022/08/10

最近在醫院帶臨床心理實習生一起讀《陪傷心的人聊聊》這本書。這本書是英國生命線志工的訓練手冊,詳細介紹了如何好好陪伴遭遇人生低谷的親友,也就是「噓」傾聽法(SHUSH),包括了:

S:表現出你的關心(Show you care)
H:有耐心(Have patience)
U:用開放性的問題(Use open questions)
S:複述對方所說的話(Say it back)
H:拿出勇氣主動問候(Have courage)

這五個原則,對我們這些專業助人工作者來說,再熟悉不過,但真要落實在人際相處、日常生活,或是專業助人工作中,卻偶而會碰壁或是尷尬。
 
在最近一次的讀書會討論中,我深受書中一句引言打中心裡頭。

「多數人不是懷著想要了解的意圖去聽,
 而是懷著想要回話的意圖去聽。」
 ~美國管理學大師 史蒂芬。柯維 博士
 
我發現在日常的對話中,如果我有困難想要找家人朋友商量,常常感受到挫折與被忽略,這種奇妙的感覺,在《陪傷心的人聊聊》這本書中,終於讓我找到了原因為何。
因為親友太想趕快找到方法幫忙我,所以會很快地根據他們對我的了解、對這個主題的了解,很快地給予判斷跟建議,甚至會給一個個性的歸因或解釋。
可是,我話都還沒說完呢……
在這種互動的當下,對方想要幫我的善意,我完全無法感受到,只覺得自己在他眼裡好像很蠢、很無能,也讓我不想繼續說下去,甚至會覺得以後不想找他討論或商量事情了。
 
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在應對家人朋友,或是病人、家屬、同事時,是不是也常常不小心落入了「我急著想幫你,我知道這是什麼狀況,我知道怎麼幫你,讓我告訴你!」的內在狀態,反而把向我求助的這個人給推遠了呢?
 
這本《陪傷心的人聊聊》,雖然是定位在助人工作的基礎入門書籍,但對於我這位資深助人者來說,每每閱讀、細細思索,有好多好多的提醒,讓我回到助人的初衷以及陪伴的耐心,也說中了好多我自己在日常活中與家人朋友相處的經驗。非常適合一讀再讀,以及與同儕一起研讀、討論、應用。
展開
因為整理,人生變輕鬆了:幫助2000個家庭的整理專家,教你從超量物品中解脫,找回自由的生活!
讀者評分
4.0
|
2022/02/25

台灣目前出版的整理收納主題書籍,還是以日本的整理師為大宗。《因為整理,人生變輕鬆了》是韓國的居家整理師的「整理心法」,除了簡潔扼要地整理原則之外,搭配幾個實際案例故事,還有作者自己的OS,閱讀起來相當輕鬆。
和日本系列的整理收納書相比,它比較特別的是,有一個章節專門在談「陽台」的整理,不知道是不是跟日系、韓系房屋結構有關,但台灣有不少公寓,也一樣有陽台堆雜物、難以清理的問題。
作者鄭熙淑提出的整理原則,有一個就是「由外而內」,也就是陽台是第一個要檢視與清理的地方。大部分的整理收納書,都會建議我們先整理衣服,但鄭熙淑似乎是認為,陽台的雜物,要界定是否為垃圾,是比較容易的,的確有很多東西在陽台堆久了,就生鏽、故障、受潮、變形,只要下定決心清運出去,空間就出現了;加上陽台的整理工作不太會干擾居家室內生活,真的是個好的整理起點。
這本書沒有講太多厲害的整理收納技巧,比較多是整理的故事以及原則,一邊讀就會忍不住看看周圍的環境,把該丟的丟一丟,該排整齊的排一排,讓人覺得,整理其實也不難嘛!
展開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
讀者評分
5.0
|
2022/02/24

步入中年,才開始學習投資理財,起步實在是有點慢,要能聰明選擇投資標的,看懂各個公司的基本面以及財報,才能正確判斷這個標的的體質是否值得投資。
在理財書籍中泅泳許久,各種表格與指標對我來說仍是天書,直到讀到《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一書,真有相見恨晚之感。
作者用菜市場賣菜阿婆的例子作為破題,加上我們個人幾乎都有的薪資管理經驗,與消費經驗,與三章重要的財務報表進行「中翻中」之後,叮咚!腦袋裡許多小燈泡忽然連結通電,亮起來了!
原來,損益表(流量)、資產負債表(存量)、現金流量表,代表著公司的體質,但也適用在個人現有的財務管理,以及未來的財務規劃上。
本書內容不斷用實例搭配算式與,在公司經營面與個人管理面相互「中翻中」,因為貼近生活經驗,財務報表忽然變得淺顯多了,其中隱含的意涵也逐漸浮現出來。
雖然我還沒辦法在讀完本書之後,馬上功力增進一甲子,也沒辦法一眼看穿投資標的的財務經營體質,不過在看待自身的金錢存量與流量,有變得更敏感一點囉。
相當推薦給理財新手與理財苦手閱讀!
展開
財商教養學,帶孩子玩出FQ力:5歲起,從3個小豬公學會延遲享樂、控制欲望、有同理心,成為負責的大人
讀者評分
5.0
|
2022/02/17

無論身為父母的你是理財新手,或是理財老手,只要你想帶著孩子學習自我管理以及財務管理,這本書是相當好的一本入門書籍。
其中清楚講述了「理財」是什麼?為什麼要從小學習理財?還有,孩子如何理解「金錢」、「儲蓄」等。讓讀者對於理財以及兒童發展有了基本概念後,再開始一步一步說明,父母可以如何逐步建立孩子的理財概念與行動。
成人財富管理的3S帳戶(或稱ABC帳戶),在本書中,化為三個不同顏色的撲滿,分別代表儲蓄(Saving)、消費(Spending)、捐獻/分享(sharing)。
儲蓄/存錢的目標是為了延遲滿足、了解累積資產可以換得更大的報酬,但理財並非要變成守財奴,適度的自我犒賞,以及行有餘力可以助人、分享,也都是孩子在面對金錢時,可以逐步建立起來的觀念與能力。
完讀本書之後,我也陸續看了幾支講親子理財、兒童理財的線上影片,目前也正開始帶著三歲的孩子開始他的第一個儲蓄撲滿。孩子對於錢、數、獎金條件、定期定額的規律等等,受限於目前的認知發展能力,需要一再一再說明,還有帶著他認識各種幣值的錢(5個十元硬幣等於一個50元硬幣,太不合三歲小孩可以理解的常理了!),雖然進展緩慢,但過程實在挺有趣的。
非常感謝Brian出版了這本書,我想繼續按表操課,在教養中實驗看看。
展開
不丟東西的整理術:放不掉的記憶與情感,再也無須斷捨離!
讀者評分
4.5
|
2022/02/17

書名《不丟東西的整理術》相當吸引人,尤其在整理界一片「斷捨離」、「只留下怦然心動的東西」潮流下,真的不丟東西也可以好好整理嗎?
書本的一開始,米田瑪麗娜要所有的讀者先做個小測驗,看看你與物品的關係,是屬於哪一類?基於這樣的評估類別,分別對症下藥,各有不同的整理方式推薦。
為了對症下藥、精準醫療,作者提供了相當多的資訊,也有大量分析圖表,資料非常豐富。
像是一本整理師的教科書,讓專業整理師學習如何判斷顧客類型,給予適當工作計畫;或是大徹大悟想要認真學整理的人,把自己為何做不好整理的裡裡外外因素都檢查過一遍之後可以按表操課的自學書籍。坦白講,這本書讀起來有點吃力,好幾次都讀沒兩頁就分心了(跟我整理東西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插不多,哈哈),米田書中所教的方法,我也覺得執行門檻有點高,對於因為懶惰而房間一團亂的人,恐怕這不是本讓人會開始動手整理的入門書。
展開
零雜物裝修術
讀者評分
5.0
|
2022/02/17

目前正打算買房自住的人,決不能錯過的一本書,就是《零雜物裝修術》。
作者Phyllis不僅是美國認證的整理師,本身也有裝修與室內設計的國家執照,她的書中,可以看到理論與專業訓練以及自身生活實戰經驗的交織,尤其親身經驗過清除母親遺留下來的大量雜物,以及後續數度換屋、自行設計、裝修、居住體驗,與坊間一般「設計裝修他人房屋」的設計師相比書籍,Phyllis更能一針見血我們這些一般人對於居住空間以及收納設計上的盲點。
在書中,Phyllis以直率而有見地的口吻,一一破解一般人對於室內裝修以及物品收納的既定觀點,也提醒計畫買房者,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與需求,再來設計空間動線,物品盡量精簡、不落地,能大幅減少室內裝修、裝潢的木作櫃體費用,未來在清潔打掃上也更省力;如果資金上只足夠買小宅,更是要先閱讀《零雜物裝修術》,讓自己做好住小宅的心理準備,以及好習慣的建立與養成。當然,交屋後的專業驗屋不可少,花個一兩萬的驗屋費讓專業人員用精密儀器檢查室內外硬體與管線問題,可以減少很多未來與建商或前屋主間的糾紛。
讀完《零雜物裝修術》,對於自己未來想要怎樣的生活空間、可以如何達成,都會讓你有更具體的想像哦!
展開
尿尿太郎
讀者評分
5.0
|
2022/02/16

每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經歷「褲子滴到尿」的窘境,可能還會因為被媽媽發現而被罵,那就更難堪了。

褲子子不小心又濕掉的時候,自我安慰「反正外褲是乾的,別人不會發現」、「等一下就會自己乾了,應該沒關係吧」,這些自我解嘲,呼應了生命自有其出路的豁然,也算是男孩子從小開始培養認知因應策略來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壓力的特有經驗吧!

《尿尿太郎》不只呈現了許多內在小劇場,也從自己褲子尿濕的困擾出發,同理生活周遭的大人、小孩可能面對的各式各樣的困擾,包括衣服的標籤刺著後頸、菠菜卡在齒縫裡弄不下來、襪子太鬆垮一直掉下來.......啊!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啟齒的困擾啊!
這種「向下比較」的認知策略,也是人類身為群體生物,在心理適應上很需要的「普同感」,不孤單,真好。

陪著我的三歲小兒共讀時,他對於褲子沾到尿這件事,沒有像尿尿太郎這麼在意,反而是太郎在路上遇到的那位衣服刺刺的小姊姊,深得他的共鳴,每次讀到這一頁,他都會去找出剪刀,要我把衣服後頸以及腰部的洗標給剪乾淨。而完讀《尿尿太郎》,也讓他在之後尿尿亂噴或是滴到褲子、尿濕褲子,相當釋懷,甚至會在換好褲子之後,去書架上拿出《尿尿太郎》,邀我再讀一遍。
《尿尿太郎》的起點雖是褲子滴到尿的困擾,但卻因為太郎對他人經驗的好奇心,關懷了他人各式各樣的小困擾,讓我兒在閱讀的過程中相當地被同理、得到共鳴。
至於是不是會因為這樣讓媽媽減少洗褲子的困擾,當然就另當別論了。
展開
明明啊明明(首刷限量贈冷靜、不氣雙卡組)
讀者評分
5.0
|
2022/02/15

全心陪伴著孩子長大的父母,閱讀《明明啊明明》一定超有共鳴。
 
我家三歲小兒,在共讀的時候,也多次表示「跟我一樣!」看來不只父母,他自己也相當有共鳴。
尤其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若有發生書中講到的情節:比方嚎啕大哭、驚天動地之後,又開心大笑;比方很黏媽媽、要媽媽一直抱著,隨後專心玩玩具,要「媽媽不要吵」;比方原本很喜歡、很想要的玩具,被打入冷宮……,生活中有好多親子相處時的點點滴滴,我們都會拿出這本書來翻閱比對一下,然後互相嘲笑一番。
孩子對於自己的生活樣貌被記在在書裡,覺得非常神奇,對於其他書本故事與生活的對應性,也就更加好奇了。
我想,日常生活的共鳴,正是吉竹申介繪本的魅力所在吧!
展開
這條橡皮筋是我的
讀者評分
5.0
|
2022/02/15
劇透警告

想教孩子斷捨離?那麼,您務必要跟孩子共讀這本書。

故事從小女孩撿到一條橡皮筋開始說起,總是需要承接哥哥用過的東西、與其他人分享玩具…,小女孩終於擁有了「只屬於我的」東西,也可以說是她人生中第一個「財產」。
這個「只屬於我的財產」,帶來了無限大的想像空間,有好多好多的願望與夢想,甚至是心靈相通的愛情,都要透過這條橡皮筋來達成。
我的三歲小兒超愛這本書,一讀再讀,非常有共鳴,也想學故事中的小女孩用橡皮筋當身上的裝飾品。在共讀討論中,他特別喜歡哥哥擁有的寶貝那兩頁,也會跟著他們兄妹倆清點自己的財產清單。
身為媽媽的我,則是在共讀中,理解了孩子原來對於世界與物品的可控性是那麼低,因此會特別珍惜所有「我的」東西,難以捨棄(至於是不是會粗暴地使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教孩子「分享」、「斷捨離」,可以從共讀《這條橡皮筋是我的》開始,同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有所有權的物品後,再慢慢討論每個物品是否有不同的珍視序位或使用頻率序位,在收納空間有限的狀況下,哪些可以是「一軍」,哪些可以是「二軍」,哪些已經超過適齡性,可以分享給年紀更小的小朋友……
都是一次次共讀這本書,可以跟孩子慢慢討論的事情。

有趣的是,書中的「哥哥」,似乎就是《尿尿太郎》中,太郎的好朋友「尿多多太郎」哦!
跨書也能舖梗,吉竹申介,真有你的!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