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誰是外來者:在德國、臺灣之間,獨立記者的跨國越南難民探尋

誰是外來者:在德國、臺灣之間,獨立記者的跨國越南難民探尋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抵達安康》——巷弄裡的故事

    文/黃淑真,|,聯經出版2024年04月25日

    聯經編輯部所在的辦公大樓後門附近,有一間十分受歡迎的越南料理小店。是間老店,招牌已因長年風吹雨淋,字跡已有些模糊、店內座椅則泛著一層人客時常往來而摩擦出的亮光。座位旁有一座稍微斑駁,冰著食材、放了辣椒佐料盒的大冰箱,和幾大缸的烏龜。每回和同事去那吃午餐,總是會和缸內嚼著幾片青菜 more
 

內容簡介

訪問逾50人、越洋串聯德國與臺灣,獨立記者從心而發的萬里追尋。
他們以肉身化作橋樑,來到島嶼,
帶著記憶、文化與語言,從此他鄉變故鄉。
 
  「當我們面對移民或難民,不再是以面對特定外來族群的態度,而是以同為人的身分,在同一塊土地上,往『我們未來如何共同生活』的目標邁進,這個社會是不是就不會這麼分歧了?」
  
  你知道,臺灣曾經接收過難民嗎?
  他們在高雄、木柵、澎湖……在你我身邊生活超過40載。
  為什麼我們幾乎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
 
  賭上生死的「船民」
  1975年4月,越南共產黨拿下西貢,內戰長達20年的南北越就此統一,然而戰爭結束並未帶來和平,反而讓載滿難民的船飄蕩海上。這些「船民」逃難異國,他們的移居擴大了人們對民族與國家的想像。 
 
  映照德國與臺灣,不一樣的族群融合之路
  《誰是外來者》作者黃文鈴往返德國與臺灣,採訪超過50位越南移民,聽他們述說驚心動魄的親身經歷,書中並陳西德、東德、臺灣三地接收越南移民的方式、政策,探討理想的族群融合可能之道。
 
  ● 西德-70年代末,西德因納粹歷史而對越南難民產生共感,民間出資買下救難船,多次出航營救,接納德國史上首批大規模的亞洲難民。
 
  ● 東德-80年代,越南政府派數萬契約工至同為共產政權的東德,卻意外遭遇兩德統一,在無融合政策之下,他們與西德船民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 臺灣-越南華僑在越戰結束前後搭乘中華民國政府的軍艦、專機來臺,散居各地的他們自身即是歷史,但我們為何遺忘了這段活生生的逃難史實?
 
  40年了,他們還是「外來者」嗎?
  記者黃文鈴以移民身分發出探問:當膚色與文化截然不同,「外來移民要做到成功融入一個新的國家,我們能給出哪些答案?」越南移民已定居德國、臺灣社會逾40年,我們可曾真正探究他們的歷史?是否還片面狹隘地以外貌、膚色、口音區分「你」與「我」?
 
  我們可能在保有彼此相異處的情況下,仍視彼此為一個群體嗎? 
 
各界推薦
 
  【注目推薦】
  白曉紅(記者/作家)
  李岳軒(獨立媒體《移人》總編輯)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
  黃雋慧(《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作者)
  劉吉雄(澎湖難民營三部曲導演)
 
  【書店推薦】
  孩好書屋
  苑裡掀海風
  飛地書店
  晃晃書店
  烏邦圖書店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文鈴
 
  菜市場長大的孩子。35歲那一年決定離開熟悉的臺灣,目前定居柏林邁入第五年。喜歡這裡的自由跟可能性,但常常想念臺灣各種好吃的美食。
 
  曾獲柏林政府文學研究補助、國藝會長篇小說補助、文化部青年創作等補助計畫;曾任國內報社記者、《報導者》特約記者,因為想第一線採訪難民,選擇出走臺灣。目前定位自己是寫作者與記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到達很遠的地方,讓更多人聽見受訪者的故事。
 
 

目錄

推薦序 帶給當下社會啟發的越洋追尋/林育立
推薦序 在困逼與關懷中闖出新天地/黃雋慧
自序 尋找社會融合的最佳答案

主要名詞釋義&越南移民大事記
地圖

序章 我們與他們

第一部 前往異國
第一章 去了西德的越南船民

前言 
從遠東來 
全體動員
終航
非政府的力量 
來到西德之後:船民的真實故事

第二章 飄洋過海的越南移工 
前言
時代巨變 
不再安靜的越南移民
非法的生活、合法的生活

第二部 前往中華民國
第三章 坐船來臺的越南華僑 

前言 
越南華僑是怎麼來的?
中華民國政府派艦救僑胞
海漂來臺
越棉寮歸僑

第四章 中華民國政府的仁德專案 
前言
從啟航到降落
木柵的越南家鄉味:蘇英葉與阿荷的雜貨店
依親來臺
越南歸僑協會 

第三部 抵達
第五章 越南移民第二代

前言
自我認同的糾結
亞洲來的家庭關係
阮氏瓊:被丟來火星的孩子

第六章 北方的小鎮
前言 
拿撒勒之家
船民會所 

結語  如果我們不把自己隔離起來

後記 
致謝 
注釋
附錄 受訪人物表 
 

推薦序1(節錄)
 
帶給當下社會啟發的越洋追尋
林育立/駐德記者
 
  走在柏林街上,處處可見越南人經營的餐廳、花店和美甲店。從東柏林郊區的捷運站走出來,迎面就是賣私菸的越南年輕人。在春光明媚的櫻花季,偶爾還可見越南女性花枝招展穿著傳統服飾奧黛在自拍,引起路人側目。
 
  越南人在今天的德國首都無所不在,相當程度決定德國人對亞洲人的觀感。整體來說,柏林的越南人工作勤奮,花店大清早就開門,連商店全關門的星期天也照做生意。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東、西柏林的越南餐廳河粉口味不太一樣,而且東柏林的越南人與在地居民似乎處在平行世界,彼此不大往來,背後的故事實在很想讓人一探究竟。
 
  我跟本書作者文鈴一樣以記者為業,對臺灣的媒體亂象也同樣感到迷惘,初次見面就有聊不完的話題。她剛抵達柏林的二○一七年下半年,正好是德國社會為上百萬中東難民忙得焦頭爛額、排外勢力趁機崛起的動盪時刻,置身風暴中心,難免對難民融入問題有深刻反思;何況第一次以異鄉人身分在西方社會生活,她不免對身邊同樣來自亞洲的越南人感到好奇。
 
  冷戰年代,德國曾分裂為東、西德兩個國家,各自擁有來自北越的契約工、及以船民身分從南越逃出來的難民。兩德統一後,南、北越人跟東、西德人一樣也有格格不入的問題。相較於美國、法國等擁有大量越南移民人口的西方國家,德國可說相當具有特殊性。
 
  在歐洲難民危機才剛過去、數百萬烏克蘭難民又湧進歐洲的此刻,這本臺灣首見探討德國越南移民的書尤其別具意義。德國一般討論移民融入的困難時,往往聚焦西德一九六○年代起從土耳其招募來的外籍勞工,卻少有人注意當年接納越南船民和契約工的經驗,能給當下不少啟發。
 
  舉例來說,由於同情船民逃離共黨迫害、投奔自由,西德接納了好幾萬的越南船民,可是該如何將這些信仰和文化完全不同的族群融入、同時讓他們保有自身特質?書中舉的「拿撒勒之家」例子就很值得參考。
 
  外界對德國近年接納這麼多中東和烏克蘭難民感到敬佩,卻不知當前針對難民的地方援助網路和免費住處、語言課、職業訓練等配套措施,其實早在當年接待越南船民時就已經摸索過……
 
推薦序2(節錄)
 
在困逼與關懷中闖出新天地
黃雋慧/《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作者
 
  和文鈴是在二○一九年透過網路認識,當時她正在籌劃寫作本書,蒐集資料的時候接觸到敝作《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之後收到她的來信,希望我能引介一些受訪者。記得在全球新冠疫情前,我每年都收到私信提出類似的請求。做過相關專題的人,都能體會尋人過程的艱難,而且很多當事人未必信任陌生採訪者,文鈴能贏得眾多受訪者信任,成功走完整個書寫過程,實在難能可貴。
 
  處理移民問題有如踏平衡木
  《誰是外來者》以一九七八年越南人蛇貨輪「海鴻號」」事件作起點,回顧德國朝野應對一路惡化的印支(中南半島)難民潮。當年難民潮震撼西方媒體的程度,從美國CBS(當時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長壽新聞雜誌節目《六十分鐘》可見一斑。《六十分鐘 》每集一般分成四個單元,每單元一個專題。一九七九年,《六十分鐘 》採訪隊特地飛到馬來西亞探訪比東島難民營,製作越南船民特輯,整個特輯就占盡四個單元。
 
  在這段時間,聯合國開過兩次會議,協調國際社會聯手化解危機。
 
  西德是其中一個積極伸出援手接收越南難民的國家,政府會依據他們的背景提供相關的德語和技能訓練,盡可能協助重拾故業,令我印象深刻。西德政策背後的核心價值是尊重新移民的過往,而新移民愈快適應和投入社會,對國家的貢獻自然更大,少有國家能如此細心。大部分國家的現實,是新移民都做本地人不願做的工種。民間方面,大報《時代週報》,和美國CBS一樣,派人去馬來西亞比東島實地採訪,更大膽承擔安置難民的交通和語言服務的經費。然而要數德國最突出的舉措,就是募款組織人道救援船阿納穆爾角號,在南海搜救遇險的難民船,發揮強大的行動力和人道精神。
 
  阿納穆爾角號出動以來救治的難民上以萬計,數目可觀,但遠在西德,安置難民的配套很難追上速度,而幾年後,阿納穆爾角號一度要緊急煞停。我們一方面會出於惻隱之心,同情逃難的人,但同時也會矛盾:這收容的門會不會開得太大?興許一些富裕國家有足夠資源安置難民,卻未必充份考慮接納的速率;比如配額十萬人,是一年內全入境?還是分十年接納?接納的速度對醫療等各項社會資源的衝擊大有分別。再者,偷渡往往牽涉到蛇頭、人口販賣這些錯綜複雜、黑暗的操作,很多偷渡客都無證件,或用假證件,有很多令人頭痛的現象要克服。作者再指出,面對持久的難民問題,收容國的政府和民間都要拿出無比的勇氣、行動力和智慧去承擔。我更認為,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每個有能力的國家都需要預備一些預建樓房(Prefabricated homes),應付突如其來的危機,除了臨時救濟難民,更可用作安置災民或檢疫。
 
  《誰是外來者》其後的章節也不時刺激思考。第二章涵蓋東德在一九八○年代引進的越南移工,越南統一後,因不事生產以及受到多國制裁、經濟蕭條,故透過輸出勞工賺取外匯,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近日的俄羅斯,因攻打烏克蘭而受到制裁,日後整個局面的布局發展有何異同? 
 
  作者也訪問在德國和臺灣的越南移民和下一代,分享種族歧視的經驗及身分認同的看法,移民為免被排擠、被邊緣化,會有意識地尋求主流社會的認可,不時要在不同文化間的夾縫處掙扎。書中的訪問令我想起一個在香港難民營出生的越南青年,他回憶小時候獲得香港居留權後,行動自由了,但母親一下子要在一個語言不通的陌生環境自力更生,深受壓抑,經常抱著他哭,再加上屋內正播放著淒怨的越南歌曲,令情緒更加膨湃,故有段時間他非常抗拒越南歌曲,每次家人一播他就發脾氣,有客人來他就出門,而他就在這樣不時的陣痛中,一步一步成為香港講粵語的一分子……
 
自序(節錄)
 
  二○一七年九月,我隻身離開臺灣來到德國。
 
  當時我辭去任職近三年的報社記者工作,身懷近十年的新聞採訪經驗,我想掂掂自己的斤兩,挑戰擔任獨立記者,目的地就是自二○一五年因敘利亞戰爭而收容百萬名中東難民的德國。
 
  我想第一手採訪那些在戰火中離開家園、在異鄉重建人生的難民們,面對面聽他們說話,寫他們的人生故事。
 
  就因為這麼簡單的起心動念,我開始著手申請簽證、找房子,最後在一期德文課都還沒上完的情況下,落腳柏林,這個先前我只旅行過一週的城市。
 
  至於為什麼是德國?在我離開正職工作不久後,因緣際會透過網路聯繫上一名敘利亞難民阿里,他原本在首都大馬士革是名專業的工程師,但因為拒絕好友邀請加入塔利班,遭到多次暗殺,只好逃離家鄉。我在電腦的這一頭,聽著他鉅細靡遺述說著逃難的經歷,多次千鈞一髮,甚至在匈牙利的監獄遭獄警脫光衣服羞辱。
 
  那通電話是在臺灣的半夜兩點,整整兩個小時過去,我的手心直冒汗,隨著他講到自己終於踏上德國土地,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在電話那頭笑說,逃來德國的那一天,他在火車上累到睡著、忘了車票放在哪裡,查票員竟然悄悄在他耳邊說:「你是難民嗎?剛到這裡嗎?不要緊,下一站你先下車,但不要出站,避免遇上警察。」這個新國度對難民的友善,讓他至今仍深懷感激。
 
  這是我鑽研難民議題的開端。等我自己也到了德國,陸陸續續寫了多篇關於難民的專題,難民這個詞,不再只有戰火、需要人們施捨的刻板印象。他們有血有肉,許多人雖然背負著逃離家園的創傷,但仍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打拚,就像你我一樣。
 
  隨著獨立記者的生涯展開,在德國以異鄉人的身分生活,我在難民受訪的話語裡看見自己,聽他們說失語的困境、談人生道路的不確定性。他們不知道多年的等待後是否能得到一紙合法留在德國的居留許可,我當時則是掙扎著在德國只靠寫報導要養活自己究竟可不可行,雖然兩者的命運無法比擬,但同樣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很能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我是出了國之後才深刻感受何謂移民。在西方人的主流社會裡,亞裔族群始終是少數,加上臺灣是個多數國家都不承認的小國。因為這樣,我將關注的視野放諸移難民在德國的發展。我想知道,這個社會怎麼看待龐大的移民群體。我們移民,會一直都是德國社會的外來者嗎?我們和他們,有沒有可能擁有相同分量的話語權?有沒有可能彼此的界線,因為彼此多一點努力,淡去一些些?
 
  因為身為這個社會的少數族群,我很自然在路上特別留意亞洲人的身影。在柏林這個大城市裡,不消長駐,就會察覺到越南人的普遍存在。在這裡,越南菜幾乎與亞洲菜畫上等號,越南餐廳、小吃店遍布,甚至有許多店家兼賣越南河粉與壽司,是這裡的有趣特色。
 
  幾乎每個地鐵站轉角的花店都由越南人經營,尤其是東柏林的花店、雜貨店、衣服修改店、美甲店,一進到店裡,店員們彼此都以越南話交談。我自己也好幾次走在路上被亞裔臉孔的路人以越南話搭話,或被亞洲雜貨店老闆詢問是不是來自越南?
 
  同為亞裔的好感,加上龐大的好奇心,我開始查閱越南移民來到德國的歷史。從「為什麼這裡越南人這麼多?」這個疑問出發,我更好奇,為什麼明明街上隨處可見越南人的身影,但新聞或政治討論裡,卻聽不見他們的聲音?
 
  這本書即是從這個疑問出發延伸出的訪談研究。本書分成三條軸線:七○年代末被西德政府收容的越南船民,以及八○年代透過短期工作契約,來到東德的越南契約工(Contract Workers)。這兩大族群是目前德國的越南移民最主要的來源。我在第一、第二章會分別深究探討他們來到德國的歷程,帶給德國的影響,與這個國家的關係。
 
  第三條軸線與臺灣人民切身相關,中華民國政府在一九七五年越戰結束前後,以海軍軍艦、專機等方式,從淪陷的南越接收了數千名越南華僑;一九七七年,由於海漂來臺的越南難民人數逐漸增加,基於人道立場,我國政府在澎湖更興建難民營,成立中南半島難民臨時接待所。
 
  這段史實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重要的一頁,記錄著我國曾在援救越南難民上不遺餘力。一般談到難民,會覺得距離臺灣很遙遠,但其實早在四十年前,我們就已經憑一己之力搭了一座橋梁,讓戰火中的人民來到安全的國度。這當中的脈絡會在本書的第三、第四章詳加闡述,並將場景拉回越南華僑最早在越南落地生根的過往古今。
 
  我在開始書寫這本書之前,對於越南移民的認識僅停留在臺灣人一般熟悉的外籍配偶,一直到了柏林才發現這個族群的複雜性,越南因為曾經分裂成南、北越,各自被民主、共產政權統治,和曾經分裂成東、西德的德國,在歷史的軌跡上意外地交會,撞出命運的火花,也是本書一大關注重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64342
  • 叢書系列:眾聲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九七八年十月下旬,一艘原應被銷毀的老舊貨船,卻超載著兩千多名越南船民,在越南政府默許下,逃離祖國。這艘名為「海鴻號」的難民船,意外帶起西德一陣援救船民的熱潮,西德政府甚至史上首度大規模收容亞洲來的難民,掀起七○、八○年代四萬多名船民橫越數千公里來到德國的開端。
 
這一切全起因於一名德國記者的全民號召。當年四十歲的諾伊德克(Rupert Neudeck),原本只是一名平凡的廣播記者,在聽聞「海鴻號」的慘況後,他決心投入拯救船民的行列。
 
在普遍民眾還不了解這群船民為何逃離家鄉的情況下,他上電視節目發表演說募款,觸動德國人民曾袖手納粹惡行,最後導致猶太大屠殺慘劇的罪惡感,彌補心態加上對於船民為逃離越共、追求自由不惜離家千里的同情,全民以鉅額捐款熱情響應,共同買下「阿納穆爾角號」。這艘德籍搜救船,拯救了許多漂流在南中國海的難民,帶他們駛向安全的未來。
 
從遠東來
 
英州的回憶  (1
 
我們走在荒蕪的海岸邊,腳踩著泥濘,等著來接我們的船,已經過了五個小時。天氣好冷,夜晚的強風呼呼地吹,沒有外套或斗篷得以蔽體。當我們的船終於在清晨四點現身時(它應該要在半夜兩點到,但花了很多時間在躲警察),我以為那只是艘接駁船,會把我們帶到更大的船上。但我錯了,那就是我們要搭的船,長九公尺,寬三公尺,載滿一百二十七人要逃離越南!
 
我進到船艙,發現最溫暖的地方是引擎室,決定待在這裡,但這是我最大的錯誤,因為其他人跟我想的一樣。引擎室很快就擠滿了人,機器散發出的熱氣加上過多的人,讓裡頭又熱又悶。船總算啟航了,躺在地上的人們像沙丁魚般擁擠,動彈不得。
 
數小時過後我覺得奇怪,船怎麼還在開?這時旁邊的人告訴我,這一艘船就是我們要搭的逃難船,而不是接駁船。我暈船了,愈來愈虛弱,總算能入睡(感謝老天)。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