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現在來比較一下兩個像到令人吃驚的敘事,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和華卓斯基兄弟(Wachowski brothers,現為華卓斯基姊妹)一九九九的電影《駭客任務》,來明白情節會怎麼影響故事的功能,進而會怎麼影響我們。
*
《洞穴寓言》或許最好用意象來介紹,以呈現故事的精心設定。
柏拉圖的神話講到一群一出生就陷在洞穴裡的人。他們的腿和脖子固定住了,動彈不得,只能看到正前方。囚犯後面排了火堆,還有一條人來人往的道路,產生的陰影會投到囚犯前方的牆上。陰影其實並非來自路上的行人,而是他們手上拿著的雕像。囚犯反正不知道實情,便相信陰影代表「完整的真相」,也就是最高程度的事實,並推論他們聽到的聲音一定來自陰影。如果一名囚犯被迫恢復自由,蘇格拉底在這段對話中問,他會有什麼體驗?一開始會眼花撩亂,看不清現在能看到的事實——陰影來自立體生物拿著的立體物品,洞穴外還有更高的世界,灑滿明亮的陽光。但在被拖進陽光後,他終究會弄明白真相。然而,現在他的舊生活和新生活之間出現了衝突。他怎麼能把他的體驗解釋給從未離開洞穴的囚犯聽?他怎麼能解釋他們的精神生活非常貧乏?他怎麼還能回到囚犯的身分?這人或許會看起來像個傻瓜,含混不清說著「其他的世界」,再也不相信陰影。如果他想放走其他的囚犯,他們或許會希望他死了算了。
《駭客任務》裡面則有另一群囚犯。電影設定在未來,描繪社會裡的人類相信他們住在二十世紀末期的「真實世界」裡,但他們其實住在「母體」裡;母體是龐大的電腦模擬程式,讓人覺得很快樂,但人類不知道智能機器畜養他們的身體來取得能量。困在模擬裡的人不知道這是模擬,相信他們在真實世界裡。故事的主角湯瑪斯.安德森(Thomas A. Anderson),暱稱「尼歐」(Neo),是電腦駭客,在尋找母體的意義。
他身在內部便無法明白,需要駭客崔妮蒂(Trinity)和莫斐斯(Morpheus)來告訴他真相。他們給他藥丸,讓他的心智能斷開「連結」,等模擬分解後,他就能了解自己真實的處境:他的身體其實困在培養皿裡,處於宛若後世界末日的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