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賢臨床心理師的所有評鑑

精準決策:哈佛商學院教你繞開大腦的偏誤,不出錯的做出好判斷

精準決策:哈佛商學院教你繞開大腦的偏誤,不出錯的做出好判斷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9/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行為經濟學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應用心理學分支。原因無他,行為經濟學的概念,幾乎是生活促手可及的。打從早餐店你買什麼早餐,到租哪個房子,乃至於買哪一張保險,所有決策的過程,都是心理學家與經濟學家「見獵心喜」的研究對象。同時,就算對於經濟學概念沒有深入涉略,我們都還是可以讀懂許多行為經濟學的好書。

《精準決策》一書在外國可說是超級老字號的教科書等級的書。沒錯,「教科書等級」!所以,在閱讀書籍的過程,明顯能感受到書籍架構的嚴謹性。但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我原本以為身為一個「商學門外漢」在看這本書時會很痛苦(畢竟本書的包裝讓它很像商學院的人才看得懂XD),但讀完之後意外發現,並不會呢!即便是在投資理財的那一章,我都還是可以咀嚼下去。讓我對本書的喜愛程度又增加了幾個百分比。

本書從「決策」,特別是「決策的失誤」為起點出發。井然有序地探討了各種讓決策出錯的原因。從《快思慢想》一書火紅了「系統一、系統二」的概念之後,對該領域有興趣的讀者會發現,幾乎所有決策的科普書都會提到這個概念。本書也不例外。

本書還有一個讓閱讀變得有趣的安排,就是在行文之中,作者穿插引用一些「情境題」,邀請讀者做決策,緊接著,才告訴讀者剛剛這個情境裡是出了什麼狀況,而又是哪些心理學、經濟學的現象,其實正在背後偷偷影響你的決定。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不少讀者的讀後感,大家都各自挑了幾個關鍵字來做分享。我發現很多人都很喜歡討論的是決策的十二個常見偏誤。這篇評論裡,我想分享的倒不是上面的十二個偏誤,而是一個和「丟東西」有關的研究 😂(下文引用自書籍內文):



仍那、斯莫爾和喬治·羅文斯坦發現,情緒狀態對稟賦效應的本質具有顯著作用。在第四章介紹過的稟賦效應,是指人們會放大自身所有物的價值。

仍那和同事的研究主題則是,當賣家的心情不平靜,正處於悲傷或厭惡的情緖時,商品的銷售價格(由商品擁有者設定)與選擇價格(由那些決定要購買商品或保留金錢的人決定)之間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他們讓參與者觀看一段使用骯髒廁所的影片(來自電影《猜火車》)來誘發厭惡。另外,他們透過播放一段男孩恩師去世的戲劇化影片來引發悲傷(來自電影《赤子情》)。

結果發現「厭惡」會誘發丟棄的欲望,使得人們更加渴望擺脫手邊的物品,並且不願意添購新東西。因此,厭惡導致賣家願意以較低的價格出售商品,也讓潛在買家降低願意支付的價格,而悲傷則是讓人想要改變環境,因此同時提高了買家願意支付的價格和賣方的開價。

仍那和同事在這個研究中,揭露了情緒如何影響財務決策。更有趣的是,透過在各個任務的買賣決策定案之前的情緒操弄,他展示了情緒影響的層面之廣,連不相關的情況也會受到牽連。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證明,人們必須清楚且正確的了解情緒如何影響决策。



類似這樣,其實對「決策」歷程的了解,還可以應用到很多生活層面。光是「悲傷則是讓人想要改變環境,因此同時提高了買家願意支付的價格和賣方的開價」這句話,就很有臨床上的重要性。大家有發現,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更可能亂買東西,不管價格嗎?原來這個現象是科學早已證實的呢。

從本書一開始出版到現在,原文已經經歷了八個版本的翻修,作者很有耐心地不斷補充最新的文獻進去,讓本書格外具「說服力」。因為,書中的每一個結論,幾乎都是經由實驗背書的發現。如果你曾經很喜歡《快思慢想》的架構,但因為翻譯本這本書搞砸了,出版社至今也不願意處理或重翻而感到氣餒。快來讀這本書,多少可以彌補我們心中的失落 XD

本書不只適合對管理決策有興趣的讀者,也很適合對於想做出「好決策」有期待的每一個人。整體來說,閱讀本書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得動腦、得思考、得消化。

同時也得誠實地說,我們的決策不會因為看完本書就立刻變成一百分。畢竟,所有決策與思考上的偏誤,其實都是大腦演化之下的「預設值」,和所有改變一樣,都得不斷不斷的提醒與再學習,才有機會變成「新的系統一」。但若你想試著成為一位「獨立思考」的個體,本書將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與閱讀材料。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8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6/17

文學這種創作形式,在人類產生文字概念之後,就開始運作著。透過這種人類才能理解的符號,許多精神、概念、想像才得以延續。而好的文學,或許就是那些能夠抵擋時間洪流考驗,持續流傳至今,可被稱為「藝術」的作品。

本書的基礎是「源氏物語」,在日本文化中,這是部影響很廣泛的作品,也是後來許多經典創作的基礎(像是《平家物語》、《好色一代男》等)。除了文字之外,這個創作也帶動了後來繪圖形式的再製,從〈源氏物語繪卷〉到廣泛存於民間的源氏繪;可見此作品在當時代的影響力。

書籍介紹區,是這麼介紹源氏物語的:
  「《源氏物語》是日本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也是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經典。才女紫式部以多采妙筆委婉細膩述寫天性風流多情──皇子光源氏一生複雜的男女關係,反映人生的無常和悲哀,也描繪出當時的社會人情和優雅生活情調,故事扣人心弦,影響日本文學及習性品味極為深遠,千年之後仍被視為是女人了解男人好惡之範本,也是男人向女人示愛的指南。」(出處)

有人將這部作品比擬為日本版的紅樓夢,兩部都是經典,篇幅都不短。還有一個重要的現象是,即便作品推出許久,仍持續吸引著許多後代人爭相「詮釋」。顯然,裏頭除了文學與藝術之美外,仍大有文章。在此也推薦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前,可以先閱讀相關的著作,讓自己對源氏物語有基本的了解,讀起來會比較順。如:源氏物語樂讀本【新裝珍藏版】或林文月教授翻譯的源氏物語。

日本心理學家、榮格分析師河合隼雄在這部《源氏物語與日本人》中,以榮格心理學的觀點,帶領讀者一窺這部作品中的心理學意涵。好比,在那個大時代下,男性與女性的自我/認同,如何能將性別放在更大的架構,好比陰陽、阿妮瑪(anima) 和阿妮姆斯(animus)理論之下檢視,洞見彼此互為競爭又互為需要。又如自我的分裂、個體化與孤獨等。

雖然榮格心理學並非我的專業,但從這本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抽絲剝繭,盡可能地想與源氏物語對話、想跟作者紫式部對話,又或者,其實是想和那個大時代之下的人們對話。

書中最讓人驚艷的觀點,可能讓大家意想不到。在許多人想像中,源氏物語「主角」光源氏應該是個英俊的存在(據源氏物語,他天生即有著光輝燦爛的俊美外表)。讀者可以從源氏物語的再製作品中看出端倪。

但經河合隼雄的閱讀與剖析,他一直感覺不到光源氏做為一個人「實體自我」的存在。縱觀全書之後,他提出另一種詮釋的觀點:與其說光源氏是本書的主角,不如說光源氏的安排,是為了凸顯出他身邊各種性格女性,與他形成的關係。河合隼雄的兒子河合俊雄也認為,這種「中空」的安排,使得各個女性的角色鮮明起來。河合隼雄最後將這以「曼陀羅」的架構來理解與詮釋這些人物角色,是非常引人入勝的新見解。

「曼陀羅」(mandala)來自梵語,是「圓」的意思。是榮格將之從東方引進西方的概念。榮格認為,這種象徵性的形狀,代表整體的自我。曼陀羅是「整體」之中最簡樸的樣式。榮閣自己就曾透過持續進行曼陀羅繪圖,探索自身出現的對立、掙扎、矛盾、妥協和衝突。他也認為,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藉之使東西各自歸位,恢復秩序。透過這種觀點來理解源氏物語中的女性人物和主角的關聯,確實非常有意思。

作為一本重新詮釋的書,閱讀本書需要一點榮格心理學的背景,當然也需要略知源氏物語的架構(如果能詳知會更好)。不過,作為一種新型態的論述,本書也提供了不同的觀點。過往閱讀文學,特別是過往的文學時,總覺得「那離我們好遙遠」(回想起高中閱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都有種不真實感)。

源氏物語經過河合隼雄的導讀後,變得十分「現代」。在各個時代下,都有心理學理論的產生。這些理論或觀點,至今仍能留存的,勢必是因為裡頭有些見解,仍符合當代人所需。

透過心理學的眼鏡,重新檢視很久很久之前的故事,我們或許會發現,不管是古人或現代人,作為人的存在,我們有些地方都是一樣的。以古觀今、以今觀古,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或許能從過往的歷史中,找到一點當代人仍適用的救贖。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6/03

知識是什麼呢?我們直覺地認為它是存在於個人腦中,對於某些領域,妥善儲存且可拿出來實際應用的概念。

「知識的假象」這個聳動的標題,並不是說我們有的知識是假的。醫師所知的醫學知識是真的,心理學家懂的理論也是真的。 各行各業、各種專業逐漸累積的知識都是真的。

那,「假像」到底是指什麼?本書中這假像指的是,知識其實不是「一個人」的事。我們儲存在腦中的知識們,其實都是「共同知識體」的一部分。而很多時候,我們會忘了這件事。

我們會以為很多東西自己都懂,但當我們被要求清楚說明時(好比,你知道「馬桶」的運作原理嗎?),才發現「共同知識體」裡的知識,更像存在銀行裡的錢一樣,有需要時我們才會去提領,而不是一直存放在我們腦中的。也就是說,我們所知道的,其實沒有自己所想的這麼多。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覺得熟悉(每天都要用馬桶),但熟悉並不等同於具備深入了解所需的知識。

書名副標就直接破題的告訴我們「Why we never think alone」。我們的知識,其實是架構在更多層次之間。因此,我們相信專家,因為專家儲存了一部分知識。那些知識若是我們自己要吸收、理解,就要花很多時間,太不划算了。加上腦中若要儲存這~~麼多世界天文地利五花八門的知識,我們的大腦一定會爆炸,這輩子大概也不能做其他事了。

就算在生活中,這種「共同知識體」的概念也還是無所不在。好比,你在吹著的冷氣或電扇,裡頭也存有大量——我們並不一定了解——的知識。但我們知道,某個「按鈕」就是打開,就是有冷風吹出。某種程度來說,那顆按鈕也乘載著好多人、好多領域、好多知識在裡頭。

本書從「人類對自己所知的無知」這件事出發,試著釐清我們具備的知識有多少?是否真如我們所想的這麼多?接著討論我們思考的目的與方式(當然,還有其中的破綻),帶出我們思考中的假象。

接著,作者介紹了「共同知識體」呈現的幾種媒介,向是身體中的知識、環境中的、他人身上的、科技的。並將這樣共同知識體的架構應用在科學、政治上,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為什麼思考、知識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最後,作者用這樣共同知識體的架構,重新挑戰了我們傳統上認知的「智商」概念,如果知識不只存在於個體內,那我們從一個人身上測出的智商,其實也需要重新被定義。

本書讀起來並不輕鬆,需要咀嚼,但當你意會某些作者想傳達的意思時,真的會有醍醐灌頂的感受。如作者提出的精神,本書也是一個「共同知識體」的呈現。裡頭討論了許多生物的、演化的、心理的、經濟等層面的知識。讓我們得以重新理解「知識」,這個原以為沒什麼好多想,但其實值得三思的概念。非常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1 人中有 40 人(97.56%)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那樣做?耶魯心理學權威揭開你不能不知道的「無意識」法則,教你利用「無」的力量自動達成目標,解決所有問題!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那樣做?耶魯心理學權威揭開你不能不知道的「無意識」法則,教你利用「無」的力量自動達成目標,解決所有問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3/18

  你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同時,你的大腦其實還有一部分「你不知道」的自己,也正在運作些什 麼。而這些「運作」其實也悄悄地影響著你現在以及等一下的思考、情緒與行為。那一部分「你不知道」的自己,有人稱為無意識、潛意識或閾下覺知,便是本書討論的主角。

  人類是否有「自由意志」,這是個哲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爭論不休的命題。但,我們總有「意志」吧!是沒錯,只是這意志到底多自由,自由所佔的比重到底多大?看完本書,你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在心理學研究中,大量研究人類的態度、決策與行為之後,我們發現「意志」之中,至少有一塊不少的份量,是「不受我們控制」的。你可以在許多當代的心理學科普書中看到類似的架構:像是快思慢想(直覺的、潛在的vs.緩慢的、深思的),又或者是「象與騎象人」,都指涉出這樣的分野。

  本書一樣區分這兩種分野,只是特別的是,再加上「時間」作為分類輔助,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個層面,來探討那些我們控制不到,甚至沒有覺察到的意識,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以「過去」來說,就在我們生下來的那瞬間,許多「程式」都被內建在我們腦中了。而我們的許多言行,其實便深受這樣的「內建程式」影響,只是我們並不知道。只有透過某些精巧設計的實驗,我們的這些「潛在」預設模式才會露餡(像是:內隱聯結測驗,IAT)。不管是趨樂必苦、合作傾向,到偏見或刻板印象,這些人類本能都是很好的例子,都是我們「被」內建的「天性」。而這些天性之所以存在,其實都是演化之後的結果。

  而在「現在」的時間軸上,我們的行為也非常容易受此刻無意識的影響而改變。你知道光是「握著」一杯咖啡,它的溫度就會影響你如何知覺其他人嗎?而為什麼情侶交往初期,「夜衝」常常是選項,我們真的這麼容易「誤會」自己的感覺,搞不清楚什麼是害怕什麼是心動嗎?以及,為什麼明明不合理,而我們卻總是容易「遷怒」別人?這些現象,都是因為在「現在」的時間中,我們受到許多無意識的影響所導致。

  最後,在「未來」的時間軸上,本書分享了許多要讓「目標」有可能成功的方法。主要的論點是,若我們想要成功改變,我們要靠的不是「硬碰」意志力,看它多強。而是善用「無意識」,透過改造、刻意的環境設定或改變,讓改變可以「不需要用力」的發生,我們就更有機會養成那些我們想養成的好習慣、改掉那些壞習慣。裏頭的觀點與日前天下文化出版的「正向思考不是你想的那樣」非常有呼應之處,如果喜歡這樣觀點、想嘗試的夥伴,可以讀讀這本書,將知道更具體的作法。

  本書讀起來並不輕鬆(雖然這本書已經是作者口中所說的,寫給大眾的心理書XD)。不過,可讀性極高。裡頭引用了非常多的有趣研究,搭配作者本人自己的內心小劇場故事,真的是一本讀完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的好書。讀者也將有機會更認識心理學家是怎麼做研究的(雖然裡頭寫到,心理學家叫你做什麼,背後一定還有其他陰謀XD)。

  如果看完本書還不過癮的朋友,強烈推薦再啃食這幾本書,之間的觀點是互補的:

*誰說人類不理性?基因演化比我們想得更聰明
*象與騎象人
*佛洛伊德的近視眼-適應性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正向思考不是你想的那樣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快思慢想(撇除翻譯問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0 人中有 19 人(9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你到底是誰?:解開不可思議的人格謎團(TED BOOKS系列)

你到底是誰?:解開不可思議的人格謎團(TED BOOKS系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3/05

你到底是誰?提到人格、個性時,它指的到底是什麼?

在之前,天下雜誌出版便引進人格心理學家Brian R. Little的著作《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哈佛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教你提升健康‧幸福‧成就的關鍵》,這次一樣是Brian R. Little博士的書,但特別聚焦在《探索人格潛能》這本書第九章提到的「個人計劃」這部分。

本書認為,人格特質基本上是三件事情構成的: 1.你的基因 + 2.你的環境 + 3.你的所作所為

過去人格心理學多半認為,人格是1和2交互作用的結果。這樣看來不免讓人有些灰心,因為基因和環境大抵上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作者延續心理學家Kelly個人建構理論的觀點,提出的「個人計劃」,則認為我們的主動選擇,也同樣在形塑我們的個性。

以心理師的角度來看,我們非常樂意擁抱這樣的論點。畢竟,我們真的比較願意相信,人是有可能改變的。我們不再「只是」被決定的,而可以透過行動,主動創造一種稱為「幸福進行式」(well-doing,作者自創,非常棒的字)的快樂。

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設立計畫」。裡面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透過這些問題的澄清,我們得已逐步更認識、更朝向理想中的自己:
*「你認為你在做什麼?」
*「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
*「這件事是每天你起床的原因嗎?」
*「這件事對於定義自己重要嗎?」

本書的後半部則透過「個人計畫」與基因、環境的互動過程,協助大家釐清自己的個人計畫。雖然基因和環境都期限至,但我們仍然可以練習「跨越」天性的那條線,找到自己在意的事,然後勇敢成為自己沒有扮演過的角色。但作者也貼心的提到,同時也得替自己找到適當的「休息空間」,而不是一味的往「不舒適圈」猛闖(當然,一直待在「舒適圈」也不是最好的做法)。

本書一如Little上本著作,可讀性佳。對個人計畫做了更清楚的解釋,很適合用來協助自己釐清「自己到底在意什麼」,以及如何把這樣的在意,轉化為「行動」。在執行時,又該留意什麼地方,也做了必要的提醒。 讀過本書不過癮的夥伴,也強烈建議別錯過作者的上一本書《探索人格潛能》!

PS.作者的「個人計劃」 網頁,裡面有蠻多寶物的:
http://www.brianrlittle.com/Topics/research/personal-projects-analysi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一次一點,反轉憂鬱

一次一點,反轉憂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2/16

本書並不厚,約莫250頁左右,但不好讀XD。對沒有生理心理、神經心理基礎的讀者而言,本書讀起來會有點辛苦。

本書第一部分,介紹憂鬱的「下陷螺旋」(也就是惡性循環):為什麼憂鬱症常常不會好、還會因為某些因素而惡化。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我們某些使用大腦的方式不對。這部分提及了許多神經心理的原理,許多會再次出現在本書後半部。

我特別喜歡這兩個比喻:

大腦裡頭有很多負責不同功能的腦區,彼此之間會互相連線,而連線協調的品質,也會影響大腦的運作。就像是麥克風和喇叭一樣,兩者一樣需要電線串連。有時,麥克風和喇叭擺錯位置,就是會嘰嘰叫。這並不是「麥克風」壞了、「喇叭」壞了,而是之間的互動出問題。憂鬱症也是這樣。
龍捲風為何常常出現在奧克拉荷馬州,而不是其他地方?只是因為「條件剛好符合」。「奧克拉荷馬州」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對大腦來說,我們因應壓力的方法、規劃的技巧、習慣、思考與決定的風格,與其他十幾項東西的互動,最終構成了憂鬱。剛好條件符合,於是憂鬱了;說穿了,並不是「我」不好。

第二部分,介紹了憂鬱的非藥物治療,也就是心理社會介入:運動,目標設定,睡覺,習慣養成,生理回饋,感恩,社交支持,行為活化等。此處完整交代了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建議,背後協助憂鬱改善的機制是什麼;算是用神經心理學的角度,替這些方法做了背書。因此,本書的實證性極強,幾乎每一頁下方都引用了不少研究資料。

不過,就算讀者完全沒有神經心理背景,在閱讀第二部分時,也還是可以學到很多改善甚至預防憂鬱症的有效方法。而這些方法都有個特色是,需要你親自操作,而且小小的改變持續進行的話,通常可以像蝴蝶效應一樣,引發我們更想要的「正向循環」。

雖然一點點的小陷阱就會讓憂鬱症被維持、惡化,但反過來說,只要能從一點點小地方開始,硬著頭皮做點改變,我們一樣有可能反轉原本的下限螺旋,讓自己慢慢從憂鬱中解脫出來。

--

施醫師推薦序的最後一段特別有意思,我相當認同。本書會提到大量的大腦神經名詞,讀者可把這些名詞當作「小說主角」,甚至幫自己準備一張「人物表」,簡述不同人物的功能、特色,以及不同人物之間常見的互動。這樣在閱讀第二部份時,相信會更上手。我順手把自己閱讀時的人物表稍微整理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本書最後一章也花了一點時間說明,心理治療為何有效,「談話」是如何改善我們的大腦的;而且作用機制可能跟「藥物治療」是不同的,也解釋了為何藥物與心理治療結合通常能得到最大的效果。這部分也讓我學到許多!

整體而言,本書雖然不好讀,但是內容真的非常紮實而且受用。非常推薦給對憂鬱症的「生理神經」機制有興趣、憂鬱症患者、親友,乃至專業工作者來閱讀。裏頭的神經心理機制雖然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但即便不太理解也沒關係,作者針對憂鬱預防、治療提供的心理社會建議與秘訣也是非常精彩、務實,而且真的可以拿來用在自己身上的。

--

【人物表一】

1.血清素:意志力,動機,心情
2.正腎上腺素:思考,專注,因應壓力的能力
3.多巴胺:享受樂趣,改變壞習慣
4.催產素:信任,愛,連結,減少焦慮
5.褪黑激素:睡眠
6.腦內啡:止痛,歡欣振奮
7.內生性大麻:食慾,祥和,幸福感

【人物表二】
1.前額葉
- 內側:自我
- 外側:外在世界
- 腹側:情緒
- 背測:思考
- 腹內側:自我,情緒,動機,衝動控制
- 背外側:外在,思考,規劃,解決問題
2.下視丘:控制壓力,軍事基地,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戰鬥或逃跑
3.杏仁核:減輕焦慮,恐懼,負面情緒的關鍵,辨識危險
4.海馬迴:長期記憶的儲存鍵,對壓力敏感,礦坑裡的金絲雀;情境依賴式記憶
5.扣帶迴皮質:專注力
- 背側:關注疼痛、犯錯或可能犯錯之處
- 腹側:樂觀的感覺,約束杏仁核
- 前扣帶迴:電腦螢幕,顯示出你目前專注的內容(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的通道)
6.紋狀體:習慣,快樂,成癮(多巴胺)
- 上半部:背側紋狀體,習慣
- 下半部:伏隔核,派對咖,衝動,好玩、刺激
7.腦島:疼痛,對身體感覺敏感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3 人中有 1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放鬆之書:找出源頭、調適情緒、釋放壓力的全方位療癒減壓手冊

放鬆之書:找出源頭、調適情緒、釋放壓力的全方位療癒減壓手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2/14

本書原文在美國出版已久,是西方心理治療中時常推薦給個案的工具書。

提到放鬆,許多人常問,除了「腹式呼吸」之外,到底還有什麼方法(這也是心理師演講常被「詬病」之處,到底叫我們呼吸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壓XDD)。事實上,本書正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而出版的。

本書是一本工具書(workbook),也就是說,光讀是不夠的,你得要邊讀邊做(work)。從第一章開始,盤點壓力來源、大致理解自己應付壓力的策略,設定減壓目標。第二章之後,都是針對特定減壓工具的介紹,整體而言可將結構區分成下面這幾塊:

- 以身體為減壓焦點:身體覺察、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應用放鬆法
- 以大腦為減壓焦點:觀想、冥想、自我催眠、自律訓練、專注力法
- 以處理情緒為減壓方式:面對煩惱與焦慮、恐懼、憤怒免疫訓練
- 以行為為減壓焦點:目標與時間管理、壓力管理
- 以自我為減壓焦點:自我肯定訓練
- 以基本盤為減壓焦點:營養、運動

依據每個人自己的喜好與特定壓力來源,讀者可以依自己興趣或治療師的建議,挑選不同的減壓策略。本書最後一章也特別討論了減壓過程遇到瓶頸的解決方式,很是實用!

--

心理治療時,為個案「量身訂做」是很重要的。本書從探討壓力源,壓力症狀出發,因應不同讀者需求,提供對應的減壓策略。第28-29頁是閱讀的關鍵,也是讀者替自己量身訂做減壓策略的地圖。

大量的紀錄表格是本書的第二個特色。雖然看起來有點「嚴謹」,但是這其實也是減壓當中的必要元素。透過紀錄、觀察,我們才知道自己現在的壓力狀態,壓力的基本水平,以及練習之後到底有沒有確實減壓的感受。

這本書沒辦法也不需要一口氣讀完,可以先針對自己的需要,閱讀相關章節。不過,前言、第一章與第二章是減壓的基礎,建議讀者詳讀;而之後的內容則可針對自己需要來安排閱讀進度。再次強調,要從本書獲得最大收穫,我們必須「做」這本書,而不只是「讀」這本書。非常非常推薦本書給生活中有壓力的朋友們;而我相信,活著本身就會有壓力XD,因此本書確實適合每個人一讀!誠摯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3 人中有 1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如何過你想要的生活?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人生整合課

如何過你想要的生活?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人生整合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2/10

——六個故事,三十六個練習,盤點、整合自己的人生

職場、家庭、社區/社會、自我,四塊大餅構成了我們人生的主要架構。

過去在演講時,我常使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為主軸去思考,但後來我發現「執著在平衡」這件事上,反而讓許多人壓力更大。為什麼別人都好像顧得很好,但我卻總是覺得自己「顧此失彼」?後來,我常覺得「平衡」是個假議題,表示「我們什麼都要」。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切入點是種解脫。但仍有些朋友,表示自己真的無法放手,這種狀況,該如何解套?

本書跳脫了「絕對平衡」的概念,利用「整合」的觀點,重新思考人生規劃的新藍圖。當中的三大關鍵:真實、完整與創意,三類技巧的熟練程度,決定了你是否滿意這張藍圖。

沒錯,我們用了「熟練」這兩個字。因為這些技巧是可以被學習與練習的。這正是從本書前半部的六位個案故事當中,萃取出來的精華。

你可能不一定認識這六個人(不過在西方,這六位確實都是相當有代表性的人物),但他們在思考自己人生時,不經意(或者後來變成刻意)使用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卻是相當值得我們參考的。

**

我偏愛的是本書的後半部,針對三大關鍵,各自設立了六項次要方向、十二個練習。這些練習蠻適合朋友、同事聚會或者讀書會來帶領、討論。即便每個人的人生方向與藍圖不同,但這些工具卻都相當適合拿來作為引導與參考。

讀完本書後,試著尋找一位你心中的「大師」、「Metor」,一位你羨慕、景仰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希望自己見賢思齊的人。那個人會是誰?而在你所理解,他的人生裡,他又是用怎樣的方式來彰顯真實、完整與創意這三個元素?透過這樣「見賢思齊」的練習,我們更知道如何把這36個練習拿來用在自己身上。

個案研究是組織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方式,本書前半部的故事雖然有趣、生動,卻也有所本。從個案研究中所「萃取」出來的36個方法,更是本書精華。提到人生,你迷惘、駐足了嗎?本書或許可以陪伴我們出發,踏出下一段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3 人中有 12 人(92.31%)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這才是心理學!(增訂版)

這才是心理學!(增訂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12/28

「…那些無法在模糊的氛圍裡工作的人,通常都不會從事科學工作,因為科學就是充滿不確定性,它所呈現的模糊幻燈片可能破壞了某些人的美感。科學家應有的態度是,對那些目前還很模糊但最終將會變為清晰的影像,保留一種強烈的好奇心。」

心理學進入科學行列,其實經歷了一陣奮鬥。
畢竟,要把複雜的人類行為轉化為數據、參數,並非容易的事。

不過,在學者多年資料與經驗的累積後,透過嚴謹的實驗設計、統計分析,
心理學領域找到了一些驗證各種假設,判斷資訊來源是否可靠的準則。

其實其實,這些「判斷資訊是否可靠」的準則,
並不只適合「喜歡心理學」的人來學習。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其實人人都應該練就這樣的能力。
我們才不會跟著人云亦云,學會判斷什麼是「唬爛」,
學會判斷那些在群組裡傳來傳去的訊息背後是真、是偽。

(以下是殘酷的真相)

說實話,本書一點都不好讀、也不適合一口氣讀完,
你常需要停下來思考書上寫的東西,會佔去不少閱讀的時間和大腦能量
但,這就是「心理學式的思考」

心理學一點都不「有趣」,
真要說,心理學的「有趣」跟大眾所想的那種「有趣」完全不一樣
那種「在森林看到一個籃子,裡面的水果可能是什麼的趣味心理測驗」的有趣完全不一樣

而本書也不像許多人第一次接觸的心理學讀物《普通心理學》一樣有趣,
普通心理學負責介紹各種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五花八門的讓人覺得好玩,
但這些研究範疇在本書裡,都只是「輔助」,
呈現各種研究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讀者學習、理解「心理學式的思考方式」。

以上這些殘酷的真相,其實一點都不殘酷,
願意接受這樣的殘酷之後,我們更有機會體驗心理學真正的有趣。
只要你願意試著花時間、留空間給自己,
你會發現這本書讀起來相當過癮,但是那種有點燒腦式的暢快,
而不是「哈哈哈,好準喔」這樣不太需要動腦、都給對方說的算的有趣。

覺察到自己的腦袋正在學習「思考」的過程,我們才可說是離獨立思考更靠近了一步。

真心推薦本書給所有對心理學好奇,
不,真心推薦本書給
所有活在資訊爆炸時代,期待自己成為獨立思考人的讀者。

——

誠摯推薦本書給以下讀者:

*想培養「獨立思考」、「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人
*考慮要念心理系的人
*已經在念心理系的人
*正在念人文社會科學的人
*覺得「心理學」很不科學的懷疑論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8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7種心理練習

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7種心理練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12/15

家是我們第一個學會與人互動的地方。
家是我們第一次感受到愛的地方。
但是,家卻也可能第一個造成我們「心理傷痕」的地方。

愛可以是一種力量,但不成熟的愛,又能變成我們成長路上的包袱。
亦即,愛能愛人,也能礙人。

這是一本討論家庭的書,也是一本討論關係的書。
在「家」裡長大的過程,形塑了我們未來與人互動能力的基礎。

理想上,良善而足夠好的教養環境下,家可以讓小孩成為一個能夠獨立自主,又能夠享受親密互動的個體。但實際上,營造所謂「良善」的教養環境,並不如字面上看似那麼簡單。因為,所有父母其實都是第一次成為父母。

「你跟你爸爸一模一樣!」
「我不想要跟他一樣!」類似這樣的話,你聽過嗎?

幾乎多數的教養,多少都承襲了「上一輩」的風格。我們多少承襲了家族裡對關係維持有幫助的觀點,以及可能造成特定傷的——必然之盲點。雖然這麼說有點誇張,但或許每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都可能受過或大或小的「心理之傷」。

對這些成長過程留下的傷口,如果只是一味的假裝沒看到、選擇忽視,傷口仍會在未來某些時刻隱隱作痛,影響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比較有幫助的方法是「正視這些傷口」,並且學會用新的觀點理解這些傷口,鼓勵「長大後的自己」去思考該如何走過、甚至超越這些必要之痛。

在諮商領域,有個學門以「系統」為架構來進行工作,這種思維在處理伴侶或家族議題時更顯得重要。本書以「家庭」為討論的起點,提供許多家族治療、策略/系統的思維。引導讀者跳脫「都是誰的錯」這樣的狹隘思維,重新思考在家庭這樣的關係脈絡下,如何重新理解關係破裂的緣由。

我們不說「都是你的錯」,而說「我們如何一起造成這樣的局面」。
我們不說「為什麼他不改」,而是思考「如果我們改變了,一切會變得怎樣」。

作為一本認識「家」、認識「家庭當中的自己」,本書是一本深淺適中、有著大量故事的讀物。跟著作者筆下的這些案例,培養自己對家庭這個又熟悉又陌生的議題有更多的認識,相信對於現在家庭,乃至於未來為人父母之後的家庭經營,都會有不少的幫助。誠摯推薦給對「家」這個議題感到興趣的夥伴!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71234567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