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3
user-img
F罩杯的深度

17則書評

17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51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7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再見溪谷(電影書衣版)
讀者評分
4.0
|
2021/10/26

《再見溪谷》:強暴者與受害人的救贖與復仇

這部《再見溪谷》2007年出版,屬沉重的社會向題材;2013年改編成電影,由真木陽子及大西信滿主演,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電影旬報等大賞。故事說日本一小鎮發生了一件震驚的母弒子事件,吸引大批記者探訪。後來傳聞嫌疑人的母親里美跟鄰居俊介有染,受唆使下萌生殺子之念,記者渡邊遂著手調查俊介,得知在15年前,身為大學棒球隊的明星的他在大學時期因為與其他三名校隊成員強暴一名高中生而遭退學……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渡邊便著手調查起*當年的案件,赫然發現渡邊的妻子加奈子,便是當年慘遭強暴的「水谷夏美」…… 吉田修一以這個不尋常的故事,探討了「加害者 v.s. 受害者」、「罪惡、後悔、原諒、幸福」之間的糾葛情結。

「這根本就和連續不斷被強暴沒兩樣!我想,出事之後,她應該努力過了 。她自己也想把這件事忘記,也一定拼命以想要重生才對。可是,到頭來誰都不肯忘記……太慘了。」

《再見溪谷》好看之處,是在於吉田對受害者及施暴者的心理描寫得深刻精準。夏美16歲時被輪姦後,馬上轉學,可是到了新高中有一下子謠言滿天飛。雖然並沒有遭遇校園欺凌,然而卻一直不能真正融入每天談論「誰交了男朋友」、「喜歡哪個男生」的朋儕圈子——「因為我覺得當大家正談論未來才要展開的戀愛,我的加入會污染了大家」。父母也不時爭吵,本來應該是夫妻間的拌嘴,但言詞之間聽起來總是混雜著對舉止輕率的女兒的不堪。一直活在強暴陰霾的夏美在大學時試著交了男朋友,卻一直不能坦白當年的事件,不能回應對方「想要你表達更多感情」的期待,戀情無疾而終。後來在上班的地方認識了同事,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可是,對方的父母在調查未來新抱的背景時,發現了強暴事件,婚事旋即告吹,男方更把此事說為「被騙了」,在公司大肆宣揚,哭著說「一想到自己的老婆以前曾經同時被好幾個男人侵犯過,我就覺得好倒楣」。

「我也稍微想過,萬一喜歡的女人遇到這種事,我會怎麼想……照理說,女孩子都經歷那般悲慘的遭遇了,身為一個男子漢,應該要好好保護她才對。我是這麼想的。可是,這會不會只是好聽話罷了……我能好好面對遭遇過這種事的女人嗎? 遭遇這種事的女人和沒這般經歷的女人,我能夠同等看待嗎?」

夏美辭掉工作,在將近30歲的時候交了新的男友青柳。他們交往非常順利,夏美決定向對方和盤托出。冷靜地聽完的青柳,幾天後正式向加奈子求婚。正以為把握了幸福,他們的關係卻在婚後半年後起了變化:他們在某家餐廳吃飯時,夏美偶遇了大學的男同窗,互道了一下近況,男同窗一直掛著的笑容,卻被青柳視為嘲笑的舉措——「那傢伙也知道吧?所以看到我才在笑!」青柳後來禁上加奈子外出,房事時也變得躁狂——「不要一副沒感覺的樣子!要很多人一起上你才爽是不是!」夏美想從床上逃走,卻被青柳打了肚子。加奈子蹲在地上,青柳哭著說:「都、都是你的錯。」本來才是「受害人」的夏美,反而成了「加害者」,一直受到社會,以至親密的伴侶的批判與污辱,彷如一次又一次的不停強暴。

「我做出那種事,社會卻願意原諒我,而且爽快得令人驚訝。當然有些男人也會露出厭惡的神情,可是我知道在他們內心某處已經原諒了我,或者說,他們理解我所犯的錯。所以,我也想原諒我自己。因為如果不原諒自己,便無法擠身於原諒我的男人之中,而那裏卻是我唯一的生存空間。」

至於事件的施暴人俊介,本來是大學的皇牌棒球員,卻因為酒後亂性被勒令退學——「從一個只會打棒球的人身上拿走了棒球,彷彿被拿走的不止是棒球,而是人生。」雖然是自作自受,但某些夜晚,他恨不得將自己千刀萬剮,只希望那一夜能夠重新來過。然而,他命不該絕,憑著學長的介紹,俊介進入了一間大企業上班。他的事很快被傳開,「事蹟」在應酬時會被上師拿出來當下酒菜,即使笑不出來也只能一味假笑。同事們只要一喝醉就想打聽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在身邊沒有女性時問一些露骨的問題,諸如「你怎麼會起那種心思?」或是「別人在旁邊看著還能勃起嗎?」俊介盡可能不理會,但不知不覺間習慣了裝出笑容打發掉他們。越是習慣,案發當時的情景越是是退到記憶深處;越是笑,工作的成績越是順利攀升。他又重新上學,同時兼顧工作與學業即使累人,他仍心存感激感謝老天爺對自己的厚愛,即使是犯下那種案子的人雖然靠學長的關係覓得一官半職,只要拼命努力工作,人生仍可重新來過。他甚至有了未婚妻,擁抱光明的人生。

在俊介好不容易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有機會重新來過的時候,他在街頭與夏美重逢。他想要道歉,夏美說:「既然要我原諒,那就去死啊。」。

「我無論如何都無法原諒你。要是我死了你會幸福,那我絕對不想死。你死了,就不再痛苦,那我絕對不讓你去死。所以我不會去尋死,也不會從你的面前消失。因為,我消失,就等於原諒了你。」

遭到家暴的夏美,經常出入醫院,俊介得知後,打聽到她身處的醫院,每個星期都去探望她。他沒有進病房,只留下花和點心在護士站。夏美後來身無分文地從家裡逃出來,給俊介打了電話:「借我錢。」就這樣,俊介跟著夏美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蕩,他覺得夏美是準備尋死的,也有一起的覺悟——「如果你叫的去死,我就去死」。在酒店登記時,夏美將自己的名字寫為「加奈子」——那是她被強暴當天,提早回家的女孩子的名字。

為什麼一個被強暴的女子,會跟強暴她的人在一起呢?「她拚命想要隱瞞那件事,卻總是被抖出來,結果淒慘無比……她的人生就像一直在尋找對那件事一無所知的人, 好似無論怎麼找就是找不到這樣的人。 在俊介面前他她就不必再擔心了,因為他就是犯人。她的日子一直過得那麼膽戰心驚,那麼拼命努力,結果還是一樣慘……在俊介面前她就不必再害怕了,因為那傢伙什麼都知道,她就沒有什麼好怕的了,無論她有多麼痛恨他……」

一起生活的夏美和俊介,他們之間的關係表面和諧,實質畸型。俊介即使知道是夏美向警方指控自己與弒子案有關,卻無法責怪她。因為他的確要一輩子為他的罪孽贖罪。既無法責怪,也無法道謝。俊介深深體會到這多半就是他倆的關係。夏美說:「我無論如何都無法原諒你。要是我死了你會幸福,那我絕對不想死。你死了,就不再痛苦,那我絕對不讓你去死。所以我不會去尋死,也不會從你的面前消失。因為,我消失,就等於原諒了你。」他們各自都差點兒得到幸福了,但是沒有辦法,他們不是為了要幸福才在一起的,他們是約定了一同不幸。究竟誰是受害人,誰是施暴人?吉田拋出這個命題留給讀者。
展開
電視人
讀者評分
4.0
|
2021/10/25

《電視人》:「所謂的現實,其實很簡單。要應付現實實在太容易了。那只不過是現實而已。那只不過是家事而已,只不過是家庭而已。就像操作很單純的機械一樣,只要記住了程序,接下來只要重複就行了。」

《電視人》在1990年出版,載有六篇短篇小說,是村上踏進40大關的第一本小說。在《電視人》出版之時,村上已經完成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及《舞舞舞》三部長篇,成為日本的暢銷作家;《電視人》出版後,又接著發表了《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和《發條鳥年代記》三部曲。故夾在幾部著名的長篇小說中間推出的《電視人》,可謂經常被人忽略的作品。然而,在讀過上述的長篇之後再讀《電視人》,才發現《電視人》是村上相當重要的中途站,當中不少作品是為他後來主要作品中的雛形 (例如第3篇〈高度資本主義時代前史〉就有極濃厚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既視感),而且六篇小說都別具趣味,出人意表,體現了村上作為一名小說家的強大想像力。

第一篇〈電視人〉,說三名「電視人」(有點像《1Q84》中的little people)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突然到訪男主角的家,合力搬來了一台電視機放在他的客廳中——他們毫無顧慮地把家裡的東西任意移動,把客廳弄得亂七八糟。可是,只有男主角意識了電視人的入侵與改變——「非常不可思議的,妻子對於家裏出現電視一事什麼也沒說。甚至像是沒發現似的,這真是奇怪。」男主角的生活在有了電視機以後逐漸發生了變化——「我總是會在晚餐後看書,可是那一天我連半頁都沒有看完。無論怎麼努力想集中精神在書本上,我的注意力都會立刻回到電視上。不知不覺就又舉目望向電視。電視擺在我的前方,螢幕正對著我。」男主角的日常殘暴地被電視入侵,甚至連老婆也莫名其妙地離開了他 (老婆跑掉還真是其中一個村上作品中恆常出現的情節,這也是後來《發條鳥年代記》的主線之一),留下茫然的他一人。《電視人》是個帶點卡夫卡荒誕味的「村上式」的故事。我們不時會看到村上的套路是這樣的:1.某種力量的入侵; 2. 無聲無色的改變,迷失的自我,連自身的存在也無法確切把握;3. 意識之後的反抗。1.提及的「某種力量」——在這裡就是「電視」及「電視人」——以及其代表的隱喻,在村上的世界中是形以上的,這也是他的文字玩味十足的地方。

接著的幾篇〈加納克里特〉、〈殭屍〉、〈睡〉則是村上較為罕見的獵奇詭異的題材,加上短篇的格局,當迎來訝異的一下,故事卻戛然結束,餘韻強烈。因為起初三篇都不是獵奇向,讀到〈加納克里特〉(《發條鳥年代記》出現了同樣名字的角色)——一個關於不停遇上強暴犯的女人的故事——的時候,正值深夜,不禁讀得有點心裡發毛。接下來的〈殭屍〉篇幅很短,村上卻很有要領地營造了緊張的氛圍,在結末的時刻給讀者一個震撼的高潮。

最後一篇的〈睡〉是我其中一個喜歡的村上短篇 (後來也獨立地推出了附插圖的精裝版),提出了許多有意思的觀點,例如人的意識與存在,死亡與恐懼等哲學性的命題,是非常能夠體現村上世界觀的作品。「自從睡不著以來,今天是第幾天了。開始睡不著覺,是上上個星期的星期二。這麼說來,今天正好是第十七天。在這十七天裡,我不曾闔過眼。十七個白天,十七個黑夜。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如今,我已經不太記得所謂睡眠到底是怎麼回事了。」——故事說一位30歲的主婦突然睡不著覺17天,丈夫與兒子均未有察覺異樣,主婦一如平常一般打理家務、照顧孩子。「自從睡不著覺之後,我所想到的是:所謂的現實,其實很簡單。要應付現實實在太容易了。那只不過是現實而已。那只不過是家事而已,只不過是家庭而已。就像操作很單純的機械一樣,只要記住了程序,接下來只要重複就行了。」只要把精神與肉體分離,買菜、煮飯、打掃、行房等義務便不是什麼難事。從現實的觀點來說,主角的失眠完全沒有為她帶來任何不便,她反而變得更具生命力,更漂亮,而且把晚上空出來的時間重拾閱讀,讀了三遍《安娜·卡列尼娜》——「從夜晚十點到清晨六點這段時間是屬於我自己的。不屬於任何人,是屬於我的。」——人生好比是擴大了三分之一。在深夜時分讀著這段的我也是別有共鳴。

村上在故事中提出,人不管在思想或肉體行動上,都無法逃脫一定的個人傾向。人會在不知不覺間行動,而這種傾向一旦形成後就不會輕易消失,人會被囚禁在那傾向的牢籠中過日子,在傾向中耗損,而睡眠的作用就是修正這個因耗損產生的偏差,週而復始。如果從中跳脫開來,存在本身便會喪失其存在的基礎。「那麼,我的人生究竟是什麼呢?我在傾向下耗損,又為了治療而睡覺。我的人生難道只是不斷重複這些而已嗎?哪裏也去不了了嗎?」主角心想。「就算我的肉體不得不在傾向下耗損,我的精神仍然屬於我自己。我要好好為自己保留下來。不交給任何人。我才不要治療。我不要睡覺。」主角立下決心想。

精神生活與現實到底能不能分別開來、各自運作?如果成立,會否變成兩邊都出現耗損偏差?主角最後混沌的結局,似乎在表示著這點。如果以女性主義來審視故事,村上是不是在暗示女性在走入家庭後,被「賦予」的種種義務,使得自己慢慢耗損、失去自我,甚至失去「存在基礎」,以至好像女主角一般,在尋回「屬於自己的時間」後,才得以回復生命力?村上大叔的等級實在太高,他那帶有強烈哲學性及寓言式的故事、意境層次,為讀者帶來無窮無盡的解讀,而這也是他的書好看、耐看之處。如果讀過村上的長篇,強烈推薦讀一下他的短篇換換口味,將會是另一番的美妙閱讀體驗。

IG: howdeepisfcup
展開
讀者評分
4.0
|
2021/10/25

《鶇》:「我們看著眼前的事事物物,然後一天天成長,分分秒秒變化個不停。我們以各種方式一再認知這個事實,但依舊繼續前進。如果說有什麼我很想留住叫它永遠不變的話,那就是今夜。在那裡面一切如此完滿具足,讓人強烈感受到小小的、寧靜的幸福。」

《鶇》是吉本芭娜娜在1992年發表的長篇小說,被說成是她「最貼近村上春樹的作品」。作為同世代作家的代表,吉本的作品經常被件拿來跟村上的比較,真是相當無謂。大家的風格主題手法明顯截然不同,比較也無甚意思。《鶇》是說住在伊豆海濱的一名體弱多病的女生「鶇」的故事。鶇虛弱的肉體卻宿著熱烈反叛的心,肆意對身邊照顧關懷她的親人做著任性的事。讀了幾頁,讀到她居然模仿去世的爺爺的筆跡,假借爺爺的之名寫信給最親近的表姐瑪利亞,唬弄她這是爺爺放進「妖怪信箱」的親筆信,還要故弄玄虛地說「因為我比你們這些傢伙更接近死亡……」,嚇得瑪利亞一愣一愣的時候,實在覺得她真是一點也不可愛,全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死小孩,怎樣也喜歡不起來。然而,當看到拆穿鶇的惡作劇的瑪利亞在扇了她一把掌,知道若然不道歉,瑪利亞一定和她絕交一輩子的鶇老實地說了「對不起」以後,又覺得不能真正地討厭她。雖然物理上是個虛弱、離死亡近在咫尺的人,鶇在精神上卻極富有生命力:「為了不要讓人家看到真正的她,於是刻意表現出邪惡的樣子」,因為「除了今天,她一無所有」,生命的不確定性打造了她反叛扭曲的性格,以極端的行徑留下自己的足印,證明自己的存在,讓人不由得原諒她一切的刁蠻行為,不但不忍責怪,反而還可能喜歡上這個體弱多病,卻很用力在過活的小女生。

故事的舞台在海邊的夏日,讀著伊豆的風光,彷彿能夠從書中窺睨當地的溫煦陽光、蔚藍大海及輕涼海風。縱然是有關死亡的題材,感覺也不是過於沉重,是非常適合在夏日閱讀的故事。在故事中,鶇在海灘遇上正在溜狗的爽朗少年恭一——盛夏的時節、多病的少女、夏日的戀情,實在太有畫面了——鶇慢慢由任性妄為的小屁孩,成為一個懂得為別人著想的少女——雖然還是相當的孩子氣。為了報復欺負恭一的小混混,鶇花了一整晚在人家的門口挖了一個大洞,然後光榮地大病了一場。鶇覺得這次住院和之前的都不同,感覺自己的生命力將要消去殆盡,真的要死了。然而,她在最後「忽然開竅」,反思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何謂幸福、親人的關愛,以及存在的意義——「我的人生一無是處,但能夠死在這個小鎮也無遺憾了」。「也許當你從海上遙望隔著薄薄煙塵的港灣時,你自然就會明白:人不管置身何時何地,多少都是個孤獨的異鄉人。」——鶇明白到,儘管都是異鄉人,可是被人所愛,且能夠去愛人,實在是無比溫暖和幸福的事。「每天每天,不過是平淡無奇的生活。在小小漁村中,睡覺,起床,吃飯……當你有意無意回頭凝視這單調重複的平凡時,你會發現其實它積累了一些東西,柔和而溫暖、清爽如純淨細沙的什麼。」鶇心境的轉變,成為了她「死而復生」的契機。《鶇》是個節奏明快、情節流暢的故事,讀著鶇的成長,居然有點感動。吉本說,她就是鶇,她就是那個任性的小公主,為小說沾上了半自傳的色彩。這是一本能讓讀者聞到海風、聽到海浪的書,吉本以清新淡雅的文筆,道出了一個涼適的夏日小說。

IG: howdeepisfcup
展開
危險維納斯
讀者評分
2.5
|
2021/10/25
劇透警告

《危險維納斯》:「天才並不一定能夠帶來幸福,比起創造不幸的天才,我希望能夠努力增加幸福的平凡人。」

小說內容講述戇直兼有點不擅應對女色的主人翁手島伯朗,突然從一名自稱是同母異父的弟婦矢神楓接獲弟弟明人失蹤的消息。於是他開始與這名神秘美艷的女子合力尋找弟弟的下落,因而捲入牽涉30億遺產的名門鬥爭之中。在慢慢深入矢神家、揭發其不為人知的歷史中,伯朗漸漸被楓吸引…… 究竟她真的是明人的妻子嗎?她接近伯朗是基於何種動機?下落不明的明人,究竟是否因龐大遺產而遭人綁架?伯朗多年因事故去世的母親,又是否與矢神家有關?

小說篇幅不長,很快讀完。東野圭吾非為本格派推理的作者,整個案件排解的過程中,並沒有涉及什麼重大推理。在「名門爭產」的大框架下,也沒有巨大的懸疑氣氛,甚至可以說一開始便排除了許多嫌疑人。作為社會派的作者,東野作品更大的價值,在於通過一件案件的破解,引申出更多令人深思的社會問題,帶出深刻的社會警示。在《危》一書,東野試圖以「禁忌之戀」的包裝,揭示因為科技猛迅而萌生出的貪欲與妄念。然而,令人失望地,即使有着龐大的佈局與人設,東野有寫作的野心,設下華麗的舞台與人設,卻力不從心,結果是虎頭蛇尾,兩頭不到岸——懸疑不夠懸疑,從一開始主角的行為動機就讓人費解,家族的遺產與血緣問題被懸置,以致整個家族的設定成了擺設。收尾部份更是敷衍,犯案理由幼稚,甚至有強行之感。愛情更是不用提了,此書是以「明知不可以,卻還是情不自禁愛上你」的苦戀作招徠,愛情的描寫我認為完全不及格,沒有怦然心動,更沒有背德感的刺激或罪惡,只看到流於表面的互動,浪費了哥哥x弟婦的人設。只能說日本擅於描寫不倫題材的作者芸芸眾多,但東野圭吾一定不是其中之一….. 我想硬派推理小說作家要寫愛情劇碼就是有點勉強吧。

另外有一點不滿的是,書中由始至終也沒有說明書名為何為《危險維納斯》。一般來說,書中即使沒有明示也會暗示書名的意義,但在這本小說中卻沒有。上網特意查找一下,維納斯是美的化身,最直接的解釋,就是神秘美麗的楓吧。

雖然小說令人失望,但改編的日劇目前引人入勝,加插大量書中沒有提及的劇情,大大提高了懸疑氛圍,飾演伯朗的妻夫木聰帥氣,藤岡靛反派氣場迷人,喜歡日劇的人可以一看。

IG: howdeepisfcup
展開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讀者評分
5.0
|
2021/10/25
劇透警告

《國境》 是一本講初戀的小說。主角事業有成,有個漂亮妻子,家庭生活美滿,是個人生贏家。可是他依然覺得內心空虛,經常憶起分開許久的兒時初戀。後來他與初戀重遇,當他想要徹底淪陷,拋棄一切時,有如命運的捉弄,初戀卻又突然消失不見。

這看似是一個非常言情狗血的劇情 ,但在村上的筆下,沒有玫瑰色的對白,也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讀起來不會心動,只有淡淡然的惆悵和空虛。

我想這個故事觸動我的地方,就是對青春的一種執念吧。我們總是對無疾而終的戀情心有遺憾,是因為我們總是喜歡幻想事情能如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成為一則美麗的童話故事,到最後自己也分不清哪個部分是真實記憶、 哪個部分是被美化的幻像。

我很喜歡故事最後的處理——初戀走了,但是老婆選擇留下來,「悄悄把手放在我背上」。「我在那黑暗中,想起降落海上的魚,想起廣大的海上,沒有任何人知道正靜悄悄地下著雨。雨無聲地敲著海面,連魚兒們都不知道」。 隱晦、寂寞、淒美。多轟烈的愛情終需要回歸現實,經過一番尋尋覓覓,其實你心裏最需要的,還是一直在你身邊的那個人。


IG: howdeepisfcup
展開
小熊
讀者評分
4.0
|
2017/12/05

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想要讀一下愛情小說,刺激一下愛情的費洛蒙。最近讀了角田光代的《小熊》,集合7篇短篇,雖然寫的是大都會的男女情事,但角田光代卻不落俗套,巧妙地把每篇故事的主角連結在一起——《小熊》可說是「單戀循環線」,第一篇A女愛上B男,第二篇B男愛上C女,第三篇C女愛上D男,如此類推。到最後的G男,則和A女結了婚。這匠心的結構,為看似平凡的愛情題材增添了玩味和驚喜;角田埋伏的細緻人物關係網,也為作品帶出一份別緻的文學味。

7篇短篇,即是寫了7個愛情物語,7次失戀,7個愛情觀,7種人生姿態。原本佔上風的人物,瞬間在下一篇故事中變成下家。好像是B男與C女因為相處還不錯,便在東京合租公寓,進而發展成類似情侶的關係。然而,C女心中一直愛慕偶像D男,與B男協議一旦與D男發展,便與之分手。後來C女乘著工作的契機認識了D男,表白成功。在B男眼中,C女是個進取的求愛者,「以全副的身心和精力,一步一步地、不管不顧地、用盡各種手段,終於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到了下一篇章,C女卻發現D男有一情如姊弟的青梅竹馬,二人有著她不能僭越的距離。她不敢質問,更不敢喝斥——「思來想去,終究還是沒有勇氣賭一次。輸的可能性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她也不想去賭。友里繪心想,自己真夠沒用的,在這個人面前,自己真是弱到家了。難道喜歡上一個人,就得這樣被剝奪了自由,就得卑微到尖塵埃裡去嗎?」。在這篇章,C女由B男眼中所向披靡的勇士,變成塵埃般低微卑下。世事沒有平等,愛情更是如是。愛情像對弈,你愛他/她多少,願意為他/她賭上多少,就成了你的本錢。《小熊》的7篇故事,寫出一個主角的兩段波折,寫得淡然,卻有力道。愛情的歷練,可給予我們勇氣,同時也使我們脆弱。縱使一再受傷,我們每次也因愛之名,重新站起來。有如《小熊》中的故事,世上不可能每一段戀情都順順利利,即使再要好的情侶,也不可能每天都甜甜蜜蜜。儘管在愛情路上跌跌撞撞,終究只能把上一段戀情的經驗,轉化為成長的養分走下去,靜待那些轟轟烈烈的痴戀,變成淡然無味的曾經,期待在下個轉角,遇上能夠開花結果的那個他/她。
展開
有頂天家族
讀者評分
5.0
|
2017/10/23

《有頂天家族》:「人生除了讓生活過得有趣,無事可做!」

剛在6月播完動畫第二季的《有頂天家族》,改編自「京大雙學」之一的森見登美彥的同名作品 (另一位為同年代作家萬城目學,之前有介紹過他的《鹿男》)。森見登美彥京大農學系畢業,是個委靡內向的大男孩,作品每每充滿京都的情懷,因為筆下那些胡鬧的「宅男」大學生活,標榜「宅人萬歲、禁慾萬歲、打倒戀愛主義」的獨特風格,引起廣大的廢青的共鳴,一躍成為日本新世代的暢銷作家。森見登美彥和萬城目學同是腦洞很大的作家,可是與萬城目學的作品相比,森見登美彥無疑是「無厘頭」得多,情節毫無章法,出人意表。尤其是他那些以妨礙別人談戀愛為己任的單身狗角色們如何作弄情侶的情節,讀著總是令人忍唆不禁。對於宅男來說,戀愛不是用來「談」的,而是用「腦補」的——森見登美彥的強大腦洞力,不多不少帶點中二病的特質,所以評價兩極,如果電波對上的話,會完全折服於其無厘頭的笑點及天馬行空的鋪排,成為他異想風格的書迷。如不對口味的話,則會覺得無聊得讀不下去了。例如他的出道作《太陽之塔》我就沒有讀完,可是《有頂天家族》、《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和《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我都覺得非常精彩好看。
森見登美彥是極富個人特色的作家,《有頂天家族》相對已是比較沒有那麼無厘頭的小說。故事為奇幻寫實的風格,虛構出一個人類、狸貓、天狗,三足鼎立的世界——「人類在街上生活,狸貓在地上爬行,天狗在天空飛翔;人類吃狸貓,狸貓捉弄天狗,天狗讓人類敬畏」。故事說京都的狸貓名門下鴨家,世代定居於京都之森,然而一家之主總一郎慘遭人類煮成火鍋,下鴨家自此家道中落,留下尚未成熟的四兄弟和衝動易怒的妻子撐持。故事沒有明確主旨,主要描繪失去父親後的下鴨一家——虛有其表、未成氣候的大哥、變身為青蛙,躲入井中的二哥、只顧玩樂的矢三郎,還有膽小懦弱的老么——如何在總一郎死去後與意欲奪權的族人、天狗及人類的周旋與對峙,重振下鴨家的家威。


「有頂天」為日語「狂喜」的意思,《有頂天家族》全書筆調輕鬆愉快,可是暗藏的那條感傷殘酷的「父親被吃」情節,為輕快的故事染上一抹黯然的氛圍。凡事追求有趣的父親總一郎在京都狸界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曾經以變身為如意岳嚇跑鞍馬天狗而聞名,惜被弟弟設計陷害,成為人類的刀下亡魂。流著他「傻瓜的血脈」的兒子們各自繼承了他的特點——大哥繼承了父親的責任感,二哥繼承了父親的悠哉,老么則繼承了父親的純真。三哥(亦即主角)最像父親,繼承了其傻勁,人生信條為「人生除了讓生活過得有趣,無事可做!」。
父親殘忍被殺,下鴨一家並沒有因此而怨恨人類。他們把事件視為「傻瓜的血脈」使然的結果——「只要身為狸貓,就可能被煮成火鍋,隨時要有笑著躺進鍋里的覺悟。」父親總一郎經常說。人生生有時,死有時,縱然無奈,也只得學會接受。「我們體內流著極為濃厚的「傻瓜的血脈」,我們從不引以為恥。在這太平盛世下討生活,我們所嘗到的一切喜怒哀樂,都是拜這傻瓜的血脈所賜。這不該引以為恥,反而還應該引以為傲才對。儘管噙著淚水,還是引以為傲。」父親的經歷,沒有改變下鴨一族按照他們追求樂趣而活的宗旨。我很喜歡書中一句:「在世間蔓延滋生的「煩惱」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無關緊要的事,二是無能無力的事。兩者一樣都只是折磨自己。如果是努力就能解決的事,與其煩惱不如好好努力,若是努力也無法解決的事,那麼復出再多努力也只是白費力氣。」小說雖然胡鬧搞笑,卻常突然冒出幾句讓人深思的話。生命有時候太過沉重,應該學習狸貓們輕鬆一點過生活。


「把一盤散沙的兄弟凝聚在一起的是比大海還深厚的母愛和與偉大父親的告別。一個偉大的告別,有時也能把留下的人緊緊凝聚在一起。」故事中四兄弟努力守護岌岌可危的家族,守護痛失丈夫的母親所展現的團結,是小說的另一個好看之處。「『只要身為狸貓,就有可能被煮成火鍋,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們的老爸是隻了不起的狸貓,他一定是掛著微笑,從容地化為一鍋鮮美至極的火鍋。你們將來一定要成為像他那樣的狸貓,要有過人的器量,對星期五俱樂部的火鍋冷笑置之。要像你們的老爸一樣,不過,可千萬不要親身嘗試哦。』語畢,母親這才抱著我們一起痛哭。」母親下鴨桃仙是我非常喜歡的角色,雖然有笨拙的地方,卻是在家族風雨飄搖的時候,溫柔地發揮了母親的力量。「她深信總有一天,她的孩子都會成為足以繼承亡父衣缽的偉大狸貓。正是這種勇敢踏入不合理領域、無憑無據的信念,讓她成功扮演母親角色,也讓我們得以做自己。 我父親很偉大,但我母親更偉大。」森見登美彥把下鴨家族對於命運所展示的勇敢而快樂的態度、團結的力量,以及溫暖的親子之情寫得深刻動人。

《有頂天家族》在看似荒誕胡鬧的文字中,敍述小小狸貓如何周旋於人類與天狗之間,竭力維持早逝父親的尊嚴與家族的榮耀,是搞笑得來又帶點溫馨感人——甚至有幾分寓言/哲學味——的諧趣小說,讀畢心頭一股溫暖的感動。它沒有闡述什麼道大道理,以戲謔的故事提醒讀者「讓生活過得更有趣」的豁達悠然——「因為傻得嚴重,才更顯崇高。我們以此自豪。跳舞的是傻子,看的人也是傻子,既然同樣是傻子,那就跳舞吧。我們一直努力跳好這支舞。」如果每個故事都需要有個什麼大道理,那人生實在是太乏味累人了。就讓我們拋下煩惱,努力跳舞吧。
展開
百合心(同名電影原著小說)
讀者評分
4.0
|
2017/10/23

《百合心》:「人心就是一種永遠無法解釋的混亂。人人心底都藏著一個殺人者,只是在默默等待條件齊全被喚醒的那一刻。」

近年日本懸疑推理小說大行其道,派別五花八門,當中就有一派名為「イヤミス」(iyamisu),即讀完心裡會很不舒服的推理小說,表表者為《告白》、《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等作品不斷映畫化的作者湊佳苗。《百合心》的作者沼田真帆香留也是「イヤミス」的代表之一,故事講述主角咖啡店老闆亮介近日厄運不斷,母親遇上車禍死亡、女友忽告失踪、父親得了癌症病重。一天亮介偶然在父親的書房裡找到一本名為「百合心」的筆記,赫然發現內裡竟然記述了筆記作者的連續血腥殺人記錄,死者包括小孩、少女、中年男子等等...... 讀著筆記的亮介,逐漸發現這本毛骨悚然殺人記錄非但不是虛構,更與自己的身世有著莫大的關聯......
*以下劇透注意
不太讀推理小說,更不讀暗黑系作品的我,因為同名小說的改編電影9月在日本上映,由喜歡的演員吉高由里子、松坂桃李及松山研一主演,加上看文案說這不是一味「恐佈」,而是「融合殘酷的殺人場面與深刻的家族之愛」小說,便鼓起勇氣,打算在電影上映前讀讀原著。如《告白》一樣,故事一開初便是殺人的告白,完全不用推理誰是兇手。兇手——亦即殺人筆記的作者——在年幼時被診斷缺乏「百合心(yurigokoro)」(這是小時候的殺人魔聽錯了,應為「依賴(yoridokoro)」),情感認知上出了毛病,所以沒有同理心也沒有罪惡感這類的感知,只有通過無情的殺戮才能填補內心的空虛,得到讓她平靜下來的「百合心」。

以第一人稱寫成的殺人筆記,言行間怖滿扭曲、壓抑、詭譎的氣氛,即使做了最天理不容的殺人,也是如同在街市買菜的泰然自若,把當中的細節一一娓娓道來,使一個接一個的殺人事件顯得更令人毛管直豎。每次讀完筆記的一個篇章,主角亮介都會因各種原因停下了閱讀,把小說領回現實的時間線,特意把緊張感懸留半空,使得讀者也好像亮介的心情一樣,雖然怕得要死,卻又恨不得快點知道後續,知道真相。沒有多少讀推理小說的經驗,我無法評論《百合心》算不算是本出色的推理小說,但如此成功地令讀者享受到廢寢忘食的閱讀樂趣,也不失為一本好看的小說吧 (評論說書中有兩大爆點,我一個也猜不中哈哈。在讀小說的過程中,一心只想快點知道後續快點看完,基本上完全沒有用過頭腦 )。

作者以一個個獵奇的殺人故事,把殺人狂變態鬼魅氛圍營造得很好,然而在後段的發展,開始了「深刻的家族之愛」的部分時,情節變得有點牽強不合理——殺人魔在遇上心愛之人後,發現他們的相遇與相愛,契機全是因為過往其中一個殺戮而種下的因果。感受到命運的捉弄的殺人魔,開始反思其所作所為,想要贖罪,更想要得到心愛之人的原諒,寫下告白的殺人筆記。後來不得不實踐的殺人行為,也因「家族之愛」而得到正名——「殺人不只是為了百合心,更是我得到你的唯一辦法,也是我守護你的最後手段。」——血腥的殺害居然染上了一抹溫情,這種過份美化/合理化殺人罪的作法,實在不太能夠接受。另外,殺人魔一家讀畢殺人魔的筆記,決定共同犯罪,執行私刑,以一命抵N命,讓所有殺人事件從此長埋黃土、把殺人魔從家族史上抹去的做法也是相當有問題。「以謊言來守護幸福」是非常日系的意識流,但當在涉及殺人的層面的話,則是叫人不寒而慄,把被奪去的生命都顯得輕微廉價了。

許多書評說小說的結局充滿溫馨,不過自己則是認為犯了罪的人卻能夠把握幸福的結局有點說不過去。而且,本來殺人狂的結局,亦即收尾的部分是最涉及「推理」的部分,卻是全書最為草率的,許多解答都來得有點突兀 (尤其是調包那裡實在寫得過於輕易),浪費了前段緊張刺激的鋪陳。如果喜歡讀獵奇作品的話,《百合心》應該是很對口味,至於最後的結局是好或是不好,是否所有的不安與恐懼都化為溫情,我想是因人而異,也是讀書有趣的地方吧。
展開
解憂雜貨店【暖心紀念版】
讀者評分
4.0
|
2017/10/23

《解憂雜貨店》:唯有善意,才能解憂

《解憂雜貨店》是作者東野圭吾最有名的小說之一,全球銷售累計突破800萬本。全書沒有獵奇命案,反而在奇幻的設定裡頭加入大量洋蔥,深受讀者歡迎,長期佔據翻譯文學人氣榜的頭幾位。故事是說三位廢青偷車賊一天晚上偶然闖入一家名為「浪矢雜貨店」的荒廢老舖,打算借宿一宵時,鐵捲門上的投遞口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現來自署名「月亮兔」的人的一封信,說她現正以參加奧運為目標積極受訓,卻得知男友得了不治之症,正在猶豫究要繼續訓練,抑或是放棄奧運陪伴男友。原來「浪矢雜貨店」的前主人浪矢爺爺設了「解憂信箱」,收到煩惱諮詢後,會把回信投進店後的隱蔽牛奶箱,由寫信人在翌日早上領回,多年來替懷有不同煩惱的寫信人紓憂解惑。不忍放下認真求教的月亮兔不管,廢青們決定提筆回信,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回答。他們一把信投進牛奶箱,信便瞬間不見,轉眼間又收到回信,究竟是什麼一回事?在一來一回的書信往來中,他們更赫然發現月亮兔是處於過去1980年的人......


信箱成為了「時光機」的設定特別,而東野寫作高明的地方,在於把全書處於不同時間點、看似毫無關聯的5個故事巧妙地串連,伏筆用心,也細膩地描寫了煩惱著的人、替人解決煩惱的人的心境,構成一部溫暖人心的作品。故事中的角色在東野筆下均有血有肉,當中我最喜歡浪矢爺爺,雖然在半開玩笑的心態開始了「解憂信箱」,最初收到的都是小孩子惡作劇的來信,甚至有人一口氣寫了30封無聊至極的諮詢信,他也是一一照答無誤——「不管是到底還是惡作劇,寫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和真正為了煩惱而上門的人一樣,他們內心有破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漸漸流失。最好的證明,就是他們一定會來看牛奶箱 ,會來拿回信,他們很想要知道浪矢爺爺收到自己的信後會怎麼回答。你想想要亂篇煩惱也很辛苦。對方費了這麼大的功夫,絕對不可能不想知道答案。所以,我會努力想答案後,寫回信給他,絕對不能無視別人的心聲。」最終那個無聊投信者也向浪矢爺爺表達了歉意和答感謝。在某些殘酷的歲月裡,唯有善意才能修補內心的破洞,解救失落的心靈。
===
感受到浪矢爺爺的認真態度,嚴肅的來信也越來越多,道出了現代社會的各種現實問題:例如愛上了有婦之夫的女人懷了孩子,煩惱著應不應該把孩子生下來;寂寂無名的年輕人在煩惱著應不應該繼續堅守音樂之路,還是繼承父業;急需要錢的女OL煩惱著應不應該辭職,加入特種行業;中學生煩惱著應不應該跟著欠下巨款的父母跑路等等。各自在人生路途上迷惘著的來信人,隨著一封一封的書信交流,他們可能認同或不認同浪矢爺爺的意見,又或本來根本已經選擇了答案,但最重要的是,他們以寫信的契機,勇敢地面對心中的疑惑,在字裡行間逐漸釐清了內心的真實感受,在反思中找出了最合適自己的答案——「諮詢只是想得到心里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在書中,縱有惡人,最後也能彰顯了人性最根本的善良,即使是最初出現的3名廢青,也因誤闖浪矢雜貨店而開始替人解惑,做了好事,重拾身而為人的價值,在空白的地圖上重新出發。


另外,穿越時空的設定,來自不同時間點的角色,正好濃縮了日本80年代至21世紀的歷史:披頭四由爆紅至解散、抵制莫斯科奧運至蘇聯解體、戰後日本經濟衰落至高速成長,後至泡沫經濟爆破進入大蕭條等等,寫出了日本社會的變遷,以及大時代下的人生起落,為跨越幾代的平凡雜貨店加添了濃厚的懷舊情懷。東野的文字不算艱澀,故事不算曲折,可是能夠把幾段不同時空的故事拼湊起來,帶出浪矢雜貨店的主軸,以新穎的手法,寫出了非一般的小說。


《解憂雜貨店》是本治癒人心的窩心小說,每一段故事、每一封回信,都滲透著些許人生哲理、處世智慧。在紛亂的俗世,我們都需要一個心靈的窗口,正視自己內心的迷惘。《解憂雜貨店》告訴我們,許多時候,即便是來自陌生人的微小善意,已包含巨大的力量,為別人雪中送炭,化解煩憂。
展開
便利店人間
讀者評分
5.0
|
2017/10/23

《便利店人間》:「唯有成為便利店店員這件事,讓我得以是一個正常人」

《便利店人間》講的是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的故事。主角惠子,36歲,未婚,便利店店員。她有大學學歷,但沒有找intern,也沒有在大企業上班,而是選擇在便利店打工,一打便是18個年頭——便利店店員是她第一也是唯一一份工。全書以惠子的視點寫成,小說頭30頁的獨白,筆鋒淡然,卻極度震撼,道出為什麼惠子想要做,以及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當一個領微薄薪水的便利店店員:惠子自小與人格格不入,小時候公園有隻死去的小鳥,小孩子圍著屍體、哭著說小鳥好可憐。惠子卻只想到家人喜歡吃燒雞串燒,想把死雀拿去當晚餐,不夠還可多找幾隻。聽著她的發言的母親及在旁的家長大驚失色,母親急急說惠子一定是傷心得壞了腦筋,胡言亂語。惠子開始明白,她在旁人眼中是個「異常」的存在。但與一般小說的主人翁不同,她不想要標奇立異,做什麼活出自我等自我滿足的事。她想要「平凡」,想要融入社會,慢慢她變得沉默寡言,聽令行事,小心翼翼地不被別人察覺她的「異常」。她不明暸社會期望她要如何扮演她的角色——別人悲傷的時候,她怎樣做?聽到別人說是非的時候,她要說什麼?她想要知道,世界卻太複雜。可是,只有在便利店,只有成為便利店店員,她可以擺脫困惑——不論是與客人的應對 、貨架的整理、入貨的安排等等全部在員工手冊一一仔細列明,清晰指示。18年前,當惠子第一次向客欠身行禮,以開朗聲調大喊「歡迎光臨!」,那一剎那,她第一次成功地化身為世界的零件。當換上便利店的制服,她便成為名為「便利店店員」的生物,在社會中作為一個齒輪在運轉——「在便利店,最重視的是身為工作成員之一, 與性別、年齡、國籍都無關,只要穿上統一的制服,所有人都成了「店員」這種均質的存在。」惠子不用多久便完美地掌握成為一個稱職的便利店店員的一切技巧,當一個店員對她而言是最自然而然的事情——「到了早上,我又可以化身為店員,成為世界的齒輪。唯有這件事,讓我得以是一個正常人」。如此直白的宣告,讀著很是震撼。



《便利店人間》是本出色的作品,作者村田沙耶香巧妙地利用「便利店」這個隨處可見的場所,濃縮成世界的寫照。一個極度「不正常」的人,在一個高度標準化的場所,才得以變得「正常」的主軸極度黑色幽默,新鮮又帶點似曾相識。其中一段,說一位飲醉酒的大叔闖進店裡騷擾其他顧客,一度令店裡出現緊張的氣氛。醉漢最後被店長趕走,便利店回復和平。這一事件對惠子的啟示是,便利店是一個「被強制正常化的場所」,一旦有異物入侵,立刻就會遭到排除。世界也是一樣,「正常的世界極度高壓,異物會靜靜地被剔除,不正常的人會被逐一處理掉」。為了可以長久地繼續店員的工作,已屆中年的惠子積極地管理自己的身體。同時,她仔細觀察並模防同僚的談吐、舉止、穿搭,努力成為「集體」的一部分,成為「正常」的社會人,防止變成不被店裡需要的「異物」。


書中另一個精采的轉折,是「白羽」這一號人物的出現。白羽是便利店的新人,是個憤世嫉俗的瘦巴巴大叔,和惠子一樣是個「異常」的人。他一事無成,欠人錢債,認為現今社會與古時繩文時代無異,女人追求強壯的男人,對村落並無貢獻的男人只會被放逐。這個角色有趣又令人討厭的地方是他身上充滿矛盾,他一方面不屑社會規範——「為什麼非要每個人都步伐一致才行?為什麼都三十五歲了還在打工?為什麼連一次戀愛都沒有談過?還大剌剌地問你有沒有性經驗?我又沒有給誰添麻煩,眾人卻滿不在乎的干涉我的人生。我只是想靜靜的呼吸而已」,另一方面又輕視惠子——「你為什麼可以滿不在乎?不覺得丟臉嗎?你一直打工,都變成了歐巴桑,沒人要了對吧?像你這種,就算是處女,也已經是中古貨了。這要是在繩文時代,連孩子都生不了的處女,根本是村子的累贅。」他的出現,為惠子平靜的生活掀起了波瀾,她開始感覺別人對她的異樣目光變得難以招架,質疑起她一直奉行至今的生活模式。故此,當得知白羽無家可歸時,她不假思索地提出了結婚——愛上無能男人的主婦在便利店打工馬上變得合情合理;脫離單身,也正好回應了家人的期待和社會的規範。明明是想要「教訓那個男人」惠子妹妹,面容也盡是釋然,認為姊姊終於被「治好」了。對此白羽說: 「你的運氣實在太好了,處女、單身,又在便利商店打工,同時陷在這三重地獄的你,多虧有我,可以成為已婚職業婦女,而且每個人都以為你有性經驗。看在旁人眼中,你也是個正常人了!」渣男得令人甘拜下風。開始同居後,白羽要求惠子辭去打工,找份收入更多的正職,最後她還是體認到自己作為便利店店員的使命,選擇再度回到便利店,即使將會面對更多嚴峻的批判,也堅決地走一條她喜歡的道路。


《便利店人間》故事荒誕,選材新穎,奪得大賞並不令人意外。它表達了社會的高度規範化與個人的關係:在群體社會,何謂「正常」與「不正常」有黑白分明的界線。到底「正常」是什麼?是不是做著大家都在做的事就是正常?《便利店人間》提出這樣的質疑。惠子最終重回便利店,反映了一個不能也不願回應社會規範的人,如何在強制正常化的社會中保存微小的自由、為人的尊嚴,以及生存的意義。《便利店人間》沒有長篇大論,卻帶出強烈的衝擊及餘韻,非常值得一看。
展開
最後的兒子
讀者評分
5.0
|
2017/06/05

【《最後的兒子》:不為人知的角落裡的都會物語】

吉田修一是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之一,也是不少讀者心中第一帥的日本作者。吉田修一可謂近代最成功的作者之一,得過不少重要的文學獎項,也有不少作品被改編成電影,是實力與賣座力兼居的知名作家。他的作品風格多變,有嚴肅沉重、社會風格強烈的《惡人》、《再見溪谷》,以及去年上映、橫掃大小電影節的《怒》,有平靜中暗藏驚悚的《同棲生活》,也有溫情細膩的《橫道世之介》。當中,我最喜歡吉田修一以淡實的文字,描寫都市況味的《公園生活》,道出年輕都市人的孤獨和鄉愁。《最後的兒子》也可算是同在此列的作品,寫出了社會中有點扭曲的都會物語。每次讀完吉田修一的作品,總是讓我心中湧起奇妙的的悸動。都市人的迷惘,在他貼近真實的筆觸下,總是直奔人心,給人難以言喻的感受。好像是即使是如何充實、積極的生活,生命中始終披著一層薄薄的霧,心中始終有著一股無法擺脫的沉重感。

《最後的兒子》是吉田修一初出道的文學作品,由三篇短篇小說<最後的兒子>(處女作)、<碎片>及<WATER>構成。<最後的兒子>描寫從長崎來到東京的主角每天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只顧拿著攝影機東拍西拍。而他可以過上不愁生活的日子,全是因為被名為「閻魔」的人妖媽媽桑包養的緣故。主角明白「要被愛很簡單,但是要一直被愛卻難上加難」,故此他很早便知道如何發揮令人喜歡的演技,令閻魔死心塌地地溺愛他——即使他仍然背著閻魔跟前女友勾勾搭搭,即使他根本不愛閻魔。毫無疑問,他是狡猾的,他是懷著惡意的,可是,「我認為,想被愛是一種無可救藥的惡意」,所以儘管沒有愛過對方,他仍然是賴著接受他的閻魔。

一天,男主角的母親來到東京探望兒子,想要見見男主角的女朋友,於是男主角馬上找來了前女友充當場面。後來,母親突然心血來潮說想要到人妖酒吧開開眼界。本來羞於與同居男友母親見面的閻魔,這時收到男主角的電話,說要把他介紹給母親…… 被閻魔視為「溫柔」的舉動,卻令主角意識其實是想要把閻魔當成東京名產的自己,是何其殘酷。閻魔覺得自己沒有權利讓主角成為他家最後一個兒子,他負不起這個責任。閻魔想要成家,世俗卻不容許。他甚至連看主角母親一眼的勇氣也沒有。同時,他的認真,更顯出主角的惡意與無情。透過主角與閻魔的戀愛「溫度差」,可以看出身為同性戀者及第三性別的悲哀。故事亦提及了同性戀者在公園被虐殺的事件,反映即便世間對同性戀者已變得寬容,作為少眾、邊緣化的他們,在身體上,在情感上,仍然是脆弱的一群。

在短短80頁中,吉田修一很成功地塑造了第三性公關閻魔的角色。閻魔是喜歡作菜的丈夫及獨立的妻子的混合體,理論上是「現代人的模範」,在現實中卻是異常卑微,好像他的工作一般,只有在黑夜才可以向世人展示自己,承受著無法被世人認同與不得不予以認同的雙重痛苦。讀到閻魔接了主角媽媽的電話、拚命以男人的方式說話時,不禁一股心酸。「最後的兒子」是白先勇的「孽子」,在看似平淡、不為人知的都市生活裡,正上演著奇異扭曲卻又透露著和諧的黑色荒謬劇,吉田修一以不慍不火的文字,以極具電影感的畫面,把社會上的光怪陸離緩緩道出。(後來,吉田修一出版了<最後的兒子>的續作《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貨》,下星期再談。)

最後一篇<Water>同樣是非常好看的作品。相比<最後的兒子>的荒誕灰諧,<Water>則是耀眼明亮的青春之作,有著截然不同的魅力。主角凌雲與拓次、圭一郎、浩介三人同是高中游泳隊的隊員,有著共同夢想,就是在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年,拓次以仰式、圭一郎蛙式、浩介蝶式,而凌雲自由式參加混合接力賽,贏得縣運會冠軍,拿到全國運動會出賽權。完全是少年漫畫的王道劇情 (我極度懷疑動畫《FREE!》的編劇是讀過了這篇小說的 (笑))!最後一幕比賽的部分真是超級熱血!一路讀來,總覺得聞到游泳的氯氣氣味,以及看到映照在池中的粼粼日光。四位17歲的少年,除了滿腦子是游泳外,也懷有各自的煩惱——拓次渴望上大學、圭一郎的母親突然失蹤、凌雲的母親因失去長子而精神失常、浩介因圭一郎一晚夜襲偷吻了他,為圭一郎的同性戀傾向感到困擾……是的!故事是有hehe的情節的!對於血氣方剛的少年,「性」怎麼會缺席呢?「在練習得精疲力盡的夜晚,有時候身體會情慾高漲到無法控制的地步……總而言之,就是憋得連吐氣都令人心癢難耐。像這樣的夜晚,即使連續射精兩次也得不到任何解放,就像闖進日光燈裡的蟲子一樣」我最喜歡這種青春小說的描寫了 (笑)。青春期的熱血、愛戀、吵鬧、性傾向的迷惑,所有青春的元素統統可以在這篇裡看到。<Water>是吉田修一第一篇創作的小說,第一篇的發揮已經這麼好,真是相當厲害。吉田修一曾經把作品拍成短片,可惜在網上找不到,實在可惜。

總括來說,如果沒有讀過吉田修一的作品,可以從《最後的兒子》開始;如果喜歡吉田修一的作品,那《最後的兒子》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展開
戴美樂小姐的婚禮(限量簽名版)
讀者評分
4.0
|
2017/05/29

【《戴美樂小姐的婚禮》:「我想我還是應該保有愛的狀態,哪怕會受傷也是應該去嘗試的一條路,唯有這樣才能對那些充滿著愛啊恨啊的人間事物有所充分的明白。」】

《戴美樂小姐的婚禮》由〈最想見的人〉、〈戴美樂小姐的婚禮〉及〈遠方的來信〉三篇中篇組成,作者王家國以平淡的行文筆調,道出三個不論是愛情或是親情都遇上難以撇脫的悲哀與無望的故事。就好像我在《敵人的櫻花》的讀後感所說的,王定國的故事,一個拿捏不好,便會淪為矯情狗血的八點檔。然而在王定國深厚的文學根底及細膩的感觸下,最俗艷的情感也可以在他的筆下變得清洌、脫俗、震撼。

===

在〈最想見的人〉,父親為有學習障礙的兒子有紀招來了童養媳思佳,卻無情奪去稚女的貞操,成為有紀人生最大的創傷。後來思佳離家流落風塵,有紀也進了農校,每天每夜思念著思佳。多年後,父親重病卧床,有紀回到老家,找到思佳,兩情相悅的二人卻無法結合——「再怎麼樣,我也要嫁給一個完全不知道過去的人。我可以當作完全不知道。可是你都知道了。」故事發展平穩,在最後卻迎來一個完全意料不到的結局。「他已經找到一種能夠深愛著思佳的方法,而且永遠不再失去她。」這是在殘酷的人世中,王定國留下的一絲溫柔。

===

〈戴美樂小姐的婚禮〉是我全書最喜歡的故事。當初也是因此在博客來讀了它的節錄,才決定買下小說。故事甫開始,便是戴美樂小姐跟「扯皮條」——亦即是故事的敘事者——商討下海的事情。「我」嘗試說服美樂使用假名,美樂卻執意以本名賣春。自美樂加入了應召團隊,「我」的生活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被黑幫割掉了手指。更加意想不到的是,美樂甘願出賣肉體,全是為了報復自小棄她不顧的父親。美樂的父親有權有勢,她只能以自己的肉身,如此卑微地,如此屈辱地執行醞釀多年的「自殺式」復仇計劃,刺傷父親的自尊。〈戴美樂小姐的婚禮〉貫穿了大量應召的情景,以一個「咸故」的包裝,說出了一個極富戲劇性的復仇故事。當中美樂對「父親」的失落,正好呼應「我」對妻女離去的憂傷,「我」對美樂抱有的微妙情愫,原來是因為在她身上找到妻女的影子——「前一刻她幾乎就是我的女兒,下一秒鐘忽然又成為我那昏睡中的妻子的化身。兩個親人帶給我的是那麼不可言喻的傷痛,唯有當我見到美樂時,兩種幻影才又匆匆聚合在她的身上,形成一種更孤單的形體,使我禁不住想要放聲大哭。」美樂的復仇,除了傷害了父親,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我」。一個失意的中年男人遇上一個謎樣的少女,掀出兩個失落寂寞的故事,讀起來居然有幾分村上春樹的味道。

===

〈遠方的來信〉是較為乏力的故事,一名父親因為把富商撞成癱瘓而鋃鐺入獄,坐牢不止,還遭對方追討索償。剛退伍不久的兒子,眼看母親為了坐牢的父親受盡折磨,決意每日上門乞求富商妻子的原諒,為父親的罪惡贖罪,達成和解。兒子慢慢發現原來這場車禍,內裡竟埋藏著父親多年前未能遂願的苦戀。在三篇中(或是在王定國的作品裡),都圍繞著「父子」的主題。書中分別出現的「父親」角色,本來被兒女尊敬、懼怕著,父權形象卻因各種不同的原因一下子遭逢瓦解,自信、權威的父親倏然變成失敗、被打垮的落泊者。茫然失去了父親的男孩,別無選擇地承擔父親的挫折與懦弱,獨自面對那足以擊潰父親的強大力量。王定國筆下兜繞著的,是一個逼著成長的兒子,如何在殘酷的命運中奮戰,以至在經歷無盡的掙扎與悲哀後,內心依然渴望救贖的故事。「我想我還是應該保有愛的狀態,哪怕會受傷也是應該去嘗試的一條路,唯有這樣才能對那些充滿著愛啊恨啊的人間事物有所充分的明白。」不論是如何艱難的人世,總有些什麼,能夠帶領我們穿越所有深切的無奈與悲哀。
展開
敵人的櫻花
讀者評分
5.0
|
2017/05/18

《敵人的櫻花》說的是一個很言情的故事:出身悲慘的男人,一直渴望擁有一個家人。後來遇上傻氣清純的秋子,成為他人生最大的喜悅。婚後的二人憧憬著一幢小房子,過著寒微但幸福的生活。一次偶然的中獎,秋子得到了第一部相機,自此迷上攝影,也成了厄運的開端——「多麼詭異,一個悲劇竟然是從喜悅中醞釀出來的。就因為買了水壺,然後有了這台相機,半年後我們突然踏上了去羅家的途中。」秋子認識了同樣喜歡攝影的地方鄉紳羅毅明,多次前往羅毅明家中作客——「當然,在我們剛開始前往羅家或者海邊的路上,什麼事都還沒有發生。如果那是一條歧路,也只是忽然出現的歧路而已,沒有人知道它即將通往黑暗的幽林,何況沿途還有綺麗的風光,我們甚至為著迷人的景緻而一路充滿著歡喜。」人生往往在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現偏差,造成無從預料,也無可遏止的悲傷。男主角其後投身房地產業,得到了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秋子想要成全丈夫,為了籌措貸款,決定向羅毅明獻身。秋子被沾污之後,從此消失不見。痛失妻子的男主角,癡情地每天每夜在他們的回憶之地守候妻子——「男人的悲傷不該這麼微小,可就因為太過微小,戳進了生命中反而永遠拔不出來。」這時羅毅明的女兒羅白琇希望為病倒的父親贖罪,以與男主角的一段段的對話,重整秋子與男主角又苦又甜的故事。即使面對人生最大的背叛,最大的缺憾,王定國筆下的愛情往往是執迷不悟。王定國的作品最大的魅力在於能夠高明地利用文藝詩意的文字包裝一個狗血俗套的戀愛故事,當中的筆法格局有種獨具韻味的魔力,使人不由自主地讀下去。

全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秋子和羅毅明由頭至尾也沒有現身,通篇以男主角的視點進行。對於「大惡人」羅毅明,男主角從來沒有惡語相向——「唯有讓他清醒地活著,偶爾感受一下那些掌聲所隱藏的嘲諷,偶爾體會他人痛苦所帶來的折磨,這樣他才記得有個人永遠不會原諒他。」,羅毅明在書中也從未顯露猥褻之色。王定國沒有要我們恨他,他的世界沒有暴烈的渲洩,只有漫邊無際的悲傷與哀憐。對於命運,他是如此淡然——那不是矯情,而是一種看透一切的領悟。「我們通常對於未來總是一無所知,直到事發後才說那是命運,然而在那當下,我卻扭轉著命運那樣地搏鬥著,不願意相信剛開始的人生會是這麼慘白。」命運無法捕捉,即使是盛開的櫻花,也無可躲避枯萎的一刻;即使是「敵人」羅毅明,也因為在奪去了別人的妻子而重病在床,好比白琇攜來的兩張羅家豪宅照片——一張櫻花璀璨,一張櫻花凋零。「敵人在夢中殲滅,櫻花在床頭盛開」王定國寫得淒麗迷離,如今「敵人」倒下了,可是心愛之人還是沒有回來。在世間中,沒有所謂的勝利者。

在書中,王定國多次引用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如海明威所說的,勝利者一無所獲。可是王定國說,《敵人的櫻花》想要表達的並不是悲傷,而是那櫻花落盡、悲傷過後所展現的堅強——「表面寫著真愛的失落與追尋,實則放眼人生各種困境,當一個人的愛被挾持、理想被熔燬、未來被剝奪的時刻,這卑微而純粹的故事何妨視為生命中的隱喻,用來指望一條非闖不可的道路,乃至終於不被挾持,不被熔燬,也不被剝奪。」這也正反映《老人與海》的名言:「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摧毀,卻不能被打敗。」
展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讀者評分
5.0
|
2017/04/29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為什麼世界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所謂教養就是受苦的人該閉嘴?我好失望。這個世界,或是生活,命運,或叫它神,或無論叫它什麼,它好差勁。」】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本令人停不下來的小說。昨晚由十一時,讀到早上四時,彷彿經歷了一趟地獄的旅程。《房》是真人真事改編,關於一個有社會名望的男人以愛之名誘姦無數稚女的故事,讀著會使人絕望、氣憤,但是世上就是有許多你不忍直視,卻不代表它不存在的煉獄。幸有文字,作為煉獄的第三方,我們可以不用接觸,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在一座金碧輝煌的高級住宅中,住著兩位青春爛漫的少女房思琪和劉怡情。她們情如雙胞,當同齡的孩子在打電玩的時候,她們已沉醉在杜斯妥也夫斯基、波特萊爾的文學世界中。她們與眾不同,卻沒有人理解。所以,當13歲那年,風度翩翩、滿腹文墨的50歲國文老師李國華搬進她們的公寓,出現在她們的生活中,她們喜不自勝,覺得李老師是最能夠理解她們所有的人。她們仰慕老師,在對情事懵懵懂懂的年紀,老師是她們愛戀的初型。可是,少女的尊敬和信賴卻成了李國華施暴的可乘之機。他看上外貌出眾的思琪,看中少女的自尊不會容許己跟任何人訴說被沾污的事實——「因為太髒了」——他知道她不能讓別人看見被強暴的自己,遂以私人補習之名,行淫慾之實,暴力地掠奪她的童年,她的現在,她的未來,直至她靈魂枯死為止。


【「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李國華對思琪說:「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你可以責備我做得太過,但是你能責備我的愛嗎?你能責備自己的美嗎?」他並不是惡,惡的是自己,惡的是我們遲來的愛情——「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如果跟不愛的對象發生關係是不潔的,而老師說我是他這輩子最愛的人,那如果她也愛老師,那就是愛,那「愛情」便不再醜陋。愛妳的人對妳愛做什麼都可以。於是,到了下個星期,思琪仍然拿著她的作文下樓。李國華在家裡等她,桌上沒有紙筆。從13歲到18歲,思琪每日墮入恐懼與快樂的矛盾掙扎——究竟這是愛情還是夢魘?如果這是愛,為什麼覺得暴力?為什麼覺得被折斷?為什麼五年來反覆無眠,夢見被不同的男人壓著身軀?但如果這不是愛情,李老師怎麼能還這麼理直氣壯、無愧於心?對於思琪的境遇與心理,作者林奕含的寫作力度痛入心扉。可是或許沒有這種力度,便沒有人能夠痛徹理解「強暴」這個詞的重量。「我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我們不能輕浮地從悲劇當中嘗試抽出正面的能量,以房思琪的經驗作為告誡世人的教訓。房思琪被侮辱被侵害,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她已經回不來了。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人生有些事不能重來,有些事不能和解。


【強暴是社會性謀殺】

讀到李國華的獸行,我們會咬牙切齒,會不明白為什麼思琪不逃出來?作者林奕含以受害人的告白,告訴讀者一個被施暴的受害人如何失去了憤怒的語言。人類學家凱西溫克勒博士提出強暴是社會性謀殺,女性受到強暴,最大的傷害往往來自社會文化的壓迫,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暴力。被李國華強姦後,思琪曾經嘗試跟父母訴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一天思琪又以天真的口吻對媽媽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這麼小便那麼騷。」思琪不說話了。她決定從此一輩子不說話了。
在思琪之前,李國華已是誘姦的慣犯。「李國華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將她趕回他身邊。」另一位受害人曉奇曾經勇敢地在論壇告發李國華,得到的卻是「所以你拿了多少錢?」、「鮑鮑換包包」等麻木回應。「原來,人對他者的痛苦是毫無想像力的。因為人不願意承認世界上確實存在在非人的痛苦,人在隱約明白的當下就會加以否認,否則人小小的幸福就會變得壊心了。」一個有錢的男人、一個妙齡的少女、一個啜泣的老婆——在聽取受害者的證詞前,社會已經套進了一個八點檔的語境,預設了道德的判詞。勇氣在權力與社會的誤解與冷漠下被磨滅,只剩下無聲的吶喊,靈魂不斷飛脫肉體,直至有如思琪般靈魂離開了以後,再也沒有回來。李國華是個聰明的犯罪者,他十分理解社會面對性暴力時,會站在施暴者的那一方。所以他仍然可以繼續「寵愛」他的學生,從學生身上得到許許多多的「愛」。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思琪是一個悲劇,作者在後記談到覺得自己是廢物,因為文學是最徒勞的,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還不如拿把刀衝進出殺了他。她不願傷害、消費世上任何一個房思琪。可是她作為地獄的倖存者,她還有選擇,還有能力讓別人知道房思琪。她以角色之口,道出她如何作為一個倖存者面對這個暴力的世界:「你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房思琪從不存在,但你也可以選擇經歷所有思琪曾經感受過的痛楚,學習所有抵禦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你要經歷並牢牢記住思琪所有的思想,思緒,感情,感覺,記憶與幻想,柔情和欲望,然後,替她活下去。」「什麼人都有點理由,連姦汙別人的人都有心理學、社會學上的理由,世界上祇有被姦汙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是你不寬容,而是世界上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怡情,我請求你永遠不要否認你是倖存者,你是雙胞胎裡活下來的那一個。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文學不能拯救思琪, 寫,不是為了救贖、昇華、淨化或拯救。可是,她可以寫一本生氣的書——「能看到妳的書的人是多麼幸運,他們不用接觸,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不是人人想要知道文明下的人吃人,但是它仍然需要被說出來】
《房》是一個慘痛的故事,在那裡,我們看不見任何希望。它是小說,卻是真實發生過的生命經驗。這是第一次,我們終於有機會從羅莉塔口中聽到屬於她活生生的故事。「為什麼世界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所謂教養就是要受苦的人該閉嘴?我好失望。這個世界,或是生活,命運,或叫它神,或無論叫它什麼,它好差勁,我現在讀小說,如果讀到賞善罰惡的好結局,我就會哭,我寧願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討厭人說經過痛苦才成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我討厭大團圓結局的抒情傳統,討厭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麼媚俗!可是,我寧願我是一個媚俗的人,我寧願無知,也不想要看過世界的背面。」一面哭腫著眼讀完《房》之後,我們才能有那麼一絲微的理解,要不粉飾、不和解受害者的「事實」,是多麼困難。我很感謝作者林奕含以強勁得令人刺痛的文學力度把房思琪的故事寫出來。在豪麗輝煌的大廈、文明的補習班背後的腐朽現實不是人人想要知道,但是它仍然需要一把聲音把它說出來。

【後記】

昨晚友人傳來新聞,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者林奕含離世了。寫書對她來說不是療癒,不是救贖,她只是想要別人知道房思琪的事情。文學雖然不能解救她,但她的文字的的確確傳遞給讀者們了。願她能在另一個地方能夠快快樂樂的。


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想要推薦《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個殘酷的故事。我一下子也答不上來。因為真的是太變態、太痛苦、太折磨了。可是,林奕含的文字——可能是因為全書的內容是第一身而非虛構而來——帶有一種近乎是控訴的強勁力度,把她某種強烈的意念、情緒從書本的一邊傳遞過來。那是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寫不出的文字。那個力量是令人無可忽視,也無法迴避的,所以你會一頁接一頁地讀下去。放棄的話實在太對不起世上的房思琪們了。小說你可以拋開不讀,可是她們的人生卻要繼續。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個肝腸寸斷、死去活來的閱讀體驗,透過小說的載體講述一個看似非現實,但實質是不能再現實的悲慟真實。人生有些事不能重來,有些事不能和解,作為煉獄的第三方,我只能做的,是把林奕含的文字傳開給大家。「只是一個人的重量,就算分散在全世界每個人身上,都難以承受,這樣的傷,希望在她離開後,得到解脫,也不要再有下一個房思琪。」——雖然她離開了,但她為了房思琪們、為了自己、也為了煉獄的第三方,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謝謝妳含著淚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寫完。謝謝妳以生命寫出這個故事。謝謝妳。
展開
素食者
讀者評分
5.0
|
2017/02/27

韓流文化縱使在國際文化舞台上急速崛起,韓國文學目前不論在華文世界或國際間的知名度,都與鄰國日本和中國相去甚遠,在誠品大約只是一列書架的程度而已。然而,去年45歲南韓女作家韓江以小說《素食者》,擊敗Orhan Pamuk和閻連科等大熱作家,奪得在文壇的重要程度足以媲美諾貝爾獎的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並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南韓作家,引領韓國文學面向世界的舞台。打著如此亮眼的名號,不由得想要窺探一下究竟《素食者》有什麼引人入勝,叫一眾評審驚艷的魅力。

《素食者》講述一名人妻英惠,從一天晚上起斷被噩夢困擾,夢中的血腥和殺戮,令她一夜之間變得拒絕吃肉,成為一名素食者。故事分為三部分,以三個角色的視角,敍述英惠如何經由實踐素食,令自己以及身邊的人逐漸陷入失控、瘋狂,引導至最後英惠決定放棄「為人」,把自己變成植物的離奇荒誕結局。起首由英惠的丈夫為第一視角,記述妻子「去肉化」的過程——英惠變得骨瘦如柴,行為怪異,最後英惠父親強迫女兒吃肉,英惠發狂自殘,被送進精神病院作結。第二部以英惠的姐夫為主角,講述作為藝術家的他,一直想要實現身上畫滿植物的裸男裸女激烈纏綿的作品。從妻子仁惠得知主角依然保留在臀部的花形胎記後,重燃追求「夢中之畫」的慾望,挑戰世人不可僭越的道德界線。全書的最後部分為主角姐姐仁惠的自白,自小與殘暴的父親住在同一屋簷下,仁惠決定終生以保護妹妹為己任。一方面獨力看顧幼子,一方面照料半死不活的妹妹的仁惠,在外人看來賢慧堅強,原來潛藏抑鬱絕望,自責沒有管好丈夫的下半身,成為把妹妹變成瘋人的幫凶。到底同在痛苦邊緣的姊妹,如何面對這個惡意的世界?

《素食者》不是一個單純講述精神病患的故事,亦非一部捍衛動物權益、推廣素食的通俗小說。韓江沒有明言到底是什麼緣由,使一個人可以一夜之間變得癲狂。然而,我們可由書中的零星拼湊,看出英惠從小面對的殘暴與壓迫。韓江透過英惠極端去肉化,一心成為草木的故事,大膽提出在這個滿佈傷害與暴力的世界,一個人如何憑藉自身的意志,從人類沾滿血腥的歷史中解脫,轉化為只需陽光水分、純粹無垢的生命體。當身心承受極大痛苦,除了自我了結,還有無他途?對於人類長久而來的折磨與苦難,《素食者》提供了別開生面的思索:英惠拒絕以人類的姿態存活,追求成為與世無害的植物——不論是成為植物,或是放棄為人,這樣的求生亦意味求死,達至最終極純真的境界。這樣的想法,是瘋癲還是清醒?是傻是對是錯?作者韓江留下空白,讓讀者自行判斷。
《素食者》以優美的文字、詩意的畫面及強大的想像力,構築出一個猶如東方版《變形記》,結集優美、詭異與驚悚的獵奇作品。其三部曲的結構,一氣呵成,節奏明快,使人印象深刻。以文學作品來說,完全算不上是生澀難讀。如對韓國文學感興趣,大力推薦一讀。
展開
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
讀者評分
5.0
|
2017/02/27

雖然書名非常言情,但小說內裡的愛情,與我們一般理解的「愛情」相去甚遠,可說是非常人能夠理解的。故事圍繞一對新婚夫婦:酒精中毒、精神不穩的笑子,以及醫生/同性戀丈夫睦月,中間再加插一個第三者——睦月的同性戀人阿紺。為什麼非要嫁一個不會以異性眼光看待自己的男人不可呢?為什麼可以容忍搶了自己老公的男人肆無忌憚地出現在自己的生活裡呢?單看故事大綱,你會出現許多疑問。《那年,我們愛得閃閃發亮》告訴你,為世不容的愛情,也是愛情。江國香織以日本作者獨有的冷靜溫柔筆觸,道出一個像水一樣純粹的愛情故事。

「我想這種婚姻應該也是好的。什麼也不要求,什麼也不期待。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也不用怕。突然,我想起外公的話,像抱著水一樣。」書以笑子/睦月的視角交替進行,每次看到笑子的部分,必定會感到一陣傷痛——她「無法活在沒有睦月的世界」,然而跟他一起生活卻永遠不能擁有他的全部,他的愛情。「為什麼要這麼傻呢?」我不住搖頭。真的有這樣的愛情嗎?這種義無反顧、死心塌地兼且自暴自棄的柏拉圖式愛情觀,根本是瘋了。書末阿紺選擇離家出走,笑子非但沒有高興可以獨佔睦月,反而是比睦月還要慌張。我想,愛得可以摒棄佔有慾,不管對自己如何殘酷也想要成全對方的愛情,就如文案所說,就是「當你真心喜歡一個人,你會不願對方受任何委屈」的最高體現吧。

另一方面,睦月對笑子的感情也是令人感傷。他自知無法給予笑子幸福,仍然竭盡全力迎合她的樣子,同樣叫人痛心——他努力滿足笑子各種任性的要求、溫柔地安撫她經常失控的情緒,甚至暗中撮合笑子與她的前男友。一方面是有贖罪的原因,當中想必亦包含著對笑子的愛憐之情——也許那是一種愛情,又可能不是。

至於阿紺與笑子的關係,表面看來是最難以理解的。理應是水火不容的情敵,卻居然成為了好閨蜜。他們之間沒有芥蒂,甚至互相理解——可能是他們的愛情,都擁有社會不能理解的部分吧,所以他們在對方中,看到了與自己相似的部分。又可能,笑子喜歡的是「喜歡阿紺的睦月」,阿紺喜歡的是「喜歡笑子的睦月」,那中間可能也是一種愛,至少他們需要彼此。愛情沒有固定的形式,三人行不一定只有肉慾的愛,也可以有純粹的愛。我喜歡你,你喜歡他,他喜歡他,但因為我喜歡你,所以也喜歡他,所以大家幸福的在一起,就是這樣。

我覺得沒有親身讀過江國的文字,是非常難以想像喜歡的人是個gay然後又跟他的情人當密友,究竟是個怎麼樣的玩法。畢竟這是個超級「非日常」的愛情故事。如果有時間一讀的話,想必能透過書中三人的荒誕關係,更深切了解何謂愛情,何謂幸福。愛以各種形式出現:有異性之間的愛,有同性之間的愛,有建立在性之上的愛,也有無性的愛。愛情的到來是無法預料,也無從解釋。但一旦愛上了一個人,每段愛情都是獨一無二,亦是無涯孤獨。你可說她戇居,只要她認為自己是幸福,又何需理會世俗的不解。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只要相愛,愛便猶如天上的星光,會在明天、後天,還有未來的日子,劃破天際,閃閃發亮。
展開
何者(直木賞得獎作)
讀者評分
5.0
|
2017/02/27

《何者》寫的是五個fresh grad的求職故事。主角包括冷靜、擅於分析的拓人、吊兒郎當的樂隊主唱光太郎、號稱不屑求職的freelancer隆良、文靜乖巧的瑞月,以及行動力強的理香。他們組成「求職小組」,以理香及隆良的窩居為基地,互相借鑑CV、分享面試技巧、交流求職資訊,一面振奮求職,一面在網上世界積極發言,一如你我般經營自己的網絡身份。故事藉由五位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過程以及他們在推特上的發文,展現年輕一代在現實及虛擬世界的偽善與矛盾,以及求職的競爭與窺探、迷惘與徬徨、自卑與嫉妒。

第一次讀《何者》,是大四的春天。剛巧是求職時期,讀起來相當感觸。作者朝井遼於2013年以23歲之齡憑《何者》獲得直木賞,是新世代備受注目的日本作者之一。20代的他把年青人求職時期的所思所感、在求職路上那種既合作又競爭、既鼓勵又猜忌的心態與角力寫得寫實精準,到書末「何者」的出現,更是大大的一記當頭棒喝,非常精采。故事並非旨在發掘人性的殘酷黑暗,而是揭示潛藏在各人內心深處的偽善與醜陋。我們都渴望成為somebody,但不論在臉書、履歷上寫得如何冠冕堂皇,再華麗的文字也不能掩飾我們渺少而且虛有其表的本質。網絡世界看似熱鬧,現實卻是無比寂寞,只是沒有人會誠實地把它道出罷了。

《何者》薄薄一本小說,卻涵蓋甚多——求職、社交媒體、個人成長等。大學生/出身不久的人應該讀得很有共鳴。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