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img
謝政良

84則書評

84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8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長路(電影書衣版)
讀者評分
3.0
|
2009/06/16

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小說,當父子兩人在躲避壞人的時候,我看的好緊張,整個人都陷入書中的情節之中,和書中的角色一起擔心害怕,從這裡可以看到作者和翻譯的功\力
但是,關於翻譯,我不得不說,有些地方真的時再是議的太坳口了,也許\是想要把原文的文字簡潔力量表現出來,所以儘量簡潔字數,結果就是看的很累如\"黎明前他醒來,看灰茫天色向暁,過程緩慢且半帶晦暗\"整本書都是這樣,這什麼,半文言文嗎?
我覺得他要想出這麼簡潔的表現方式也是不容易的事,但這並沒有讓整本書變的更好讀,反而很難讀得下去,現在正在看原文版,看看原文是不是像中文版那樣晦澀
展開
必需品專賣店
讀者評分
5.0
|
2009/06/05

前一陣子看了好幾本小說,有玫瑰迷宮,大仲馬俱樂部,記得這幾本書都有提到有關惡魔的故事,但是我覺得作者好小氣,最後什麼都沒出現,感覺結局有弱掉.
但是,史蒂芬金就不會了,我對這本書的評語就是\"生猛有力\"該流的血,該下的刀子,該開的槍,該出現的惡魔一樣都沒少,看起來就是過癮.
關於惡魔操控人心的書這本真是寫的太棒了,每個小小惡作劇之間環環相扣,卻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結果,惡魔就是要這樣高檔才對啊,其他好萊鄔電影的惡魔都靠邊站吧
正港的惡魔就是要這樣子,實在太正了
前兩本\"白骨袋\"\"露西的故事\"都沒看完,但是這本又讓我回復對他的信心,果然是好樣的史蒂芬金,想知道他的魅力,這本是一定要的啦.
展開
御手洗潔的問候
讀者評分
5.0
|
2007/01/09

看完了令人失望的\"龍臥亭殺人事件\"之後,在網路上看到這本薪書,結果我還是把他買下來了啊,想看看島田莊司在短篇的部分表現的如何,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好看,也許\是上一本讓我的期望落空的關係吧,小說不是大本就好,內容也是很重要的,這本雖然看完只要兩三個小時,但是卻是一場精采的過程,最喜歡的是紫電改研究會,因為不知道犯人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到最後恍然大悟的時候覺得很驚奇,果然錢財還是不能露白啊,就算是還沒拿到的也是
看來島田真的是想把御手洗塑造成為日本的福爾摩斯,書中讓他小試的彈了一下電吉他及介紹他的醫學背景,讓人覺得有福爾摩斯的影子
很有趣的一本書



展開
破解希特勒
讀者評分
5.0
|
2007/01/09

很精采的一本書,說實話,我是希特勒迷,我對於他為何能夠在20世紀早期那樣的忽然興起有很大的興趣,他幾乎以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歷史的方向,撼動了整個世界,改變了億萬人的生命,就如同書中所說的,不管你喜不喜歡,現在這個世界就是他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因為他使的仟佰萬人死亡,因為他我們經歷了冷戰的時期,而這個人是一個頂多中學畢業的人,是一個奧地利小海關的兒子,沒有任何的人脈,背景,金錢,卻一手改變了這個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毀滅效果
這就是我對他著迷的理由,我想知道他為何辦的到

展開
剪刀男
讀者評分
5.0
|
2006/12/12

從綾 行人的奪命十角館開始,日本的新本格派推理小說就有一個分支是走向所謂的敘述性詭計,在這本剪刀男中,把這項寫書的方法運用到了極致,從封面就開始在誤導讀者到最後出現了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結局,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居然可以把讀者誤導到這樣的地步,雖然看這種書有種好像被作者玩弄在股掌之間的感覺,但你還是不得不覺得他實在是太厲害了,而如果再看到一半時忍不住翻到最後面去看最後一兩頁的話反而會讓人墜入五里霧中,因為不知道故事將會如何的發展才會到最後這樣的結局

看完之後,我立刻就想到了另外一本小說"貓頭鷹男"連書名都有點像,只是這本書是短篇的推理小說,貓頭鷹男只是其中的一篇,但是書中所用的詭計十分的相像,只是貓頭鷹男的誤導沒有像剪刀男這樣子的徹底,畢竟它是一篇短篇的小說,有空的話可以比較看看,可以得到不少樂趣

看完"剪刀男"這本書之後我心理只想到一件事,我要再重看一次,因為備作者這樣子的誤導實在是有些不甘心,很想重看一次看看作者有沒有什麼小馬腳露出來,抓抓他的毛病,奇怪...我是第一次這樣子想,通常我會把書丟到旁邊在也不看了,因為覺得自己被擺了一道,這也是本書成功的地方吧
展開
第五個死人
讀者評分
5.0
|
2006/12/06

一步一腳印的推理小說,我想是最適合這本書的形容方法吧,書中的禹斯塔分局探員們的不屈不撓讓我們看到了辦案過程中的辛苦,也讓我們知道真的要破案也是需要一些運氣的,全書最重要的人物AK的如果不是出現在史威格堂姊的病院中的話我看還要再多死幾個人才有辦法破這個案子吧,也看到了警察系統的封閉性,除非有必要否則絕對不找外人來幫忙,我在想這件案子如果讓剖繪專家參與的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會不會早一些推出兇手的真正性別呢?另外在第一件和第二件案子之間我覺得只靠韋蘭德一人的直覺說兩件案子之間同樣的冷酷無情就說是同一個兇手幹的有點勉強,如果可以有一點點的物證把兩件案子串起來,而不是光靠直覺,我覺得會好一些.

最後,我想說,這些瑞典警察的體力真是太令人佩服了,都不用睡覺就這樣東奔西跑的,韋蘭德我看每次在辦案的時候都睡不到三個小時吧,半夜兩三點睡,早上七點就到辦公室了,北歐人都不睡覺的嗎?厲害.
展開
冷月
讀者評分
5.0
|
2006/12/06

最近連看了兩本推理小說,一本是冷月,另外一本是曼凱爾的第五個死人,兩本都是警探推理小說,但是兩本的風格卻有很大的不同,迪佛的書我每一本都有,最近再看他的書時覺得他的書有一個明顯的傾向,就是作者和讀者兩個人的立足點不同,當然在他的林肯萊姆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將所有證物都列在我們的眼前,但是我們卻永遠都無法從中得到什麼有用的破案訊息,因為我們對於書中紐約市的背景知識太過於缺乏了,而在書中林肯的解釋卻又往往是在阻止了犯罪行為的發生之後所作的解釋,先有結果,才有原因,這樣的話我覺得好像作者要作怎樣的解釋都可以,抹煞了案件其他發展的可能性,在前幾本書都可以看到這種重複的模式,用多了之後反而會讓人覺得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因為在後來總是可以化險為夷,少了一些讓人覺得為書中角色擔心的感覺,我覺得很可惜.

當然這還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尤其是書中鐘錶匠的真正目的讓人搞不清楚,一開始會以為他是可怕的連續殺人魔,但是他變成了受雇的職業殺手之後又有其他不同的目的,讓人無法捉摸,只是當你事先知道書中的角色到後來都會沒事的時候,精采度就少了一些
展開
奧杜邦的祈禱
讀者評分
5.0
|
2006/12/01

這本書看了一段時間之後會覺得本書的風格和村上春樹的風格好像喔,尤其是書中所描述的小島荻島,彷彿是進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空間之中,沒錯,是進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空間,那裡有會說話而且會預言未來的稻草人優午,有殺人執照的劊子手櫻,像熊一樣的熊大叔,以及覺得這個島上沒什麼道理的主角...

這是一本奇幻的推理小說,尤其是書中有一個無所不知的稻草人時,凶案應該要如何展開呢?當然就要先幹掉稻草人才行了...

很有趣的書,在看完康那利對於正常社會下的黑暗面描寫,蠻適合調劑一下的
展開
詩人
讀者評分
5.0
|
2006/12/01

剛看完了這本小說,我再這個星期之內看完了康那利的三本小說,"後車箱輓歌" "懸案終結者"以及這本"詩人"每一本都很好看,尤其是這本詩人,雖然它的篇幅也最大書也最厚,但是它的結局也是最令人猜不到的吧,雖然在最後的時候主角把自己心愛的人物認為是兇手,但是老天,他們認識到那時候好像還不滿一個月吧,當然會懷疑了,誰叫她待在房間裡面不出聲.

從一開始主角追蹤自己雙胞胎哥哥的死因,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於人的心理描寫的掌握,因為我剛好也是雙胞胎,我想對一個打從娘胎就認識的兄弟來說,要相信他是自殺的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畢竟我們無法了解為何有人會自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我覺得主角傑克可以發現自己的兄弟不是自殺這件事是幸運的,因為自殺者的家人心理往往背負著難以承受的罪惡感
於是,追捕開始了,在這其中有講到有關催眠的部分,我想到松崗圭佑在千里眼系列中有提到說催眠的人士不會自殺的,因為大腦會有自我防禦的機制,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相同的論點,雖然我覺得在推理小說之中不要用到這項"技巧"比較好,但是還好並沒有太離譜

書中有提到說連續殺人犯都像是來自月亮的說法,因為我們永遠都無法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究竟是如何,又讓我想起了以前曾看過一項實驗的結果說當你對連續殺人犯說"殺人""強姦"他們的腦波反映出來的曲線和你說釘書機時是一樣的,表示犯罪行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和釘書機所代表的意義差不多,很恐怖,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也許這些傢伙真的是從月亮來的吧...

書中的最後還有一個令人想不到的情節在裡面,相信看過的人都被作者呼攏了一次吧,結局很精采,轉折也不會太突兀,對於殺人犯的心理狀態也有足夠的描寫,是一本很棒的小說,不枉費我犧牲的睡眠時間
展開
懸案終結者
讀者評分
5.0
|
2006/11/30

破案的黃金時間是指在當案件發生之後的72小時之間如果可以找到線索的話就可以很快的破案,而在過了這段黃金時間之後隨著時間的拉長,想要破案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直到成為懸案,也就一輩子都不可能找到兇手了.

隨著科學鑑識的科技日益發達,有些案子的證據得以重新檢視,破案的希望又重新露出了曙光.

當自己的親人被冷血謀殺之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回復原來的日子呢?至少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彿洛倫一家是沒有辦法再回復原來的樣子了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其實這個案子本來可以不用成為懸案的,如果當時辦案的警探可以不用受到上級壓力的話,而上級隻所以要給他們壓力卻只是因為要掌握住同為警察同僚的秘密,抓住他的把柄,因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毀了好幾個人的生命.

令人心寒,但在這個世界就是會有人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死活

最近看了蠻多警探小說的,賀寧筆下的韋蘭德探長,康那利筆下的鮑許探長,每個人都飽受風霜,婚姻失敗,看來要當一個厲害的探長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他們的眼中存在了太多世間醜陋的事,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他們的沉重,彷彿全世界的重擔都在他們的身上,但是他們心中的正義感又讓他們如此的屹立不搖,這就是他們可愛的地方吧

本書的結局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沒有想到最後的兇手居然會是他,查案查到最後兇手居然是身邊的人,令人意想不到
展開
一座島嶼的可能性
讀者評分
5.0
|
2006/11/23

一本難以歸類的小說,這本書我想就算是把它歸到科幻小說的範圍中也可以,其中也有一些自傳的性質,書中有關丹尼爾1的部分是自傳的部分,而丹尼爾24則是丹尼爾1的第24代複製人,剛開始看可能會有些抓不到,但是還好,在慢慢地看下去就會了解了。

我很少看法國作家的書,尤其是法國的現代作家,翻譯的比較少也是原因之一,前兩個禮拜跟我弟弟借了這本書來看,很後悔為什麼那時候自己沒有買一本起來,書中有很多句子是我想要把它劃起來的(因為我弟很龜毛,劃他的書他會很不爽)所以我現在再找時間要再去買一本自己的,今年也看了不少書,這一本是我看完之後立刻想再重看一次的書,很好看。

我們擁有永遠的生命之後又能夠作什麼事呢?書中的丹尼爾1的生命可說是多采多姿,是一個很令人羨慕的生命,他有錢有閒有知名度,還搞上了一個小他20多歲只性不愛的美艷女子,簡直是男人的美夢嘛。而他的後代丹尼爾24,25就只能透過電腦螢幕來和其他人溝通,唯一碰到的就只有那隻小狗而已,然後不斷的複習丹尼爾1的回憶,簡直差勁透了,如果永遠的生命是這樣的話,還不如活一次就夠了。
展開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
讀者評分
5.0
|
2006/11/23

本來買這本書是要當作睡前讀物來用的,就是看個一兩則就可以睡覺的那種,很適合啊,因為書中都是作者看到大英百科書中看到某個詞有感而發所寫下來的,結果因為太有趣了,害我兩天就把它看完了,而且都不是在睡覺前看的.

"看完大英百科"真沒想到有人真的會做這件事,把排起來比我還高的書看完,我只能說他真有心,或許我該拿家裡的中華兒童百科全書來從頭看到尾試試看,也許會變的聰明一些,但是讀書人就是有一個壞處,想告訴全世界的人自己看了這麼多書,也就是喜歡掉書袋,像別人炫耀一下我知道到的事,看來這是大家的通病,只是我老是找不到適當的時機插入我那看了數千本書的知識,讓人知道我學識淵博....

很有趣的一本書,十分的幽默,最後我想還好作者沒有把自己的小孩取名為阿諾德.賈各布斯五世,未免太沒創意了吧,一個名字連用五次,搞不懂你們這些阿度仔在想什麼...
展開
後車箱輓歌
讀者評分
5.0
|
2006/11/17

這個作者的三本書我都有,而這一本是第一本看完的,剛看到書名的時候覺得是一個很滄涼的書名,給人一種很強烈的印象。

而書中最主要的線是一宗命案所牽扯出來的,而因為書中的被害人再牽扯出其他的案件和警察單位、FBI、賭城警局、內部調查室等,很典型的警探小說,也就是案件的完成是依靠書中的警探一步一腳印所調查出來的結局,感覺像是松本清張的社會派小說。

書中對於各個警察單位之間互相提防、鉤心鬥角的事有深入的描寫,就算是在同一個分局也是,看來這個世界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單純。

是一本精采的小說。
展開
黑暗之半
讀者評分
5.0
|
2006/11/06

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認為這本書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
還以為是作家人格分裂,自己又創造出另一個人格來對這個世界進行報復,\"因為秘密的窗,秘密的花園\"(電影\"密窗\")就是這樣,我想我大概是最近推理小說看的太多了吧,竟然會認為在史蒂芬金的小說之中會出現如此\"正常\"的解釋,當然那是不可能的,對不起,我錯了
人格分裂在他的書中只能算是一種小case而已,記得第一次看他的書是看時報出版社的小書,好像是午夜禁語系列(英文是FOUR PAST MIDNIGHT)裡面包括了太陽狗,圖書館警察,密窗,蘭戈利爾人四篇中篇的小說,第一次見到他可怕的想像力,他書中的恐怖世界令人著迷,雖然他所寫的好像就是發生在我們這個正常的環境之下所發生的不正常的事,常會穰人覺得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事,但是,別懷疑,在他的書中就是如此.就是因為這樣,讓他的書中充滿了不可預知的情節,讓我們一頁一頁的看下去.
這本書也是一樣,讓你覺得好想知道喬治的真正身分究竟是誰,究竟是瘋狂的書迷,還是作家的分身(這兩種故事他都有寫過),結果卻是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想法....
這就是他的小說,進入他的世界,絕不會讓你失望的
展開
二○一○太空漫遊
讀者評分
5.0
|
2006/10/30

剛開始看會覺得奇怪,第一本明明是土星任務啊,為什麼到了2010就完全以木星為主了, 本來還以為是為了後面情節的安排,看完之後就知道完全不是如此,而是完全以木星為主了,這樣前後不連貫啊,這是我對本書最大的疑問,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的漫畫"天使心"作者說這部漫畫不是城市獵人的續篇,雖然裡面的角色都一樣
但卻是一個平行宇宙,看這本書也要這樣想,別太拘泥於木星還是土星了吧
為了要了解2001年木星任務失敗的原因,這一次由美蘇合作的太空船再次出發前往木星,要將滯留在木星軌道的發現號太空船駛回地球,也要檢測太空船上的電腦哈兒的紀錄,結果這次不但遇到了石版,還碰上了毀滅星球的怪物...
對於作者的想像力,我只有佩服二字可以講,而這一系列的書,看完的話一定可以學到不少的東西,很佩服他可以知道那麼多東西,很多根本就是超乎我想像的,而其中科學的基礎,真實性讓人懷疑是不是在幾年中就會發生了,科幻小說所描繪的世界在經過科技的進步之後變成了現實,在這本書中我彷彿看到了未來
展開
二○○一太空漫遊
讀者評分
5.0
|
2006/10/30

亞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說四部曲太空漫游這一次終於全部出齊了
一次出四本書,這一次我可以好好的看到爽了
記得這一本2001最近的版本(除了這一次之外)是由商務出版社出的
譯者是同一個人,那本我也有買,但是因為是四部曲,所以一直都沒有看
我很不喜歡看書還要再等下一本的感覺,除了會忘記前面說什麼之外,等待的感覺也很難受,會希望書趕快出完
所以這一次就一次四本統統給他買下來了,看完第一本,就覺得還好當時沒有買原文的來看,以我的破英文應該會有很多地方看不懂吧
看了這本書和艾希莫夫的\"基地\"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大師了,他們的小說就是有辦法超越其他的科幻小說,雖然場景的設定也是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東西要多的多,這本書就算是以現在的角度來看也部會覺得他過時,而這本書的完成日已經接近40年前了,有些人和我們的腦袋就是不一樣
電影2001太空漫遊我也有看過,好像有10多年了吧,老實說,我實在是看不懂,影像雖然可以說出很多的東西,但是有些還是要經過文字的敘述才可以讓人更了解,看完這本書才知道當時電影究竟是在講些什麼東西
不過還是小說好看,最近常會有這種想法,我也喜歡看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但是有些真的是災難一場啊

展開
殺人人形館(全新版)
讀者評分
4.0
|
2006/10/23

\"館\"系列的第四本書,心理懸疑小說,作者對於推理小說的野心十分的龐大,美一個館都是不同類型的推理小說,所使用的欺騙讀者的方法都不一樣,這本則是用到了心理懸疑的方法.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看這種由一個人主觀的描寫所寫出的推理小說,因為缺少了客觀的成分在內,所以所有所認為的事實都是一個人所敘述出來的,而當那個主述者的精神狀態有問題時(而這在小說中常見)所得到的訊息就是有問題的,推理小說中最重要的\"客觀\"不見了,讀者參予的部份就消失了.而且因為主觀的關係,所有的情節到頭來可能都是主角的幻想,而作者也就得到了最大的自由可以隨意的操弄結局,有點不負責任的感覺.
這本書的結局老實說令人驚奇,但是原因就像我前面所說的,缺少了一些客觀,所以只給四顆星.
展開
殺人迷路館(全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06/10/19

很有趣的一本書
作者很技巧的運用了文字上的錯覺來讓讀者作出錯誤的判斷
在這種對於文字的運用下
可以說是一本徹底欺騙讀者的一本書
但因為這樣,讓人佩服他的功力
在他的筆下,只有在說的最精確的時候才是真實的
其他的都可能是他所營造出來的幻覺
在本書中我的想法完全的被作者所操縱了
沒有想到也有這樣子的可能性
但是因為這樣子,所得到的趣味性反而更多
看這本書,會讓你知道自己所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這樣就中了作者的陷阱
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作家
在這一系列的館作品之中,他都不斷的在實驗不同的寫作方式
是一個善於欺騙讀者的人,而這也是看他小說的樂趣之一
好看的小說,精采的故事,驚訝的結局
展開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讀者評分
5.0
|
2006/10/18

一篇一篇的小故事,一個一個的小人物,一個想當作家的退休老先生寫成了這本書
最近保羅奧斯特好像很喜歡假裝自己是別人寫書,神諭之夜也是.這本小人物故事書,我們看到了其中的人們為了生活而不斷奮鬥,它們都有自己墮落的理由,雖然只是小人物,但是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的進行和情節一樣十分的引人入勝,很好看的一本書,佩服他
展開
危險的童話
讀者評分
5.0
|
2006/10/18

看完了這本書
我想這本書雖然是本格推理的名著
但是和綾 行人及島田莊司所呈現出來的那種妖異的氣氛有很大的不同
在他的書中,沒有名偵探,沒有太過於詭異的迷團
而只有平實的警察,所有的真相不是依靠任何人的一時間的靈感所破的
我們在他書中看到的是一步一步對著線索契而不捨的警察
很平凡,因為警察的工作就是要破案的
雖然他的迷團不是很華麗,但都是很\"實在\"
所以就沒有什麼破綻
他的推理小說應該可以說是實在派的本格推理小說吧
不愧\是號稱所有的詭計都是親自實驗過的人
很精采的小說,令人驚訝的結局
好看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