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森(IG:justreadwithme_)的所有評鑑

接單人生:兼差、斜槓、自由工作,零工世代的職場樣貌與實況記錄

接單人生:兼差、斜槓、自由工作,零工世代的職場樣貌與實況記錄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6/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隨著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和評價機制的進步,「共享經濟」一詞隨著Uber、Airbnb、Lyft和TaskRabbit等服務的出現成為一種流行,而「零工經濟」一詞相繼成為熱門關鍵字。

綜合諸多定義,共享經濟是一種點對點(P2P)的模式,透過中間商在不轉讓所有權的情況下,進行商業或非商業共享未被充分利用到的物品或能力。雖然共享經濟一詞是近期隨著上述像是Uber、Airbnb的服務而興起,但其概念並不是在這些服務出現時才有,更早之前體現共享經濟的服務像是曇花一現的Share Some Sugar這個服務,其初衷是為了提供用戶能就近與鄰居臨時借用生活所需品,並以「Why Buy When You Can Borrow? (如果能用借的,為何要買?)」的標語宣傳,反觀現在被稱為共享經濟的服務,其實更貼近「共享」一詞,是真正的分享,而非需要付費。
而相繼而生的零工經濟,以其彈性、自由度,以及「想工作就工作」的概念,在這個推行斜槓的時代被大力推崇。印象於2018年左右,隨著UberEATS等外送平台在台灣盛行,以零工經濟為標題的書籍充斥著商業類書籍,彼時的我甚至認為零工經濟將會改變全世界,是成為致富的關鍵,然而在這些看似美好的新型態工作模式背後並沒有那麼美好,這些零工也並非如此自由地工作,甚至藏著許多辛酸和危機。
本書作者Alexandrea J. Ravenelle透過實際訪問正在從事Uber、Airbnb、TaskRabbit和提供私廚服務APP的KitchenSurfing的「零工」來探討現今零工經濟實際的樣貌,和背後潛藏的危機。

以Uber為例,隨意搜尋Uber即可看到第一個搜尋結果寫著「上線開車賺外快」,註冊頁面寫著「點選按鈕,開始賺錢」,看似一派輕鬆,簡單步驟便能註冊成為Uber司機,薪水入帳。在我們看來,Uber司機工作時間彈性,自由度高,然而我們卻容易忽略自由度的另一面意味著不穩定,而在我們看到「部分」使用共享平台賺到可觀的薪水的人的同時,我們更容易忽視這些錢是接了多少單、是花了多少時間所掙來的,再回頭來看:
零工經濟,真的像他們標榜的這麼彈性、這麼自由、想工作就工作嗎?

以TaskRabbit而言,官網斗大的標題寫著Earn money your way (隨意賺錢)、Flexible work, at your fingertips (彈性工作全由你),果真如此嗎?
根據TaskRabbit規定,工作者必須在獲選工作的30分鐘內回覆,否則視同棄權,接單率低於85%的工作者更可能被官方停權,如此一來,工作者必須時刻注意手機,這些時間卻沒有任何一毛錢。

許多人常會認為零工經濟能夠讓使用者賺取「額外收入」,如Uber標榜的「賺外快」,這些標語讓我們認為這些錢是額外的、可有可無的、供享樂的,然而根據美國Uber的統計,超過九成的司機表示他們兼差是為了賺取更多收入來照顧自己與家人,只有71%的受訪者認為經濟狀況有變好。
我們忽略會兼差零工的人雖然有一部分的人如上述說的是賺取額外收入,但有更大一部分的人是為了餬口而必須兼差,這些人的經濟條件相較之下是比較差的,迫使他們在很多危害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例如平台規定改變、費率調整、不提供安全保障,甚至遇到違法事件時,仍會選擇繼續待著。

在這樣將私人生活商品化的時代,我們越來越習慣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外包請人代勞,衍生出的零工服務五花八門,像是提供送花服務的BloomThat(已倒閉)、提供送洗服務的Washio,甚至有提供藥用大麻外送的‎Eaze。
極為諷刺的是,2016年廣告創意總監Becker和設計師Glass策劃了一項藝術計畫,一款名為Pooper的共享APP上架,如今還能看到其官網標題寫著「Your dog's poop in someone else's hands (你家狗狗的屎在其他人手中)」,其APP提供用戶只要支付小額,就可享有隨需型狗屎清理服務,更標榜工作者「撿多撿少,由你做主」。
該服務一上架,如此有損尊嚴的工作,其申請的工作者人數甚至比使用者多,Becker表示:「現今這個APP上癮的世界,就是現代人對零工經濟越來越依賴,明明很多簡單的事可以自己來,卻都要請別人代勞。」這樣的模式使得現代人需要花更多錢請人代勞,是必須要更努力工作,卻產生更大的壓力。

共享經濟/零工經濟以科技包裝,然而卻提供的是與「人」相關的服務,兩者或許提供了部分用戶更便利的服務,然而我們需要思考這些服務真的必須嗎? 另一方面,零工工作者的福利、保障、尊嚴,以及共享經濟/零工經濟之下衍生出來的,諸如法規、犯罪、歧視等問題,社會是否已經有相對應的解方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童年:哥本哈根三部曲1

童年:哥本哈根三部曲1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6/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有個熟識的朋友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些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對有些人來說,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一段回憶之一,但對某些人來說,童年像個影子,永遠擺脫不掉,它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跑出來嚇你。
童年能是個慈愛的母親,溫暖人的一生,童年也能是個殺手,將人折磨至死。
難過的是,我們無法選擇童年會長成什麼樣子。

《童年》一書為托芙.迪特萊弗森(Tove Ditlevsen)三部曲的第一本,出版於1967年,是她關於童年的回憶錄。托芙.迪特萊弗森生於1917年,是位丹麥詩人和作家。她一生出版了 29 本書,包括小說、詩集和回憶錄,女性意識、記憶和童年不斷在她的作品中反復出現。成年後的她長期處於酗酒和吸毒的狀況,多次進入精神病院,1976 年她因安眠藥過量自殺身亡。

托芙在《童年》這本書中描寫她童年的生活,並以堅信禮作為她童年與成年的最後一道牆。
她寫她與母親、父親,和哥哥的關係,她的母親脾氣古怪且暴躁、敏感且多疑,使她難以捉摸母親的心理,甚至是害怕母親。她寫道「母親獨自在屋裡,雖然我也在,但只要我完全沉默,不發一語,在母親那令人猜不透的心裡,那一刻遙遠的寧靜便得以延續。」
在書的前半部,有許多跡象可看出她曾渴望得到母親的愛,但母親卻沒有好好的對待她,像是她曾悄悄地把手放進母親手裡,母親卻用力一揮把她的手甩開,或是她說到母親經常沒來由地打她,而被打的過程使她感到隱密的羞恥,又或者,當她高興地說出自己想當一名詩人時,換來的卻是母親和哥哥的大笑(使她決定不再說出自己的夢想)。我想,對一個孩子而言,母親是最親的親人,然而母親的種種對待會使孩子感到困惑,甚至不再信任。在書的後半部,她寫道「我想,曾經,對我來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母親愛我,然而那一個對母親的愛異常渴望並且努力尋求它存在跡象的孩子,已經不付存在了。」
相對於母親,她的父親是個多愁善感、嚴肅,痛恨資本主義的人,比起母親,父親對托芙算是好,而且許多讀物都是父親給她的,她曾說過在五歲時父親送過她一本精美的格林童話故事,如果沒有那本書,她的童年便是灰色的。

不知是不是因為讀《童年》之前我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使我在讀《童年》的時候不時會浮現《人間失格》的影子,例如他們都害怕被他人看穿,她多次寫到她害怕朋友看穿她,在一段她描述她與她珍愛的朋友露絲的友情中,她寫道「我害怕她會發現,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又例如他們習慣以搞笑來保護自己,托芙認為讓別人認為自己滑稽可笑是一種悲哀的愉快,她寫道「同學們依舊覺得我異常滑稽,而我已經習慣了這樣一種小丑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及我那無庸置疑的愚蠢,保護著我,讓我免於他們對異於己身族群者的惡毒對待。」
他們害怕表達自己於他人,總把一切事情藏在心裡,他們同樣渴望能夠找到一個人,一個能夠讓他展現自己,並且被接納的人。(看到這邊真的好難過,她寫道「我總是幻想著能找到一個人,為一個那個,讓我可以呈上我的詩,同時接受他的讚美。外婆應該會覺得那些詩很不恰當,而艾特文(哥哥)只會笑它們。我開始想著死亡,把它想像成一個朋友。」如果連親人都沒辦法接納自己最真實的那一面,那還有誰會呢?)

童年,是一個人誕生到這個世界面對的第一個時期,而家庭在此階段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受影響最深的場所,對一個人早期的發展和學習極為重要,它形塑了一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的一個重要時刻,不幸的是,並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快樂的。
書末,在眾人幫她舉辦完堅信禮後,她流下了眼淚,與童年正式道別,她寫道「如今,最後僅存的我,如被曬傷的皮屑般,一片片剝落,」並寫下我覺得相當哀傷的話:「而在那之下,一個錯誤而古怪的成人誕生了。」

最後一句,她寫道:
「在我不知不覺間,童年無聲無息地跌落到記憶的最深處,這是我心靈的圖書館,而我餘生,將從這裡汲取知識與經驗。」
這句話仔細地讀,會發現,好感傷。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含8頁珍貴歷史圖片)

失控的轟炸:人道與人性的交戰,造就二戰最漫長的一夜 (含8頁珍貴歷史圖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6/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弟兄們,辛苦了,這任務真的有難度。但我以你們為榮,我們對得起這份工作。」
「我不覺得你們得對得起自己的工作,還有這項任務。狀況繼續這樣下去…這次作戰將以失敗作收。」海伍德・漢賽爾說。

二戰時期有一群人,以海伍德・漢賽爾為首,他們內心有一份憧憬,他們渴望找到一種方式能打一場乾淨的戰爭,他們相信#轟炸 重要標的能阻斷敵軍資源補給導致敵軍投降戰爭結束,他們稱之為#精準轟炸,這是他們的信仰。他們發展轟炸瞄準器,堅信他們的瞄準鏡可以從六英里的高度炸掉一個醃酸黃瓜木桶。
然而,現實的是,二戰的科技技術一腳雖跨在20世紀,一腳仍跨在19世紀,轟炸瞄準器在前期雖然完美發揮其效果,然而隨著戰爭期間時間的限制、未知變數的增加,供不應求的劣質轟炸瞄準器被送上戰場,無疑是趕鴨子上架,最終還是失靈了。
此時出現另一群人開始發展凝固汽油彈,也就是所謂的燒夷彈,使用的是一種膠狀燃劑的黏稠劑成份,能大規模的進行火攻。由於海伍德・漢賽爾的精準轟炸遇到重重困境,由柯蒂斯・李梅接任指揮官,正式開始對日本數十個城市進行火攻轟炸,日本頓時成為人間煉獄。
如果是你,你仍會堅持你的#道德原則,
還是,接受誘惑,選擇進行#無差別轟炸?

海伍德・漢賽爾選擇堅守道德底線,堅持最小化戰爭帶來的人命損失。
柯蒂斯・李梅相信的是,要最小化戰爭帶來的損害,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速戰速決,如果能把兩年的戰爭縮短成一年,這便是降低損害。
一個堅守人道,一個遵從人性,此時我們就該下定論誰的決定才是對的嗎?
李梅的速戰速決戰術造成日本六十個以上的城市遭火攻肆虐,據戰後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團的結論,李梅的火攻戰術在六小時內東京地區在大火中喪命的人數已破人類史上的紀錄,但據一名日本歷史學家表示,若沒有當時的美國快攻,日本不會那麼快投降,這樣的結果可能導致日本飢荒,甚至最終日本會被美俄瓜分。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誰知道呢?

若看過任何與戰爭有關的照片、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便能多多少少體會戰爭是多麼殘酷,以堪稱最大絞肉機的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為例,開戰第一天就造成6萬名英國士兵傷亡,一星期1500門大砲發射了150萬發砲彈。
如之前讀的《戰爭》所寫:「戰爭往往使人變得盲目。」
指揮官有各自的理念,而根據這些理念所下達的命令都左右著一個個的人命。然而,無論是哪一種信念,人類總會有一套說法讓自己信服 (也只有當連自己都信服時,才有辦法讓士兵信服願意奉上性命),這部分葛拉威爾在書中安排了一個有趣的分析(關於邪教),蠻有趣的。

這次的新書,與以往葛拉威爾的作品風格大不同,但或許因為出現二戰二字,許多讀者將之歸類為歷史類的書籍,又見到作者是多倫多大學歷史系畢業,自然予以更高的期望。
若以對歷史類書籍的既定印象(鉅細靡遺的事件描述、精確的時間點、詳盡的史料等)去評價之,我想必然會失望。然而《失控的轟炸》畢竟歸類在社會科學類,我將它定位為葛拉威爾為他「著迷」的這件事寫的一部書,而這件事剛好是發生在二戰這個期間,僅此而已,看起來有一點點任性,有一點固執,卻也看出他的確深深著迷。
必須說,在這本書之前我並無讀過他之前的作品,但葛拉威爾以他擅長的故事敘述技巧,成功吸引我。拋開對歷史類書籍的既定要求,葛拉威爾在本書透過大量他人敘述的內容,從海伍德・漢賽爾本人的口述,從同袍、從現代歷史學家的口述中,讓我感覺彷彿我也生在同一個時空下,與海伍德・漢賽爾一同掙扎,在人道與人性之間掙扎著。

本書的最後葛拉威爾寫下
「柯蒂斯・李梅贏得了戰役。海伍德・漢賽爾贏得了戰爭。」
耐人尋味。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

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6/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們常聽到「跳脫思維」,這個詞如今又變得更加重要,然而很少人告訴我們該如何跳脫思維,《造局者》這本書完整地告訴讀者思考
框架是如何運作的?
如何另啟思考框架?
如何培養多元的思考框架?

我們平時在思考問題時,多半習慣使用預設的那個思考框架,思考框架就像一張#地圖,然而同一張地圖不可能到哪裡都適用,當我們使用常用的那張地圖卻發現處處迷路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 試著找出其他張地圖。
但是,另啟思考框架並不容易,首先必須先拋棄既有思維(很困難),在新的路上探索時更可能遇到沒有任何路標的道路,也因為是新的思考框架,可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讓更多人理解與認可,創新框架更不是無往不勝,需要在該領域有足夠認知、找到適合的情境,慎選時機也是相當重要。以特斯拉 為例,特斯拉拋開過去「車輛必須耗油」這個框架,隨著電動馬達、電池、電腦效能技術純熟,特斯拉抓準時機,並且搭上21世紀環保和購物自由的這陣風扶搖直上,2018年已經成為世界最暢銷電動汽車公司。
其他歷史上的造局者(Framer)像是盧梭的《社會契約論》(1762)、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95)、萊特兄弟發明飛機(1903),但現代賈伯斯、馬斯克、佩吉等,他們不畏艱難,突破現有的思考框架,開創了新的一條道路。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人工智慧成功的案例浮現,我們通常驚嘆AI(電腦)的「智慧」突破,卻忘記在AI訓練的過程,人才是最大推手。人工智慧領域常見的一句話叫做「垃圾進,垃圾出 (Garbage in, garbage out)」,現階段的AI能夠有不錯的成果,常是由於資料科學家和工程師找到突破口,提供正確的資料給AI進行訓練。
轉換思考模式,或類似舉一反三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能力(少數動物能做到),然而現代的我們卻很少善用這樣的能力。

隨著網路發展,資訊傳播力暴增使得人類(人腦)無法處理資訊爆炸後訊息如疾風迅雷般撲來,大腦疲乏甚至癱瘓的結果便是根據喜好或預設結果做選擇,而演算法在背後悄悄地加深這一切的發展,同溫層越來越厚,待在同溫層的人們不再與外界接觸,意識形態成為一個個孤島,使得認知越來越狹隘,然而正如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說過的「思考特定議題時,腦中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令人信服。」

我們生在一個更多元且資訊更透明的時代,
與此同時,我們的思考能力更應該多元發展,透過擁抱變化、接納多元、容許摩擦,我們能夠培養更豐富的思考框架,來面對社會的巨變與發展。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游牧人生【電影書衣版】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游牧人生【電影書衣版】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6/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游牧人生》中的人物與其處境和我去年讀的另一本書《我在底層的生活》有許多地方類似,當一件事出現在一本書時可能只是個案,但同一件事與日俱增地被挖掘出來,甚至這類書在書店架上佔據的比例越來越高時,讓我們得重新思考: 這還是少數事件嗎?
或者更悲觀的想法: 我在未來的某一天,有沒有可能也成為一員?

《游牧人生》一書在描寫一群「以車為家」的#遊牧族 (Nomads)的生活,這些人的經歷若條列出來,你可能很難想像他們需要以車為家,退休數學老師、經濟中上的工程師、退役軍人…,很多人是因為2008年的金融海嘯沖垮,存了畢生的退休金、養老金就這樣付之一炬,不禁讓我思考:人類終其一生庸庸碌碌為的到底是甚麼? 為了在人生後半段時光能享清福嗎? 但如果這個世界不給你保證你花費大半輩子的努力就能得到好結果,那這麼拚命到底為的是甚麼? (拜正向文化之賜,會有人提出質疑:「不努力你怎麼知道?」,或者是那句耳濡目染的「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我們就這樣被正向文化蒙住雙眼,然後一股腦地猛衝,直到疲憊不堪再也跑不動倒下為止)

書中提到一句話「用你現在僅有的一切來過富足的生活。」看到這句話的當下我在那頁(p.121)上方寫下「何謂富足 ?」又,本書多處提到「#自由」一詞,究竟何謂自由? 我認為現代許多人誤以為自由便是不必工作,於是好多人成為「#財務自由」的信徒,當然我無意戳破這些人的夢,但一邊讀《游牧人生》的過程,一個聲音逐漸清晰——或許真正跳脫錢的思維/依賴/欲望,才會擁有自由。
在這樣的社會裡我們無疑離不開實體的錢,但卻能拋開想法上的錢。再說,這世界大多數的人想要達到財務自由程度,要當多久的奴隸才能做到?(50年?60年?還是70年?)
「財務自由」被「某些人」大力鼓吹,於是越來越多人拚了命的工作、尋找更多賺錢的方法,把自己斜槓再斜槓,最終變得四分五裂,然而又有多少這些最終殘破不堪的人真的自由了?
引用好友說了一句極致諷刺讓我喜歡到不行的話: 「感覺要有很多錢,才能對錢不屑一顧。」
如果心不自由,擁有再多的財富,就算不必為了錢工作,永遠也不會自由。

再一次地強調,作者再怎麼深入這群人們的生活,總有抽身的一天,讀者也終有把書闔上回到現實世界,並隨著時間漸漸淡忘的那一天,但不能忘記的是,這些人的故事會持續下去,他們是生活在與我們相同的世界裡的另一群真實的人。
他們是一群認真面對人生的人,他們勇敢選擇了不符合普世價值的方式來對抗大環境的崩壞,他們是一群看清楚世界的人。

本文的最終,伴隨近日物價上漲有感(房價飆漲也是),在閱讀此書所感受到的衝擊更為強烈。
下一波海嘯何時會掀起,沒人知道。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我經歷的瘋狂歲月,以及時代如何安置我們的瘋狂

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我經歷的瘋狂歲月,以及時代如何安置我們的瘋狂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3/0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1980年作者拿到了第一份教職,然而忽然間倦怠與崩潰的襲來使她開始以藥物和威士忌作為暫時遠離恐懼的方法,卻也開始了她癲狂史的序章。本書前半部以她與分析師的精神分析對話參雜過去回憶與現況進行,隨著精神分析過程挖掘得越深,每晚的夢魘使她在藥物與酗酒循環之下幾乎陷入昏迷狀態,1988年進入精神病院。同一時間,精神學科開始大舉改革,作者參與了改革的始末,在21年後康復的她完成本書,作為一部兼具精神學科史和個人病史之回顧。

我曾一窺重症精神病房的狀況,當時在台北某醫院送文件到重症精神病房,病房的入口是由兩道重重的金屬大門控制,一道門打開時另一道必須確保關閉,讓人感到壓迫。作者在書中對於精神病院的描述讓我想到許多以精神病院為題材的恐怖遊戲,其中一大作《絕命精神病院》(Outlast),遊戲場景像是令人不寒而慄的昏暗長廊、骯髒且疏於整治的環境、將病患關在房間自生自滅,並以醫學貢獻之名從事各種不人道的地下實驗等等,都曾在歷史上發生。據作者考證,18世紀時期的英國,由於政府執法不力,加上醫學觀念落後,當時多數人仍認為患有精神疾病者是被惡魔或怪物附身,精神病院成為觀光景點,遊客們像觀賞奇珍異獸一樣觀賞這些精神病患者,在治療上普遍以束縛、放血、催吐和冰療(當時認為冰冷能使病患鎮靜)等根本稱不上治療的方法為主。18世紀末開始出現有一群人主張道德治療,要求拋棄器械束縛,加入人性之條件,改以心理治療作為替代方案。不幸的是,道德治療並未維持許久,精神病院快速擴張的同時,病患大票湧入,不堪負荷的醫療人員施虐、放任,甚至性侵病患的消息不斷出現,道德治療一敗塗地,取而代之的,開始有另一派人遏制大型機構的不彰。1930年隨著新法規問世,由於過去多數病況嚴重的病患幾乎面臨強制留院的狀況,新法規的出現促使一派人為病患自主就醫之權利發聲,並認為大型機構應該被廢除,主張#去機構化 與#去監禁化 的聲音越來越大,大型精神病院紛紛關閉,取而代之的是日間中心、社區治療和門診的短期服務,然而原先這群長期留院、病況較差的病患又該何去何從? 讓患者回歸社區,由病患自己「選擇」就醫真的是比較好的嗎? 而現況是,在效率與財務考量上,最終演變成機械式、去個人化的高品質醫療,精神治療開始使用藥物治療讓病患能最快速的回歸社會,作者發現病患背景紀錄在現今病歷檔案中迅速減少,如今精神科別看診過程不再重視患者背景,而是以開立根據症狀之藥物取代,然而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真的有用嗎? 在依賴和獨立之間選擇獨立,只因為康復意味著患者能獨立自理生活,然而人之所以能自理是因為活在群體之中。無庸置疑的,精神病患在社交能力上出現問題,然而強制將精神病患拔除群體或避免與其他人產生情感連結,這樣的作法真的是對的嗎?

精神疾病和治療雖然從過去至今有了重大改革,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想其中原因來自於一般人始終無法體會(另外還有腦科學發展)。18世紀中期開始有人提出在精神治療工作中「感同身受」之必要,然而這卻也是最困難的,美國政治家大衛·克拉克在1950年發現「敞開心房體會重度精神病患所受的罪,會導致(醫療人員)內心極度騷動不安。」書中作者曾與一名雙極性疾患(也就是過去稱的躁鬱症)患者在院中相處,在鬱期時只能成天躺在床上被創傷徹底擊潰,躁期時會完全不受控制,扯破衣服、大罵髒話、逃出醫院,作者寫道「我見識過痛徹心扉的痛苦,但是從沒有見過這麼沒完沒了、冷酷無情的折磨。」另一名在中途宿舍認識的厭食症患者,儘管已瘦成皮包骨,每天仍平均採一小時的空中腳踏車,一次作者發現她在臥室摧吐,原因只因為她吃了一條麵包和貓食──她認為的「大吃一頓」。看到這些患者的痛苦我難過不已,但我又要怎麼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呢? 純粹從文字描述帶來的痛苦或許連他們所受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時至今日,精神疾病惡意汙名化和大眾的不瞭解與無法切身體會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在現今社會仍貼著不好的標籤,然而我們不知的是許多精神疾病在未發病的時候和大眾一樣正常生活(或者更友善),他們的瘋狂往往也使他們在某一方面達到超乎常人的表現。一直以來我都想更了解精神疾病,如今因為一本無意發現的書,或許讓我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又前進一小小步,期許自己透過分享也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理想的告別:找尋我們的臨終之路

理想的告別:找尋我們的臨終之路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3/0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理想的告別》這本書談論關於#無效醫療、#安寧療護、#居家療護,並特別從身心障礙族群和監獄兩者的角度討論所謂的「協助死亡」(或稱為「協助自殺」或安樂死)。

根據美國醫學協會的定義,當治療病人時,若醫療服務可能只是延長其末期的死亡過程,之後的處置應被視為無效,無效一詞意味著無結果、無用。在討論無效醫療時,多半認為無效醫療將造成醫療成本增加,甚至可見將無效醫療成本換算到其他「更有益處的」醫療資源上的數據,這之中隱含著生命的比較,確實讓人反感,然而我們卻很少思考為什麼很多人在面對臨終者時總是放不了手,寧願使用呼吸器讓患者一躺就是五甚至十年。作者將之歸咎於現代死亡的機構化,也就是如今的臨終照護多半是由特定機構處理,被小心地在特定場所中執行,一般人很少有機會接觸死亡,使得在真正面對死亡時通常措手不及。
再者,臨終決定也深受政治(法規)、宗教與醫療產業影響,我們一直以來被灌輸諸如生命可貴、珍惜生命、奮鬥下去的正面想法,也使得醫療人員想盡辦法救活病患,患者與其家屬在面對更多看似有希望的治療上多半會選擇再試試看(否則就好像放棄生命似的),而家屬在放棄治療等抉擇時就好像是拋棄了最親暱的家人。
然而許多時候人們過度寄託希望,相信奇蹟會發生,卻徒增患者的痛苦(凱蒂.巴特勒稱之為「希望的暴君」)。痛苦這東西很難真正被感同身受,就算有像是麥吉爾疼痛問卷表我們也很難真正理解一個人正在遭遇的痛是哪一種。末期患者,多半以年長者居多,他們更難承受這些殘暴的治療,就算承受了一切,這些治療和痛苦又能為他們延長多久的生命?
就如同西蒙波娃在《#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中寫道: 「她(罹癌的母親)的痛苦並不會帶給她任何回報。」

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鮮少真正考慮患者的尊嚴,本書寫到關於慈悲,所謂慈悲是一種同情心使得人會想去減緩他人痛苦,然而當我們展現慈悲時,多半認為對方應該是順從且感激的,這也使得末期患者在治療中,尊嚴成為次要考量。我的腦中再次浮現《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其中的一段: 母親因身體疼痛無法在便盆上上廁所,於是西蒙波娃提議直接讓她在床上解決,「『你就這樣解決就好,不需要便盆。他們會換床單,事情很簡單。』她皺起眉頭,臉上流露一股堅決,她宛如接受挑戰地說: 『死人也是在床單裡解決的。』」

本書以作者父親的臨終開頭,過程中接觸無數參與臨終照護相關的人、機構和團體,有些人反對在末期時有意識地結束生命,有些人認為臨終才能讓一個人理解生命的成長,而有些人認為應該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然而在本書最終章,作者告訴讀者,沒有善終這件事,「無論是快往生的人,或是留在世間的人,過程永遠都很難熬。沒有比較好的死法。」本書所談論的臨終其實分為兩個層面:面對他人的死亡和面對自己的死亡,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面對他人時,我認為每個人有生的權利也有死的權力,生與死同等重要,我們詳細告知每一種選擇的利與弊,但我們也尊重他人的最終選擇。面對自己時,我們應該坦然面對自己也有死亡的一天。在東方世界裡,很多時候我們避諱死亡,然而死亡卻怎麼樣都會發生。我認為認真思考「當這一天來臨時,自己想要的方式?」也是一種認真對待生命的方法。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3/0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戰爭一如既往,仍然是人類最大的謎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戰爭大幅減少,卻變得更加致命且精緻,人類在變得更難以接受暴力的同時,卻更擅長殺戮。我們恐懼戰爭,卻又深深著迷,如今戰爭片、槍戰遊戲不計其數成為一種佐證,這些作品作為一種警惕、一種致敬、一種嗜血的滿足,或是一種對於戰爭的迷戀,它們往往美化了戰爭,將戰爭浪漫化,甚至因為篇幅通常只展現戰爭的一小部分 (如果一部電影拍十個小時應該沒人看得下去…),然而戰爭不僅是交戰的過程,它還包含了長久的仇恨、意識形態、人性、文化等因素。一場刺殺行動能引發世界級的戰爭,造成超過1600萬人喪生,事後觀之,戰爭的導火線總看似荒謬,背後總暗藏著更大的紛爭。戰爭的原因不外乎源於人性的#貪婪、#自我防衛(例如#預防性戰爭)、情感、#意識形態 及理念(例如宗教戰爭)。
十九世紀後#工業革命 成為戰爭的助力,技術上的革新使得武器更為精良且更具破壞力,在物資與兵力運輸上更有效率,也提升了海上與空中戰力。以美國為例,十九世紀中期美國的來福槍一分鐘能發射16發子彈,如今的步槍每分鐘射速可達800發以上。戰爭即是技術革新與加以反制的循環。然而,戰爭不僅僅依靠技術的精良,更在於人心。不可否認的,戰爭是人類最有組織性的活動,它是一場動員全國人民的非理性活動,戰爭是一場殺戮行動,如何渲染人民激起愛國心,#民族主義 扮演相當大的角色。

戰爭同時為文明帶來創新與破壞(我們往往無視戰爭帶來的創新,因為我們害怕被貼上「好戰」的標籤),戰爭帶來諸如人口普查、官僚(例如財務部)、稅收等制度,但不可否認的,戰爭造成的災害不勝枚舉。莎翁的《亨利五世》中,一名普通兵說道:「我們只需要知道,我們是國王的臣民,如此足矣。」戰爭由國家領導人發起,然而受害的經常是人民。戰爭往往使人變得盲目,領導者可能為了榮耀、為了勝利或者意識形態變的殘暴不堪,甚至不擇手段,例如使敵軍糧食短缺而展開的焦土戰爭(Scorched earth),摧毀包含農作物和工廠等生產區域,最終戰場界線越來越模糊,甚至開始對人民展開攻擊。
隨著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欲望越來越多,目標也越來越大。悲慘的是,尚武者多半傾向反智主義,使他們越來越昏庸。

最近爆發的#俄烏戰爭 再次喚起反戰意識。近代許多國際公約試圖規範戰爭,例如1899年《#海牙公約》針對從氣球上或用其他新的類似方法投擲投射物和爆炸物、窒息性或有毒氣體禁用的規範,或1925年《#日內瓦協議》對毒氣和生物武器使用的規範,有人對「正義的」和「不正義的」戰爭提出定義,指出一場「正義的」戰爭是指一旦贏得目標或已進入政治範疇內便停止的戰爭,更有人提出「一場動機純正的」戰爭是可被接受的,但好笑的是人往往是貪婪的,要如何定義是否已達成目標了呢? 又有哪場戰爭會被發起人認為是「動機不純正的」呢? 再者回歸戰爭的本質,不理性的成分偏高,而這樣不理性的行為又如何輕易被一項項規定所規範?

不幸地,戰爭從古至今一直存在於社會之中不曾終止,隨著資源的短缺,國與國間意識型態更加對立,遺憾地人類仍如霍布斯所描述的那樣自私(self-centred)且殘暴,我想這並不是過於悲觀,但戰爭會持續發生,而且正從實體的陸海空轉移到虛擬網絡中,成為如今的#網路戰(#Cyberwarfare)。

文末,引用歷史學家Dan Todman提出的疑問:「個人與他們身為其中一分子的巨大且面目不明的組織之間,存在有什麼樣的關係?個人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或他們只是機器的螺絲釘?隨著更好的民主制度出現,公民與政府處在什麼樣的關係當中?」
值得我們深思。

— —
《戰爭》一書提供了對於戰爭全面性的概念介紹,包含其定義、起因、特色、演進、歷程、產物、對文明的利弊、人民處境和規範與反戰思想等,另外以多個篇幅介紹戰爭與女性之間的關係。我認為如果想探究#戰爭本質 的讀者會相當過癮,但我必須先強調,它並非是一部戰爭史 (如果是想看從古至今的戰爭歷史的讀者或許會失望)。
最終,縱使戰爭為文明帶來進步,卻也造成更大的痛苦。
願世界越來越和平。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人生智慧箴言

人生智慧箴言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9/25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人生的智慧》,或原書名翻譯為《人生智慧箴言》,節錄於叔本華的《附錄和補遺》。《附錄和補遺》是1851年叔本華的封筆之作,他寫道「我將封筆了,剩下的就靜觀其變了。」《附錄和補遺》採格言體,分為兩卷,而其中《人生的智慧/人生智慧箴言》包含了叔本華經典名句「人們在這世界要嘛選擇獨處,要嘛選擇庸俗,除此以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

本作分為六章,整體講述人生追求幸福之方法,其中第五章《建議與格言》分為四部: 泛論、我們對自己的態度、我們對他人的態度、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命運和世事的發展,以53節分別說明包括幸福的追求、認識自己、現在於未來的平衡、節制、反省、獨處、忌妒、健康、運氣(叔本華很重視運氣)等等主題,叔本華使用眾多過去哲學家、文學家的文句,如亞里斯多德、伏爾泰、哥德詳述四個主題的觀點,我將之視為是62歲叔本華的人生觀,可謂道盡世間的現實,筆下毫無諱言,直指世界的缺陷,卻處處皆中肯到了極致。叔本華在此作強調如下:
【人的自身】
叔本華認為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異有三: 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及人向其他人顯示的樣子。世人多認為後二者是造成幸福差異的根本影響,所以多數人汲汲營營追求財富、名譽、地位與名聲,然而人的自身(內在素質、感受方式)才是影響幸福的最大關鍵,後二者只是間接影響。幸福取決於我們自身,即取決於我們的個性,如艾比克泰德說的「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物本身,而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見解。」憂鬱型的人就算十件事完成了九件,他也會因為那一件而悲傷;相反地,愉快的人能因為一件小事而感到快樂。
「誰經常笑,誰就是幸福的;誰經常哭,誰就是痛苦不幸的。」

【閒暇】
叔本華說「閒暇是人生的精華。」閒暇對於多數人而言,如果不是享受或娛樂,就是無聊與渾噩,一無所知的無聊,因為多數人認為對抗無聊的方法便是透過娛樂、虛榮等(然而所有熱鬧與渲染,只是歡樂的假象,如尚福爾說的「所有社交---聚會、沙龍、是悲慘的一齣戲,一台糟糕的話劇,煩悶、乏味,依靠機械、服飾和包裝暫時撐持。」)。
然而對於智者而言,閒暇是寶貴的,智者希望更多的閒暇時光,因為此時他可以獨處,他可以成為自己,成為自己的時間與力量的主宰。因為只有自己才能與自己達成和諧,而不是朋友或另一半,而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找到那個自己。

另外此作中,健康與運氣也是一再出現的主題,因篇幅限制,只能詳述上面兩則。
然而這些都只是叔本華思想的鳳毛麟角,而叔本華的魅力只有真的去讀過他的作品才能深刻體會,這也讓托爾斯泰、左拉、普魯斯特、湯瑪斯・曼、契訶夫等人陶醉與崇拜。在他過世後,格溫納致詞說到「他孤獨地死去,正如他之前孤獨地活著,…,但此時此刻,他為此孤獨得了補償。」叔本華或許一生都在與自己獨處,所以看盡世間醜惡,也才能在晚年寫出如此真實之作。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華氏451度(全新譯本/新版)

華氏451度(全新譯本/新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9/0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華氏451度》出版於1953年,正值廣播與電視盛行之時。有人說這是反烏托邦小說,有人說是預言小說,雖然《華氏451度》描述的是電視牆與貝殼耳機(聽廣播),然而我看到的是現今社會,電視換成了手機,而貝殼耳機換成了Airpods (從聽廣變成podcast),不禁令我感到不寒而慄。

《華氏451度》一書描述一未來世界,打火員的工作不再是滅火,改為焚書。隨著電視與廣播蓬勃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快樂,而書成為破壞人類心智的武器,他們認為博覽群書的人會威脅到其他人(因為人們害怕落後),所以禁止人們閱讀及擁有書籍,一旦發現有人藏書,打火隊立即燒毀,該人將遭逮捕。

【電視取代了閱讀,閱讀者成為異教徒】
書中主角是個打火員,其妻子總是在起居室看著成天撥放著彩色、炫目節目的電視牆 (她所謂的「家人」),多數的人民從不懷疑裡面的內容 (就算內容很多是上位者刻意表演給觀眾看的,並非事實),並深信藏書與閱讀者是瘋子。在書中一段主角與隊員們焚書的過程,一女人為了與其藏書共存而與書同歸於盡,口中喊著「今日吾等將以上帝恩典在英國點燃其燭,相信將永不熄滅」,這些藏數者成了異教徒。
跳脫書中內容,我仍下意識地把劇情與現今世界作了關聯。現今世代閱讀的人不知是否可使用「瀕臨絕種」一詞形容。《i世代報告》一書第二章某一小節的標題是「書籍已死?」,其中顯示: 至2015年僅剩下16%的青少年每天讀書,且有1/3的12年級生承認過去一年不曾為了娛樂而閱讀。更難過的是,閱讀成為邊緣化的行為,甚至曾看過「過去的經典是貧困的副產物,所以我們應該擺脫它」的言論。

【我們還有在思考嗎?】
書中一橋段,由打火隊隊長向主角解釋為何需要打火員與政府的陰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開始注重效率,上學時間縮短,不重要的科目被刪除,生活的意義即是為了工作。拉鍊取代了鈕扣,出門前人們不再有時間思考。社會強調團體活動/運動,就此不再存有思考的時間。書中多了更多圖片,越來越多圖文漫畫,減少了文字攝取的力氣。電視節目一個接著一個,不讓人有消化吸收與思考的時間。而到最後避免一般人受到「聰明」的危脅而憂鬱,乾脆將書籍全部毀掉。
看到這裡,不禁問問自己,現代的我們還有在思考嗎? 如今人手一機,當我們打開手機螢幕,資訊爆炸比起電視節目更加窒息,我們就如同書中的妻子,那樣欲罷不能,那樣不經思考。

如今的社會是否正在漸漸實現Ray Bradbury所刻劃的世界,然而焚書的人不是政府,而是我們?

閱讀人森: justreadwithme_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3123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