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小編的所有評鑑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陪孩子練習愛,在愛中學習成長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陪孩子練習愛,在愛中學習成長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5/12

我從《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這本書認識李儀婷老師,之後的《薩提爾親子對話練習》,也持續跟著老師的腳步。書中的「#聽核心」溝通法,還時時提醒著我。
▪️聽-#傾聽,聽孩子怎麼說
▪️核-#核對,核對孩子的想法
▪️心-#欣賞,欣賞孩子的表現
在我心中儀婷老師是一位薩提爾的親子溝通大師,但我不知道的是,她超級會寫故事。

🔖#小說家等級的薩提爾溝通
她寫的故事已經不是一般的故事,根本達到小說家的程度。這本《薩提爾的故事溝通》,每個故事都是一個短篇小說。角色人物的性格、故事的鋪陳、細節的描摹、結局的出乎意料,
所有小說的元素都在裡面。她果然是小說之王-許榮哲老師的太太啊!

閱讀這本書好像在讀小說一樣,直接被帶入故事的漩渦當中。跟著旋渦探索薩提爾冰山理論,那些隱藏在海面下的內在價值。
▪️表達-孫山的處境
▪️感受-聖甲村的眼淚
▪️觀點-珍珠王子
▪️期待-橡皮糖公主
▪️渴望-不死精靈

🔖#愛
這本書都在圍繞一個主題「愛」,透過故事內容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愛」,以及該如何「表達」這份愛。因為再巨大的愛,只要表達方式不對,就不是真正的愛。以下分享其中三個故事,雖然是短短的故事,但我相信你會感受到它的威力,重重地打在你的心版上。

1️⃣#期待-橡皮糖公主
這位予取予求的橡皮糖公主,讓我們學會分辨「期待」和「愛」不一樣,期待沒有被滿足,就只是期待落空而已和別人愛不愛我們沒有關係。薩提爾奶奶說,給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是愛,如果對自己也能如此,便是「愛自己」了。

作者說愛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內,一個種是對外。對內,就是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學會接受心情不好的自己。對外,就是與人相處時,精準表達自己想要說的話,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對別人造成傷害。我很喜歡老師提到愛自己的說法,

聖經上說要「愛人如己」,也就是愛別人如同愛自己一樣,如果不會愛自己,那也就不知道怎麼愛別人。

2️⃣#感受-聖甲村的眼淚
這個故事在敘述一個忘了怎麼哭泣的女孩,她想要堅強保護家人,而堅強就等於沒有眼淚。奶奶看穿了她的心思,降臨死前的願望告訴她:「我希望我死的時候,你能為我好好哭一場。」

為什麼上帝允許我們哭泣呢?相傳在很久以前剛出生的小嬰兒是不會哭的,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只能靜靜等待父母發現,但父母實在太忙了,小嬰兒常常因此生病,甚至死亡。從此以後,上帝決定送給小嬰兒一份禮物,每個嬰兒出生時,讓天空發出轟隆的雷聲和刺眼的閃電,好讓小嬰兒學會哭泣的能力。出生時哭泣,生氣時哭泣,身體不舒服哭泣,肚子餓時哭泣,如此一來爸媽在也不會忙到忘記嬰兒的存在。「哭泣是上帝給我們最棒的祝福!」

這個故事提醒了我,哭泣並非全是是消極負面的。「軟弱,才是最大的剛強。」我們應該接受孩子如實地表達情緒,不委屈自己的感受,該哭的時候就哭,該笑的時候就笑,這才是健康真正的樣子。但儀婷老師特別提醒,當自己在發洩情緒的時候,並不代表可以任意傷害身旁的人,因為情緒是自己的,發洩的方式也應該 #限於自己能控制的範圍。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尊重孩子有情緒,但不代表他可以予取予求,傷害別人。

3️⃣#渴望-不死精靈
「一個沒有愛的精靈,得不到死亡的門票。」
我們常常覺得死亡是一種咒詛,但在這個精靈村裡,死亡是一種祝福。唯有學會愛的人,#才有死亡的權利。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精靈村有兩大慈悲。第一個慈悲是,給沒有愛的人多一點時間。心中沒有愛的人,需要花多一點時間去體驗、去學習、去感受,所以在精靈村,沒有愛的人會獲得更長壽的壽命,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最後慢慢生出愛。第二個慈悲是,死亡是愛的推手。對很多人而言,就算心中有愛也不一定說得出口,這時候就需要『生命的最後一天』來幫忙。沒有人會因為說出愛而死,但在死亡前一刻,愛最容易說出口。」

用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和孩子談失去與珍惜。因為生命短暫,我們才更懂得珍惜當下。我覺得這個故事,很適合和孩子談死亡。我很喜歡儀婷老師寫給他女兒的幾段話: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生命並不會因為死亡而帶來黑暗,因為過去那些點點滴滴的愛,將匯聚成光,永恆的照亮我們。」
「所以,勇敢去愛你所愛的人,向他們努力的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如此一來,我們的生命也將永恆的存在了。」

🔖#愛是需要練習的
讀完這本書,我想說的是「愛贏了!」在愛裡我們都是贏家,在愛裡沒有人是輸家。我們愛孩子,但日常生活的繁忙,愛好像被課業、被家事、被工作遮了起來。就像這本書封面的副標「陪孩子練習愛,在愛中學習成長。」是啊!愛是需要練習的。

你會問:「愛要怎麼練習呢?」我想答案已經在這本書裡,透過這本書,讓孩子認識愛、練習愛。陪伴孩子從故事中理解自己,真實表達自我,並且在愛的包圍下,長出力量與希望...

🔖#為自己而讀
老實說,是為了孩子讀這本書,讀完才發現,好像是為自己讀的。重新思考愛,拿捏愛的力道,如何愛的心甘情願,愛得恰到好處,愛的沒有負擔,愛的從容自在。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4 人(8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高手學習:「精英日課」人氣作家,教你學精、學廣,煉成別人拿不走的超強自學力

高手學習:「精英日課」人氣作家,教你學精、學廣,煉成別人拿不走的超強自學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18

關於如何學習的書很多,
這些年來也讀了不少。
這本《高手學習》算是一個彙整,
但並非只是資料整理。

萬維鋼老師加入個人的經驗,
旁徵博引許多書籍,
讀來好像在期末總複習,
一次回顧曾經讀過的書籍和理論。

🔖秘密項目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
是叫做「秘密項目」的章節。

所謂秘密項目就是
「你白天工作有一個身分,
晚上你還有另一個身分。
沒人真的了解你,
只有你自己知道在做什麼。」
以作者自己來說,
白天他是物理學教授,
晚上他在寫一本跟物理學完全無關的著作。

🔖我的秘密項目
「你有屬於自己的秘密項目嗎?」
我讀到這段的時候,
我想到自己「館長小編」的身分,
白天是圖書館長,晚上變成作家 (身分認同)。
把所有想說的,都用文字記錄下來。

更具體的說,
秘密項目是指
你做這件事的一種疏離感。
作者說「疏離感能激發創造性,
孤獨能讓你更大膽的思考。」

作者說「疏離的本質
並非我玩不好那些大家都在玩的東西,
而是自己有另一套東西在玩。」

🔖如何有效學習
為了保持這個秘密項目,
所以必須學習如何「有效學習」,
從本書的六個架構來分析。

1️⃣學精-刻意練習
■在「學習圈 」學習,
在舒適區做事,叫生活;
在學習區做事,才叫練習。
■取得「回饋」
透過測驗、透過老師,
我們才可以看見自己學習的盲點。
■「間隔」練習
隔一段時間回想之前學過的東西,
再學新的東西,
讓新知識長在舊知識之上。

2️⃣學廣-成為全才
除了自己的核心領域,
再把核心領域的技能運用到其他領域去。

3️⃣創造-發散思維
■什麼都不想,
把問題交給潛意識。
■給一點時間,
讓知識吸收不是越快越好,
複雜的知識需要時間間隔才能吸收。

4️⃣策略-自學能力
■學會理解文本,
■抓重點、找答案、建立自己的系統。

5️⃣兵器-作筆記
筆記是對一本書最大的敬意,
■掌握邏輯脈絡,
■掌握故事亮點,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和以前讀過的書做連結。

6️⃣無為-心流
■忘我,
■去除時間感,
■獲得豐富資訊,
■做事毫不費力。

🔖你有秘密項目嗎?
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綠巨人浩克;
白天是記者,晚上是蜘蛛人。
高手都有秘密項目的。
「你有什麼祕密項目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橡皮擦男孩:《金魚男孩》作者驚奇力作【全英國獨立書店週選大獎、英國最大童書閱讀Book Trust推薦、泰晤士報選書】

橡皮擦男孩:《金魚男孩》作者驚奇力作【全英國獨立書店週選大獎、英國最大童書閱讀Book Trust推薦、泰晤士報選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18

面對學業,
我們常常叫孩子課前要預習;
但面對人生,
我們好像從來沒有叫孩子預習。

你會問「人生要怎麼預習啊?」
我認為「閱讀青少年小說,就是預習人生。」
透過閱讀青少年小說主角的故事,
帶入一個預想的情境:
「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問題背後的問題
《橡皮擦男孩》
這本書在說一位12歲的男孩麥斯,
他是大家眼中的大麻煩,
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惹怒父母、姐姐、同學、老師、鄰居。

你說他是故意的嗎?
剛開始讀起來好像是故意的,
但後來才發現是因為家庭關係造成的。
他的父母每天在吵架,
冰箱裡的食物都要貼上姓名貼,
我買的食物你不可以吃,
楚河漢界非常清楚。

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孩子,
看起來真的是超搗蛋、故意作亂,
事實上是他沒有辦法控制自己。

而且他覺得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
「我爸媽光是討厭對方就夠忙了...可是...他們不能好好相處也是因為我,都是我的錯,如果我不惹麻煩的話他們就不會這麼常吵架了,也許他們就不會討厭對方。」

青少年時期,
看來很叛逆,想脫離父母想獨立,
但內心還住著小baby,
需要父母的支持和擁抱。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當父母表現出來的,
無法成為他的榜樣,
孩子就會陷入無所適從,
無法諒解父母,也無法諒解自己。

◾用橡皮擦擦掉
當大家都不接納他的時候,
他難過的許了一個願望-「希望自己沒有出生」。

沒想到這個願望竟然實現了。
沒有人記得麥斯犯的錯,
也沒有人記得麥斯這個人,
如同他許下的願望「從來沒有出生過」。

就像這本書的書名《橡皮擦男孩》,
你的存在被橡皮擦擦得乾乾淨淨。
你有沒有這種極度傷心難過的時候,
覺得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自己都沒差。

◾沒有你的世界更好嗎?
「絕望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重新開始。」
主角麥斯發現在那個他不曾出生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一樣了。
「沒有麥斯的世界更好嗎?未必。」

因為麥斯未曾出生,
所以他的父親一直做著自己討厭的工作。
因為麥斯未曾出生,
他的姐姐不在是全校模範生,
而是個會抽煙、會偷竊的不良少女。
因為麥斯未曾出生,
他學校的老師沒有勇氣追求真愛。
在沒有麥斯的世界,
沒有了麥斯的搗蛋,
也沒有了麥斯改變別人生命的契機。

他發現「原來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在這個沒有麥斯的世界,
他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讓自己做的更好。

◾重新出生-發現自己的價值
在這段期間經歷的一切,
讓重新回到這個世界的麥斯,
開始有了覺察的能力,
並且 #接納自己的感受,
看見以前沒有看見的。

「有時候我來上學,覺得自己就像一瓶冒泡的飲料,整個晚上或週末我都在努力讓蓋子蓋好,可是那瓶飲料那瓶飲料感覺就像在洗衣機裡翻轉過,就要爆炸了。」

「然後我到學校舒服的坐著,呼~感覺就像蓋子炸開了,我所有想法、擔憂,還有不高興...都噴出來了,我沒辦法...沒辦法再蓋上蓋子。」

「改變,從察覺開始。」
當你有辦法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無能為力,
這時候改變的力量就長出來了。

◾給曾經想把自己擦掉的你
這本書送給每個曾經想把自己擦掉的人,
你也許是青少年,或許你已經是大人了。

我不知道你現在面對什麼樣的困難,
以至於你覺得砍掉重練,
把自己擦掉是最好的選擇。
也許你讀完這本書,會有不同的想法。

兒少小說,
是「孩子人生的預習」,
也是「大人人生的複習」,
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和自己和好。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黑暗中的願望

黑暗中的願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18

你是否曾經讀完一本書,
心中有一種釋然的感覺。
好像是為了書中的主角鬆一口氣,
也是為自己鬆一口氣。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

故事從一個不熟悉的場域開始「監獄」,
你可能會覺得監獄跟我沒關係,
我和在監獄中的人不一樣。
我有選擇,我有自由;在監獄的人沒有。

「請問你能選擇自己出生嗎?」
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生,
如果可以選,沒有人想要在監獄出生。

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在於,
它從一個我們不熟悉的領域談起,
卻可以談到能源、貧窮和社會階級的議題。

書中的湛師父讓我想起上帝,
他為每個人綁上手環,賜下祝福。
主角阿朋希望湛師父可以抹去他手臂上的刺青,
那個來自監獄的印記:
「在黑暗中出生的人,總是會再回來的。」
但湛師父卻沒有這麼做,
他說:「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它呢?」

我們常常用自己有限的腦袋在許願,
希望上帝給我們這個,我不要那個。
但上帝有更完整的計畫,
祂看得更遠,祂摻透萬事。
我們想要照自己的意志做些什麼,
但彷彿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就像是閱讀這本書的感覺,
作者前面埋的伏筆,
沒有一個是多餘的,
每個環節都緊扣在一起。

我們人生的也是如此,
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
其實都是為未來下伏筆。
沒有一個經歷是多餘的,
沒有一個過程是不重要的。

唯有當我們回頭看的時候,
這一切都會串在一起。
這時候心中已沒有後悔、沒有怨恨。
有一種釋然油然而生,
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青少年小說少見這種
可以反思自己生命,
可以和社會議題結合,
再加上科幻想像的元素。

相信不僅適合青少年閱讀,
也適合大人們閱讀。
如果你覺得命運澆了你一大盆冷水,
別忘了你的內在還有餘燼在燃燒。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18

「睡覺,還有做夢...
在不斷往前奔跑的人生當中,
是神煞費苦心為我們劃下的逗號!」

夢境彷彿是人生中
沒有辦法選擇的項目之一,
你沒有辦法決定今晚要不要做夢,
更不要說決定想要做什麼樣的夢。

這本小說,為夢開啟了一個可能性。
「如果可以購買自己的夢境,
你想夢到什麼呢?」
我想你會不加思索的說:
「當然是好夢。」
在這間夢境百貨,
除了賣美夢,也賣惡夢。

我很喜歡書中一個名為
「克服創傷之夢」的夢,
讓自己受傷的往事,
聽起來應該算是惡夢吧!

但夢境百貨的說法,
給了我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最苦的那段日子...
反過來想的話,
說不定你是各位竭盡全力,
克服難關的時期。
這些經歷是好是壞,
現在各位的轉念之間。
你們咬牙撐過那段時間,
如今安然無恙地生活,
這難道不是作為內心強大的證據嗎?」

「在過去艱難困苦的事情背後,
也包含著自己克服困難的姿態,
我們要做的事,
幫助客人回想起當時的情境。」

「克服困難的姿態」我好喜歡這句話。
當我們對自己不滿意,
沒有信心的時候。
想想以前經歷過的困難,
不也那麼走過了。
過去的你可以,現在的你依然可以。

*
夢境百貨裡,
有可以回顧過去的夢,
也有可以預知未來的夢,
也有可以體會他人人生的夢。

回顧過去的夢,
讓你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

預知未來的夢是限量的,
你必須先專注於當下,
自然會出現與之呼應的未來。

體會他人人生的夢,
讓你不再和別人比較,
改變自己的生活,
或是接受並滿足於自己的生活。

*

「該怎麼支付夢境的費用呢?」
夢境百貨裡的夢境,
都是事後付款的。

他們要支付的並非金錢,
可是從這個夢中所獲得的感受,
例如「神奇」、「心動」和「好奇心」。

書中說到「夢境的價值,
果然是取決於客人自己。」
其實面對人生也是如此,
命運給了我們劇本,
但我們才是那個說故事的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大腦喜歡這樣學:先認識自己的大腦,找到正確的思考路徑,就能專注、不拖延,提高記憶力,學會如何學習(二版)

大腦喜歡這樣學:先認識自己的大腦,找到正確的思考路徑,就能專注、不拖延,提高記憶力,學會如何學習(二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18

1. 發散模式v.s.專注模式-大腦的兩種思考模式,適度轉移注意力會讓腦袋從專注模式切換到發散模式,因而能擷取靈感、突破盲點。Ex:西洋棋大師面對13歲神童、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家達利

2. 組塊與脈絡-理解是記憶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先理解知識,想清楚其脈絡,再將之形成組塊。將知識形成組塊有助於節省大腦的空間

3. 交錯練習與回想-回想剛剛讀了什麼,回想是最好的刻意練習。提取記憶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強化和鞏固我們腦中的神經連結

4. 少量多餐的學習、番茄鐘工作法-先不預想結果,專注於過程,把時間分割成一次25分鐘進行。少量多餐的學習,給自己一點時間讓大腦神經連結有機會鞏固,就像是用磚頭和水泥砌牆一樣。

5. 測驗本身就是強大的學習過程、-測驗是一種整理,就是一個學習過程,重點不是考出來的成績,而是做測驗的過程。

6. 列工作清單、寫工作日誌、延後犒賞時間-不拖延

7. 記憶宮殿法、運用畫面歌曲-使用譬喻(類比法)用已知去理解未知ex:佛洛伊德冰山理論、電流如水流、間隔練習(令人難忘、重複出現)、編造故事

8. 定期運動、手寫、自言自語-多運動、動手寫下來,和自言自語說一遍有助於大腦記憶。

9. 簡化與移轉(費曼學習法)-
(1) 移轉:舉出相似的例子。掌握某一學科的一個組塊之後,可以輕鬆理解另一個學科的組塊,把你在某個脈絡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另一個脈絡的能力。
(2) 簡化:練習將學到的事,講給10歲小孩聽,有辦法流暢地說出來就代表真的懂了。

10. 自學-學習來自於想辦法自己理解所接收到的訊息,最強大的學習是自學。

11. 由難而易跳躍應答法:先做難的題目,不會寫再去寫簡單的題目,腦中自會幫你繼續想難的題目。

12. 回頭檢查-左腦,分析專注模式,但在快速集中思考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錯誤。因此回頭檢查,透過右腦幫助我們退後一步思考,得到宏觀的視野。發現之前的思考或答題錯誤。

13. 努力與專心-桑比亞哥 拉蒙卡 哈爾

「努力不懈與專心致志可以彌補天賦的不足。不妨這麼說,努力可以取代才華,更棒的是,努力甚至可以創造才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4 人中有 1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11個暖心對話練習,走進孩子的心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11個暖心對話練習,走進孩子的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1/08

這一本書很好讀,也很難讀。好讀的部分在於架構非常清楚,從預備、理解到療癒,一步一步清楚的說明,家長該如何與孩子對話。

難讀的部分在書中的舉例非常貼切,老師列舉的親子對話,都會不禁讓你覺得老師可能在你家裝監視器,直接把你家的親子相處情境copy到書裡面。一邊讀你會一邊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當故事和現實太貼近的時候,反而在閱讀時身陷其中,需要邊讀邊思考自己該如何調整。這本書陸陸續續讀了一個禮拜,終於可以慢慢沉澱下來。

回到這本書的大架構,分成三部分「預備」、「理解」和「療癒」。

【第一部分】預備-打造理解的視窗
老師提到要「#打破框架」,其實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看。貼標籤就是指從一個角度看,就斷定一個人的樣貌。所以要撕下標籤,就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個人。

🔖#問為什麼的提醒
當我們想要從不同角度去認識孩子,想要深入他的內心,我們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問:「為什麼?」我很喜歡老師在這個部分的提醒。

「為什麼」用在孩子有好表現的時候是好的,但如果是孩子表現不好、心情不好時,就要審慎的使用。否則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被否定,
引發不舒服的感受。例如「你為什麼要難過?」「你為什麼考這麼差?」「你為什麼當初不聽我的話?」

相反的如果是用稱讚或欣賞孩子時,整個感覺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欺負小華,你為什麼願意為他挺身而出呢?」「大家都害怕大隊接力,你為什麼自告奮勇當第一棒呢?」「為什麼這次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好說話,而不是生氣呢?」大人們常常覺得孩子表現得好是理所當然,通常不會再探究為什麼有這樣的好表現,但這時候多問一句為什麼,會讓孩子知道大人真的有注意到他的進步和成長。透過一次一次對好事問為什麼,增強孩子想要挑戰自我,變得更好的動機。

🔖#慢慢來比較快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覺得自己被拉到空拍機的高度,一樣的親子議題,卻有更全面的觀點。你說,改變很難? 或許真的不容易,但作者提供一個很簡單的作法,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開始-「慢下來」。

作者說「著急會讓你的善意大打折扣」。我想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對孩子好的,我們開口都是想傳達對孩子的愛,但往往因為我們的擔憂和著急,說出來的話不但孩子沒感受到善意,反而把孩子越推越遠。慢,可以幫助我們有「更細微的理解」,而且讓我們有「帶著知覺的行動」。

我覺得這種感覺就很像用自動導航和看地圖的差別。父母必須關掉平常對話的自動導航,練習拿著地圖按圖索驥「雖著孩子的情緒、表情、期待,決定自己下一步要怎麼走。」雖然會繞一點遠路,雖然會耽誤一點點時間,還是會 抵達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目的地。反之,如果直接開自動導航,用父母覺得的最短時間、最短距離,這樣只會直達父母的目的地,
但 距離孩子的目的地越來越遠。

【第二部分】理解-從表面深入核心
這部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所提出的「#ATM行為分析法」。
☑️A-Action 行為
☑️T-Target 目標
☑️M-Motivation 動機

「行為是達成目標的手段,目標是引導行為的方式,動機是推動行為的核心因素。」老師說:「看見問題,只能處理問題,掌握動機,才能提供孩子最根本的協助。」

【第三部分】療癒-掌握內在的需求
這部分老師提出「幸福三元素」:
☑️ 歸屬感-與他人
☑️ 價值感-與自己
☑️ 希望感-與未來

「歸屬感」是人與外界的正向連結,能促進個人和他人與環境有良好的互動。擁有歸屬感的孩子,不會因為要滿足自己的福祉,而去傷害他人的利益。

「價值感」是個人喜歡自己或覺得自己好不好的主觀感受,一個孩子能欣賞自己的好,接納自己的不足時,比較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受傷。

「希望感」在孩子心中扮演著燈塔的角色,在漫長且充滿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指引孩子朝特定方向前進。有希望感的孩子很少看見悲傷和憂鬱的影子,因為希望感帶給他們源源不絕的熱情與活力。


【結語】開啟正向對話的100個句子

如果你還是覺得還是有點難的話,這本書的最後提供了「開啟正向對話的100個句子」。完全不需要動腦思考,請一天選一句跟你的孩子對話。我想過100天後,你家的親子關係一定會跟現在不一樣。

你會發現,你如作者書中所說:「你本來就是很努力,也很棒的大人!」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當個很棒的大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3 人中有 1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