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3
user-img
書寫觀點.tw

20則書評

20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5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0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
讀者評分
5.0
|
2023/07/01
劇透警告

《人工智慧在台灣》是一本相當有料的書,在「人工智慧」這個buzz word 氾濫的年代,作者不僅深入淺出的介紹人工智慧,更是從產業面、政府的角度來分析未來趨勢。

人工智慧的強大之處在他幫我們定義「規則」,並且不斷學習強化。例如醫生看病,什麼樣的眼睛症狀才叫做病變?領域專家(也就是醫生)依照醫學教科書和自己的經驗定義(如:若出現N個深色斑塊叫病變)、傳統機器學習由醫生斷定是否病變的資料,讓機器學習出一套規則(如:病變=N個斑塊+血管寬度x公分...); 深度學習則是用更大量的資料,讓程式自行動進行病變特徵規則的歸納。

領域專家常常認為人工智慧再強大,也無法比擬人類的領域知識,然而人類的認知是有所侷限的,人腦為了方便記憶,善於簡化各種資訊,因此人腦對於因果關係明顯的強訊號能夠辨識,但對於高維度的資料並不擅長處理,例如人類可以很輕易的以歷史的消費金額來推估未來的消費,卻難以看出客戶使用手機各種習慣跟未來消費的關聯性。

當資料量夠大,且非傳統結構時(如文字、影像、聲音),人工智慧往往表現的更好,所以說「資料」才是人工智慧的根本。資料不是只有蒐集就好,必須是經過加工處理才有價值,包含驗證資料完整性與正確性,有時候資料的價值更是展現在發掘彼此的連結上,當我們看似散落一地的資料串連起來,找到應用場景,資料可以發揮超乎想像的力量。

回想起某次聽到作者陳昇瑋的演講,就覺得他是非常有理想的人,選擇在學界研究,但仍然致力推廣產學合作,書中的最後幾章對產業界與政府的呼籲,更分享出人工智慧實際運用的精隨「沒有資料就沒有人工智慧、不是有資料就能產出人智慧」,數位轉型的未來離我們並不遙遠,唯有需要一步一腳印的紮實才能到達。

上面的紀錄是我2019年看完「人工智慧在台灣」,被作者陳昇瑋的熱血感動到,花了有些時間紀錄這本書的心得。沒想到隔了一陣子作者好像用臉書搜到我的心得,tag了自己的名字,當下覺得滿驚訝的,也期待作者未來會有更多精彩作品可以拜讀。

不過更沒想到的是,幾個月後,正值壯年的作者就因為一場意外去世了。
書中呼籲台灣AI轉型需要一步一腳印的紮實言猶在耳,人已不在,世事無常得令人錯愕,但幸好他的文字跟熱血仍然留存於這本書中,以及他所推廣的人事物中。

*********
《精彩節錄》
1.深度學習的最大貢獻,是自動化特徵工程,不但可以找到比人類定義的更好衍生變數,預測力也更強....深度學習可以同時進行特徵工程及規則學習,準確度比以往更高。雖然沒有專家知識,但靠著龐大的資料量,就能做到比人類更好的特徵工程,而且資料越多做的越好,是沒有極限的。
2.資料分析可分為四個層次:描述、解釋、預測及最佳化,描述型分析解釋「發生了什麼」,診斷型分析告知「為什麼發生」、預測型分析解釋「未來是否發生」、指示型分析說明「如何讓它發生」...傳統型商業智慧屬於前兩者,而預測和指示是人工智慧的範疇。
3.在規劃出版行銷書籍時,有個盲點是「將同一書籍類別的讀者,視為同樣一個客群」,透過資料可以發現存在同一類別存在多重客群,例如商業理財類別,25歲以下年輕人篇偏好買生涯規畫類書籍,30歲以上讀者喜歡買如何致富。(作者言:30歲以上來不及做人生規劃,看致富的書比較快).....以上關聯不一定是實際的因果,從描述到解釋,最後需要從預測到指示,才能有良好的商業應用。
4.沒有資料就沒有人工智慧,但資料是需要成本的...就算資料順利整理好,也建立出良好的機器學習模型,從小專案成功到導入營運過程中,需要花費多少成本?恐怕沒人能在事前精確計算,若用ROI考核,很可能使專案無疾而終,錯過人工智慧轉型的大好機會。
展開
我城故事: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
讀者評分
3.5
|
2023/02/20
劇透警告

搜尋所有書目,這本書是少數整本都在談大稻埕的書,不過該書並非漫談大稻歷史,更多篇幅著重大稻埕的都市更新時的文化保存議題探討。

都市更新時,會碰到因為房地產價格高,原本屋主期待獲利,因此選擇將老房子拆掉蓋成大樓以期獲利,當政府指定某處為古蹟時,會受到民眾反彈,有些屋主甚至自行拆除,或是古蹟就莫名遭放火燒掉等事件。如今大稻埕還能夠保留歷史痕跡,是多方努力的結果,不過我自己實地走訪,會發現留下來的古蹟並不多,所以很多時候都只能透過「想像」而發思古之情。

純粹保留下古蹟還不夠,還必須思考怎麼樣活化這些古蹟,進而變成觀光資源,讓民眾更了解大稻埕的意義。一開始政府推出年貨大街的活動,將大稻埕塑造成「北台灣歷史廚房」的形象,南北貨包括昂貴的海鮮食材、中藥、各類平價乾貨,並且加強周遭的傳統美食印象,邀請民眾年前來選購各種食品。不過隨著時間過去,話題性慢慢變少,農曆年間大批蜂擁而去的人潮也造成汙染跟當地民眾反彈。

2010年後大稻埕開始有文創產業進駐,延續著北台灣廚房的意象,有店家規劃串聯大稻埕店家,邀請民眾到老屋一起烹飪跟用餐的活動,吸引上百人參加。另外也有店家結合小農,幫助技術很好但不懂行銷的農民,將他們生產的產品包裝過後,放在歷史風味的老建築中,別有一番趣味,強調傳統古早味精神。也有百年糕餅業,店內透過製作糕餅的器具,介紹傳統糕餅業,一邊販賣研發的新糕餅產品,讓民眾耳目一新。茶行也開始結合原有的建築空間,變成茶葉博物館,可以體驗製茶過程,也可以去傳統建築中悠閒的品茶。一連串的活化,都是利用「傳統感」、「歷史感」,讓人在體驗文化中認識大稻埕、進而被這些歷史元素吸引,而有機會讓年輕人也能喜歡來大稻埕,活化商圈。

本書完整述說大稻埕都市更新的難處與進展,可惜文字稍微生澀,讀起來有些像在讀論文。
展開
島之曦
讀者評分
3.5
|
2023/02/20
劇透警告

島之曦是《魁儡花》作者陳耀昌的作品,藉由當年跟隨蔣渭水的社運人士盧丙丁與妻子林式好的真實故事,描寫台灣民主運動的興起與黯然退場。書中盧丙丁被描寫為極度熱衷於民主運動,不但辭去老師的穩定職業,更在感染了禁忌癩病之後,遠赴廈門治療,但拚了命也要繼續回來推動民主運動。

這本書看似寫盧丙丁的際遇、他和林氏好的愛情故事,實際寫的是台灣文化協會的興起沒落。剛走完大稻埕民主思潮路線的我對於這段歷史懵懵懂懂,看這本書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台灣文化協會後續分裂成兩個派別: 想與資產階級合作,提升台灣人地地位,但不願與日本人有正面衝突,以林獻堂為首的「地主文化派」,以及以農民基礎,先爭取台灣人自治進行階級鬥爭的「社會主義派」,兩派各自有自己的立場和堅持,也因為這樣的矛盾,原本想要團結的眾人卻漸漸走向分歧見。

除了詳細描述台灣文化協會、民眾黨的歷史,本書也展現當時1930年代音樂藝術百花齊放。林氏好擁有音樂天賦,後續輾轉成為了歌手,原本台灣風格的歌曲不多,林氏好於用聲樂的方式詮釋台語歌曲,也將台灣人作詞,擁有台灣意識的歌曲帶上檯面。越來越多針對台灣社會的寫實歌曲,由文學家作詞,在那個備受壓抑的年代,音樂,或許是亟欲想擁有台灣主權意識的人們,一個發洩的窗口。

搭配著大稻埕走讀,本書讀來特別有感覺。雖然有些章節稍有生硬難讀的想法,但隨著人物故事的推進,很快就完成這趟台灣民主社運人士的人生旅程。
展開
茶金歲月:北埔姜阿新洋樓的故事(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靈感原型)
讀者評分
3.5
|
2023/02/20
劇透警告

著名的茶金連續劇以此書為範本,但這本書並未直接與大稻埕相關,而是以北埔大永光茶商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的身分,自傳式娓娓道來台灣戰後從「茶金」到「茶土」這段大起大落的歷史。二次大戰過後,由於南洋茶園長期荒廢,歐美對茶葉的需求又日漸攀升,一時間供給與需求對應不上,台灣的茶葉炙手可熱,1946開始的幾年間成為茶金年代,姜阿新抓緊機會大量生產茶葉,透過不斷擴張,在茶葉界捲起旋風。

然而時局變化很快,1950年代南洋茶葉產量逐漸恢復,全球茶葉供需開始慢慢穩定,甚至逐漸成為買方市場。姜阿新在前幾年大力擴張鉅額人力、機器成本,再加上茶廠作業時間只有七個月,卻必須負擔一整年費用,茶金時代上可以以新的營業額還債,隨著台灣茶走入競爭讓利的局面,永光資金壓力逐漸浮出檯面。

本書過程描述廖運添進入茶廠後想要力挽狂瀾,想盡各種方法拓展財源,像是賣罐裝紅茶、收購品質較平常的製品混入原本的永光紅茶,提升茶的利潤但喝起來品質不至於差太多、拓展產品線賣洋菇等等,不過在挖東牆補西牆的狀況之下,難以扭轉情勢。字裡行間看著作者面臨「茶土」時代的無奈感,流暢的文筆、與如戲劇般的人生經歷讓人像讀小說般不知不覺一頁頁翻到最後一頁。

本書不只是作者個人人生紀錄,同時也是這段茶葉潮起潮落歷史的最好見證。
展開
億萬負翁:亞當‧紐曼與共享辦公室帝國WeWork之暴起暴落
讀者評分
4.5
|
2022/09/25
劇透警告

幾年前共享經濟一詞剛獲得大眾關注時,各種共享概念應運而生,WeWork是其中一個熱門公司,推崇「共享辦公室」。WeWork營運方式是將空置大樓租下來,將空間分隔並且重新裝潢設計,並以較高的價格尋找客戶租出去,簡單說,WeWork做的是商辦界的「二房東」。

爾後WeWork主打他們不只要成為新創企業的房東,更要將所有辦公室生態圈連結起來,打造「實體社群網路」。WeWork吸引了投資人的目光,最高峰時候他的估值衝到新高470億美元,但這樣高估值的新創公司真的有其價值嗎?

這本書的標題已經揭露了結果-「暴起暴落」,市場終究是給了答案。 從白手起家到超高估值的新創,再到估值暴跌,讓人不禁想問: 從惡血到WeWork,投資人為什麼會相信沒有實質業務支撐的虛假估值? 在這裡整理我看到書中值得記錄的幾個分析重點。

🟦「犧牲獲利、專注成長」的策略和資金毒藥
WeWork的起落圍繞在創辦人亞當紐曼身上,而亞當相信新創產業應該遵循不顧一切先追求成長,爭取新的客戶,這種策略在很多剛起步的業務也看的到,透過各種補貼先找到客戶,等到客戶到達一定規模,就能把市場競爭對手逼出去,而讓自己獨佔整個市場後,再找到獲利模式。

當其他共退出共用空間市場的業者認為利潤太低,永遠等不到獲利的時候,亞當的想法不同,他想將WeWork與房地產業結合,只要他持續成長、大到不能倒,所有的房客就必須妥協。

初期,亞當就採取這樣的策略,到軟體銀行創投家孫正義願意鉅額投資WeWork,注入大筆金流後,更有恃無恐。他們開始相信資本的力量無窮,想用資本達到任何願望,WeWork因此大量補貼,房客支付的第一年租金全給仲介,簽訂兩年約的房客將享有一年的租金優惠,等於公司前兩年都收不到租金,然後想把競爭對手的客戶全部吸過來。變本加厲「閃電擴張」有一部分來自孫正義的期望: 「你們一定要讓公司規模成長十倍」,他相信WeWork會成為下一個阿里巴巴,這樣的期望和無限制的資金,間接形成WeWork的毒藥,不計代價追求成長而犧牲獲利。

🟦有響亮的口號,但找不到獲利方式
WeWork概念其實並不創新,辦公室出租是一個老業務,然而WeWork的創辦核心人物亞當紐曼並不把WeWork定為為房地產專業,他希望WeWork是一家科技公司,他要創造的不只是當房東,而是建立實體社群,在WeWork的辦公室建立人脈網絡,進而改變世界的連接方式。「用社群改變世界」這個響亮的口號讓員工和投資人都燃起希望,許多員工甚至放棄較高的薪水,只因為相信擁有WeWork的股票未來會漲; 搭著共享經濟的順風車,投資人也開始相信WeWork會如預期般成長最終賺錢。

然而,除了最初的商業模式以外,WeWork沒辦法發展出任何護城河。WeWork認為可以藉由實體社群網路將人流連結,並且藉由數據找出獲利方式,他們的確有嘗試,想要用辦公室蒐集客戶疑難雜症的數據,像是蒐集到大部分會議上的人都心不在焉的數據,或是準確預測到會議室的可能的使用率。但這些號稱與新型科技結合的發現,沒有任何一項可以導向獲利。

亞當也嘗試到處併購科技公司,但這並不會使WeWork成為真正的科技公司,甚至收購與共用空間完全不相關的公司(例如衝浪公司),更凸顯WeWork其實沒有專注的定位本業。

🟦創辦人本人的魅力與說服力,但失敗的領導能力
在書中多次提到,亞當靠高超的簡報能力與說服力,首先讓投資人相信WeWork的高估值、讓孫正義願意投資,也讓員工死心踏地相信他們會一起改變世界。

我一直無法理解到底是怎麼樣的說服力可以讓人像中邪一般相信他,直到我找了Youtube看到他本人的演說。亞當的說話方式並不急促,而是慢條斯理的搭配豐富的肢體語言,不斷用同理的方式講述完全相反的事實: 「我理解大家會有這樣的看法,我真的能理解,但實際上可能跟大家想的有點出入。」

如果不知道背後的故事,亞當說話有種魅力讓人想要相信,也因此,許多員工說WeWork工作是他們年輕歲月中最激昂的一段經歷,他們說亞當是天生的業務員,容易讓人產生崇拜。然而,越來越多亞當荒唐的事跡讓人越發不對勁,包括擁有絕對的權力,讓身邊的家人擔任接班人,隨意併購不相干的公司。

員工進來WeWork都有個週期,一開始感到情緒高昂,隨後興奮感消退,接下來理想幻滅,許多人覺得WeWork像邪教一樣,亞當曾經下令公司內部禁止吃肉,更是讓員工抓狂。整間公司的管理似乎只靠個人崇拜在支撐,除此之外一無所有,而WeWork依然在虧損中。

🟦一些心得與想法
這本書詳細的整理精彩的過程與WeWork最終跌落神壇的分析,行文流暢,讓人忍不住一頁頁讀下去。

閱讀的過程中更發現本書與惡血驚人的重複程度。也許人類天生是夢想家,要使人相信無中生有的東西並給予價值,竟然如此簡單容易。所謂投資要謹慎,用在新創似乎有點兩難,新創企業是追求想像的,大家都怕錯過下一個亞馬遜、GOOGLE、臉書,但現實是,幾千萬個公司裡面要找到真正的獨角獸難度非常高,如果失敗,資金就像丟入水中再也回不來。

有一點是確實的,沒有獲利能力的公司,無論話術再怎麼高明,簡報再怎麼吸引人,市場會讓他無所遁形。WeWork曾經擁有孫正義看似無止盡的資本援助,資本是助力的資源,但資本不是萬能,沒有護城河的公司正如同國王新衣,價值終會煙消雲散。
展開
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讀者評分
4.5
|
2022/09/11
劇透警告

美國在我腦海一直是很親近又很遙遠的存在,身邊充斥著許多美國商場與美式文化,連從小學的英文也是美國腔,然而關於美國的歷史與現況我所知甚少,只有幾個模糊的印象。2016年川普當選時,引起眾人震驚,大家都說眾人忽略了美國中西部的、不常出現在主流媒體報導的藍領階級,他們也是每次大選主導最後結果的「關鍵州」重要分子,而他們有著與我們想像「美國人」有不同的聲音。

《螺絲越來越鬆》描述1978-2012年的美國,透過幾個重點人物的人生描寫,橫跨這20幾年,帶出了美國這段時間的歷史,也帶出了這些生長在中西部美國人所過的生活與面臨的困境。我們可以透過這些人的人生故事描寫,稍微一窺美國藍領階級的無力感,除此之外,本書更想傳達的是美國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都逐漸鬆脫,但身在其中的人沒有很強烈的自覺。

泰咪湯瑪斯是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於俄亥俄州的東區揚斯敦長大,在輕工廠當組裝女工,而這份工作的內容千篇一律,有時候得再廠房裡待八小時不能離開,手腕在多年後會因為職業傷害而在半夜被痛醒。她想要離開揚斯敦,卻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離開不了。揚斯敦產業外移,2006年,她的公司宣布關閉大部分廠房,員工只能領原本六成的薪水,退休金也泡湯,公司鼓勵大家簽自願離職書,她失去了大部分的退休金。

迪恩普萊斯在威斯康辛州長大,他深信美國農民的價值,相信美國人人有機會成為企業家的黃金年代,只要有好點子,就能闖出一片天。他開了卡車加油站,卻發現他取得油價的成本無法與連鎖店面競爭,他覺得美國實在太依賴跨國企業,為了不讓美國人的錢被外國企業賺走,他想到可以透過農民自製生質柴油,改變連鎖企業的商業模式,將芥花種子製成食用油後賣給餐廳,再將從餐廳收購的廢油製成生質柴油給卡車加油站。但最後他生質油事業因為油價劇烈下跌付不出給農民的錢,加上政府追討高額債務而只能宣告破產。

讓人有強烈感覺的是本書的人物對比。同樣是中西部州白手起家,迪恩普萊斯想要找回農民精神卻一再失敗,而沃爾瑪的創辦人華山姆華爾頓,靠著廉價的連鎖店大舉成功,把美國帶向越來越依賴工資低廉創造出來的低價產品。 同樣都是中西部出生的黑人女性,泰咪湯瑪斯不斷為生活而掙扎,而歐普拉靠著給予許多黑人女性勵志的力量,身價上億乘坐私人飛機。在書中這樣的對比經常存在,在作者的筆下美國越來越負面,遊走法律邊緣的饒舌歌手大受歡迎、炒作新聞的自媒體記者獲得美國人民支持被當作英雄看待,一個空有前景,但實際上只剩炒作房地產的坦帕市..,在這樣的敘事中,確實讓人有很深的美國即將「鬆脫」之感。

在閱讀過程中,我個人並不認為美國有如作者說的如此悲觀,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運行穩定,經濟也是世界主導之國。不可否認,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問題,全球化之下美國中低階層的窮人和勞工的處境不可忽視; 美國越發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讓資金呈現氾濫,通貨膨脹暫時難以控制,然而正如過去美國起起伏伏,跌跌撞撞中仍會持續的走出一條路來。

本書最有趣的是,作者並沒有直接下評論,而是透過一則則人物側寫,在不同時段中把上述面向一一串連、揭露出來,讓讀者自己做判斷。這樣寫法彷彿像看開放式結局的電影一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人物的側寫帶入感也很深,我們彷彿看到自己就身處在那個年代小人物的環境,一下子,鏡頭又移轉到另一個人物的生活側寫,而每一個方方面面都是真實的美國。

推薦這本書給想要了解美國的人。

*更多書評,可以搜尋「書寫觀點.tw」~
展開
叛國英雄.雙面諜O.A.G.【比爾蓋茲2020推薦選書】
讀者評分
2.5
|
2022/06/19
劇透警告

漫畫《Spy Family》熱銷,故事間諜的元素引人入勝,代號「黃昏」的間諜帥氣完成高難度任務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看這篇動畫讓我想起前陣子閱讀的《叛國英雄,雙面間諜O.A.G》,歷史上真實存在有名間諜Oleg Gordievsky看的到一點點動畫角色的影子。

🟦🟦🟦🟦
Oleg表面上是蘇聯間諜,但暗地裡幫英國做事,骨子裡是英國間諜,為英國提供蘇聯密報長達20年的時間。本書詳盡的寫出了Oleg當雙面間諜的人生: 活在矛盾之中。為英國密報的每時每刻是充滿刺激且成就感,Oleg身為蘇聯有階級的官員,提供非常詳細的各種蘇聯情報給英國,在冷戰時期,讓西方對神秘蘇聯有更深入的了解; 刺激背後,是常常必須活在恐怖的陰影之中,任何一個情報都有可能讓蘇聯發現自己是雙面間諜,甚至自己的隊友可能變成豬 隊友,如果西方不小心透露消息來源怎麼辦? 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在蘇聯,東窗事發後果一定不堪設想,結果可能是死、或是終生監禁折磨。

「Oleg知道在玩命,但決心堅定,每次接觸都讓他充滿悸動,但又疑惑運氣是否能維持下去。」
即使如此,Oleg持續為西方遞送情報,而隨著他的位階上升,情報也越來越有價值,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情報,在冷戰時期時,透過英國讓美國了解蘇聯的想法,避免美國的立場持續觸怒蘇聯而引爆核武戰爭。

本書對於Oleg的間諜生涯有相當詳盡的描述,最精彩者莫國於Oleg升職後從英國被召喚回莫斯科,也就是他雙面間諜身分曝光,啟動「Pimlico逃脫行動」,用盡各種手動,逃出蘇聯天羅地網,情節像是高潮迭起的電影般,最後也得到西方庇護。

🟦🟦🟦🟦
然而,這本書有很大的缺漏在於完全用西方角度在敘述,並且把Oleg當作英雄描述,書中各種救世稱讚,更讓人錯以為在看英雄電影。除了浪漫情懷外,Oleg到底為什麼從事雙面間諜? Oleg的情資對於蘇聯有怎麼樣的破壞性影響? 除了蘇聯非常憤怒的想將Oleg處死外,其他角度這些在書中都看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Oleg的情報對於西方了解蘇聯來說有很大的助益,甚至可能因此阻止一場核武戰爭,但書中對Oleg的描寫卻相當單一稍顯偏頗,最後她的逃亡拋妻棄子也描述為「犧牲」而輕描淡寫帶過。

因為神秘與衝突性,間諜是很多作品愛好的主題,雙面間諜其中的矛盾與刺激更引人入勝,Oleg的真實人生的精彩與衝突程度甚至已經超過很多戲劇,比電影更「人生如戲」,甚至是現在許多間諜電影的素材來源。不過我更好奇是那些沒有寫在書裡的部分,或許這就是描述真實人生的報導的侷限,我們只能看到「檯面上」的故事,而「檯面下」發生的事情只能靠想像了。

~歡迎搜尋書寫觀點~
展開
加密貨幣之王:從矽谷到華爾街,虛擬貨幣如何顛覆金融秩序
讀者評分
4.0
|
2022/05/15
劇透警告

當比特幣剛開始嶄露頭角時,我就有注意到這個新興的貨幣趨勢,比特幣的目標非常遠大:「想要打敗去中心化」,也就是不讓銀行這種金融機構獨享金錢中介者的角色,而是讓每個想要從事金錢交易的人,可以透過使用比特幣的機制,直接從事這些交易。沒有了中介角色,錢的交易、儲存變成大問題,該怎麼樣輕鬆簡單的買到比特幣? 存加密貨幣和轉手交易容易嗎? Coinbase因應這些需求而生,而本書就藉著Coinbase的視角看加密貨幣的發展,是非常有趣又值得一讀之書。

🔵不定時炸彈: 駭客和洗錢
Coinbase解決了投資人想要輕鬆取得並儲存比特幣的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最大挑戰是駭客與洗錢。儲存在Coinbase上的加密貨幣很可能遭有心人士駭入並偷取比特幣,並且透過交易平台立刻變現; 也有諸多犯罪份子利用比特幣洗錢,在被害者支付比特幣贖金後立刻變現成美金。比特幣的不穩定性,某部分造就了價格的波動,某一次駭客入侵另一家交易所Mr.Gox伺服器後,盜走價值五億美元的比特幣,比特幣價格瞬間暴跌,往後這些駭客入侵的事件仍層出不窮。傳統金融業認為,比特幣就像是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被跌價炸毀,或是被監管的鉅額罰款給拖累。Coinbase不能不解決監管機構、美國銀行法的規定,洗錢的問題不只是單一國家,更有可能牽涉到地緣政治,有媒體曾經報導Coinbase是規避美國制裁伊朗的工具,因為政府無法阻止比特幣的流通,也就無法徹底執行金融制裁。「不管有沒有Coinbase, 政府都會還是會緩慢對加密或幣制定出監管計畫,但蓬勃發展的加密貨幣不會等政府下決定」,這句話很寫實的描寫政府與加密貨幣間的關係。

🔵乙太坊的誕生: 讓區塊鍊落地
縱然有這些不定時炸彈,比特幣還是繼續發展下去,而且有更多人想讓比特幣更好,「以太坊」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過往,比特幣入門檻障礙很高,而且無法執行除了寫入帳本以外更複雜的作業,但以太坊改善了這個缺點,我們可以把乙太坊想像成一個開發平台,就像大家都到iOS作業系統上開發app,開發者可以到乙太坊上,以較簡易的程式軟體,開發智慧合約。智慧合約的功能除了紀錄帳目外,更可以做為公正的第三方,例如: A、B雙方訂立一個賭注合約,賭某球隊贏了人可以拿到錢,當球賽結束,以太坊會去查詢權威網站(Oracle)確認結果,把錢直接撥給賭贏的人。智能合約可以運用在企業簽訂合約、銀行借貸、投資公司等等,以太坊開始讓區塊鍊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智慧合約早期著名的實驗「DAO」: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我們可以想像DAO就是把一群人聚在一起,大家合資把錢交給智能合約投資各種專案,可以類比成現實世界大家合資開一家公司,透過DAO,每位股東可以投票決定公司要做甚麼樣的投資,股東們所獲的利潤也是清楚記載在區塊鍊上,去中心化概念不只是運用在「貨幣」,更可以擴散到整個組織。

🔵ICO推升加密貨幣狂潮
有了智慧合約與DAO之後,以太坊的運用開始遍地開花。以太坊也催生其他加密貨幣如雨後春筍的產生, 想像以太坊是個遊樂園,投資人是玩家,大部分遊樂設施都還不存在,但玩家已經想像這個遊樂園各種設施的未來,因為玩家玩每個遊樂設施都要付出代幣,所以如果有看好某種遊樂設施,玩家可以先取得她想要的代幣,日後如果遊樂設施真的蓋成而且很有前景,這種代幣就會水漲船高,而ICO就是遊樂設施的募資專案,投資人把資金投入有發展潛力的專案錢包中,等待收取代幣,在等待代幣水漲船高的過程。這波ICO,帶起加密貨幣狂潮,讓很多草創企業以很低的門檻取得資金,但同樣的,詐騙也無所不在,許多ICO根本沒有任何計畫書,卻也能募資一大堆錢,投資人發現時已經血本無歸。

在這波狂潮後加密貨幣價格有高漲有暴跌,但Coinbase交易所的生意競爭不曾停下腳步。另一家交易所「幣安」迅速崛起,幣安採取了盡量不讓客戶以傳統貨幣兌換加密貨幣,而是以加密貨幣兌換加密貨幣的方法,讓幣安可以避開法規、以及美國稅法的管制。對比Coinbase只提供四種傳統貨幣兌換成加密貨幣,幣安的選擇性更多、更受加密貨幣資深玩家的青睞,所以Coinbase反而成為前往幣安前的跳板。有人開始說Coinbase狂妄自大、不懂跟上時代潮流,在這樣壓力下,Coinbase除了也推出加密貨幣兌換外,努力開展交易所除了收佣金以外的更多業務來源: 像是富人可以付管理費就能擁有加密貨幣的託管服務、併購加密經紀商等,都顯示Coinbase正把加密貨幣推向初衷的反方向: 重新往傳統金融機構靠攏。

🔵一點心得
本書中有句話我很喜歡:「短期內我們總是高估科技發展; 但長期又低估科技潛力。」這句話當作本書的註腳非常完美。加密貨幣從剛出來沒幾個人認可,到現在成為大家口耳相傳的投機貨幣,但同時他的應用也不斷再增加影響力,像是前陣子火紅的NFT、DeFi等技術。看完本書,我相信加密貨幣已經不是當年被斥為只是投機的貨幣,他的未來大有可為,他的高效率與神奇應用的確在未來會改變世界的商業模式,但我同時也相信,這樣改變並不會一瞬間馬上發生,因為加密貨幣的技術還需要更多時間培養成熟,相關的駭客問題、法規層面也還有很多尚未解決之問題。

加密貨幣的初衷是去中心化,但隨著他的普及與發展,加密貨幣必須面臨監管,也許會回頭往傳統金融靠攏。但不論如何,去中心化是個理想,從這個理想衍生去來更高效率的應用,就讓我慶幸我們生在這個變化萬千的世代,有這如此精彩可期的未來。
展開
零時差攻擊:一秒癱瘓世界!《紐約時報》記者追蹤7年、訪問逾300位關鍵人物,揭露21世紀數位軍火地下產業鏈的暗黑真相
讀者評分
4.5
|
2022/02/20
劇透警告

這是一本不好讀的必讀之書,因為他揭露了為什麼數位時代,一個國家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把另一個國家癱瘓。

🔷甚麼是「零時差漏洞」?
「零時差漏洞」是指軟體中出現沒有被人所知悉的安全漏洞,開發人員不知道、也沒有人發現。這種程式碼的錯誤不影響軟體運作,但如果被有心人士拿來操作,會造成極大的後果。 擁有零時差漏洞的駭客,可以駭入特定對象的電腦/手機,竊取資料、甚至監控他的一舉一動,最可怕的是,這些有可能都不會讓被害者察覺,作者自己的比喻更貼切,零時差讓駭客「進入電玩中的上帝模式,可以善用的知識就是力量」。

🔷「零時差漏洞」的用途
我們一般人其實很難想像軟體的漏洞的用途,根據作者的說法,零時差的破壞力比戰爭還大。駭客一旦發現手機或系統漏洞,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侵入電腦,可以竊取現存的資料,並且達到破壞系統的目的。從網際網路,邁向物聯網、元宇宙的時代,所有東西已經用網路緊密連結,「零時差漏洞」即使只有一兩個,大則可以攔截美國所有系統: 讓電力廠瞬間斷電、讓飛機撞上建築物、讓選舉因為系統遭到入侵而大亂、癱瘓供水系統...,種種影響民生、政治、經濟的攻擊,不須要發動戰爭,只需要讓駭客抓到系統漏洞而趁虛而入,這些有如世界末日的場景就會從科幻小說跳出來在現實上演。

這些「資安議題」看似老生常談,但近幾年駭客的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駭客為什麼要花費心思做這些事情? 這也是本書最精彩之處。紐約時報資深記者Nicole Perlroth花費七年、追蹤300位相關人士,其中包含國家官員、學者、駭客、中介商等人,揭露「零時差市場」:這不是個人的攻擊事件,是個已經行之有年、而且身價高昂的不透明市場。一開始,只是有防毒軟體廠商發現在市場上跟駭客們買零時差漏洞,可以幫助自己的軟體打敗競爭對手,賣到更高價; 漸漸的,駭客們開始意識到,零時差漏洞是炙手可熱的商品,防毒軟體搶著要提升自己產品,科技原廠如微軟、蘋果、思科搶著要修復自己的BUG,怕購買系統的客戶抗議; 最恐怖的是,各國政府情資單位搶著要,用來取得政治情資、甚至攻擊其他國家,這中間高價收購者也包含美國國安局。

🔷「零時差漏洞」的影響程度
1960年代時,美國國安局已經認知到,情報工作不能只用電話、無線電、 光纖,而是要把握住網路。爾後,美國情報機關漸漸發展出數位情資的能力,其中包涵: 要求供應商植入有漏洞的晶片在他們的供應鏈中,可能是你我的iphone; 利用間諜或內應駭入國外軟體商、武器商的系統,利用植入漏洞,所有全球網路、手機、防火牆、電腦使用者的留存資料已也能輕而易舉取得。然而,其他國家也在加入這場軍備競賽,而美國所使用的零時差漏洞數位致命武器,逐漸玩火自焚。當這些零時差武器落入美國以外的國家手中,而這些國家發展出自己的數位攻擊模式,也有可能對美國、其他國家國民造成同樣傷害,利用零時差作惡的場景可以無所不在。

書中舉了阿聯囚異議份子 ,從他開始參加反政府行動,他與太太被阿聯囚政府用零時差漏洞入侵電腦,甚至還監視他麼孩子,他不能出門、沒有隱私、因為政府掌握他的定位行蹤、一舉一動,最後被永無天日的囚禁。在墨西哥,非法監視成了常態,政府可以輕易監視任何人。在中國,駭客尋找的目標是民主運動人士、藏人、台獨、法輪功。我不斷想起我在閱讀「心智操控」一書感受到該書作者的恐懼,即使關掉FB,關掉IG,他們還是有辦法找到你在何處,想逃也逃不了。

🔷一些想法
我多麼希望本書作者只是在危言聳聽,但隨著書中作者揭露一篇篇報導揭露,這樣想法慢慢落空。駭客們內心其實也很非常心虛,這些他們開發的零時差漏洞,最後開發者賣給客戶後,很多開發者都不知情用途在哪,正是這種「不知道」才讓這些漏洞變得非常恐怖。作者的調查中,部分駭客以為他們賣給正當用途公司,這些公司卻轉手給極權國家,然後當作摧毀民主運動人士的工具。當然各軟體系統的資安一定也在不斷加強中,只是這場軍備競賽會如何演變,沒有人可以事先知曉。

我想起幾年前閱讀戰略專家解析台海局勢,提到「戰爭其實是最後選擇」,然後我漸漸懂了原因。現在身邊正發生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僵持,眼看俄羅斯即將開戰的新聞,對比本書前言,俄羅斯在2017年對烏克蘭發動網路攻擊,造成烏克蘭政府機關、鐵路、提款機...全部當機,讓烏克蘭人冬天無電可用,俄羅斯的網路攻擊實力,其實不需要發動戰爭就可以達到很多目的。

數位時代的戰爭早已轉向不同形式,規模更大、破壞力更強,而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要積極防範。在這個新戰場,要捍衛的不是領土,而是自身的隱私。這本書提供完整的脈絡,非常值得一看與深入思考。🔷

書寫觀點.tw
展開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23週年紀念版)
讀者評分
3.5
|
2021/11/28
劇透警告

基於想要了解中國的想法,這兩年挑了幾本中國相關的書來讀,但讀完後總有些許困惑感(或許是讀的不夠多)。 關於中國相關的書籍、文章、報導可以粗分成兩種極端類,第一種是大力述說中國會成為未來亞洲甚至世界領導主流,在政府強力主導下社會資本主義走出新路線,漸漸在世界組織、區域地緣上也佔有話語權; 另一種極端大多出自於西方報導作家,比較細膩的由中國市井小民的故事,帶出中國強權外皮之下,充斥著貧富不均、人民沒有自主權、政府貪汙等社會現象。

或許兩面都是真實的中國,沒有任何一個面向應該被忽略。《鴻: 三個女人的故事》特別之處在於,論點比較偏向西方記者,但作者張戎是中國人(後來到美國定居),內容是家族親身經歷,書寫從作者外婆、母親、自身跟共產黨的愛恨情仇。其中較核心的描寫是作者的父母,兩人都投身共產黨,而且打從真心相信革命會帶來更好的社會,從充滿希望、到大饑荒時發現不太對勁、最後到文革時身心受到折磨而就此絕望的過程。


過去讀這段歷史常覺得奇怪,「大躍進打著15年內超英趕美,最後卻變成一場大饑荒」,難道都沒有人反映饑荒正在發生嗎? 在這本書裡給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消息被封鎖。在饑荒發生之前,毛澤東曾經舉辦過大鳴大放的活動,希望大家來批評黨,讓黨更好,作者的母親當時非常激動,以黨想要改進而自豪,殊不知這只是毛澤東想握緊全力而「引蛇出洞」,只要提出建言的全部視為異端份子,之後全被套上了反社會主義的帽子。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自然不敢有人說得出饑荒正在發生了,而最終黨的解釋是,「蘇聯逼中國償還債務」順利的將民怨推到外部共同的敵人。

書中也將大家對毛澤東的崇拜描述得很淋漓盡致,當時作者甚至為了見毛主席一面,當時大家視成為紅衛兵為一種榮譽的象徵,紅衛兵們集體去北京朝聖讓作者非常期待,甚至是當成夢想,但辛苦來到天安門,在學校的居住品質髒亂不堪,等不到毛主席,又跋涉去了湖南瞻仰毛的出生地,2000公里的路程使作者疲憊不堪,再回到北京等待,此時氣候天寒地凍,不僅睡不安穩,常被跳蚤襲擊,只為了苦等毛一面。

「這就是我朝聖的全部? 這麼艱苦的久候,只為了換來他的背影? 太陽似乎失去了光輝。」

終於見到毛的時候,作者反而開始覺得茫然。

文化大革命的描寫也躍然紙上,因為作者的父親原本是共產黨高官,卻在文革時被打為走資派,開始受到批鬥。批鬥是身體上不斷受到挨打,更是精神上用盡各種手段折磨。她的父親因為不願意屈服,被各種方法對待,像是將巨大的鐵牌掛在脖子上,鐵絲陷進肉裡,然後遊街示眾他是「階級敵人」、被威脅說家人都不要他了,甚至妻子是黨派人監視他的,惡性循環之下,她父親後來精神失常。也就是這時候,作者開始對共產黨有所懷疑。

從我們的角度也許會認為作者怎麼會只有懷疑,應該早就已經大夢初醒,然而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毛跟黨都是天,一個深深相信的東西,要開始懷疑是非常困難的。

「過去的教育讓我相信社會主義是天堂,而資本主義是地獄,現在我問自己:如果這是天堂,地獄又是怎麼樣? 還有甚麼地方比這裡更痛苦? 但我潛意識還是想避免指責毛,他是神、偶像、是主宰、是活著的意義。」

懷疑的種子是個開始,而其中有趣一段的是作者透過閱讀英文,慢慢看到不同以往的視野,西方經典著作中描述的自由民主觀念對作者來說像發現新大陸,英語報章雜誌上,毛的責備也是前所未見,但卻慢慢植入作者心中的想法,也許這也是最後她決定旅居國外的原因。


整本書可以當作一本橫跨三個世代的自傳來閱讀,從中窺視以個人的角度觀看中國近代歷史,但也因為從個人角度,中間不免非常多主觀的想法和見解。作者家族是共產黨高管的特殊背景,再加上個人對於黨最後轉向質疑甚至責備的立場,使這本書成為西方的寵兒,跳脫本書,許多從西方觀點描述中國的書也是有異曲同工的故事跟見解。

但這樣的方向並不代表大多數中國人,甚至只表示極小數中國人的想法: 如果從小被灌輸黨是天,那麼要質疑這個想法,等於是承認過去的自己是錯誤的,大多數人並不這麼認為、或者無法做到。然而「鴻: 三個女人的故事」還是極有閱讀價值,就像是跟著作者回到過去的中國,一起見識了許多大飢荒、文革時期如此不可思議卻又確確實實發生過的事情,震撼心痛的旅程。

~歡迎搜尋書寫觀點.tw
展開
深入絕境: 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
讀者評分
3.5
|
2021/11/08
劇透警告

「我為什麼報導戰爭?不是為了當戰地記者,而是關於在絕境中無法忍受狀況下所展現的人性,將所有真相公諸於世非常重要。」


這本書描寫一名身為戰地記者的女性瑪麗,多次在戰火交加的地區出生入死,為取得真相而不顧生命危險報導的人生記事。想到戰地記者,總跟危險兩字連在一起,而這本書彷彿讓人親歷其境體會那種危險,幾乎是時時刻刻都在生命危險之中,不知道下一秒哪邊會有炸彈爆炸,或者是士兵開槍的恐懼感,睡覺時也常常需要立刻逃難,或者隨身穿著防彈衣,聽著頭頂呼嘯而過的戰鬥機,飛彈隨時可能墜落身旁。不能回家過節是常有的事,長途跋涉、不斷移動、適應惡劣環境是基本,更必須隨時面臨危及生命的突發狀況。

這本書並不只有描寫戰爭,因為素材來自於瑪麗的日記,對於瑪麗私下生活、心境轉折也有非常深刻的描寫。瑪麗的個性喜愛冒險,常常不顧眾人勸阻,深入眾人認為性命危險之地; 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反映在她的工作上,也反映在她的婚姻中,根據書中的描述,彷彿可以看到在派對中健談且充滿魅力、吸引眾人的瑪麗,也可以看到在婚姻中傷痕累累的她。結婚兩次、卻又離婚兩次,她其實很渴望一個安穩的家,但同時內心不能安逸的冒險種子,卻驅使她一次又一次深入危險戰區,拉扯、矛盾、害怕孤獨,種種情緒甚至導致她大量飲酒,甚至精神崩潰。

瑪麗的生命最終結束在敘利亞巴巴阿姆爾,當地人民開始對阿薩德政權開始示威遊行,而阿薩德不甘示弱的強力鎮壓,當瑪麗義不容辭深入最危險地方報導,被敘利亞政府情報份子鎖定為頭號剷除對象: 他們不希望有外國記者報導最真實情況。正如同每次的報導,她深入最危險的地區、面臨轟炸,但這次,瑪麗在連線報導的當下喪命,只留下巴巴阿姆爾持續的混亂,與停不下的敘利亞戰爭。
展開
像史家一般閱讀:在課堂裡教歷史閱讀素養
讀者評分
4.0
|
2021/10/04
劇透警告

最近讀了些歷史相關書籍,重新思考讀歷史的意義。歷史,每個人求學階段都必學的科目,但在死背硬記的升學壓力之中,我很少印象自己有反思過學習歷史的意義,考試過後,當年硬背的歷史地名、年分早已模糊,直到在歐洲旅遊時才重新突然意識到想了解歷史的慾望,但這種慾望總隨著回到家旅行箱收納進櫃子後,也同步束之高閣。

剛開始重讀歷史,是因為閱讀新聞中藏了自己不知道的時代背景,蒐集伊斯蘭的資料寫成了《新手該如何了解伊斯蘭》,簡單蒐集關於伊斯蘭的歷史相關閱讀。在那之後仍有一搭無一搭的持續探索讀歷史的意義,在《像史家一樣閱讀》中找到新的觀點。

史家讀歷史的順序

《像史家一樣閱讀》以美國角度,探討了七個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同時也運用這七個故事告訴讀者怎麼用史家觀點去解讀這些歷史事件。作者自己也提到,成為史家的人是少數中的少數,為什麼我們要像史家學習? 資訊爆炸時代,我們面臨的資訊真假難辨,我們可以將新聞上的事件都視為歷史事件,這些都是過去發生過的事件,人們需要找到方法去理解這些資訊,這時就可以向史家讀歷史的方法借鏡。

找到並釐清文獻史源

史家讀歷史並不是將到手的資訊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而是先確認史源: 到底是誰寫這份文獻? 甚麼時候寫的? 釐清的方向可以整理成下面2W+1H:

WHAT: 是一則日記? 洩漏的電子郵件? 備忘錄?

WHO: 史料出自何人? 這個人可能有甚麼利益關係或特別立場?

WHEN: 史料出自何時?

HOW: 是否是第一手消息? 或是是主觀推測?

閱讀文獻,並不是將書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而是先從文獻最後找到史源。蒐集文獻並非死板的重述資料,史家閱而是整理文獻脈絡並向文獻作者拋出疑問,就像與歷史人物進行一場對話一般,一步步將問題釐清。

將歷史脈絡化

歷史事件發生時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必須將想辦法把自己放在該時空當中,而不能以現在人普遍的想法思考,才能夠了解當中事件的背景,甚或每個人的利益衝突與思考邏輯。「探究史源是將閱讀行為化被動為主動的行為」,釐清文獻來源可以衍生出建立的資訊架構,史家並不會在整理文當下就決定立場,而是透過部段的「探究」,將文獻中的碎片一片片找到、拼湊起來,就像個偵探一樣,一步步找到並且還原歷史「可能」的真實狀況。

思考案例: 「古巴飛彈危機是如何解除?」

《像史家一樣閱讀》列舉了七個例子,並佐以豐富的史料,說明在不同史料之下,可能對原有大家認知的歷史有怎麼樣不同的解讀。古巴飛彈危機是書中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1962年,蘇聯為應對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的舉措,在古巴部署了類似的彈道飛彈,導致蘇聯與美國的對抗升級為一場世界危機。結局大家都知道,這個危機成功解除,避免了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教科書是如此描述古巴危機解除:

「事情很快變得明顯,他們不願冒險與美國作戰,面對甘迺迪政府的強力反制措施、美洲國家對美國的堅實支持,聯合國秘書長的巧妙斡旋,蘇聯同意移除攻擊性武器,危機就此解除。」

「赫魯雪夫第一封信中提議,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就移除飛彈... 第二封信要求美國從土耳其移除飛彈,執委會建議總統接受第一封信,忽略第二封信,總統這樣做了,赫魯雪夫解除飛彈武裝。」

上面的敘事內容,說明了在巧妙的斡旋之下,美國並未做任何大國利益交換(從土耳其移除飛彈),就讓蘇聯解除飛彈武裝,但這種神話般的對方秒眨眼示落是真實的歷史嗎?在一份美國機密備忘錄中,甘乃迪確實提到不能「一物換一物」向蘇聯妥協,甚至在電影「驚爆13天」中,也將整個故事敘事成聚焦美國對危機的快速反應,而蘇聯是想對抗美國、將飛彈設置在古巴的壞蛋。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史家不會輕易接受一個版本的故事,反而會努力去看每個故事重疊以及有歧異的地方,做深入比較。各種記事哪裡有分歧? 在甚麼地方產生分歧? 有甚麼可以解釋這些不一致的地方?

蘇聯解體後大使公布的秘密電文確實提供不一樣的故事,從土耳其基地撤除飛彈雖然會影響美國在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地位,但甘迺迪卻已經準備好與蘇聯達成協議。(俄國外交部檔案記載)

但是,蘇聯也可能因為自身利益而編造故事。這時候再看向其他的史料: 1989年莫斯科會議中,驚爆13天原書編輯承認修改史料,把飛彈移出土耳其的訊息移除,擔起捏造歷史的工作。為什麼甘迺迪政府想要隱瞞這個事實? 原因除了前述蘇聯大使說的會影響美國在大西洋組織的領袖地位外,甘迺迪本人會因此冒政治風險也是原因,一個團隊充滿侵略性的神話故事,會勝過一個大國外交談判的故事。

從我們今天角度看來,wiki「古巴危機」有針對這段歷史的詳細記載,但事情發生當下美國把塑造成英雄故事,歷史真相隨著史料的發現,慢慢浮現出來的。古巴危機是一個逐漸揭露脈絡的歷史事實,時間的流逝讓歷史碎片可以慢慢聚集起來,最終拼湊成一個較接近完整的故事,過去美國主流的古巴危機所得到的歷史教訓是 「美國必須壓制對手,不讓對手有喘息空間」,但這個教訓並不接近事實,大國博弈之下互相的利益交換也許才能更準確描述整個事件,反思歷史教訓,但讀史者必須需要像偵探般,不斷尋找證據,比對異同,並且抽絲剝繭分析。

學習是不斷探索的過程

閱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問對問題,找答案》的各種分析思考方法,《問對問題,找答案》偏重於當我們看到一段論述時,該如何連結中間的假設、推理、證據、結論,《像史家一般閱讀》則花更多細節在當我們閱讀一段歷史時,要如何思考、抽絲剝繭才能更接近事實。 兩者都有強調要仔細研究證據來源,並且思考證據源頭的人是否持有特定立場,進而影響我們看到的結論。

面對歷史,我們擁有的資訊比平常發生的新聞事件更少,再加上歷史有可能是非常久以前發生的事情,當時的人各種思考模式、價值觀、身處狀況跟今日大相逕庭,有可能無法有現有的邏輯去思考推測,史料的比對也因此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正確蒐集資訊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歷史」通常沒有所謂好人與壞人,只有不同立場與角度,針對一個史實,不同的角度能幫助我們針對裡面人物的思考設身處地分析,後續這樣思考分析能力在真實世界的應用範圍就越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像史家一般閱讀》其實是設計給美國國高中老師要編教材的參考書,史料的回顧以及後續引導都寫得非常精彩,回想起自己國高中學歷史只充斥背誦和填鴨,不禁覺得非常可惜。「讀歷史除了考試外有甚麼實際用途?」到現今這仍是一大爭議題,所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太過抽象,也許仍然不足為人採信,但我相信學習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只要找到樂趣之所在,用途自會慢慢浮現。讀歷史輕鬆時如讀故事一般,認真探索追求真相如辦案一般,不過努力付出之後,終會有所獲得。
展開
吃佛: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
讀者評分
4.5
|
2021/10/04
劇透警告

翻開這本書之前
我不太熟悉西藏,也從沒去過西藏,沒有研究過任何西藏的地域、歷史脈絡。想像中西藏是個被高聳的山圍繞,終年雲霧繚繞,有神秘高僧修行之處,記憶中唯一有過與西藏的交集,是在交換時被歐美同學問對於西藏的看法,當時也說不出所以然。看到這本書我毫不猶豫地買下,基於一種想了解這塊神秘之處的好奇心,更有甚者想像下一次我被問對西藏的看法,我能夠說出甚麼所以然。

《吃佛: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透過多個真實採訪的西藏阿壩人,藉此寫出西藏1950年代到現今的歷史,以及這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心境。與中國之間的糾葛,是這段歷史的主軸,也造就西藏人身分認同的迷惘,而這份迷惘在不自覺間就像毒藥般,侵蝕西藏人的的內心。我很喜歡本書把這些報導用故事般串出的方式,下面也節錄幾個我覺得印象深刻的情節。

1. 為什麼要「吃佛」? 跟西藏有甚麼關係?

在大清帝國統治之下,西藏因為地處偏遠,一直是帝國的化外之地,直到英國在20世紀初對西藏的侵略引發了西藏的危機感,但西藏從未有過建國的概念,也沒有加入國際組織。當國民黨與共產黨在權力爭奪的初期,藏人還只關心部落間的衝突,感覺這場戰爭似乎與西藏無關,但隨後共產黨竄逃時,逃到四川省,發現西藏的寺院裡不僅有文化寶藏,更有食糧,有些士兵發現,佛像嘗起來竟然是甜的,原來佛像是麵粉做的,於是士兵們就開始在寺廟中搜尋可以吃的佛像。紅軍不在意吃佛會對宗教不尊敬,也不在意四處搜括對藏人的傷害,這是藏人與中國紅軍的第一次接觸,此時藏人可能還未意識到這只是序章。

2.西藏與共產黨

1951年,中國逼迫西藏簽署放棄西藏獨立的條約,當時中國承諾會尊重西藏的宗教、與風俗習慣。但百姓漸漸感受到共產黨的存在,一開始是草原逐漸被工程取代,接著共產黨想要重新分配貴族與寺院的土地造福窮人,於是想辦法說服藏人「宗教是迷信,要做階級的主人。」當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宗教開始受到迫害,僧侶被羞辱、雕像被毀壞,書中寫到大躍進其間有20%的西藏人被捕,當中一半人因此而喪生,「若不了解1950-1960年代發生的巨大災難,就不可能明白現在藏人對中國的態度」,這段讀起來非常觸目驚心,1950年代也是達賴喇嘛正式流亡海外的開始。

3.冬蟲夏草與西藏的貿易

文化大革命結束,寺院開始重建,各項建設有重整齊鼓,此時藏人發現他們獨有的利基: 冬蟲夏草。高海拔的西藏非常適合栽種中藥,冬蟲夏草又是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中國人開始收購冬蟲夏草之後,價格飆漲,貴的時候價格堪比黃金。於是,過去西藏對中國貿易是單向的,但現在西藏人可以手拿蟲草,去中國販售並換取其他電子產品,蟲草佔藏人現金40%,打開了西藏人的貿易路線。西藏有利可圖,中國人也野心勃勃想參與這賺錢的機會,1990年開始,中國政府打出「西部大開發」的口號,開始多項土地開發案,但這些開發案藏人都被排除在外,只有中國公司有機會得標,中國商人入駐之後砍價,並且直接跟中國製造商簽約,也使西藏人無法與之競爭。

4.暴動與自焚

不滿漸漸在藏人之間擴散開來,「他們不講道德,因為沒有宗教信仰,甚麼都不在乎,只在乎錢」。這句話透露著藏人對中國人的想法,大舉興建的工程,也與藏人對大自然崇敬的藏傳思想背道而馳。北京奧運之前,西藏發動暴動,原本藏人想的是中國不會在這個時候造成死傷,但衝突仍然一觸即發,抗爭之後,中國封鎖暴動發起的格爾登寺,搜索了寺院,逮捕了大量僧侶。許多僧侶被迫譴責達賴喇嘛,但對他們來說達賴喇嘛是精神的寄託,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寺院發生多起自殺事件。

於是開始出現僧侶自焚事件。自焚對藏人來說是禁忌,且即使有僧侶自焚被救活後,殘廢、遭到政府囚禁,但自焚事件卻一件件冒出。西藏阿壩因為自焚而在國際上出了名,甚至還成為旅人想一探究竟的地方,中國加強阿壩的管制,城鎮附近圍起封鎖線,人民不准買汽油,為了阻止傳播,阿壩的網路與通訊都完全中斷。藏人想透過自焚的終極犧牲,告訴國際藏人這數十年受壓迫與悲傷,另外也有一說,這是藏人用非暴力方式傳達想法。「我認識的阿壩人,幾乎每個人都有認識自焚者、或親眼目睹自焚,可能是他們親戚、同學或鄰居。」不論自焚的理由是甚麼,採取這行動,並且還擴散開來本身就令人驚悚不已。

我的心得
這本書以人物方式帶入西藏的歷史與各項政經狀況,易讀性很高,卻頗為沉重。從一個個訪談,可以感受到藏人的無奈與悲傷,關於自焚的敘述也令人驚悚。在作者筆觸之下,西藏不再是神祕的宗教之地,而是活生生、血淋淋,想為自己找出路卻只能苦苦束手無策之地。

中國為何持續加緊對西藏的控制? 除了上述歷史的淵源之外,西藏處於中國與印度的交界地帶,處於中印關係重要戰略地位。在報導「中印關係的最大絆腳石:西藏」中指出,中國不斷在西藏加強建設與軍事布署,被印度認為是對邊境防衛的威脅,近年來靠近西藏的拉達克邊境爭端更顯示出兩國對其邊境緊張程度。而這樣的緊張程度,隨著全球地緣政治越來越不穩定,在未來或許更容易一觸即發。

書中提到,藏人相信達賴喇嘛是轉世而來,新任領導者必須要等原本領導者過世才會出生,故當達賴喇嘛去世,也必須花好一段時間尋找他的轉世兒童,而這個轉世兒童成年前,將會陷入權力真空期。當達賴喇嘛死亡,中國會想找一位好操控的達賴喇嘛,而此勢必導致西藏更加陷入中國控制。

當本書闔上時,滿滿的無力感襲來,當未來西藏各項重大建設到位,也許更方便、更城市化了,但神秘獨特的宗教與文化將與之俱失,不免感到深深的嘆息,我於是決定拿起《拉薩之旅》,還是沉浸在西藏的冒險與高山之美,讓我逃離那沉重的現實,暫時想像西藏仍是美麗安詳之地。

書寫觀點.tw
展開
幽靈帝國拜占庭:從羅馬到伊斯坦堡,一窺文明的衝擊、帝國的陷落、基督教的興起、詭譎的權勢之爭……
讀者評分
4.0
|
2021/01/22
劇透警告

《幽靈拜占庭帝國:從羅馬到伊斯坦堡》這本書,是作者跟兒子遊玩伊斯坦堡時寫的旅遊手札,雖名為旅遊手札,但卻是滿滿的談拜占庭帝國的歷史,歷史課本在教西方歷史時鮮少提到拜占庭歷史,總是用「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鄂圖曼土耳其攻陷,東羅馬滅亡」輕鬆一兩句帶過,沒想到拜占庭背後卻有著說不完的歷史故事。

在不能出國的現在,我開始嘗試當個沙發旅遊客,一邊隨著作者腳步咀嚼拜占庭歷史,一邊查著伊斯坦堡相關景點,身在此地,但心已飄向伊斯坦堡。拜占庭帝國史讀起來,竟與中國古代史有著幾分神似,無止盡的帝王家族,每個家族成員有著自己的算計,大部分都盤算著怎麼跟兄弟姊妹奪取王位,成功奪取後也展現如中國帝王一樣的無盡殘忍。

查士丁尼時代,拜占庭歷史如太陽般耀眼,然而這段歷史對我來說更有趣的看點是查士丁尼與他幾乎戰無不勝將軍貝利薩留。查士丁尼頻繁出兵擴張領土,除了平定今日北非地區的汪達爾人、西邊哥特人,也要應付東邊蠢蠢欲動的波斯人,出於對領土的慾望,查士丁尼多次徵召貝利薩留,希望他能夠用最小的資源屢創戰功,在《幽靈帝國拜占庭》中描述貝利薩留是個忠心耿耿的將軍,除了戰功彪炳外,更為帝國盡心盡力,然而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除了君臣合作關係外,查士丁尼對貝利薩留還有忌妒之心,也害怕貝利薩留的聲望超過自己,貝利薩留多次被控串通謀反,而查士丁尼毫不留情剝奪他的家產與功勞。西羅馬的擴張歷史令人感到炫目,但主導擴張的皇帝與君臣間的合作、矛盾衝突,歷史中的人性讀來卻令人如此熟悉。

這種紛擾在每個帝國都不曾缺席,到帝國走向衰敗之前更加明顯。突厥人興起,伊斯蘭的勢力漸漸壟罩,基督教聖城耶路薩冷曾多次被伊斯蘭勢力奪走,也因此有十字軍的興起。十字軍原本的目標是要從伊斯蘭勢力手中奪回耶路薩冷,然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卻像場鬧劇般,大幅背離遠本目標。威尼斯總督個人的私心之下,利用自己掌握艦隊資源,而拿不出錢給威尼斯總督、又急需船艦的十字軍,只好聽命去攻打自己方的城市伊斯坦堡,甚至洗劫伊斯坦堡中的軍民,將不滿的情緒發現在洗劫城市的財富之中。

拜占庭最後依然逃不出伊斯蘭勢力手掌心,著名的1453年,在拜占庭末代皇帝已經明顯感到旁邊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即將攻佔,不得已之下屈辱的承認了天主教與東正教合一,歷史性的讓步卻沒能延長拜占庭帝國的壽命。書中的最後一章詳細描述最後一役的細節,也讓我驚訝拜占庭帝國並非以前印象中如此不堪一擊,甚至鄂圖曼的軍隊是靠一點運氣才攻下。然而伊斯坦堡並沒有因為拜占庭帝國滅亡就一蹶不振,反而在鄂圖曼的帝國治理之下欣欣向榮,而伊斯坦堡的活力,絲毫不受「拜占庭」─這個隱含貶抑、積落不振名稱的影響,至今仍是個不可思議的城市。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由原本對東羅馬拜占庭沒有太多感覺,到對這神秘的國度過去所經歷的感到驚奇。回想當年踏足伊斯坦堡,融合著歐洲與伊斯蘭城市風情的城市,是歷史交錯下的產物,也是這座城市如此令人嚮往之處。讀著拜占庭歷史,端詳歷史中的人性,看著虛擬導覽介紹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這一次的書上旅遊彷彿不只是踏足當地,更像是坐上時光機,回到千年以前,感受帝國更迭之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更多書評,歡迎搜尋臉書「書寫觀點.tw」~
展開
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 勇敢而發真心話
讀者評分
3.5
|
2020/12/27
劇透警告

好奇讀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前陣子看到週刊報導台灣健保危機,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健保虧損,但看到數字仍然另人驚心:大部分的醫院都在虧錢,而老齡人口仍高速成長!到底前線醫療狀況有多觸目驚心?


陳志金是每天與死神拔河、24小時on call的重症醫生,重症應該是醫院裡非常核心的單位,但重症健保給付卻偏低,平常受到關注也少,只有重大疫情發生時人們才會關注,也因此分配到的醫療資源並不多。


在這本書中提到非常多醫療奧客的行為,像是VIP透過民代關說、家屬未經同意錄下醫療過程、覺得自己這只是諮詢而不願付掛號費的病人...,台灣醫療資源品質好且便宜,但在視一切為理所當然不珍惜的態度對待,很讓人擔憂健保是否會走向「公地悲劇」之結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斷提到當醫療VIP不見得對自己好,除了醫護人員心情受影響外,為了求快,省掉應有的流程,迷信醫療權威,但有些醫療權威卻是管理階層已經臨床開刀經驗較久遠的,醫療VIP不但自己沒得到較好的醫療品質,也耽誤了真正需要全心被救治患者權利。


面對醫療奧客,醫生不只要醫術,更需要溝通能力,而做到的方式是展現同理心。書中提到有病人家屬堅持半夜要餵病人魚湯,其實是要給病人喝符水,這時侯醫生同理的表示他也喝過符水、不禁止病人喝符水,當病患家屬發覺醫生跟他們站在同一陣線,自然醫病關係就會改善很多。


這本書內容比較像是隨筆的合輯,內容輕鬆的如聊天,剛開始閱讀時不太習慣,若是期待深度分析的人可能會有些失望。然而作者以聊天的話語,帶出一些我沒想過的議題,例如VIP、例如在將死的重症者前,醫生的診斷更像是能讓家屬好過。醫學的進展已經能讓人類掌握許多病,唯有面對重症的生死關卡,不論身份,人一樣處於未知無助,此時能做的是打起精神面對既有的每一天,同時也珍惜得來不易的醫療資源,好好的相信眼前竭盡一切照顧的醫療人員。

~更多好書,歡迎搜尋FB「書寫觀點.tw」
展開
我必須獨自赴約:第一線聖戰報導紀實
讀者評分
4.0
|
2020/12/24
劇透警告

為什麼要發動聖戰? 成立組織培訓聖戰士、甚至犧牲生命完成聖戰,背後有甚麼樣的原因? 平時我們接觸的新聞報導觀點都是來自西方,這本書可以稍稍平衡觀點。

蘇雅德是來自德國、但身分是穆斯林的女記者,在書中的多次報導深入險境,採訪過多個聖戰組織首領,從她的採訪案例看來,聖戰首領很多都有想「復興伊斯蘭帝國,建立哈里發政權」的想法,採取武力是建築在對美國和西方的仇恨上, 「我們被放炸彈物就被罵恐怖組織,他們到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迫害無數生命,難道就不是恐怖組織嗎? 」所有的暴力行為都應該譴責,但謾罵恐怖攻擊,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去思考與了解背後發生的原因,我認為這也是現今媒體報導缺少的一塊。

跟著蘇雅德的採訪鏡頭,我們彷彿進入聖戰士的世界,每個人加入聖戰都有各自的原因和立場,當被仇恨蒙蔽雙眼時,除了用激烈手段甚麼都容忍不下。我很認同作者蘇雅德的觀點,當面臨歧視或無法融入社會時,採取極端作法只是一條簡單的路,真正困難的是努力了解不同價值觀和立場,並且用實際作為加強雙方溝通管道。身為非穆斯林的我們,也該謹記這個世界價值觀並非單一論點,不輕易加諸自己價值觀於別人身上,這也是我們分析歷史、了解歷史的初衷。這本報導記實非常好讀也收穫良多,推薦給想深入了解伊斯蘭世界的人。

重點節錄:
1. 「美國跟西方真想跟穆斯林和解,就要改變他們的世界觀,不能強硬以自己立場和出發點來對待我們...我們並不想刻意找美國麻煩,只是不喜歡別人告訴我們該如何生活。」訪談間,這位塔利班指揮官堅信自己跟同伴能重新取回阿富汗領導權。

2.如果說,這麼多年來我學到的甚麼,那就是:無論膚色黑白,無論穆斯林、猶太人、基督徒、什葉或遜尼派,母親因孩子被謀殺時背痛的哭泣聲,聽起來都是一樣的,我們也終將被埋在同一片土壤中。

歡迎搜尋「書寫觀點.tw」看更多好書~
展開
以母之名:她教我用幽默與微笑對抗世界
讀者評分
4.5
|
2020/12/24
劇透警告

以母之名是一本表面上幽默讓人在字裡行間捧腹大笑,但實則卻暗暗道出種族隔離哀傷的書。作者Trevor Noah 是一位知名喜劇演員,從小在厲行種族隔離主義制度的南非長大,Trevor的出生就不同於人: 他是有色人。在南非,除了黑人和白人之外,混血人都叫做有色人,由於白人、黑人、有色人彼此隔離,也因此Trevor的出生就違反了「規定」,連他出生時在醫院,都得隱瞞爸爸身分,在出生紀錄上更沒記載爸爸,平常在路上走,因為黑人女性跟淺膚色的孩子走在一起會引人側目,所以還要特意避開,為了怕政府介入,Trevor甚至不能常出門。


有色人找不到自己的祖先與歷史脈絡,不知道自己歸屬哪一群,到底是白人群? 還是黑人群? 生活受黑人文化洗禮,但好像是住在白人區的白人,有色人成了類白人,受到兩邊的敵視對待。運氣好的時候有色人可以被歸類到白人,享受一些白人的特權,但大多時候因為種族隔離制度制度挑起的仇恨、敵視,有色人在雙方對峙時會感到處境困難、沒有歸屬感、甚至比黑人更不如。


但Trevor沒有受到命運限制,因為Trevor受媽媽的影響,她會帶他去黑人不會去的地方,教他他可以為自己發言,可以追隨自己夢想,不會限制在自己想像之中。「在維索托,我們的夢想就只是幫我們的房子再多蓋個房間,或許在車道蓋個入口,因為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世界,但我媽讓我看到無限可能。」別人質疑她為什麼要教他這些? 反正他永遠離不開黑人區。但他媽媽堅持讓他明白這不是世界的全部。而Trevor媽媽本身就是一個打破規則的人,她覺得不合理的事情就會去反抗質疑、覺得想要的東西就會盡力爭取,超前與叛逆的思想讓他們常常在生活中遭遇異樣眼光,但也在種族隔離制度開放之前,他們就自由的生活著,不斷往前走,這樣的思想也為他們帶來更多機會。


書中章節是一篇篇幽默生動小故事集結而成,像是Trevor小時候玩火燒掉白人房子故事、錯過暗戀女孩的扼腕心情、與親生父親多年後的重逢趣事,在種族主義制度的枷鎖之下,這一篇篇小品彷彿是作者強韌生命力的展現。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Trevor在學校的盜版CD生意。Trevor跑步跑的快,在學時已經做起福利社跑腿生意,收錢幫人快速買到福利社的東西,腦筋動得快的他,後來與盜版CD專家羅寶合夥,羅寶有盜版CD光碟但很怕給黑人打交道,於是Trevor用已經累積的生意人脈幫羅寶收錢,趁機學了盜版光碟的技術,當羅寶離開學校時Trevor已經累積了販賣盜版光碟所需要的製作、銷售和發行技術,並且用這樣的優勢賺錢,也開啟他後來當DJ的契機。


「人們其實不適想要有錢,而是想要用錢有所選擇」,錢的累積是讓我們足以有更多資源,而當這些資源越滾越大時,錢會源源而來,人生能過有所選擇自會更加寬廣開闊。對於黑人區的其他人來說,即使再努力,如果沒有資源、沒有人告訴他們世界其實很多選擇,也許就一直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之中過活。讀到這裡,一邊為身處貧困地區的人資源匱乏感到無力之外,同時也深思自己是否也處於「被限制的想像之中」? 或許世界比我想像的更豐富,只是我現在還暫時無法「想像」而已。Trevor的故事告訴我們種族隔離制度的殘酷,也讓我更深刻確信閱讀的必要性,增加閱讀的深度與廣度,是跳開現實想像的第一步踏腳石,我們比我們自己想像的都還有更多選擇。

更多好書,歡迎搜尋「書寫觀點.tw」
展開
富國的糖衣:你應該要知道貿易戰、經濟衰退、自由市場、產業轉型的陷阱與解方
讀者評分
3.5
|
2020/12/20
劇透警告

《富國的糖衣》的作者張夏準,是韓國出身的經濟學家,他在書中主要論點相當發人深省,也顛覆主流經濟學,甚至準確預言了部分現今世界局勢,在中美趨向冷戰化的時代,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思考靈感。張夏準認為當富國灌輸自由貿易、民主、資本主義到發展中國家,舉這些口號大旗,讓發展中國家打開貿易市場,其實是讓富國獲益,而發展中國家受害。

過去自由貿易的核心理論源自於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每個國家找到自己最有效率、成本最低或劣勢最小的的產品,只要專精於該產品的生產,並透過自由貿易交換,每個國家都能獲利。然而當一個國家追求更先進的技術,以便追求領先或做其他國家不能之事,李嘉圖理論就不適用,因為發展先進技術需要貿易保護,當國家願意犧牲一段時間放棄進口較便宜的產品,以換取國內技術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就必須讓產業得以避開國際經爭壓力摧殘一段時間,讓產業能夠扶持起來,「李嘉圖理論適用接受現狀之人,而非亟思改變之士」,美國、英國、經濟發展期的台灣、南韓都有過相似的情景,雖然貿易保護主義也並非經濟發展保證,但至少證明自由貿易不像全球化主義宣傳的是萬靈丹。

富國過去是如此達到經濟發展的,但在發展到一個階段後,卻「踢開梯子」,要求發展中國家也實行自由貿易,但是發展中國家有因此成長嗎? 墨西哥是自1995年便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大規模的自由化消滅了該國的工業,農業部門也受到美國農業補貼之打擊,經濟陷入遲滯。美國、歐洲等國帶領之下,各種自由貿易協定要求會員國遵守相同規則,但發展中國家與富國貿易保護程度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假如要求同樣的標準之下,開發中國家反而因為自由化貿易受害。

除了貿易自由化外,張夏準也提出,富國透過國際組織,要求開發中國家要用穩健的財政政策,財政必須保持收支平衡,政府財政政策確實要平衡,但甚麼叫做平衡? 每年一次計算有參考性嗎? 作者強調,適度財政支出是合理,就像一個家庭也會有舉債槓桿,待一個目標達成後再償還。國家如適度舉債達到經濟成長目標,在一個經濟循環週期可以有適度的債務波動,若要求每年都達到收支平衡,或許會影響到當下對於經濟危機的應對策略減少,或者是投資成長的比例也下降。然而,富國自己面臨經濟危機時,卻常毫不猶豫的選擇貨幣寬鬆,舉債印鈔助長通膨。

這本書寫於2007年,當中一些描述很精準的寫出2008年後以後世界的一些現象,包含2008年後,遭遇經濟危機的富國同樣選擇貨幣寬鬆來面對經濟趨勢,或者是在中美貿易戰之下雙方利用關稅戰鞏固既有市場,更驚悚的是結尾如故事般的預言: 「中國對自己充滿信心,於是加入自由經濟貿易組織....將人民幣升值,並完全開放資本市場」,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竟跟十年後現實有幾分雷同。

事實上,張夏準觀點並非首創,談論亞洲經濟發展趨勢的《成與敗》早有類似觀點,談述自由貿易以及資本開放不利於發展中國家,但正如張夏準說的,現今各項國際組織遊戲規則制定於富國,也注定未來富國與發展中國家兩邊差距將越來越擴大,中美對峙的情勢並不代表自由貿易就消失了,富國的優勢以及做法依然存在,國際組織也依然存在,註定著世界將朝向不平等的方向傾斜。身為個人我們必須謹記在心,任何政策一定有贏家有輸家,必須抱著謹慎的心情去分析檢視天秤的兩端。這本書很有一讀的價值,也讓人思索長年被灌輸的迷思之缺漏之處。

by書寫觀點
展開
黑暗巨塔:德意志銀行 川普、納粹背後的金主,資本主義下的金融巨獸
讀者評分
4.0
|
2020/12/20
劇透警告

《黑暗巨塔》是一本描述德意志銀行從傳統銀行轉型成與衍生性商品為主要獲利來源的黑暗歷史,當中的銀行家們對金錢、權力的貪婪慾望深入描寫使這本書像小說一般讓人欲罷不能。契機源於2014年,德銀高階管理人布羅克斯密特於自家公寓自殺,布羅克斯密特留下的內部信件、文件讓他的兒子想要揭開為何在德意志銀行的工作會讓他老爸走上絕路。

早期的德銀是一家傳統銀行,直到美國人米契爾與布羅克斯密特引進衍生性金融商品,其獲利就讓之後的德銀銀行家們都深不可自拔、也不能再回頭。德銀擅長CDO就是最好的例子,將房貸債券與其他資產證券分拆再混和,當作新的債券銷售,這些複雜的劣等債券,搭配德銀內部寬鬆的風險限制,讓他一次次站上獲利的高峰,也讓德銀的槓桿開到前所未有的大,美國當時一般銀行槓桿比率約20:1,德銀高達50:1,憑藉著低利率,德銀大部分資產是靠著債務融通。《黑暗巨塔》中對於德銀交易員各項追求獲利但罔顧風險的描述不勝枚舉,甚至利用交易規則的漏洞圖利不法,從德銀核心部門轉向投資銀行開始,就注定有人會為了獲利而不顧一切。

另一個令人矚目的觀點,是德銀與川普千絲萬縷的關係。川普曾多次向銀行借錢不還,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德意志銀行身上,而且川普不還德銀錢,次數不只一次,為什麼德銀願意持續借錢給不還自己錢的人? 原因在於川普欠債的可能是A部門,但B部門為了跟川普這個大客戶承做,又貸給川普錢,讓他得以用B部門的錢還A部門,又再借更多錢。書中暗指德銀在金流上大力協助川普,甚至因為川普與俄羅斯的交情,讓德銀與俄羅斯也有金流上的牽扯。

整本書最令人匪夷所思的那位自殺高階管理人布羅克斯密特的腳色,由於本書的起源是因為他的兒子想要追查父親死因,不免會讓人質疑書中相關這位風險長的敘述過度主觀偏頗─他是真的如此誠實,如書中片段所述非戰之罪? 「布羅克斯密特在很多弊案中扮演一部分腳色,這些案子不是他促成的,甚至曾經阻止過其中一些案子,但主管官署追究罪過責任時,很容易忽略這種差別。」還是其實是知情不報,最後畏罪自殺?不論真相為何,歷史會持續重演,德銀的故事還在繼續,這本書給人最大的啟發,是思考業務與風險的取捨。看似容易,但當眼前有高額獲利可圖,我們是否真能踩下煞車? 《黑暗巨塔》給我們一個能夠身歷其境,思考人性、思考自己可能選擇的機會。

書寫觀點.tw
展開
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
讀者評分
4.0
|
2020/12/20
劇透警告

量販店對我來說不只是買東西的場所,更是從小到大的回憶,每次逛量販店時我總會想著,為什麼每次來量販店總會不自覺拿了原本沒想買的東西? 所以一看到《量販解密》就毫不猶豫買下電子書一讀為快。作者何默真擁有豐富量販經驗,歷經愛買、家樂福、大潤發,從賣場第一線到客服、公關管理階層,資歷深厚的她筆下娓娓道來量販行業的秘辛。

與其說是解密,這本書更像是作者職場回憶錄,也像是窺視了量販業的歷史。在第一線時期,可以總結影響量販銷售的關鍵是商品外觀,生鮮熟食讓食物看起來「新鮮、豐富、飽滿」是促使銷售提高的關鍵,因此食物從庫存、擺盤、切的方式、叫賣都是學問,為此在某一章節還有提到肉品同仁學習完牛肉刀工切法後,銷售量就倍增;在賣場營造魚獲市場叫賣氛圍,業績打破單日銷售紀錄。雜貨類、生活用品類因為體積較大占用倉庫空間,需要考慮的是怎麼配置空間資源,是讓消費者可以選擇到更多品項,每個品項數量一樣? 還是針對熱門品項擺較多數量,不用一直補貨,但消費者可能看不到那麼多品項? 貨架不可能無限擺放商品,倉庫也並非無限大,在有限資源下做當下正確決策,是提升銷售量的關鍵。
💪後期作者轉換到客服、行銷公關部門,與人相關的決策更加艱難。在客服部,客戶常常希望客服回答賣場可以為疏失負責(例如: 有人在賣場跌倒等意外),但是沒有人能答應可能無限上綱的需求,客服人員只能據實以告、用同理心說服客戶是比較安全的作法。在公關部的生活更是刺激,過去十年台灣曾經有多起食安危機,媒體對於負面新聞常集中式的大幅報導,身為公關,她必須一方面面臨檢調調查的壓力,一方面媒體窮追猛打,公關在媒體上說法非常容易被放大,另外也要趕快查出真相並且對商品做相對應的處理程序,作者也分享了公關面對記者經驗,事先準備問答、確認主管底線都是需要下功夫,情緒化發言或是回答不出來「後續請示主管」都會給人不專業的感覺。

最後一章節是大賣場心理學分享,賣場中不只視覺,光線的亮度照明、空間的挑高感,釋放出的食物香氣都在促發購物慾,我自己的觀察現在類量販「全聯」也把聽覺用到極致,運用洗腦歌將客戶潛意識灌入消費意象,不自覺的加深對店家印象。購物有時是一種衝動、非理性行為,如果能讓顧客將快樂與購物連結,自然而然就會多買,限量、試吃都是最常用的手段。

整本書算是輕鬆好讀的自傳類型作品,不免俗的有些量販小知識,讓人可以稍微窺探量販職涯的領域,同時也反思一下平日在量販場的購物行為。我個人認為本書比較可惜的地方,是書中提到的量販行銷手法較傳統,例如集點、與車商異業合作在人流多的賣場提供新車抽獎等,但對於最新的網路外送崛起,對賣場的威脅、或是合作趨勢並未提及,面對年輕消費者賣場行銷策略是否有新的方向? 這些我更好奇的地方都並未提及,不過若做為小品閱讀,作者的文字真誠流露,彷彿身歷其境親臨面前一樣親切,會忍不住一氣呵成的作品。

書寫觀點.tw(歡迎搜尋FB看更多書評)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