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7
user-img
luo

294則書評

296本書評分

31位追蹤者

63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96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近代日本文明的發展與生態史觀
讀者評分
4.0
|
2024/09/19
我不太確定這本書的定位,不過我覺得當成閒書來看還蠻有趣的。提到日本曾盛產金銀,馬可波羅遊記有此記載,哥倫布帶著此一「黃金島」的想像航行。

作者的重點放在文化比較,提到「在日本雖然宗教設施佈滿青苔,機械類則是無論何時都得擦得閃閃發亮。」他觀察到有些國家相反,青苔長在相反的地方。

提到宗教傳播可以用流行病學作為類比,這很有趣,不知道是否有人做出這樣的傳播模型。不過我覺得作者跳耀的太快,或許可以更深入探討發生在日本的現象。例如不只佛教曾在日本大流行,葡萄牙人帶來的天主教也曾在日本舉足輕重(吉利支丹),這是否符合作者所謂「宗教免疫現象」呢?

關於宗教情感,作者提出兩種對比,熱心的宗教情感對比於審美的宗教情感,倒是讓人想起凱倫.阿姆斯壯在《為神而辯》最後的結論。
展開
冒險之書:在AI時代,打造不被取代的價值【首刷特贈金句藏書卡組】
讀者評分
4.5
|
2024/09/17
書中對於學校教育提出「破」與「立」的觀點。實務上似乎與作者在日本推動的實驗教育有關,但這方面的中文報導似乎還很有限。

不同的讀者對於書中「破」與「立」的部分會有不同的感受。身處知識經濟的時代,自學能力已經是不少人花功夫打磨的能力,早已不再依賴教育體制。如果是這類型的讀者,對於書中「立」的部分比較感興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推薦讀第三章,特別是提講到欣賞才是學習的動力的段落,如果把這個命題強調為「欣賞才是學習的本質」也不為過,這包含兩層意義,一方面學習如何欣賞,另一方面欣賞學習的過程。

如果從這個角度,回應作者的提問,要以什麼取代「評價對方的能力」?有沒有可能是「欣賞對方的品味」呢?因為欣賞也就是建立品味,知識的學習也是建立知識品味的過程。如果AI時代意味著「能力的評價」趨同、回歸均值,那麼知識的品味才是無形的價值與差異。

作者提出「冒險」一詞,我覺得是很好的典範轉移,但這個概念可以探討的再更深入一些。從作者身為企業家、創業家的角度,冒險可能與人際技巧、願景相關。但我們常面對的問題是「知識的冒險」,因為處在知識量暴增的時代,不僅知識量增加,複雜度、困難度也提升,傳統的線性學習方式可能太慢了,就好比說為了學習一項非常複雜的工具而把使用手冊從頭讀到尾,等讀完時這個工具也已經過時了。這樣的環境需要非線性的技巧。以及各種冒險所需要的技巧,都值得在概念之外,進一步從實務面來探討。
展開
伊凡.伊里奇之死【譯自俄文 • 經典新譯版】 :死亡文學巔峰神作,寫給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書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9/13
|
電子書
疾病與死亡,是關於忍受。是如何忍受的問題。換句話說,人最後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忍受的問題。

對比於此,生命顯得靠勢。得勢與僥倖並無助於生命最終的忍受。

聽見生命的聲音這個段落我也蠻喜歡的。閱讀此書的同時,正在聽安寧病房的醫師談善終,提到「2021年由杜克新加坡大學聯合醫學院領導,研究調查全球81個國家的臨終病人死亡品質,評比結果台灣排名全球第三。」而具有善終意識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以自覺的方式走完最終的旅程。我猜想,有預備心或是沒有,其中有個差異,是對於生命的回憶,也是托爾斯泰在這本書觸及的點之一。

也許對於有預備心之人,能伴隨更多美好回憶上路。
展開
憑直覺看懂會賺錢的財務報表【案例全新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9/13

展開
日本古城建築圖典:【全彩圖解】天守、城郭、城門到守城機關,日本古城建築的構造工法與文化史
讀者評分
5.0
|
2024/09/13
這本書在同類書之中顯得更深入與詳細,印刷品質也很不錯。讀過之後對於赴日旅行參觀城池時,有更多觀察的角度,不再是走馬看花。

書中也穿插一些有趣的段落,譬如提到天守閣,如今已代表城池的視覺意象,但當時的藩主其實很少進入天守閣的,例如一年進去一次,甚至是一生進去一次。
展開
黑潮震盪:從臺灣東岸啟航的北太平洋時空之旅【跟隨研究船和旗魚的航跡,騎乘黑潮的海上故事】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9/12
|
電子書
要把流體力學講得大眾聽得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流體力學中也許還有很多待解的謎團,例如紊流與混沌現象。

書中開啟了一些視角,覺得很有趣,例如湧昇流與冷丘。還有綠島與蘭嶼之間的海底構造。若是有航行經驗的讀者,讀來會頗有感。

其實黑潮可以從app上觀察得到,使用 Windy app 開啟「洋流」圖層,從流速可以很明顯看到黑潮的區域。作者可以考慮加上這類日常、大眾化的科普管道。

至於古代借助黑潮之力航行的人,可以再增加一些有趣史料。通常會搭配東北季風與黑潮,例如琉球古國就曾活躍於南海的貿易。而捕鯨船、傳教士等等的航線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展開
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從顏色、行為到奔跑速度,科學如何改寫恐龍的歷史與形象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9
|
電子書
這本書彙整了最近二、三十年與恐龍相關的研究,讀了覺得很精彩,附圖也很好看(印象最深的是坐在巢中正在孵蛋的恐龍化石,還有一群兩三歲的小恐龍聚在一起的化石)。從另一個角度看,作者是透過恐龍研究,要說明科學研究究竟是在做什麼?包含不斷收集新證據、使用新的工具,建立新的推論,推翻之前的思考框架,尤其是最後這點最有趣,如何發現前人的想法有錯、如何建立新的想法,以及如何讓新的想法被更多人接受,這個過程有時候很簡單,有時候很曲折。


 例如地質學教科書曾經否認地球上發生過大災難、大滅絕,學界公開討論大滅絕事件(例如火山、小行星撞地球)是近五十年左右的事。之前主導地質界的均變論(uniformitarianism),認為過去發生的事與現在發生的事沒有太大的差異,是忽略了黑天鵝事件。當理查歐文爵士為倫敦萬國博覽會的水晶宮展場設計恐龍模型時,是為了反駁達爾文的進化論,而將恐龍塑造為反例,刻意忽略恐龍化石支持進化論的地方。以事後諸葛來看,意識形態造成的盲點,似乎是容易克服的,但竟然花了那麼多年才克服,總有旁觀者輕的不可思議感。


 而科學研究牽涉到無止盡的收集資料,這個過程究竟跟集郵有何不同?這也是作者在書中反覆思考的問題。蒐集標本、化石的確跟集郵有相似的地方,永遠指向下一個待發現的未知與驚喜,不會有收集完整的一天。資料總是有限的,但重點是,能否以有限的資料說出融會貫通的故事。書中有個軸線是在探討由恐龍演化為鳥類,究竟是怎樣一個故事?還有哪些待釐清的問題?尤其是獸腳類恐龍這個分支,出現了羽毛的特徵,有的物種前肢退化,但也有的高度進化,體型方面也有朝向巨型化方向演化的物種,以及朝向縮小化的演化。其中又聚焦在手盜龍類這個分支,可能就是恐龍演化為鳥類的支序。


 書中提到許多資料分析的方法(例如以有限元素法分析骨頭化石的應力,以及形態空間圖 morphospace 的群集分析),希望隨著資料科學的普及化,這些研究資料與工具成為大眾化的科普素材。


 翻譯上會出現「兩億四千五百年前」但實指「兩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同樣都是天文數字,少了一個萬,感覺差別不大,但這類誤植如果累積多了就會造成溝通上無法對齊。建議在巨量數字的翻譯上,不要轉換為中文裡的億、兆,而是採用國際間溝通時使用的千進位法,或是書中使用的 Mya 代表百萬年前,可以直接照用。現代人都看得懂,不需要為了翻譯而翻譯。

書中提到瑪麗·史懷哲從暴龍骨骼中抽取蛋白質,但可惜沒收錄瑪麗·史懷哲的老師 Jack Horner 的研究。Jack Horner 在 TED的演講非常精彩。其中一場提到如何從雞的胚胎逆推出恐龍。當然這目前還在理論階段,不過這個理論很有趣(reactivating ancestral traits),理論上從雞的胚胎觀察得到從恐龍演化為鳥類的一些階段(牙齒、尾部、前肢的變化),如果可以找到這些階段的控制基因,是否可以讓演化暫停在某個階段?

另外書中雖然是以有羽毛的恐龍為主題,卻沒有深入探討羽毛本身的演化,比較可惜。是否羽毛的演化也可以在胚胎中觀察到階段變化呢?
展開
Understanding Living Systems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7
因為對於 The Third Way of Evolution 感興趣,所以找這本書來讀。跟演化機制、爭辯相關的書,似乎翻譯成中文版的很有限,只能找Kindle英文電子書來讀。這本書作為入門科普書,是蠻容易讀的。

作者反對 buttom-up 的基因決定論,認為除了 buttom-up 的機制以外,還有 top-down 的作用。生命的現象是一種多層次的現象,有分子層次、細胞層次、組織層次、生物層次等等。

身為非此領域的讀者,讀演化相關的爭辯很有趣,反映出人們對於生命是如何運作的,所知仍有限,是一個待探索的領域。我不確定書中哪些論點已被主流接受,哪些是太前衛的想法。例如提到免疫系統可以主動突變(somatic mutations),這個機制可能是演化的動力之一(意味著可以遺傳),這牽涉到另外兩個爭論,一個是表觀遺傳,另一個是關於演化究竟是許多微小突變的累積?還是也可能有跳躍式的變化?關於這兩個爭論,作者認為表觀遺傳是成立的,而演化可能有跳躍式的變化,尤其是「種化(speciation)」可能與染色體出現跳躍式的變化有關。

在其他的書,例如《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也有提到跳耀基因、自我重複片段,但似乎成因與作用仍是個謎。

作者想強調 top-down 的作用,上層對下層扮演一種限制關係,上層比下層多了一些自由度。不過我覺得語言在這方面的描述,還很不精確,不知道是否可以數學模型來做實驗?因為語義不精確的話,很容易打迷糊仗,例如也可以說下層對上層同樣也有限制關係,例如一個人想飛,但是身體卻飛不起來。而下層也具有某些上層所缺乏的自由度,例如免疫系統可能比人類更清楚後天突變到底能否遺傳。

科學的進展有賴於一小部分人先有猜想、洞見,之後再反覆驗證、爭辯。作者在此領域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希望他能提出更多的猜想,尤其是以下幾個領域:
(1) 從病毒到生命的起源,可能發生了什麼事?病毒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機械化的行為?還是有初階的目的導向?
(2) 人工智慧目前還止於機械化的目的導向,是否能用病毒來類比?如果我們可以解開從病毒到生命的起源之謎,是否就可描繪出具有仿生特徵的人工智慧的樣貌?
(3) 多層次的理論目前在許多領域都用得上。例如大腦神經元的連結到意識的突現。但是意識的突現與生命的突現似乎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大腦神經元的多層次結構,也不同於細胞到組織的多層次結構,更不同於人類到社會的多層次結構。我們要用什麼方式來描述不同類型的多層次結構?
展開
直覺思維(二版):你超越邏輯的快速決策天賦 (電子書)
讀者評分
3.0
|
2024/09/04
|
電子書
讀了有些困惑,作者既然身為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院的主任,讀者會有一定程度的期望值,但讀來卻覺得著力不深。
(1) 少了腦科學可驗證或待驗證的假設。
(2) 沒有界定什麼是直覺,什麼是潛意識。
如作者所說,「思維」可能是一個籠統的泛稱,但他自己也犯了同樣的毛病,談論「直覺」、「潛意識」都讓人覺得是籠統的泛稱。
(3) 沒有說明「直覺」是怎麼發生、怎麼培養出來的。
如果沒有「直覺」的時候怎麼辦?可遇而不可求嗎?

傳統上會把直覺關聯到直觀能力(intuition)、智慧,或者將直觀視為與靈性相關。但作者似乎沒有考慮到這個向度,而僅著重於決策思考時的直覺。但這個過程往往複雜許多,一方面要避免第一系統的偏誤,另一方面要避免第二系統無盡的懷疑,不單只是找出兩者之間的平衡,也需要整合。而且直覺並不一定都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有意識的以直覺引導自己的行為是可能的。
展開
泰山經濟學:從Spotify看善用破壞性創新轉型的八大原則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9/02
|
電子書
「第一個遭受衝擊,又第一個復原(first to suffer, first to recover)」,以此描寫音樂產業在數位浪潮中,先是首當其衝,CD銷量下降,盜版串流平台崛起,音樂產業花了十年對抗潮流、打擊盜版,但效果很有限,然後是 Spotify 順勢而起,引爆串流平台的商機,音樂產業轉型成功,經濟規模遠大於前,成為其他內容產業的稱羨的對象。

與其他平台比較起來,Spotify 被報導的頻率似乎偏低。但若仔細思考其中的技術、商業模式,則有很多待發掘的地方。作者身為 Spotify 的前首席經濟學家,揭露了一小塊 Spotify 的思考方式,雖然不是讀者預期中的全面檢視,但也觸及令人回味的觀點。

作者本身的口才也很好,除了主持自己的 podcast 之外,也接受許多訪談,我最喜歡的一段是他接受 “The InPublishing Podcast” 訪談,將音樂產業與出版業做了比較。例如,
(1) 傳統的商業模式需要層層中介者,而平台、網路的商業模式,則建立在更直接的連接之上。扮演中介者、守門人角色的份量會越來越輕。
(2) 傳統的商業模式建立護城河,讓使用者在商品與商品之間轉換時有摩擦力,但科技的浪潮是消弭這些摩擦力,甚至說品牌不再重要,例如在 Spotify 自動串流中,歌手、專輯等等都已不再重要,全部打散在同一個池子裡。
(3) 在數位平台上,使用者如何取用(consume)內容(如文章、歌曲),都有精細的量測,是重要的決策數據。
(4) 客製化產品的能力將越來越重要。作者舉的例子是商品銷售從「一對多」到「一對一」,並以 Spotify 的精選歌單為例。我覺得這部份似乎點到為止,但應該談得更多一些。
(5) 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提升注意力的效率越來越重要。(作者是要說 podcast 大有可為)

閱讀此書的同時,Spotify已在部分區域提供有聲書服務,不知道這會帶給出版業怎樣的改變,至少目前還沒看到將書拆分到更小單元的做法,也沒有看到盜版書的影子市場。倒是,說書的 podcast 變多了、作家上節目的次數變多了,而從事知識輸出的業餘愛好者也增加了。當資訊落差變小,網路的結構也將改變。

書中提到「二零一九年數位貨架上有六千萬首不重複歌曲,僅有四千萬首至少串流了一次」,這個數字很有趣。這是在討論平台、網路商業模式中的長尾現象,也是與傳統供需型的商業模式最不同的地方。長尾似乎具有雙重性格,一方面它似乎沒有直接貢獻營收效益,但另一方面,若是把長尾都砍掉,卻可能造成真正的損失(或網路效應的崩解),所以長尾的去留是一門藝術。當一門生意的經濟規模縮減的時候,它會從長尾的尾部砍起,然而若因此導致網路效應崩解,則可能由網路商業模式倒退回傳統供需型的商業模式,會由多樣化的商品變為單一化(例如只賣暢銷書?)。

作者沒有進一步討論的是,除了砍掉長尾,是否有其他選項?例如以不同的長尾替換掉不合宜的長尾?音樂產業畢竟不同於文字產業,音樂產業的長尾也不同於文字產業的長尾。長尾的去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展開
明日,明日,又明日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9
書中有很多雙重世界的意象,例如「兩界」,原文的意思取自 Joni Mitchell 的歌《Both Sides》,但除了一體兩面的意思,還更進一步有兩個世界的意思。

兩個世界相關、互相呼應,像是數學中兩個變數域可以互相映射,但又各自獨立、無法跨越。人類的文化裡面充滿了這類的意象,例如故事、隱喻、戲劇、洞窟世界的比喻,而現在有了數位遊戲、虛擬世界,讓敘事更豐富了。人類常常自問,在這個世界無解的問題,換個世界會不會有解呢?在這個世界改變不了的限制條件,換個世界是不是可改變了呢?

或者是真實感、歸屬感的問題,在哪個世界才能找得到真實感、歸屬感?或許終歸來說,沒有哪個世界比較真實。但多重世界能提供我們無盡的詮釋、誤讀、退路、備案、倒影、回音,與此對比的是單一世界。就像書中以「文化孤立」與「文化挪用」做對比,文化孤立就如同封閉的單一世界,沒有詮釋與誤讀的可能,也就沒有退路,也沒有備案了。
展開
心與術的奧義:《貓之妙術》《天狗藝術論》二則日本古寓言,闡述習藝與克敵致勝心法
讀者評分
4.5
|
2024/08/20
古代「修習六藝,才是探討大道心法的開始。」身體藝、術的修煉(書中提到弓、劍),與內心的修持互為表裡。從而創造的語言,如今讀來彷彿充滿隱喻,以劍諭心。這樣的語言有種美感,無可取代。

「稍有疑惑,劍術便不可行」

對於不再修習武藝的現代人來說,讀來究竟是像紙上談兵?還是隱喻般的指引?武藝是否仍具有不可取代的無形價值?接觸過的人大概都不會否認,如銘印般的經驗。
展開
科技股的價值投資法:3面向、6指標,全面評估企業獲利能力,跟巴菲特一起買進科技股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9

展開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讀者評分
4.5
|
2024/08/16
不確定這樣厚重的書在這個領域裡如何定位。以身為非此領域的讀者的角度看來,前半部像是編年史,而引人入勝的是在後半部,進入爭議、不確定、探索中的領域。

尤其是在第五部開始談性別、性取向的基因關連。提到 David Reimer 的悲劇死亡(他是中文書《性別天生》書中的主角,但讀過此書的人可能還不知道主角後來真實的命運)。書中提到基因與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複雜性,並不是如我們想像的能以二元畫分。即使是性別,背後也有複雜的基因組成。提到基因之間的交互作用可能具有階層結構,上層可能是少數基因主導,但越往下層則參與反應的基因越多,也就引入更多不確定性。

這個領域研究到最後,似乎對於命運也會有更多的反省,思考命運中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例如同時正在讀  Sean B. Carroll 的《A Series of Fortunate Events: Chance and the Making of the Planet, Life, and You》也是以此為題。

而這本書的作者對於命運相當切身的思考,在本書開宗明義就寫出來,是來自於家族帶有精神疾病的基因。觀看他參與的談話性節目,不少主持人作為暖場都會問到,你覺得自己是否帶有這樣的基因?(身為讀者不免覺得這是最不好笑的問題)。作者提到如果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精神疾病的發生率,他希望讓家族成員做基因檢測,但是沒有提到檢測結果出來以後,然後呢?

作者在書中試著區分機率與現實,「特性的傾向和特性本身不能混為一談」,這像是在談條件機率。最常舉的例子是雙胞胎的研究,即使分隔兩地,雙胞胎仍可能互相呼應彼此的際遇,這彷彿是神秘難解的機率。但反過來說,同樣難解釋的是,雙胞胎的命運為什麼有差異?例如當其中一人有精神疾病,另一人發病的機率卻不是100%,而是50% 左右。

對命運的思索一直都是哲學層次的事,而隨著基因的黑盒子不斷開啟,人們雖然還不能做到命運的因果推論,但也多少能領略影響、牽制命運的相關因子。然而知道命運是否就會過得比較好?這也是自古以來人們反覆思考的問題。在傳統智慧領域中,知天命、ikidai 等等,被視為圓融、開悟,不僅僅是認命而已。

書中關於生命的隱喻很有趣,「我們生活在自然法則的漏洞之中,尋找延展、例外和藉口。自然法則仍然標誌著容許度的外在界限,但生命以他獨特的瘋狂古怪,就是靠著聽懂言外之意,才欣欣向榮。即使是大象也不能違反熱力學的定律,但是,牠的鼻子一定可以算是用能量移動物質最奇特的手段之一。」矛盾的是,當人們對於命運有越來越多干涉、掌握的能力之後,生命就越可能進入自我封閉的邏輯循環,是否將趨向機械化呢?
展開
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演化如何打造出身體,而身體的演化又如何構成新的物種? 一部關於器官、組織、細胞、DNA長達40億年的故事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5
|
2024/08/11
|
電子書
先是讀了Sean B. Carroll的書《蝴蝶、斑馬與胚胎 : 探索演化發生學之美》(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 : the new science of evo devo)彷彿開啟一扇窗,但仍似懂非懂,而想找更多關於 “evo devo” 的書,而找到這本 Neil Shubin 的書,覺得幫助頗大。

作者是以古生物學者的身份,從研究化石轉而涉獵分子生物學的領域,因為化石的資料量非常有限,相較之下,若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去研究演化,則資源多了許多。當然我們可以猜想,分子生物學的實驗仍然是耗時耗力,如果可以透過軟體模擬,則新的資源又將帶來新一輪的突破。透過AI模擬演化進程,也許將是必備的。

閱讀的過程彷彿在解謎,一邊面對自己前所未聞的想法,一邊面對科學家也還不知道答案的領域。有時候會覺得作者寫得不夠清楚,但也可能是作者還不知道如何寫而沒寫出來。閱讀這類書籍時會有大量疑問應該是正常的(我邊讀邊問ChatGPT各種問題)。

書中提到哺乳類所具有的懷孕能力(具有胎盤)可能來自病毒留下的基因(不同的哺乳類可能感染不同的病毒),這個章節相當有趣。病毒留下的基因比我們想像的還高,書中提到人類DNA中約有10%來自演化史中病毒留下的痕跡。

調控基因與調控區域的演化,是書中相當重要的主題。像Hox這類的基因從果蠅到人類身上都找得到,會控制胚胎發展的幾何座標軸。也用來說明,新型態的發生,不一定需要新的基因,有可能是沿用舊的基因,但有不同的調控關係,就會出現新的型態。

第七章《丟骰子吧!》在研究蠑螈後肢變異時,「最後形成的最先消失」,要說明各種變異也遵循某些法則,不會是全然隨機的,衍伸說明「所有可能世界」是一個有限的數量,演化中具有偶然性,但也有某個程度的必然性,應該是可再深入探討的主題。
展開
栽培領袖:持續五百年的人才培育學
讀者評分
4.0
|
2024/07/22
如果可以把宗教視為人類歷史的文化遺產、智慧結晶,那麼或許可以較持平的方式,從宗教學到一些什麼。相反的,若是聖俗對立,或是對宗教投射以謎樣情感,以為掌握無形知識,就有高一等的智慧,這些可能都不是持平的方式。

可以觀察到作者試著拿捏持平的敘事方式,描述耶穌會的樣貌,他們就跟大家一樣,會生氣、吵架,但也克服種種障礙,完成事業與使命。觀察這樣的敘事方式,雖然以信仰、靈性、祈禱作為所有故事的背景,但通篇未提到神、靈力、冥冥之力的介入,彷彿是把「神」置入括號中,存而不論,又或是作為一個必要的假設,一切行為皆基於此假設,然而此假設既不能證成也不能證偽。

於是,不管信不信神,我們都可以討論,基於這樣的假設而做的推論,哪些合適或不合適。例如,基於信仰而推論「地心說」,顯然是不合適的推論,但在當時,要持平的評斷這樣的推論,是如此困難。又或是當時兵戎相見的新教舊教之爭,從現在來看也只是意識形態之爭。這些章節作者輕描淡寫帶過,以讀者的角度看,不免覺得避重就輕。但若從另一個角度看,耶穌會在當時已經很前衛、具爭議性了,尤其是在破除形式方面,頗有大破大立的創舉。例如傳統的修會、修道院,一天多次集體祈禱,而羅耀拉直接破除這個規矩,甚至當修士請求延長每天祈禱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還被他罵,「真正克己之士,只需透過一刻鐘的祈禱就能與天主結合。」他更看重隨時保持專注與寧靜、行動中不忘默觀,甚於定時集體祈禱。

而耶穌會所打破的推論、所建立的創舉中,最有名的可能是順應當地風俗。書中雖然提到利瑪竇、湯若望等在中國的事蹟,但未提到崇拜祖先一事引發的風波,倒是提到在印度的修士如何結合婆羅門文化,而打開傳教之門。還有在中南美洲悲壯而徒勞的與殖民者對抗。

作者希望傳遞的訊息是,從這些推論過程中學到什麼?基於信仰而做的推論,跟非信仰有些什麼不同之處?其中很大的一個差異是,認為人具有靈性層面,而信仰的所作所為就是要「協助人靈」,書中提到的耶穌會核心支柱(自覺、才智、愛與豪氣),也都是圍繞這個主題,有清楚的問題意識,「人類世界最可悲的現實是每個人都不能充分發揮潛能,而且一般都基於明顯可見的理由。」而若是透過信仰能面對此問題,一個人將能自我領導,而一個組織將是人人都能當領導者的組織。

跨宗教信仰的溝通是個有趣的主題。在後宗教時代,越來越多人借鏡「修行」以彌補俗世面向的不足。而宗教本身若是能更開放面對差異、時代精神、時代挑戰,也將更體察自己要傳遞的訊息是什麼。至於這本書談到對於事業、領導的啟發,我認為抽離了家庭因素,免不了覺得重要的拼圖少了一塊的感覺。
展開
英雄之書:觸動日本成千上萬年輕人,改變自我的人生開創法則
讀者評分
4.0
|
2024/07/22
可快速讀過並抓住幾點啟發,如作者說,只要有一兩點打中聽者、讀者就很好了。

讀來最有感的是關於直覺力的章節,如果借用《快思慢想》中的概念,直覺力也許是第一系統。而我們已知第一系統與各式偏誤、內隱偏見相關。那麼培養直覺力,而又不受直覺力所誤,似乎是件具有張力與矛盾的事。

書中提到的是發散再收斂的過程,要培養直覺力,要經過嘗試與失敗的階段,在那個階段,充滿想法也滿懷疑、不確定性,然而當你整合成功,你會看到彷彿「選項變少」,而那就是你的「聲音」。「你一定可以找到專屬於你的話語,而這也一定正是你自尊心的核心。」

這過程也經歷了左右腦既獨立運作也合作整合。放空、冥想的練習,有助於切斷左右腦的溝通,讓其能充分獨立運作,將有助於重新整合。
展開
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你的大腦為何與眾不同?神經科學家帶你深入你的腦袋,解開它的設計與運作之謎
讀者評分
4.5
|
2024/07/20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趟奇特的旅程,一方面書中的研究、假設與觀點非常新,帶來衝擊與啟發,另一方面,書中提到的資料與實驗非常多,一時很難讀得通透,甚至懷疑作者有沒有把一些實驗結果寫相反(例如第一章判斷哪一張臉比較快樂)。

我猜作者擅長口語表達勝於書寫。在Youtube或Podcast上找得到作者訪談,都講得非常清晰、生動有趣,建議先聽過以掌握全貌再閱讀本書補足知識細節。我喜歡作者在“Talks at Google”中所勾勒的問題意識。她提到時代的矛盾,在一個強調多樣性、平等性、包容性的時代,我們對於差異性的理解卻還停留在表象,缺乏工具深入探討各式各樣的差異,而腦科學可以不足這方面的不足,因為腦科學觀測到的個別差異,是如何顯著而不容忽視。並且這不是大腦本能、天生就能掌握的事,而是需要後天學習,就像需要學習科學才能掌握科學知識。

大腦天生就善於辨識跟自己相近的大腦。研究發現可以預測一群人之中誰和誰是朋友,因為當兩人的大腦相似,鏡像法就更常成功,就越走得近。但對於相異度越大的大腦,我們越沒辦法以鏡像本能掌握,而需要後天學習,是一種推論他人想法的能力,有時稱作「Theory of Mind」。推論的時候,若僅把客觀知識放在前提是不夠的,還需要把不同的大腦經驗也放在前提一併考慮,才可能推論出較近似的結果。而不同大腦經驗形塑的過程,牽涉到兩種獨立的多巴安路徑,分別像紅蘿蔔與鞭子,前者獎賞的是挑選好選項,後者獎賞的是避開壞選項。不同的大腦,具有的優勢、劣勢通常是相對的,例如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可能反映不同的注意力模式,他們可能更敏銳覺察當下的各種變化。不同的大腦適合不同的情境,但人類往往把「成功的大腦」限縮在一些狹隘的應用上,是很可惜的。如何讓「不同」的大腦找到自己的出路與發展,是一條困難的路,但就像人類想了解自己的大腦運作一樣,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人類也不曾放棄過。

書中讀來很有感的地方:

(1) 閱讀能力的差異與大腦的側向性(laterality)有關。閱讀時左右腦都參與的人,閱讀能力可能比不上單用左腦的人。這看似劣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的大腦更平衡發展。而左右腦能察覺不同訊息,雖可能導致互相干擾、拖慢處理速度,但也表示他們可以感知的東西不同。

(2) 基底核(basal ganglia)跟控制注意力有關,會把傳向前額葉皮質的訊號調高或調低。我猜這或許可解釋意識內容具有某些被動性、被給予性(given),因為這部分不全然由自我意識所主導。

(3) 人類對於專有名詞的記憶,是一個特殊現象,既不屬於情節記憶,也不屬於語言記憶。因此提取記憶的方式也不同。「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指的是話到嘴邊但說不出來,記憶彷彿偏偏缺了一角的情況,可能原因是神經元啟動不完整。

(4) 要讓大腦更有可塑性、更開放,一個簡單的方式是學習第二語言,並達到雙語腦的程度。這是讓大腦更能處理內在衝突、啟動多路徑的選擇機制,因而越不受限於自動、被動觸發的大腦路徑,而後者往往與內隱偏見、偏誤有關。

(5) 注意力的控制同時牽涉到alpha腦波的增強與減弱。我猜這可以呼應禪坐者所追求的alpha腦波狀態。但若只一味追求alpha腦波的增強,那麼故事也只說了一半。

(6) 一個團隊的集體智能跟什麼有關,書中提到三點,其中我最有感的是第二點,「團隊成員輪流講話的分佈方式,輪流講話分佈得越平均,團隊表現就越好」。這個現象在職場中蠻容易觀察到的,也凸顯了語言所扮演的溝通角色,怎麼說都不會太過。

這本書最後是在談團隊合作、集體智能,也就是說不同的大腦到底如何合作?我想這是雙向的努力,一方試圖跨出天生、本能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跨出鏡像神經元、催產素的局限,而另一方也試圖跨出天生、本能的思考、表達方式,盡量以不受內隱偏見、偏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或許就能促成更多良性的互動。
展開
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讀者評分
4.5
|
2024/07/18
氛圍宗教,反映了宗教的轉向,以邀請取代堅持,是回應時代變化,展現宗教的自覺與再定位,是建立新溝通模式的嘗試。

除魅(或世俗化)之後,宗教失去獨佔人心的優勢,藩籬不再,信眾自由離開,宗教失去約束力。

然而傳統上,宗教(尤其一神信仰)是建立在約束力之上。當時代變化,宗教對於約束力的變化,是否有自覺?是否持平看待?宗教的約束力是建立在假設之上,例如排他、獨一無二、優越、終極意義。這些假設是否需要更新?這些假設才是宗教的核心訊息內容。對比於此,氛圍只是溝通的形式,不是內容。如果沒有更新訊息內容,那也只是換包裝,新瓶裝舊酒。

宗教可以更持平面對心靈的多樣性、獨特性。獨特是相對而不是絕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沒有人是絕對必要而無可取代的。修行帶來的差異,就只是下功夫的深淺,而不是絕對的價值(例如靈恩)。
展開
別讓我走
讀者評分
4.5
|
2024/07/14
命運一部分是可改變的,一部分是不可改變的。人的本能就是反覆去猜測、衝撞、試誤以找出那兩者之間的分際在哪裡,並想找出那不可改變的潛規則是什麼。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複製人、有人類意識的機器人都是隱喻。透過易懂的潛規則,使隱喻容易切入。隱喻指向人類存在的處境(condition),是受到潛規則制約的(conditional)。

「有靈魂」是什麼感覺?別人說你沒有靈魂,你無法因此認為自己沒有靈魂。反之,別人說你有靈魂,你也不見得感受得到「有靈魂」的感覺。「有靈魂」是什麼感覺?是困惑不安還是悸動?還是安然、釋懷?書中的回應,鋪陳的子題是:安息。從追尋答案到追尋安息,應該是要轉場的吧,但讀起來一切也就那麼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