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6
user-img
劉奕酉

111則書評

111本書評分

33位追蹤者

56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11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圖解】結構化思維:MBA、日本最大智庫、一流顧問都在用,終結問題一再重複的邏輯思考實踐術!
讀者評分
4.5
|
2024/06/27
結構化思維,就是你如何理解事物的脈絡?

理解了脈絡,問題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東西壞了,脈絡可以幫你找出原因;麻煩來了,脈絡可以讓你理出癥結點、找到破局之道;想法有了,脈絡可以將你的對策落地,真正付諸實踐。

有形的脈絡看得見、有共識;無形的脈絡看不到,理解的方式也不一定有標準答案,因人而異。

但我們可以透過具象化,將脈絡梳理出來。

看看自己想得對不對?聽聽別人是怎麼看的?很多時候,在白板或紙上畫出來,就能搞明白很多事。

結構化思維,是個很重要的能力。

也需要搭配圖解能力,讓脈絡具象化;兩者相輔相成。最近在準備知識萃取這堂課的內容,也提到了邏輯化思維、系統化思維、模組化思維和結構化思維,這些看起來很類似,但本質上不太一樣的東西。

挺有意思的,整理的過程也讓我豁然開朗。

回到這本書,雖然書名是結構化思維,但談的是問題解決的技巧,核心概念就是:拆解脈絡。

透過拆解問題、整理解法、理出答案三個步驟,幫你把想法具象化梳理清楚。

我個人是把這個歸類到問題解決的附加技能。

一種「知道自己現在該做什麼」的能力。

自己能力夠硬,結構化思維能幫你更快、更好的疏理問題,找出關鍵課題,然後解決問題;自己沒能力解決問題,結構化思維能讓你更好的想清楚、說明白,找到人幫你解決問題。

不過這本書也有侷限,只談樹狀結構。

然而真實場景中的結構還有矩陣、流程、因果和交集等多元化的結構形式。掌握了愈多結構的運用,就能更好的理解與拆解各種脈絡。

我在《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所規劃的十二堂課程中,也結合了結構化思維、邏輯化思維的應用,包括問題分析、課題思考、知識萃取與高效產出等課程中都可以學習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一下!
展開
思辨賽局【修訂版】:看穿局勢、創造優勢的策略智慧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6
說到賽局,你會想到什麼?

打撲克、對弈、賽局理論或囚徒困境,這些是我演講時常聽到的答案。也許你能想到更多,但其實賽局比你想像的還要廣泛存在於生活與工作中。

包括中午和同事要吃什麼午餐、晚上該不該留下來加班,甚至搭電扶梯時選擇靠右站,都是賽局權衡下的結果。我們已經身在局中,卻渾然沒有察覺自己是如何做出決定的,而賽局理論就是在探討這件事:人們是如何以原本的模樣處理問題與做出決策的?

賽局,可以說是一門設身於對方的立場,推測和影響他人行動的藝術。

這是一門策略科學,講究理性邏輯與科學,卻也融入了人類的心理邏輯與偏見。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理解與判讀人們在特定場景下可能做出的選擇,也就能明白為什麼人們會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對群體不利的選擇,有時候卻相反,選擇犧牲自身利益只為了群體利益。

因為人是有限理性的,會以理性邏輯來思考,也會遵循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這些因素會如何發揮作用,又會受到哪些條件的影響,得出最終做出的決定,就是賽局理論要解決的問題。有人的地方就有賽局的存在,而幾乎所有的問題都離不開人。

可以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場賽局,我們要學會玩一場有限理性的遊戲。

企業家需要開發競爭策略來謀求生存、尋求合作機會;政治家必須設計競選和立法策略以實現他們的願景;教練也需要為球場上的選手制定策略;父母想要誘導孩子的良好行為也需要教養策略。在這些策略思維背後的基礎,正是賽局理論。

談論賽局理論的書有很多,但這本《思辨賽局》是其中的翹楚,更是超過三十年的經典。兩位作者奈特波夫和迪克西特分別是賽局理論的實踐家和教育家;書中不僅有嚴謹的理論基礎、也有豐富的實務案例,卻又不是枯燥無味的教科書內容,而是以淺顯易懂、有趣的故事形式呈現,讓你輕鬆理解複雜的賽局理論。

說來我和這本書也有著奇妙的緣分。

早在二十年前就讀研究所時,就已經選修讀過原文版的內容。

這次收到掛名推薦的邀約時,我正在籌備一門以賽局思維為主題的線上課程《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並為此蒐集相關的資料,書中的內容來得正是時候,也重新串起了我與這本書的緣分。

原本我已經忘了這本書,而喚起我記憶的正是書中提到的「巴菲特困境」這個案例。作者用巴菲特的故事,解釋了「囚徒困境」這個經典的賽局概念。

「當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利益來行動時,結果對群體來說卻會是災難性的。」

這是「囚徒困境」所要傳達的概念;它是賽局理論中最廣為人知、最棘手的賽局,也是多數人對於賽局理論僅有的認識。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一、囚徒困境只是諸多賽局結構中的一種形式。
二、囚徒困境是一種靜態賽局,此外還有受到時間因素影響的動態賽局。
三、囚徒困境是可以突破的,只要能理解和改變賽局的運作機制。

囚徒困境不只是書中的理論,也發生在真實生活中。比方說疫情期間,民眾瘋搶口罩、衛生紙等物資的行為就是一種囚徒困境下的選擇。理解了囚徒困境,自然也能看懂政府採取一連串應對措施背後的緣由,以及對於扭轉局面所帶來的成效。

這僅僅是賽局理論中的一個知識點,更別說其他有價值的觀點與洞見了。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學到三件事:

一、掌握賽局理論的基礎,理解賽局如何運作與判讀?
二、遇到旗鼓相當的賽局高手,如何運用「隨機性」打破僵局?
三、藉由多位諾貝爾得主的案例,理解「資訊操縱」如何影響賽局結果?

學習賽局理論會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在進行策略思考時能更好的看清局勢、洞察與理解對手接下來可能採取的行動,進而做出合理的判斷及回應。

很高興看到修訂版的問世,期許它能幫助更多人,用更少的心力、發揮更大的優勢。
展開
人類文明:生物機制如何塑造世界史
讀者評分
4.5
|
2024/06/26
人類的生物學,是如何影響與塑造了我們的歷史?

作者達奈爾是位天文生物學的科學家,在書中透過遺傳學、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獨特觀點,說明了如何影響人類的文化、社會和文明發展;也探討了這些生物學特質如何在這個世界塑造了人際關係、經濟與戰爭,以及如何繼續挑戰和定義人類的進步。

聽起來很枯燥乏味,對吧?

不過,如果你曾經看過哈拉瑞的人類三部曲,包括《人類大歷史》、《人類大未來》和《21世紀的21堂課》這三本書,我想你應該會對這本《人類文明》感興趣的。

事實上,達奈爾也撰寫了自己的人類三部曲。

只不過是從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觀點切入,包括《最後一個知識人》和《起源:地球如何塑造人類的歷史》並以這本《人類文明》作為完結。

...

達奈爾認為,要懂歷史和文明,不能不懂生物學。

人腦是演化的奇蹟,人體也堪稱工程設計的驚喜。人類的生理機能經過長年的演化微調,能夠做到很多事。人類也能向彼此、向父母和同儕學習,所以新的世代不需要一切重新開始。

但無論在身體或心理上,人類也還是處處缺陷。

我們可能會被食物噎死,這與喉嚨的演化有關;為了更能控制發聲,卻也大大提升了食物卡在氣管的機率。我們演化成直立行走的樣子,卻也給膝蓋造成巨大壓力;腕關節和踝關節有一些退化後無意義的骨骼,讓我們的活動受限,還容易手腳紐傷。人腦並非完全理性,經常會出現各種認知問題與錯誤,還容易產生各種成癮現象,引發強迫行為,甚至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像這些顯而易見的缺陷,很多是出於演化上的妥協。

更重要的是,演化機制遇上全新的難關與生存問題時,也只能從目前演化出的現狀來想辦法,永遠沒有機會重頭來過設計更好的機制。人體有許多明顯的限制與要求,限縮了能永久定居的環境選項,也限制了人類勞動的成就,卻也因此讓人學會的駕馭牛、馬、駱駝等馱獸,以及發展各種相關技術。

人類對於睡眠的需求,則決定了社會的活動週期;身體特徵塑造了文化,心理特質則造就了社會風潮的起落。

人類的生物學特質,影響並塑造著歷史的發展,與文明息息相關。

...

在閱讀這本書時,就像其他科普類的書籍一樣,都是巨量研究下去蕪存菁的成果,所以去脈絡化的重點摘要都不足以清楚詮釋書中的內容。就好像我們在觀看歷史年表時,也無法完整得知發生過哪些事件?其中的脈絡又是如何?所以容易產生曲解或誤解。

所以我會建議自己讀過這本書,而不僅僅是看別人的心得或透過機器幫你摘要重點,那樣只能幫你過濾或辨識這本書值不值得讀,但不能讓書中的內容轉化為你的知識或底蘊。

書中讓我感到最有收穫的,就是第一章「文明背後的載體」的內容所提到的諸多觀點;後面的章節可以說都是就個別觀點展開細部的說明。如果你沒時間閱讀完整本書,我想至少可以先看過第一章的內容,就很有收穫,也能對這本書的全貌有個清晰的輪廓。

其中有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

一、人類的互惠利他主義,使得非親屬個體會互相幫助,能對彼此有利。

這種行為在人類以外的動物中並不常見。人類互動表現出的慷慨和合作,很多都是出於互惠利他,願意對陌生人展現善意;這也呼應了日前看過的《慷慨的感染力》一書中提到的內容。然而,人類社會的各種合作與衝突,也由此而來。

二、人類的心智弱點和生理瑕疵,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包括過度信仰、刻板印象、自我滯留等認知偏誤,可能影響了人類文明中的決策和行動。而生理瑕疵和DNA編碼錯誤,也影響了歷史的發展走向,比方說壞血病造就了十九世紀英國皇家海軍的強盛,也影響了西西里島黑手黨的崛起;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基因突變也對西班牙王室衰微、俄國沙皇垮臺等發展帶來了影響。

三、操弄精神意識的四種物質,都曾經攪動了歷史走向。

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鴉片,這四種藥物會有效讓大腦的報償系統出現短路,引誘中腦邊緣路徑釋放多巴胺,於是讓人感受到愉悅、甚至是狂喜,強度遠遠超出自然界能給人的快樂。

它們會在中腦邊緣路徑產生錯誤的訊號,讓人誤以為這種行為大大有益於生存繁衍,於是推動學習機制,重新設計大腦的連線,來反覆追求這些行為。由於多巴胺系統會重新校正,經過幾次感受重大報償後,多巴胺的釋放還是會回到基本水準,這就是對藥物的習慣化。也因為這樣,癮君子需要更多的劑量才能感受到原本的興奮程度。

這四種藥物影響了人類的精神意識,也在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方說,酒精,在科學上稱為乙醇,自古以來就與人類文化和社會活動緊密連結。它在歷史上的影響是多面的,既有正面也有負面。以下是一些酒精對歷史的重大影響:

社會與文化:酒精在宗教儀式、社交聚會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促進了人際關係和社會互動,但同時也可能導致不良行為和健康問題。

經濟與貿易:酒精飲料的生產和貿易在許多文明中是重要的經濟活動。例如,葡萄酒和啤酒的生產對於某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醫療與衛生:酒精在醫療上有消毒和麻醉的作用,但過度飲酒則對健康有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三百萬人死於酒害,包括酒駕事故、肝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法律與政策:酒精的消費和管制在許多國家都有相關法律。例如,美國的禁酒令對當時的社會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釀酒業的衰退和黑市的興起。

軍事與征服:酒精在軍事征服中也發揮了作用。例如,歐洲殖民者將烈酒帶到美洲,對當地人口和文化造成了巨大影響。

總結來說,酒精在人類歷史上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經濟和社會變遷的推動力。它的影響複雜且深遠,既有正面的社會和文化貢獻,也有導致健康問題和社會問題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至今仍在持續,並且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中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

收到這本書的當下,我以為與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有關聯,是對其內容做出的衍伸著作。閱讀一段時間,我發現並不是這樣的。

在《人類大歷史》中描述了人類從野獸到扮演上帝的旅程,揭示了塑造人類及其周圍世界的關鍵進程;而這本書則是從生物學視角分析了生物機制如何影響塑造了人類文明和世界史的方式。

雖然都是在談人類歷史,但視角不同、同樣重要。

又不少人告訴我,很怕閱讀這類書,因為讀不完、也記不住。我的觀點是,不需要讀完、也無須記住,比起記住內容說了什麼,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脈絡與因果關係就好,這些才是打開我們眼界和思維模式的關鍵。

相較於作者花費幾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時間與精力,投入研究和整理成系統化的知識內容;我們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消化與理解都不為過了,更何況是花幾小時看過就要融會貫通?這本是不合理的期待。

所以說,有看就是好事,能看多少算多少。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時間可以閱讀和學習,端視乎你願意分配多少比例的時間在這上面?也不必擔心看過就要記住,這不是在考試。如果是你需要的知識,總是會以各種形式一再出現在你眼前的。
展開
富足:吳軍博士教你用6大底層邏輯,認清世界的運作法則,成就理想人生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理解世界運作法則的六大底層邏輯:

一|理解規律,用數據思維來判讀這個世界
二|正確決策,評估成本效益、排除不利選項
三|提升認知,目標導向的學習與累積經驗
四|用對方法,明白該先動手還是先動腦
五|重塑行為,目標管理讓一切努力都有意義
六|準確判斷,用系統思維來解決複雜難題

六大底層邏輯,其實包含了數據思維、賽局思維、系統思維,以及逆向思考、刻意學習和目標管理。當我們能更好的理解世界,用對力氣、聰明努力,就能更好的提升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吳軍認為,實現富足人生只要做好三件事:

一|認清自己
二|提升自我
三|從學習知識提升到獲得智慧
展開
用最小力氣,做出最大成果:減量增質,啟動高效工作思維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晚上逛書店偶然翻到的一本書。

書名很能引起我的共鳴。一直在想,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知識和技能,不就為了做到這件事嗎?

不是為了做到更多;而是用更小的力氣,做出更大的成果。

但不僅僅是方法或技巧的問題,而是方向上的選擇。從這個層面來看,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一種詮釋。

停止無效努力、奪回時間主導權,用更少心力來創造最大成就;我們就有更多的心力投入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比方說生活、學習或看看這個世界。

聽起來很美好吧?也許我們的腦中會浮現「不可能、這很難」的念頭。

但這往往就是阻礙我們前進,老是做白工和瞎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思維上設限自己、在錯誤的方向上全力奔跑著,自然抵達不了目的地。

這就是一本這樣的書。

作者強調透過改變思維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像是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資料整理的重點不是幫助對方理解而是判斷等。

如果你希望從書中獲得什麼厲害的技巧,可能會大失所望。

...

作者是羽田康祐,兩年前商周有出版過他的《商業書10倍高效閱讀法》還不錯,內容談的是如何選書、讀書和用書最有效率,可以說是這本書的延伸。

我查了一下日文書的出版時間也的確如此。

如何選書?如何讀出書中的觀點?如何化為己用變成可應用的能力?是作者羽田康祐在《商業書10倍高效閱讀法》中提出的三個核心價值:

一、讀觀點:觀點影響思考的起點,也決定了你能看到的世界。所以閱讀要讀出書中的觀點,將發現的觀點抽象化、重新整理成自己的觀點庫。

二、找準則:準則決定了如何思考、如何切入一個問題。我自己的理解是,準則包含了目的、關聯與效益三個元素,可以幫助我知道解決什麼問題、帶來哪些效益?

三、要產出:產出可以反饋更好的閱讀、可以提高個人影響力,也是實現知識變現的素材,是學以致用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書中提到產出的四步驟,紀錄、落實、改變與共享,我覺得挺值得深思的,也是多數人在閱讀時較少實踐的部分。

這些觀點都可以在《用最小力氣做出最大成果》中看見。

...

回到這本書該怎麼讀呢?

書中從「時間管理、工作流程、溝通、資料製作、會議、學習、思考和創意」等八個面向,提供了五十七個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有點像是技巧大全那樣的書,所以從你感興趣的開始讀起就好。

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先看看書綱中的五十七個技巧。

如果覺得看起來都很理所當然、都是自己平常在做的,那表示這本書對你幫助不大;反之,我想這本書值得你好好看看。

從你覺得最衝擊、顛覆你認知的開始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羽田康祐所傳達的核心價值「減少無謂工作,讓產出成果最大化」和我時常在強調的「用對力氣、聰明努力」其實是相同的概念。

書中也提及一些實用觀點,我擷取自己認為蠻重要的幾點:

一、主動設定截止時間,讓自己動起來。
二、在收集資訊前,先明確目的和假設條件。
三、從廣泛蒐集資料,轉變為聚焦最必要的資訊。
四、提出一個可能性,就能輕鬆地引導討論的進行。
五、不要急於尋找答案,而是先尋找真正的問題。

其餘的就留待各位自行去探索了。
展開
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第一本!將「思考維度」融入於「溝通法則」的工具書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懂得說話的人就是吃香!」

我們總以為頭腦好的人才思敏捷,不需要想太多就能把話說得漂亮、說到別人心坎裡。

「肯定是他們掌握了說話的技巧吧!」

真是這樣嗎?那麼坊間這麼多講授說話技巧的書,多看幾本應該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吧?

事實上,並非如此。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我想,問題在於不少人對於溝通表達的誤解。

「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這句話不假,但並非「說什麼」一點都不重要,或是「怎麼說」的技巧可以凌駕於一切。

兩者之間更像是「一」和「零」的關係。

說什麼,是擺在前面的「一」;而怎麼說,則是放在後面的「零」。有了這個零,能讓說出的話發揮十倍以上的成效;但少了這個一,就什麼也不是。

知道該說什麼,更要懂得怎麼說。

我想,這才是那句老生常談背後真正的意涵。

...

#不只說對的話
#也要把話說對

事實上,說出對的話並不難,如何把話說對、說到讓人感到舒服可就不簡單了。

「你可不可以先思考過再開口說話?」
「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你是認真的嗎?真的想過才這麼說嗎?」
「你真的有用腦袋思考過嗎?」

聽到這樣的回饋,任誰都會感到沮喪的。

回想一下,當時你說了什麼,那時候的你真的沒想過嗎?我想應該不是,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別看我現在一副辯才無礙,甚至在課堂上講授溝通表達與簡報邏輯的內容;其實,我也曾經是個很不會說話的人。

別誤會了,我不是不知道如何表達。相反的,我很會講道理,合乎邏輯、簡明扼要,但也常常把話講死,讓人覺得不舒服卻又無法反駁。

我以為我做對了,但別人覺得我老是作對。

我認為自己有在思考,也是認真的說出想法。直到我將思考的過程說給別人聽,也遭受了不少的責難與回饋之後,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的好好思考。

更具體的說,就是思考的品質不夠。

我只顧到要說出自己想法、說對的話;卻忘了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如何更好理解與接受、把話說對。

意識到並把這件事做好,讓我嚐過不少苦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也因此學會了如何更有效的溝通、精準的表達出得體的內容。

「說對的話,把話說對。」

在書中,我看到了自己花費苦心才學會的道理。

...

#結果在開口前就已經決定了
#經營顧問二十二年來的智慧總結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這是出自宋朝文學家黃庭堅的一段話,我認為在這本書中很好地體現出這一點。

作者安達裕哉,是一位資深的商業顧問。

曾在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旗下的德勤管顧任職,從事經營諮詢工作達十二年;而後獨立創業,現以一家行銷公司經營者的身份,執行顧問諮詢、網路媒體營運支援及文章寫作等工作。

他從三千多家企業老闆,以及顧問及主管那裡得來的知識,整理為任何時代、任何行業的所有人都能適用的形式,並總結出一件事:

「結果,是在開口之前就已經決定的。」

許多人以為有效溝通的關鍵在於說話技巧,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質量。不論是做簡報、談生意,還是向主管報告,甚至就連求婚也一樣。

而且這一點將會愈來愈重要。

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因為人工智慧的躍進和ChatGPT的出現,許多人突然發現自己想的怎麼還比不上機器幾秒鐘就給出的答案。

是機器比我們更會思考嗎?可能是,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許多時候我們的思考,談不上真正的思考,只能說是隨意想想,不假思索地說出想法而已。

只不過ChatGPT讓我們清楚的感受到這一點。

這個時代,以量取勝的經驗法則已經被打破,每個人都必須以質取勝才行。一個人說出的話是否得體、到位,取決於思考的品質;這不僅考驗著思考的能力,也關乎開口前是否有先停下來的勇氣。

而這本書,集結了安達裕哉二十二年來的工作經驗與經營智慧,並歸納為七個黃金法則、五個思考方法。

...

#七個黃金法則告訴你
#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想什麼

「提高溝通成效,在表達之前要深入思考。」

這是書中要傳達的一個核心觀點。但是該如何深入思考?具體來說又該怎麼做呢?

安達裕哉說:我們可以向聰明人學習。

書中就總結了七個黃金法則,告訴你如何在溝通時建立智慧與信任、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觀點。

1️⃣ 總之不要立刻反應
2️⃣ 你聰明與否,取決於他人的認知
3️⃣ 人會信任確實有在替自己著想的人
4️⃣ 別和人爭鬥,要和問題搏鬥
5️⃣ 溝通無效是因為思慮不周
6️⃣ 知識用於人才會成為智慧
7️⃣ 要成為滿足認可需求的一方

頭腦好的人開口前都在想什麼?七個黃金法則告訴你,而這些原則背後所代表的含義其實是:

⭕️ 別讓大腦被杏仁核控制了
⭕️ 站在他人立場思考
⭕️ 讓人覺得信任比聰明更重要
⭕️ 聰明人不會將駁倒對方視為勝利
⭕️ 技巧不是唯一
⭕️ 說出的話有益對方才能發揮作用
⭕️ 滿足對方認可、贏得信賴

...

#如何提高思考的含金量
#五個思考方法告訴你

同時為了深化思考,書中也提供了五種思考方法,包括客觀、整體、傾聽、提問和言語化等技巧,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升思考的質量。

1️⃣ 客觀的思考法
2️⃣ 整理的思考法
3️⃣ 傾聽的思考法
4️⃣ 詢問的思考法
5️⃣ 言語化的思考法

如果說七個黃金法則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哲學;那麼五種思考方法就是能幫助我們以此為基礎進行深入思考的重要工具。

那麼這些思考方法有哪些重點呢?

⭕️ 別以偏概全、具備詞彙敏感度、好好瞭解前因後果
⭕️ 先說結論、區分事實與意見
⭕️ 不肯定也不否定、不評斷、不輕易給意見、適時沉默、發揮好奇心
⭕️ 五種提問、先做假設再提問
⭕️ 重新定義輸出的言語形式

...

#不是頭腦好才這麼做
#而是這麼做顯得頭腦好

不論是七個黃金法則、五種思考方法,都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與應用的;相當於為了開出智慧之花而存在的根與幹。

透過實踐,不管是誰都能成為頭腦好的人。

然而,比起成為頭腦好的人,持續做個頭腦好的人可是難得多了。

「覺得自己已經明白的時候,才是最危險的。」

安達裕哉提醒,在感覺自己變聰明時,應該再次回歸黃金法則,問問自己:真的有好好思考過嗎?

向聰明人學習如何思考,說對的話、把話說對。
展開
別再跳脫舒適圈:以更少的壓力和更持久的心流狀態,創造真正熱愛的人生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你可能聽過跳脫舒適圈的說法。

但是,跳脫了舒適圈又要往哪去呢?萬一自己根本沒有舒適圈,又該怎麼辦?

明明在舒適圈待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跳脫呢?為什麼不是擴大自己的舒適圈,不管到哪裡都能游刃有餘呢?

「光是找到舒適圈就不容易了。」
「別說擴大了,要想守住舒適圈都很難。」
「不主動跳脫舒適圈,遲早會被取代。」

這些說法,都隱含著二元思維:不是留在舒適圈內,就是離開舒適圈。

其實,我們都誤解舒適圈的意思了。

個人的舒適圈並不是一個危險區域,而是提供成長、喜悅和可能性的真正來源,根本沒必要逃離,而是應該要擴大。

生活中包含三個圈:自滿圈、生存圈和舒適圈。

每個人都應該持續探索與擴大舒適圈,別在自滿圈和生存圈停留太久。

...

這三個圈各自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1️⃣ 自滿圈(Stagnation Zone)

一個人停止成長和學習的地方。

在這裡我們可能不再去追求新的挑戰或機會,甚至會感到無聊或不滿。千萬別長時間停留在這個圈內,而是應該尋求新的經歷或體驗來激發自己的潛力。

2️⃣ 生存圈(Survival Zone)

面臨壓力或威脅時,我們會進入生存圈。

在這裡可能會採取防禦性行為,並專注於滿足基本需求和安全;長期處於這個圈內會導致壓力和焦慮。

3️⃣ 舒適圈(Comfort Zone)

一個人感到最安全和最放鬆的地方。

在這裡我們通常不會感到壓力或焦慮,但舒適圈也可以是一個積極的地方。如果正確利用,就可以促進創造力和個人成長。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了解這三個圈,辨識出自己目前正處於哪一個圈內,並學會如何在它們之間靈活轉換,就是實現更少壓力和更多流動性生活的關鍵。

現在,你還覺得跳出舒適圈是好的選擇嗎?

很可能就此進入生存圈或自滿圈,不是持續感到壓力和焦慮,就是停滯成長,長時間下來都不是件好事。

而留在舒適圈,也不代表什麼也不做。

我們可以善用舒適圈內的優勢,持續探索與擴大這個圈,創造一個充滿舒適和創造力的生活。

如何做到?這就是這本書中要探討的內容。

...

以我自己為例,有多重的角色扮演。

但如果作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我思考自己的舒適圈、生存圈和自滿圈各自代表著什麼呢?

我想,應該代表著不同的創作和心理狀態:

首先,舒適圈應該是我感到自在並且能夠自由表達創意的狀態。我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格式、主題或媒介來創作內容,像是職場、簡報、圖解或問題解決等主題的內容應該算是我的舒適圈。

這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我知道產出什麼樣的內容可以獲得什麼樣的成果;可以在其中穩定產出,但也需要注意不要陷入自滿。

其次,何時會覺得自己進入生存圈呢?

我想應該是當我面臨壓力的時候,像是備課、提案、截稿壓力,或是面向受眾的期待或市場變化時,可能會進入生存圈。

我可能會感到有些焦慮,會專注於滿足基本的創作需求與準備,這樣會讓我比較安心。通常這也是我面對挑戰與困境的時刻,更能促使我去尋找新的策略和方法來適應變化,從而推動成長。

換言之,生存圈能激發我的創造力。

因此,創造機會讓自己進入這個圈內是必要的。

最後,是我的自滿圈。

什麼時候,會讓我覺得自己已經停止尋求新的挑戰或學習新技能?何時我會感到無聊或不滿、覺得產出不再帶來滿足感與成就感?

應該是重複性的主題或內容吧!還有只為了滿足「求知慾」類型的演講或課程需求。這會導致我過度掏空、創意枯竭,甚至是流失市場。

千篇一律的講授相同內容或許安全,但很無聊。

我應該避免停留在這個圈內的。這也是我為何近年來不太接學校或公家機關的邀約,而更偏好企業複雜、動態的問題導向需求。

所以我只需要舒適圈和一些些生存圈?

倒也不是。這三個圈的界定,會隨著我們的認知與成長而改變。

作者也提醒,理解這三個圈並學會在它們之間靈活轉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於維持創作的質量和效率,也能促進個人成長和創新。

因此,我該適時的讓自己進入生存圈尋求突破,在意識到進入自滿圈時提醒自己不要久留;同時思考舒適圈內還能探索哪些、又該如何擴大?

比方說,以下是我想到的一些點:


一、產出多元化的內容。包括線上課程、影片、Podcast 、新型社交媒體的發文,幫助自己觸及到更廣泛的受眾。

二、學習新技能。包括新的內容創作工具、人工智慧應用或平台,以確保自己的技能更新與提高效率。

三、參與社群。我可以加入一些內容創作者的社群或論壇,與業界交流心得、獲取靈感,並建立關係。

四、合作與跨界。尋求與其他創作者或品牌合作、進行跨界項目的機會;這能為自己帶來新的觀點和創意。

五、接受挑戰。比方說日更文章或周更影片,這樣的練習也許能激發我的創造力。

六、更積極尋求受眾的反饋與評估。藉此定期評估自己的內容策略,確保有在持續進步。

七、個人品牌的建設。發展個人品牌是自雇者不可避免的挑戰,必須確保自己的獨特賣點,和市場痛點、爽點的關聯性,並且圍繞它創建內容。

這些是我想到的方式,有助於自己在舒適圈內進行探索與逐步擴大舒適圈,同時也能促進個人成長和創造力的提升。

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歡迎交流!

...

當然,以上的思考僅僅是做為內容創作者的觀點。

如果進一步站在企業講師、商業顧問、職涯教練,甚至是家長的角度都去想過一遍,再找出綜合策略,那還真的挺有趣的!

我也很推薦你好好想想自己的舒適圈、生存圈和自滿圈在哪些時刻?哪種條件?而你又會選擇什麼樣的策略或行動去應對當下的情況?

當我們處在自己的舒適圈時,將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更輕鬆的實現個人潛力的最大化,達成各種形式上的成功。

少一些壓力、多一些機會沈浸在心流。
展開
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6
大衛.布魯克斯的三本著作

《成為更好的你》(The Road to Character)
《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n)
《深刻認識一個人》(How to Know a Person)

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一本書探討了內在品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克服自我中心和表面的成功來培養深層次的品格。第二本書則談到了人生的第二座山,代表一個人在實現個人目標之後,尋求更有意義的承諾和為他人服務的階段。

這些讓我們反思,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有同理心的人,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聯繫。

第三本書進一步深化了這些概念,專注於如何真正看見和理解他人,並建立更深刻的人際連接。

...

大衛在書中分享了個人經歷。

他說自己在一個典型的頭腦型和情感壓抑的猶太家庭中長大,這使得他大部分時間都相當疏遠,不是那種人們會向其吐露心聲的人。

因為研究和撰寫這本書,他開始以過去未曾有過的方式與他人進行交流,也從別人口中發現自己的改變。藉此他也意識到,良好的關係不會自己產生,而是需要去學習和實踐一些特定的技能,以便和他人建立更深層、良好的聯繫。

特別是在這個網路社群時代,許多人花費了大量時間在螢幕後面,卻對面對面互動感到愈來愈不自在、覺得太冒險。

大衛試圖對抗這樣的趨勢。

他鼓勵我們應該伸出援手,找到彼此的共同點與團結起來的方法。書中也確實提供了實用的建議,是為了那些尋求聯繫和渴望被理解的讀者而寫的。

我很喜歡書中的學習當個「照亮者」的說法。

那些能深刻看見他人,讓他人感到被理解、被聽見的人;他們具有幫助他人敞開心扉,促進深層和治愈性聯繫的能力,大衛稱之為照亮者。

成為照亮者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哪些好處呢?

一、建立深刻的關係。

由於對他人保有好奇心,並懂得如何在適當的時刻提出最好的問題,因此能與他人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

二、增加自身的能量。

關懷和關心不僅能照亮他人,也能讓自己感到偉大、深刻,以及受到尊重、發光發熱。這種正面的互動能夠增加自身的能量和幸福感。

三、影響他人的成長。

照亮者的存在能夠啟發他人成為更好的人。

與照亮者交談,你會感到自己是最有魅力的人,因為照亮者全神貫注地聽你說話,讓你呈現最真誠、最敏銳的一面。

四、建立良好的形象。

照亮者的行為和態度令人印象深刻,讓他人願意與之交往。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形象,並在職場、社交場合中受到重視。

...

大衛認為,成為照亮者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技能,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如果我們願意,可以透過實踐以下原則來建立更深刻的人際關係,並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成長和變化:

一、深度觀察:學會如何深入觀察他人,注意他們的言行和情感。

二、有效溝通:和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聆聽他們的故事,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三、價值認同:讓他人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被認可、聲音被聽到,以及存在是被理解的。

四、創造連結:看見他人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能夠在他人身上看到偉大之處,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看到不凡的價值。

「對他人抱持好奇心與開放態度。」

大衛建議,用這樣的心態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真正了解他人,透過深刻的人際連接來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讓自己成為一位照亮者。

期許自己不只是造局者,也能成為照亮者。
展開
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6
人為什麼會不滿足?

原因可能有很多,涉及心理、生理和社會層面;不過常聽到的說法,就是欲望太多、過度比較或期望過高,所以我們會感到不滿足。

因此要覺察自己的行為和欲望,學會處理不滿足的情緒。

聽起來好像都是自己的問題,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單單是這樣。

隨著腦科學和行為科學的興起,人們對於引發不滿足的原因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明白會感到不滿足是個很自然的感覺,不全然是有害的。適度的不滿足,可以驅使我們去改善現狀、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過度的不滿足就可能導致負面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與人際關係。

這本書就是在探討這件事。

結合了腦科學和心理學提出了一些看法與觀點。作者認為,人之所以會感到不滿足,主要是受到生物演化、社會刺激、消費文化與比較心理的影響。

一、生物演化:我們的大腦進化會優先尋找和反應於匱乏的環境提示;這種演化使我們對潛在的資源缺乏保持警覺,從而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更多。

二、社會刺激:在數位時代,我們接收到更多的資訊和選擇,這導致慾望和期望不斷上升,感到不滿足。

三、消費文化:消費主義的盛行,鼓勵我們購買更多的商品和服務來尋求滿足感,但這樣的滿足感往往是短暫的,使得我們陷入一個不斷消費的循環。

四、比較心理:經常將自己與他人比較,往往會導致不滿足感,因為總有人擁有更多或更好的東西。

總結來說,不滿足的感受源自大腦的匱乏機制、心理的認知狀態。

作者想要傳達的核心觀點就是:透過意識到這些因素,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改變我們的心態和行為模式,就能打破匱乏循環,達到真正的內在滿足和長期幸福感。

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重新評估「足夠」的定義。

讓自己更專注在長期的目標和成長,而不是短期的滿足;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加豐盛富足的心態和生活方式。

這讓我想到長期主義、別急著吃棉花糖,以及無限賽局中的觀點。

當我們將視野放在更長遠的目標上,對於近期或眼下的事物自然也會產生不一樣的觀感與認知。嗯,這是題外話。

讓我拉回到這本書的觀點。

在理解大腦和心理產生不滿足感的成因之後,該如何破解或改善呢?

...

我覺得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是採用商管書的寫法,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可以獲得什麼樣的效益;而是透過不同場景和情境來告訴你,是什麼讓你產生不滿足的感受?如果你不想困於這樣的感受,可以如何去面對?

因此,雖然書有點厚、字有些多,但讀起來並不費力。

書中從對於確定性、影響力、食物、物品、資訊和幸福的追求,來探討不滿足的成因與應對之道。

總結來說,如何打破匱乏循環,進入豐盛循環呢?我歸納了六個建議。

建議一|#遠離環境中的匱乏暗示

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有許多潛在的匱乏提示,包括經濟壓力、時間壓力、社交比較、資訊超載、消費文化與廣告等等,都會引發大腦的匱乏機制,驅使我們去追求更多。如果能意識到這些匱乏提示,並採取積極行動來對抗,就能在渴望開始之前就先阻止它。

比方說,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來減少刺激性的環境因素。

建議二|#做出生活中的重大改變

遠離那些促使自己陷入匱乏循環的人或環境,改變生活圈或朋友圈,擁抱短期不適、找到長期好處。

建議三|#抗拒分數帶來的吸引力

想想我們為什麼會沉迷於遊戲中?就是因為遊戲充分運用了大腦的匱乏機制,引發我們產生不滿足、想要持續追逐下去的情緒。在真實世界中,也充斥著量化和遊戲化的場景,驅使著我們追求分數帶來的吸引力。

我們要學會抵抗那些指標的誘惑,重新審視自己的動機、並根據自己的條件建立無法預測的獎賞,而不是別人設計好的報酬。

建議四|#是購買裝備而不是物品

換一種眼光重新審視購買行為。

我們不是在購買一件物品,而是在投資一個能夠提升生活質量或幫助我們達成目標的工具。轉換視角能幫助我們避免不必要的消費,也能更專注在那些真正能夠帶來正面改變和長期滿足感的事物。

比方說,我會買一本書,不是因為它是暢銷書,而是因為它提供了我想要學習的知識或技能,也有助於個人發展或職業成長。

建議五|#探索未知並擁抱不確定

害怕不確定性,往往會讓人想獲得更多。

作者建議試著去一家新的餐廳,但不事先上網搜尋;走向世界,了解未知。這會有助於打破日常生活的匱乏循環,並帶來新鮮感。

建議六|#改變精緻加工飲食習慣

書中建議效法玻利維亞叢林的齊曼內人,以未加工的穀物或馬鈴薯為主食,配上一點肉與蔬菜,既可以帶來飽足感,也有助於心血管健康。我們未必要像書中所建議的照做,但可以從自身的飲食習慣開始做出改變,少些加工品、多些原型食物和均衡飲食。

這些建議不是標準答案,而是為了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與評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從而達到一種更加豐盛和滿足的生活狀態。

...

書中也提醒,隨著數位浪潮的影響,大腦更容易陷入匱乏,渴望更多食物、物品、資訊和影響力。加上媒體、商人與政客擅用這些匱乏機制在訊息傳播、商品銷售與話題倡議,更加劇了我們的不滿足感。

如果沒有主動意識到這些並做出改變,是很難抗衡與擺脫匱乏機制的。

如何從追求短期舒適的匱乏循環,轉變為重視長期成長的豐盛循環,重新定義對富足的認知,是值得我們省思與面對的挑戰。
展開
超級專案管理:牛津大學教授揭示計畫成敗的法則,教你順利完成任何專案
讀者評分
4.5
|
2024/06/26
專案管理,是職場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

在我看來和簡報一樣,都需要運用到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屬於一種綜合格鬥技。一般來說,專案管理能力強的人,時間管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相對的,時間管理都做不好的人,別說自己有專案管理的能力。

每個人都做過專案管理,只是自己不知道。

比方說,學生時期如何準備大考、完成一份小組期末報告,其實就是一個小型專案;進入職場後,可能有更多的任務直接冠上「專案」一詞,於是我們更明確的意識到自己在參與一個專案,甚至是扮演專案經理的角色。

但是,什麼是專案管理?什麼又是專案管理的本質?

讓一個任務如期、如質、如預算的達成,就是專案管理。我想不少人學過的專案管理,大致上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隨著角色、職務和參與的專案規模,慢慢會發現到這件事有多難?難在一開始的交期、品質和預算該怎麼定目標、難在怎麼執行可以做到讓「如」這個字發生?

特別是規模愈大、人數愈多、複雜性愈高的專案,都會讓「不確定性」成為更大的挑戰,即便是我們事前做了再完整的計劃。更別說那些無前例可依循的超大型專案了,比方說:太空探索。

但就因此不做計劃了嗎?當然不是。

更應該要做好計畫,將不確定性降至最低程度;而對那些不確定性也需要做好應變計畫,以便有餘裕應對各種可能性的發生。除非碰上黑天鵝,那就真的沒轍了;否則應該都能對灰犀牛有所防備和應對。

所以說,專案管理的本質是什麼?我認為不在於計畫,而在於應變。

計畫,是為了更好的應變。

...

聽起來只要做好了計畫和應變,把專案管理做好也不難嘛。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我想揭露這本書中的一個數字:根據數萬大型專案的研究結果顯示,成功控制成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並且達到預期獲利的比例非常低,僅有0.5%。

對,大約兩百個專案中只有一個會如期、如質、如預算的完成。

這並不表示其中一百九十九個專案都失敗了。多數還是完成了,只不過並沒有如期、如質、如預算的達成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有很多原因。

而這本《超級專案管理》就是在探討這件事。

作者 Bent Flyvbjerg 是一位來自丹麥的經濟地理學家、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的榮譽退休講座教授,更是世界級的大型專案專家。他曾為世界各地耗資十億美元以上的上百個大型專案提供諮詢服務。他的研究涵蓋全球數萬個大型專案,更因卓越的貢獻被丹麥女王封爵。

另一位作者 Dan Gardner 是一位記者,也是紐時報暢銷書作者,將 Bent Flyvbjerg 的研究成果與見解整理成這本書,並透過更容易被廣泛讀者理解和應用的方式呈現。

在 Bent Flyvbjerg 的研究成果中發現,大型專案成功控制成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並且達到預期獲利的比例非常低,僅有0.5%。

事實上,大型專案很容易因為各種變數而超出預算和時間。

例如,雪梨國家歌劇院的建設最終花費和時間都遠超預期,原定五年完成的專案,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建成,且費用也比原先預估高出了十四倍。

為什麼會這樣?聽起來不太尋常,對吧。

研究結果中指出,導致大型專案失敗或失控的關鍵因素有兩點:#心理上的過度自信和盲目樂觀、#為獲得支持而採用策略性誤導。

人們總是想像一個最佳化場景,低估了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然而實際情況往往不如預期。此外,為了讓大型專案獲得批准,人們有時會低報預算,然後在一段時間後再要求追加預算;這種策略性操作可能導致項目不斷超出預算或進度。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想起了公司或組織中的某些專案或人?

我們有沒有辦法避免這些因素造成專案的延宕或失敗?有的,書中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大型專案成功機率的關鍵建議,包括:

一、了解你的勝算:如果你不知道成功的機率,就不會贏。
二、慢思快行:花時間仔細規劃;一旦計劃確定,就迅速行動執行。
三、從右想到左:以終為始,由最終目標反推達標的每個步驟。
四、找到你的樂高:模組化思維;拆解專案,快速試錯、快速複製成功。
五、打造優秀團隊:找到有經驗、能幹的領導者和團隊。
六、掌握未知的未知:預測影響專案的可能風險,準備應對方案。
七、最大的風險是你自己:你的決策和行動對專案的成功至關重要。

這裡我萃取、濃縮了書中的內容,整理為這七個建議。

對我來說,看過書中的內容、也有許多參與專案的經驗,所以這些字句對我足夠發揮提醒作用;但對於讀者來說,建議還是自己看過書以避免字面上的「去脈絡化」理解,而產生不必要的誤解。

特別是書中提及的一些超大型專案,可能對你我來說是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接觸到的,藉由這些內容也能一窺這些專案的面貌。

...

對於一般工作者來說,即使沒有機會參與大型專案,我想也能運用書中的原則與建議來完成手上的專案。包括:

一、從客戶體驗出發,思考所需要完成的目標與技術支援。
二、以終為始;找到你的為什麼,設定清晰的目標,反推達標的步驟。
三、多花點時間做規劃,然後迅速行動執行。
四、組建優秀團隊;確保團隊成員彼此尊重,能共同努力實現目標。
五、採用已經被證明過的技術和方法。不要依賴於臨時起意和創造力。
六、模組化思維,拆解任務、重複成功經驗。
七、參考外部視角,設定合理期望。
八、風險規避;做最壞的風險打算,最佳的應對準備。

這些原則和建議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更有效的管理和完成專案。

不過對於沒有太多工作經歷或專案經驗的工作者來說,上述建議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做到。我回想當初剛開始餐與專案,有哪些原則或建議可以幫助到自己呢?我想有以下十點:

一、從小處著手,累積經驗值;選擇一個小型的、可控的專案來開始,確保自己部會被壓垮的情況下學習和實踐。
二、確認專案目標與時程並寫下來,這能幫我保持專注並衡量進度。
三、從手上負責的工作任務,開始學習如何制定詳細的計畫。
四、練習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學會設定期限並完成它。
五、學習和團隊成員、利害關係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六、試著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為它們準備解決方案。
七、定期覆盤,反思工作任務的進展,並根據需要調整計劃。
八、尋求同事或導師的協助,吸取他們的經驗與見解。
九、持續學習技能和技巧,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高校工作者。
十、保持積極態度,即使在面對挑戰時也不輕言放棄。

這些基本原則和技巧,對於剛開始進入職場或接觸專案管理的人來說是很實用的。打好基礎,並隨著時間推進逐步累積自己的技能和經驗。

關鍵不在於不犯錯,而是懂得從錯誤中學習、快速修正,並繼續前行。
展開
與逆境同行 [全球暢銷經典]:領導學大師的16堂失敗訓練課,讓你翻轉慣性思維、突破困局
讀者評分
4.5
|
2024/06/26
失敗是成功的必要部分。

你認同這句話嗎?有的人甚至會刻意尋求失敗,來提升自己面對逆境的能力。

幾乎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都曾失敗過。區別在於如何看待失敗、又如何回應失敗?

有的人覺得失敗意謂著自己不夠好,應該換一個目標嘗試;也可能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則會把失敗視為學習和成長的養分,告訴自己:太好了!我又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思維改變心態,心態影響行動,行動帶來結果。

如果關注在行動上的不同,我們將永遠找不到真正的問題,即使是複製了相同的行動。因為背後的心態和思維就已經不一樣了。

這本書就是在思維和心態上下功夫。

改變你看待失敗、回應失敗的方式,取決於你如何重新定義失敗?或許我們可以從成功者的失敗觀中找到一些實用原則。

結合自己的經驗,書中的建議應用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想有幾個具體的作法:

一、為自己保留犯錯空間

在任務規劃與進行的過程中,允許自己犯一定程度的錯誤,比方說設定高、低標。這麼做可以減少對失敗的恐懼和壓力,鼓勵自己嘗試新的挑戰。

二、聚焦在優勢而不是關注劣勢

遇到逆境或困局時,人會不自覺關注自己的劣勢,並擔心這將導致失敗。事實上,這時候更應該聚焦在自身的優勢上,運用它來攻克挑戰,同時也能讓自己在壓力下保持積極性和自信。

舉例來說,許多人在寫作初期,總會擔心自己沒有知名度、不夠影響力,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在這樣的心態和壓力下寫出來的內容往往也會打折扣。其實你可以聚焦在自己的優勢上,比方說問題解決的經驗、專業技能的掌握度,去思考怎麼更好的傳達讓讀者理解。

三、覆盤找出有價值的經驗和教訓

覆盤,其實就是在結果和目標之間的比對,找出造成一致和差異的原因,知道自己做對了什麼、什麼還可以做得更好?

相對於目標來說,執行的成效如何?哪些是差強人意、哪些又是不如預期?如果再來一次,如何確保可以做到符合預期的結果?藉此提升自己的執行能力。

相對於結果來看,目標設定的好不好?太高或太低?有沒有什麼是當初沒有設想到的?藉此提升自己的目標設定能力。

以上三點,能幫助我打破慣性。

不再將逆境或失敗視為不好的、糟糕的,或是沒有價值的;而是懂得如何賦予意義、萃取出有價值的學習。

任何過程都不會是毫無意義的,除非自己這麼想。

作者的其他幾本書也蠻推薦一讀的,像是《精準成長》和《與人同行》、《領導的黃金法則》等書。
展開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從遊戲與變幻透視人生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6
當你專注在一個主題時,就會吸引更多。

日前才說到聚焦在賽局思維上,於是收到不少相關主題的邀約,這本《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就是其一。

話說回來,這倒是我頭一次掛名大塊文化的書。有別於多數從數學和經濟學觀點談賽局的書,這本則是從哲學觀點出發。

不過書中不以賽局稱之,而叫遊戲。

生活中有兩種遊戲。為了贏而玩的遊戲是「有限遊戲」,與之相對的是「無限遊戲」,是為了繼續遊戲而存在。

...

幾年前 Simon Sinek 的《無限賽局》一書的概念就是受到這本書的啟發。

他將無限遊戲的思維應用於個人與團隊,顛覆傳統的競爭思維;並探討如何在沒有明確結束點的遊戲中,例如商業與生活,運用無限遊戲的思維來取得長期的成功和進步。

在賽局理論中,有限遊戲有著明確規則和結束條件,目的是為了勝利。

遊戲中的玩家更關注於找到最佳策略以最大化個體的利益或勝算,也傾向於尋求一種均衡狀態的結果(所有玩家都找到各自的最佳策略)。

但在無限遊戲中沒有固定規則和結束點,目的是為了持續遊戲本身,也因此沒有所謂的勝者或輸家;重要的是如何玩這場遊戲的過程。

...

「力量是弔詭的。我之所以有力量,不是因為我可以迫使他人按照我希望的方式行動,而是因為我可以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

權力只存在於有限遊戲中,而在無限遊戲中要成為有力量的人。

書中的觀點提醒我們,人生中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是共存的,取決於我們如何選擇看待生活與人際關係的方式,是追求勝利、還是享受參與的過程?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頗值得玩味。
展開
1位思考:與其跟別人直線競速,不如學會如何彎道超車!後來居上,成為職場No.1的高成長習慣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收到書稿時,就覺得這是本有意思的書。

一位思考,是即使起步比人晚,也能逆轉成為第一的一種思考模式。白話說,是用對力氣、聰明努力,懂得在思維上抄捷徑。

對,就是我常說的那句話。

思維改變心態,心態影響行動。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在思維上做出改變有些困難,更別說要帶動行動上改變;因此,反其道而行,先從行動上做出改變,享受到結果帶來的好處,自然也改變了思維。

這本書中提到的六個習慣,就是在幫助你在行動上做出簡單、可重現的改變。

一、整體優化習慣:培養全局思考,做出有利整體的選擇和判斷。
二、價值創造習慣:享受持續成長的樂趣,每天成長1%。
三、雙向學習習慣:透過「學習」和「反學習」來提升並與時俱進。
四、因式分解習慣:拆解脈絡、化整為零,提升工作效能與效率。
五、精益求精習慣:對細節持續追求卓越,不斷改進。
六、刻意偷懶習慣:適度偷懶、學會放鬆,反而有更好的結果。

...

其中多數都不難理解,但都屬於簡單且困難的挑戰。

一次、兩次做起來很容易,但持續下去就很困難。就像沒有人會反對「長期主義」和「複利效應」的價值,但真正能實踐的人就不多。

要贏過多數人、甚至成為第一其實不難,關鍵就在於「持續」二字。

...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和「反學習」的習慣。

我們不僅要吸收新知識和技能;也要意識到舊知識或方法可能已不再適用,願意放棄它們來接受新事物,這就是反學習。

比方說,職務角色的轉換,可能需要從獨立工作者轉換為管理者的思維;隨著技術發展,也必須學習新技術來取代舊技術,好比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態度,有人選擇擁抱、也有人選擇抗拒;思維上更是需要從固定思維轉換為成長思維、從短期主義轉變為長期主義。

反學習的難處在於意識到自己需要「汰舊」而願意接納新的事物;否則,再多的學習只是在鞏固自己的偏見與盲點而已。

...

另一個我十分認同的,是刻意偷懶的習慣。

長期以來,偷懶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如何可以更快做好一件事、如何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完成?這些想法都會促使我去找到更好的方式,用最小的心力、發揮最大的優勢與成效。

Bill Gates 曾經提到自己的懶人哲學,他說

「我讓懶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任務。」

他相信改變世界的人都是懶人;許多新發明與發現都是源自「懶惰」心態,因為懶人會尋找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IG 創辦人 Kevin Systrom 也有類似的偷懶建議,他說

「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至少試著做5分鐘。」

這是基於心理學上的柴嘉尼效應,先做了再說,能讓自己更容易切換到行動的狀態。這種適度的「偷懶」能幫助自己進入狀況,提高工作效率。

...

書中的六個習慣,有點類似原子習慣的意味。

強調微小、持續的改變,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盲點,比方說一想到要「持續」可能會讓某些人感到過度焦慮、也可能忽略的健康或家庭等其他方面的平衡;有時候過度關注細節和微小的改變,可能也會陷入隧道效應、而忽略了全局思考的視野。

持續、適度的追求卓越,但也別讓自己陷入過度焦慮和選擇疲勞的困境。
展開
習慣致勝:日本No.1習慣養成大師傳授,職場前5%人才都在做的96件事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能力是基本,勝出關鍵在於持續自我增值。

作者吉井雅之是一位習慣養成顧問,以讓大人更有活力為使命,幫助人們自我實現,在日本各地舉辦習慣養成連續講座,學員超過四千人。至今仍藉各種養成習慣的方法,持續培養出累積成果、成績的各界人士。

書中分享近百個養成有效習慣的行動建議,幫助你成為職場勝利組。一頁一個習慣,搭配插圖呈現,適合不喜歡大道理、只想看懶人包的讀者。

不過,這並不表示這本書不實用。

包括建立自我軸心、向自己究責、察覺自己永遠有新課題等建議,在相關主題的書中較少提及,但都是幫助個人成長、突破職涯困境的重要習慣。

此外,整理幾個蠻受用的核心觀點:

一、成果具象化:具體想像完成後的成果與效益,有助於激發動力和持續性,提高成功率。

二、隨時做筆記:記錄關鍵訊息的習慣,有助於強化記憶和提高工作效率;自身感受是手寫成效更好。

三、極限的可能:面臨挑戰時,成功者會著眼於極限後的可能性,找尋新的學習機會和潛能,而不是擔心困難與阻礙。

四、交往對的人:遠離負面消極的人,與正向思考的人往來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五、傾聽與感恩: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重要關鍵,有助於建立信任關係;感恩則能激發他人積極行動。

小小習慣,大大可能。
展開
擊敗拖延,就從當下的三十分鐘開始:10大技巧,克服拖延習慣,轉變為高效生產者,休閒時光不再有罪惡感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拖延是一種常見行為,通常源於負面情緒。

像是恐懼、焦慮或壓力,可能來自對失敗與成功的恐懼、過度完美主義或不切實際的自我期望。

克服拖延,不等於提升了效率。

只能說是做到了不拖延而已。如果想要提升效率,甚至是增加效能。就必須懂得用對方法把事做對、找到方向做對的事。

克服拖延,只是開始、也是關鍵的一步。

作者 Neil A. Fiore 是心理學家,也是企管顧問;經常受邀參加電台和電視節目,被公認為是健康心理學、優化表現和壓力管理方面的專家。

書中許多克服拖延習慣的技巧和策略,都是從心理學角度提出的建議。包括辨認拖延的根本原因、創造心理安全感、提高生產力的自我對話、藉由工具消除逃避重大工作壓力與焦慮、善用留白時間表、轉換心流狀態等,在相關主題的書中大多有提到。

作者透過系統化的整理,讓這些建議更具操作性。

...

總結來說,關於克服拖延、提升效率的訣竅,可以歸納為四個關鍵字:情緒辨識、心態轉變、工具輔助、目標拆解。

關鍵字一:#情緒辨識

拖延通常源於負面情緒,如恐懼、焦慮或壓力。

辨識這些情緒,有助於我們找出拖延行為的根本原因。書中提供了工具和策略,如情緒日誌,可以幫助我們追蹤和分析自己的情緒模式,並學會如何正面處理這些情緒。

關鍵字二:#心態轉變

改變自我對話和心態對於克服拖延至關重要。

從「我必須」到「我選擇」的心態轉變,可以增加個人的控制感和積極性。從心理學的角度,透過正面的自我對話和重新框定工作的方式來改變心態,有助於減少工作相關的恐懼和壓力,也能提高積極性。

關鍵字三:#工具輔助

有效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時間和任務,從而提高效率和生產力。

善用一些工具,像是留白時間表、3D 思考法和反向行事曆,可以幫助我們規劃和優先排序任務,並保持對工作的專注。

關鍵字四:#目標拆解

化整為零、化繁為簡,將大目標拆解為多個小步驟,是克服拖延和提高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方面可以使任務看起來更容易達成與管理,另一方面也能減少因壓力過大而導致的拖延。具體來說,包括設定符合 SMART 原則的目標,透過慶祝每一個小成就來增強動力和自信。

...

知道了這些,為何仍然習慣拖延?

收到書稿時,我不禁思考一個問題:市面上有許多談論克服拖延、提升效率,以及做好時間管理的書。不少人看過書、甚至上過課,但為什麼仍然無法獲得實質的成效?

根據自身經驗與觀察,我想可以歸納以下原因:

一、缺乏具體、可衡量的目標。
二、知道不等於做到,沒有實踐和行動。
三、方法有其限制與條件,未必適用每個人。
四、未能反思及覆盤,也就無從驗證與改善。

盤點自身條件限制,設定合理目標、展開具體行動,然後進行定期反思,讓自己保有餘裕;周而復始、持之以恆,你就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至於心流,真的不要把它當作追求的目標。

擺脫上述的阻礙,善用四個關鍵字的建議,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感受到自己踏實的進步,是否進入心流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展開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讀者評分
4.5
|
2024/06/26
收到天下文化寄來的這本書,挺有意思的。

原本我以為會談到技術面的內容,不過出乎我意料的是探討許多 AI 在當代社會中的影響,以及對個人和商業的意義。簡言之,我們到底該抱持著什麼要的心態和視角,面對這才剛開始的衝擊,不至於自亂陣腳、甚至可以活得更好。

其實觀看目錄章節的標題,就已經是很好的提醒了。比方說

.會取代你的,是會使用 AI 的人
.不變的東西,更有價值
.成為心態開放的雜學者,深耕專業
.當 AI 成為日常,對人文的需求更強
.邏輯、表達和語文能力是決勝關鍵
.鍛鍊自己「問對問題」的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夠強,才能駕馭 AI
.在科技巨頭肩上,尋找不可取代的機會
.不需要為了面子,重新發明輪子
.資安與 AI 可信度是重中之重

總結來說,書中的內容傳達了四個認知 AI 的關鍵原則:

一、帶來加值而不是取代:我們應該將 AI 看作一種能為既有商業模式或日常工作帶來加值的技術,而不是完全顛覆或取代的工具。

二、確認不變的核心事物:AI 和機器學習將接管那些重複性高且容易標準化的工作。我們反而更應該專注於那些長期有價值、不需要改變的核心事物,像是創造力、情感智慧和批判性思考等。

三、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科技和 AI 的發展應以人性為本,滿足人類不變的需求,並且不應違反人性。我在《AI 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中看到相同的觀點。在討論與使用 AI 時,也不該忽視人文素養。具備人文素養的人能更好地利用科技對人類產生正面影響。

四、保持純粹的匠人精神:即使在 AI 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人類創作的純粹性和匠人精神仍然是我們與機器最不同的地方之一。書中強調,即使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我們也該堅持那些不變的成功原則,像是樂觀、進取、終身學習和持續努力。

這些關鍵原則將幫助我們在 AI 時代保持方向和意義感。

...

所以呢?我該怎麼做才不會被淘汰、不再焦慮?

近期我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 AI 的發展,到底我們該如何保持或放大個人價值與影響力呢?我想書中的觀點也相當值得參考。

一、發展獨特技能: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在 AI 無法輕易模仿的領域中發展專業技能,包括創意思維、人際溝通和領導力等。

二、打造個人品牌:建立和維護一個強大的個人品牌,這可以透過社群媒體、專業網絡(LinkedIn)和分享、演講來實現。

三、創新與適應力:創新和適應能力依然至關重要,不斷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和改進現有流程的方法;而 AI 可以帶來更多加值。

四、深耕人際網絡:即便在 AI 時代,持續擴大和深化人際網絡,並懂得協作仍然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五、批判性思考力: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 AI,並在必要時對其進行質疑和挑戰,而不是照單全收。

...

正確地看待 AI 扮演的角色,同時發展無法被取代的技能來保持或增強個人價值與影響力,我想是這本書所要傳達的核心訊息。

很多時候,擔憂與恐懼是因為了解不多。

因此,更要抱持開放的心態去認識和理解新的技術,去思考哪些地方可以藉由 AI 技術來加值,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去發展那些深層次的人類特質和能力,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展開
大人的高效獨學法:世界記憶大師教你掌握大腦最佳學習路徑,提升學習表現、考證照、學語言、做簡報,無往不利
讀者評分
4.5
|
2024/06/26
談成人學習,也談自學法。

成人學習最大的挑戰,在於工作與家庭責任以外如何善用時間學習?面對生活壓力與疲勞下又該如何保有學習動機?隨著精力與記憶力逐漸衰退,加上缺乏學習策略和環境也可能影響學習成效?

除了上述的顯性因素外,可能還會受到隱性因素的影響。

像是受困於既有經驗與知識而抗拒新知識、不熟習新技術而限制了數位學習資源的獲取及使用,這些都會阻礙成人的學習意願。

另一個隱而未見的課題是:如何篩選正確有效的學習資源?

綜上所述,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好難,還是躺平算了。

或許這本書能幫上你的忙。不一定是技巧方面的,更多的可能是心理上的解決你的困惑與焦慮。

...

書中提供了一系列針對成人學習者的高效學習策略和技巧,基於記憶科學和學習心理學,給出了不少實用的方法來提升理解力和記憶力,幫助讀者在各種學習情境中取得成功。

比方說,書中提及的六個獨學策略包括

一|專注力運動

透過短時間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逐步增加專注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比方說,使用番茄鐘工作法,設定二十五分鐘的專注時間,然後休息五分鐘,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疲勞。

二|記憶的黃金兩小時

運用大腦記憶力最強的時段進行學習,可以更有效記住新資訊。比方說,如果你是晨型人,可以在早上起床後的兩小時學習新技能或語言。

三|三明治記憶法

結合「快速記憶」與「慢速記憶」的一種方法,在學習新資訊前後,夾帶複習舊知識,有助於鞏固記憶並提高學習效率。

快速記憶法,透過「重複朗讀法」和「反射性輸出法」讓大腦更有效記住重要知識;慢速記憶法,掌握「黃金兩小時」搭配「三明治記憶法」讓大腦記憶體最大化。

四|小任務建立學習慣性

透過設定並完成小任務來建立學習的日常習慣,有助於維持學習動力並避免拖延。比方說,每天設定一個小目標,像是閱讀十頁書或寫三百字的文章,幫助自己建立起學習的習慣。

五|超短時閱讀法

在有限時間內集中精力學習,可以避免拖延和疲勞。比方說,利用通勤的時間閱讀一篇文章。這是一種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六|PITA筆記法

在抄寫筆記時同時進行資料的整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PITA筆記法的核心在於同時記錄重點並將資料系統化,避免之後再次花時間整理筆記。特別適合需要處理大量資訊並快速提取重點的學習或工作情境。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預先規劃:事先決定哪些是主要概念、哪些是細節。
.分類記錄:在記錄資訊時分為不同類別,如定義、案例、關鍵字。
.重點標示:使用不同的顏色或標示來突顯重要資訊。
.邊緣註記:在頁面邊緣留下空白,以便日後添加註解或補充資訊。
.回顧整合:回顧筆記,確保所有重點都已被系統化並易於理解。

比方說,參加了一場關於市場行銷策略的會議。

.預先規劃:事先決定要記錄的主要類別,如市場趨勢、目標客戶等。
.分類記錄:討論到市場趨勢時,將相關訊息紀錄在對應的部分。
.重點標示:用紅色標示成長最快的產品類別。
.邊緣註記:在筆記邊緣留下空白,會後可加入見解或需要討論問題。
.回顧整合:將會議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案整理成清單,方便日後參考。

透過這種筆記法,不僅能在會議中快速記錄和理解資訊,還能在會後有效回顧和應用這些內容;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並確保訊息不會遺漏。

...

總結來說,你應該認知以下關於成人學習的觀點:

一、用對方法,成人也能做到高效學習。
二、專注力和記憶力是可以被訓練和提升的,而非固定不變。
三、藉由小任務建立學習慣性,既能持續進步、也有助目標達成。
四、善用系統化的知識萃取或筆記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展開
WEB3新商機:人人都能獲利的去中心化經濟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6
作者 Alex Tapscott 先前的《區塊鏈革命》在全球賣了五十萬套,也獲得不錯的評價。

這本書主要在說Web3的概念與發展趨勢。

同時從作者的觀點來探討Web3會如何改變商業模式、創造新商機,以及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從最早的區塊鏈,到後來的AI、IoT與XR,不斷在形塑與描繪Web3的樣貌與發展。如果說Web1、Web2著重在訊息的傳遞與創造,那麼Web3就是更多價值的創造與真正擁有。

在Web3時代,每個人都能擁有數位產權,任何可消費的內容都會轉變為資產,帶來龐大的市場與機會。使用產品和服務的用戶也能成為擁有者,平台產生的經濟效益將由使用者共創、共享。

簡單來說,Web3將重新定義網路的商業模式。

...

那麼,什麼是Web3呢?

根據書中的描述,Web3是一個建立在區塊鏈之上的新網路生態系統,使得用戶能夠直接擁有和控制他們的數據,而非像現在被少數大型科技公司所控制。

想像一下,如果網路是一個巨大的遊樂場。

那麼Web3就像是給每個人一把鑰匙,讓你可以自由進出任何一個遊戲,並且擁有遊戲中的一切。

在Web3的世界裡,你不僅僅是遊戲玩家,還可以成為遊戲的一部分擁有者。而你在遊戲中獲取的獎勵,都是真正屬於你的,而不是遊樂場的。

...

在書中關於Web3你該知道的觀點包括:

一、權力下放:權力和控制從少數大公司手中轉移到了用戶手中。

二、數據自主:你的數據是你的,你可以決定如何使用它,而不是被迫分享給像臉書這樣的大企業。

三、金錢變革:透過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你可以直接賺錢,而不需要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幫助。

四、創新自由:因為Web3是開放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創建新的應用程式或服務,不需要取得像Apple Store那樣的平台許可。

五、公平遊戲:Web3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不再只是那些已經很有錢或者很有權力的人。

相對於現在,Web3將會是一個更自由、更公平、更有創新精神的新網路時代。

當然,這代表著一種對網路未來的願景。

雖然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已經在金融領域取得一些進展,但關於去中心化的應用(DApps)和其他Web3元素仍在早期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主要面臨的阻礙與挑戰包括:

一、技術阻礙:包括提高交易速度、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等,都是大規模應用需要克服的跳戰。

二、用戶體驗:如何提升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和採用。

三、法規監管: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法規差異很大,都可能會影響與限制發展。某些市場也可能由於過於保守的監管框架而變得孤立,進而限制了全球範圍內的擴展性。

四、人才短缺:包括IT和區塊鏈領域的人才短缺。

隨著技術進步和社會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提高,這些阻礙與挑戰可望逐漸被解決,對於Web3的願景也可能發生新的改變。

...

關於科技趨勢的書,我向來抱持的觀點就是早點看,不然就別看了。特別是在概念與技術發展初期,出版的當下可能就已經成為歷史。

正如 Tapscott 所言,了解新技術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書,以及實際使用它。

對於熱衷趨勢發展,或是對資訊較為敏感的人來說,或許有更好的管道取得最新資訊。不過對於一般讀者或非專業領域的人來說,這本書可以讓你在最短時間、最低成本取得完整的領域知識全貌。

在不久的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數位經濟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多些認識與理解,就多些參與的可能性。
展開
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被低估的年代,讓善意泛起漣漪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6
不論貧富、位階高低,我們的內在都具有改變這個世界的潛力,慷慨的力量就是其一。

慷慨良善的行為具有感染力,能激起更大的漣漪。

尤其在網路時代。即使看似違反本能,但這些善意的行為實際上對人本身造成的正面影響遠超乎想像。

這讓我想到了《人慈》這本書。

同樣強調人性中的良善和慷慨,並探討這些特質如何影響社會和個人行為,鼓勵我們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不同的是《人慈》的內容橫跨了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提供了一個更樂觀的人類觀點,而這本書則是聚焦當代社會,特別是網路時代下慷慨的力量如何作用?

慷慨不僅只是錢財的展現。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他人展現慷慨的催化劑,從對自己慷慨作為出發點,自然的會想要與他人分享一些美好的事物,從而對他人帶來正面的影響。

書中也提到不少案例。比方說,一位全球訂閱數超過一億八千萬的YouTuber,善用觸動情感達到今日的成就;一位記者在IG用一張照片在一天內擄獲30萬個讚,並為兒童救護基金募得巨額款項。

這也讓我想到近期 NVIDIA 黃仁勳在台大的一場演講中,提到夜市、提到「喜歡看到別人成功」這件事,甚至和接觸到的每一個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在最後放上感謝台灣的影片,都是在展現一種慷慨的力量,發揮著影響力、也影響他人想要展現自己的慷慨。

那麼,做為一般人的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

可以藉由社群媒體,用特定方式幫助有需要的人;設立一個平台,連結關心同一議題的人;透過應用程式,讓人可以更容易地提供建議或尋求幫助;成立一項群眾募資計畫;甚至是設立一個組織,推動關心的議題。

也許只是轉發一篇帶有正面力量的文章,甚至分享一本書的閱讀觀點。

我們不難看到周遭有著許多慷慨良善的行為,發揮著正向的感染力;只要我們願意去看到。也可能會發現自己能給的,比想像的更多。
展開
突圍思考(獨家贈品「思考筆記本」):擺脫困局,超越勝敗情緒的人生觀點
讀者評分
4.5
|
2024/06/26
很榮幸這次搶先收到書稿一睹為快!

韓國圍棋大師曹薰鉉,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在圍棋上的思考方式和生活哲學。

他將自己的經驗和智慧融入到圍棋策略中,也將這些原則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問題解決中。包括建立堅實的基礎、學習勝利的習慣、培養堅韌的態度,以及不斷透過提問和學習來促進個人成長等,這些原則可以幫助人們在各種領域取得成功。

「扎實的基本功是成功的基石。」
「只有當你對基本的手法和形勢判斷有深刻理解時,才能在比賽中靈活應對。」

書中強調基礎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堅實的基礎上自由發揮。

這讓我十分有感。在任何領域中都需要有堅實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就像愈高的建築物需要愈穩固的地基一樣;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唯有強大的基礎才能支撐我們達到更高的成就。一旦掌握了基本原則和技能,我們就可以更自信地進行創新和實驗、累積自己的底蘊,這也使得我們更能夠適應變化、解決新問題,並在從事領域中發展出獨有風格與方法。

我自己從中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個觀點:

一、專注,此地此刻才是最重要
二、覆盤,是成為高手的基本功
三、分享,更能擴展思考的邊界
四、孤獨,保留反思與練習空間

第一個觀點,是專注。

曹薰鉉在書中強調專注於當下的重要性。

他認為,無論是在圍棋比賽中還是日常生活中,只有專注於此時此地,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比方說,他在圍棋比賽中會評估整個局面的形勢,判斷哪一方處於優勢、哪一方需要防守,並根據這些判斷制定策略;也會深入分析,研究每一步的可能性,考慮不同的變化和後果,不僅關注當下的一步,也會預測未來幾步的發展。

如果對手出奇制勝,他會迅速調整自己的計劃,以應對新的局面。這需要快速的思考和靈活的反應,全神貫注的觀察與分析棋盤上的現有佈局,包括棋子的位置、形勢、攻防關係等,以制定最佳的下一步策略。

第二個觀點,是覆盤。

覆盤,本就是圍棋用語,也是成為高手的基本功。

作者經常回顧自己的比賽,分析每一步的選擇,找出改進的空間。曹薰鉉分享自己的覆盤上的一些做法與技巧包括:

一、統整筆記:隨時記錄下自己的行動和思考,以便後續的分析和改進。
二、制定對策:覆盤不僅是反省,更應該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思考如何避免再犯。
三、建立機制:有效的覆盤應該能夠產生實際的行動流程調整,建立SOP。
四、持續迭代:覆盤是一個循環過程,他會回顧之前筆記並找出新問題和改進空間。

第三個觀點,是分享。

透過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曹薰鉉認為不僅可以幫助他人,也能夠擴展自己的思考邊界。比方說他會在圍棋俱樂部中與其他棋手分享了自己的戰術,並從他們的反饋中獲得了新的見解。

第四個觀點,是孤獨。

曹薰鉉認為,孤獨是保持反思和練習空間的必要條件。

學習圍棋的過程是孤獨的,決一勝負的過程也是孤獨的,接受和克服比賽結果的過程更是孤獨一人的;既不能訴苦,也不能和別人分享,必須獨自承擔,而且要在孤獨中找到安慰。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為了克服失敗的痛苦,他們甘願進入孤獨這個幽暗的山洞裡。

不過他認為孤獨,是和內心自我對話的狀態,絕對不是痛苦和毫無意義的時間。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把自己置於孤獨之中,他們故意切斷與世界的接觸,長時間獨自與自己奮戰。所有偉大的作品、卓越的實力都經由孤獨而誕生。如果沒有獨自思考和練習的時間,如何能累積實力?如果我們想更有智慧地度過人生、更接近夢想,就必須有實力和成熟的內在。

為此,應該更多地獨處、更多地孤獨、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

圍棋,是體現賽局思維的代表性場景之一。

正因為如此,所以收到天下文化的這本書格外引起我的興趣,透過理解與學習圍棋高手的思考模式,也有助於我對於賽局思維的淬煉。

包括作者在書中敘述著自己成為圍棋棋手、邁向最高旗手的經歷,從圍棋中體悟到的思考之道,又是如何透過思考來拯救失敗與痛苦中的自己、突破困局。這些難得的經驗時,都有助於擴展思考的深度與廣度,探索一些不一樣的可能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