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img
張立健

173則書評

173本書評分

1位追蹤者

19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7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人工智慧來了
讀者評分
3.5
|
2024/05/31
作者李開復是來自台灣在北京創業的科技專家,他曾任職於 Google、Apple 和 Microsoft,此書繁體中文版出版於 2017 年。全書主旨為人工智慧早已存在,並正在顛覆世界,我們要積極準備來面對挑戰。書中分為六章,分別探討:深度學習與大數據如何造就 AI、人機大戰的可能性、人類將如何變革、創新創業的機遇、未來的教育與個人發展。

作者開宗明義說明:「我們必須面對一項可能讓很多人難以相信的事實:人工智慧已經來了,而且就在我們身邊,幾乎無處不在」,不只是人工智慧來了,而且「機遇就在你我面前!」。李開復舉例說,手提電話中的不少程式已具備人工智慧的技術,如 Google Photos 的人臉識別、Apple Siri 的語音助理或美圖秀秀的自動修圖功能,而且 Automated Insights 在 2014 年已為新聞機構寫出超過十億篇新聞稿。

其次,書中有趣的是提出五大人工智慧的定義,反映了大家對其不同的看法:第一,AI 就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電腦程式;第二,AI 就是與人類思考方式相似的電腦程式;第三,AI 就是與人類行為相似的電腦程式;第四,AI 就是會學習的電腦程式;第五,AI 就是根據對環境的感知做出合理行動,獲致最大效益的電腦程式。

再者,作者亦提到了所謂自 2016 年來「第三次的人工智慧熱潮」與前兩次不同。第一波 AI 熱潮失敗於當時電腦難以運算如何複雜的程式,便於 1960 年代末消退了。第二波 AI 熱潮失敗於語音辨識和機器翻譯仍不夠好,實用價值低,而沒法成為可靠的商業模式。而第三波 AI 熱潮藉深度學習、運算速度和互聯網資料的進步,令人工智慧有用。

此外,書中在最後一章令人有啟發的是,過去教育制度偏向注重培養數理化人材,但作者認為教育在 AI 之下不再一樣了,人該投入熱愛與擅長的領域。未來的教育該走向個性化、客製化的設計,而教育體制必須考慮公平性、可持續性的問題。最後,書中反映了李開復在十多年來對人工智慧的正面態度,未知會否因為自 2023 年來的討論與風險反思,而有所改變呢?
展開
大數據(新版):「數位革命」之後,「資料革命」登場: 巨量資料掀起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全面革新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1
作者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和 Kenneth Cukier,前者是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後者是《經濟學人》雜誌資料編輯,此書出版以英文出版於 2013 年,後手上的為第一版的繁體中文翻譯本。全書旨在說明大數據分析將能提供預測,並且探討這工具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考。書中分為十章,分別探討大數據的現在與未來、風險與管控、價值與延伸意義、因果關係不再重要、一切都可資料化等。

兩位作者開宗明義,說明世界上的資料正在急速增長之中,甚至乎超過機器現時能處理的量,假如公元前三世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是當時知識的總和,現時擁有三百二十座圖書館的資料量。巨量資料需要達到足夠規模才可成事,從科學與社會帶來改變,然後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互動與思考方式。

其次,書中提出在大數據時代會有三大趨勢:能夠獲取和分析的資料量大增;不應堅持一切都精準;拋棄因果關係,而接納相關性。當統計學要求隨機抽樣,而大數據下不再抽樣,而用數據母體的完整資料集,理論不會終結,只是不會再從假說入手而已。資料數量比品質重要,而且在大數據下可能十分雜亂無章。

再者,作者認為巨量資料會為市場、社會和企業帶來價值,資料成為了生產要素來改變商業模式,比如沃爾瑪找到了颶風和小甜點的相關性來發財。資料化 (datafication) 與數位化 (digitalization) 不同,從文字到數字都在記錄世界屬前者,而數位化將資訊轉為機器可讀的格式。可以說是 Amazon 看到書籍數位化的價值,而 Google 則看到書籍的資料化價值。

此外,書中提出巨量資料的價值在於使用,而不是擁有,因此鼓勵授權給第三方使用,開放資料使其價值最大化。當然作者並不信奉不是大數據至上,更在書中後半部分討論其陰暗面,包括大數據改變了私隱的界線,現時的法律可能失守而需要按時代更替。
展開
劫持:手機、電腦、游戲和社交媒體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行為與進化
讀者評分
4.5
|
2024/04/18
作者斯溫格爾 (Mari Swigngle) 乃現居於加拿大的臨床心理學家、治療師,此書出版於 2016 年以英語出版,更於 2019 年再版,手上為第一版的大陸簡體中文字翻譯本。全書按其 18 年臨床經驗,主旨為提出人們忽略了濫用數碼產品和互聯網的負面影響,並且試圖回答數碼技術究竟為所有人帶來的心理、生理、環境和人際問題。書中分為十四章,分別探討科技如何控制人們、數碼媒介的吸引力、溝通模式之不同、遊戲化下的結構性學習、性技術等。

首先,作者認為「焦慮、抑鬱、性功能障礙、性變態、失眠、社交孤立、假性親密關係、婚姻衝突、工作表現失常」都與濫用數碼技術 (i-technologies) 產品相關,而且不僅限於年輕人,而是所有人的問題。這些被濫用的產品主要指電腦、手提電話和電子遊戲機,包括互聯網成癮 (internet addiction),種種症狀、障礙和疾病實在與暴食、酗酒和藥癮的根本原因類同。

其次,書中提出數碼產品帶來了便利,可是帶來大腦加速、經常高度興奮。一直刺激大腦的代價,便是人腦依賴科技產品的刺激,人們無法安靜下來、集中精神、深入人際交往、專注學習和工作。似乎我們被科技產品控制了,而不是控制科技。

再者,作為家庭和兒童的臨床心理學家,亦指出一點值得深思,便是科技產品不能簡化成解釋一切問題的根源。由於夫婦溝通不暢、兒童需要被忽略、家庭關係的毛病,在以往閱讀報紙或後來觀看電視的年代都有,有些問題不管有沒有互聯網都值得正視。因此不該一面倒指責濫用電子產品的危害,而忘記人有其責任。

最後,作者於結論中重申網路成癮和濫用科技產品不只是年輕人的問題,以往媒體的關注都在年輕人,這大概是全人類的問題。以往對於數碼時代的原住民和移民的分野,今天也許不再適用,濫用科技產品和網路成癮大概是人類整體的問題。
展開
Writing on the Wall: Social Media - The First 2,000 Years
讀者評分
5.0
|
2024/04/13
作者湯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是《經濟學人》雜誌的副總編輯、前數位編輯,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13 年,手上的為 2019 年的大陸簡體中文字版。全書主旨在說兩千年來社交媒形形色色,其分享、消費和使用訊息的習慣一脈相承,而新媒體技術的出現不但改變媒體本身,更會改變社會。書中為主要的十一章,書中分別探討牆壁、莎草紙卷、書信、印刷機、咖啡館、學術期刊、電報、電台、電視和網路的技術,如何在西方扮演社交媒體的角色。

首先,斯丹迪奇認為現時社交媒體的成功源自於三個古老的基礎:人是社會性的靈長類動物、言語交流來建立關係、書寫文字增進交流。由於「人通過流言 (gossip),可以宣示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表現自己有知識、有信譽,是可交的同盟或朋友」,互聯網成為一種但不是歷史上唯一一種非在場的訊息交流技術,只不過是網路更高效、更即時而已。

其次,書中提出古騰堡開發的印刷機包含了三種元素:金屬鑄造的活字、比較黏的油墨、螺旋壓床。這技術比起中世紀的手二抄錄至少快 100 倍,能在一天複製排好版的頁面幾百張出來,慢慢從德意志美茵茨地區流行到歐洲其他大城市,在 1500 年左右已有 1000 架印刷機在歐洲運作。而路德及其信徒善用了這一技術,讓路德成為當代最紅、最多產的小冊子作者被讚賞和分享,據說宗教改革頭十年的出版品他佔了三分之一。

再者,作者認為從阿拉伯輸入西方的,不僅是咖啡豆和咖啡因,而是來自阿拉伯的咖啡館的社交空間和訊息交流。咖啡廳因此在十七世紀中葉成為西方的聚會和訊息交流新環境,不同城市的咖啡館因按主要活動而討論不一樣的內容,自由討論該行業的見聞。而且咖啡廳內閱覽和討論最新的小冊子、新聞紙、公報和新聞信札,成為科學家、知識份子、商人喜愛的聚腳點。

最後,我認為書中最值得一再細讀的一句是:「使用網路的現代人對此一定大感驚訝,他們也許以為今天的社群媒體環境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但即使在網路時代,我們分享、消費、使用訊息的許多手法都是建立在幾百年前就有的習慣和傳統的基礎上的。 今天社群媒體的用戶不自覺地繼承了一個有著驚人久遠的歷史淵源的豐富傳統。」
展開
Envisioning the Nation: The Early American World’s Fairs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e
讀者評分
4.0
|
2024/04/03
作者是漢堡大學的教授,是美國文化與文學的研究學者,此書嘗試美國舉辦的博覽會如何構造美國文化。首先,此書主要以回顧美國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由 1853 年紐約、1876 年費城、1893 年芝加哥、1904 年聖路易斯和 1915 年三藩市的五場博覽會,論證時引用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文學、選址與建築、藝術、科技,用以說明美國文化和國族主義是在近代如何形成的。此外,作者更以圖片、詩句、藝術作品和建築物作為例子,說明美國博覽的故事。

此外,我本來期待的是這本書會告訴我美國文化建構的來時路,但好像作者沒有表達清楚其機制。相反,每章的四個主題只像係陳列內容,卻不知這背後的創作者的邏輯和意念,作品是如何被分類,誰是因誰是果。而文學與藝術則看不見重大意義,只係數白欖,沒有看見為何創作者的角色與為何會創作。我們從書中看到的是結果,文化生產的成果,是在美國科層組織決定好了的內容給觀眾看的內容,那麼背後的決策機制和標準何在?觀眾又是怎樣看的?
展開
人工智慧最後的祕密:權力、政治、人類的代價,科技產業和國家機器如何聯手打造AI神話?
讀者評分
5.0
|
2024/03/25
作者 Kate Crawford 是微軟的資深首席研究員,也是大學教授和研究人工智慧近二十年的專家,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21 年。全書主旨在挑戰人工智慧既不人工、亦不智慧、也不中立,並揭示背後權力與資本的運作,反映鮮為人知的期望、意識形態、環境代價、欲望和恐懼。書中分為主要的六章,分別探討:過度搾取地球資源、取盡勞動和時間、有違背倫理的數據、分類問題、表情錯判、國家監控。

作者首先透過「聰明漢斯」的馬匹案例,來說明我們無從得知機械學習得到什麼,同時旁觀者期望也可能影響其結果。而背後也有二種謎思:第一是把非人系統當成與人相同的智慧,第二將智慧看成獨立、自然存在的東西,忘記其背後的社會、文化、歷史與政治。此外,書中指出人工智慧如何服務於僱用、教育和警政系統。

作者以地圖集 (Atlas) 作為人工智慧的比喻,因為人工智慧以不同方式來觀察和連結世界,也彰顯了產業的野心。就像地圖一樣,人工智慧用按特定的信念與觀點來建構,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衡量和定義世界,而由少數人所決定,來監視人類行為、交流和勞動。因此作者試寫一本關於人工智慧的地圖集,根據自身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經驗,來揭示其「實體架構、脈絡環境和占優勢的政治,並追溯它們之間如何連結,望而了解人工智慧在世界上的角色」。

其次,書中著重勞動對人工智慧形成的重要性,並指出大量手動的標記、修正的微任務支持下 ,才讓人工智慧系統看起來十分聰明。而且勞動也關於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時間,書中以亞馬遜作為案例,來說明科技如何控制勞工如何做、何時做以及重複地做,讓勞工愈來愈工作在如此的環境。

再者,作者又論討到資料與分類的問題,忽略了資料的私隱和分類的政治性。前者的問題在於大量訓練人工智慧模式的圖片和文字,不少未經授權、不合倫理的資料集,而且形成合理化揭取資料來改善系統的道德要求。比如部分來自囚犯等的公家資料,部份來自互動摘取下來的公開資料 (如 Flickr 的海量圖片),又有不少是隱瞞用家而來發掘的資料。更重大的問題是不少大學的倫理委員會並不禁止如此的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只當作成應用數學的研究,忽略了潛在對人的影響。後者的問題在於,以生物和文化作為事物的本質和排序可以是危險的,不合理的分類會成為了壓迫的來源。
展開
After the Car
讀者評分
4.5
|
2024/03/25
作者 John Urry 和 Kingsley Dennis 是社會學家,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09 年。全書主張汽車時代看來如此穩定和不容改變,卻在正在倒數之中,全球變暖、石油供應減少和能源轉型、數碼化和智慧出行革命、人口爆炸和城市動態,正在塑造我們未來出行方式。書中分為七章,分別探討氣候變遷、汽車世紀、系統、技術、組織、模式、情景推測。

首先,作者指出 20 世紀被認為是汽車崛起的世紀,但厄里和丹尼斯卻主張汽車時代看來如此穩定和不容改變,卻在正在倒數之中。21 世紀該開啟「後汽車」的新時代,來避免現時每年超過一百二十萬交通意外死者和每年平均在二千萬到五千萬位之間的傷者,以及氣候變化的種種環境問題。厄里和丹尼斯分析過去數十年世界卻面臨四大削弱汽車系統的趨勢,正在塑造我們未來出行方式:第一、全球變暖及其眾多全球後果;第二、石油供應減少和能源轉型;第三、數碼化和智慧出行革命;第四、人口爆炸和城市動態。

其次,汽車不單單只是一台機器或獨立的駕駛活動,而背後有著一個龐大的汽車系統。現時的汽車系統有五大共通特徵:鋼鐵製造、汽油使用、四座為主、私人擁有、由個人按照交通規則來駕駛。但是我們難以逆轉汽車對個人提供的彈性、舒適和便捷服務,無論是公共交通工具、單車或走路也許都無法取代,相反厄里和丹尼斯認為應該以另一個交通系統的科技、政策、經濟和社會環境,來取代現時由鋼鐵、石油和工業大量生產撐起的汽車系統。

再者,汽車系統不旦代表了一個地點往另一個地點的交通方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中代表了六大特徵:第一、在二十世紀發跡的著名大汽車廠牌;第二、汽車乃是房子以外最受歡迎的個人消費,汽車更為車主帶來了速度、安全感、安全性、性成功、事業有成、自由、家庭和雄性魅力的身分象徵;第三、汽車也與特定的機構、行業和職業連繫起來,比如汽車銷售,以及其行業的高利潤為汽車相關的設備、產品和服務帶來普及化;第四、「車托邦」成為大家心中美好生活的象徵,一種以汽車為本位的生活方式;第五、汽車司機的身體被汽車以及其系統環境所規訓,從眼耳、手腳都為駕駛服務,固定地坐下去來注意交通燈和噪音;第六、汽車帶來環境污染,以及大量人類死傷亡如同電影《Crash》所顯示。

另外,厄里和丹尼斯指出在世界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模式正在建立中,可以參考:香港和新加坡以捷運系統和高密度式的城市發展;德國不萊梅市一直在開發『整合、乾淨、智慧和以客戶為導向』的交通系統;英國也有「The 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計劃;中國東灘的生態城市計劃;馬斯達爾城 (Masdar) 的可持續生態城市計劃。

最後,厄里和丹尼斯在書中繼而推理出未來會有三個可能情境:第一個可能情境是地方可持續性;第二個可能情境是區域軍閥割據;第三個可能情境是數碼控制網絡。而厄里和丹尼斯期待「後汽車」的新系統將以新能源、新材料、破壞性創新、非私有化、新的生活、工作休閒方式、智慧汽車、新交通政策、數碼化的特徵為核心。
展開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暢銷新裝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2/18
作者紐波特 (Cal Newport) 是美國喬治城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13 年,手上的是 2017 年中時出版的初譯版本。全書主旨為面對連線的分心時代,深度工作力愈來愈稀有而且愈來愈具價值,按書中的概念和四大原則,可以創造出專注的深度工作時間和產出高品質的成果。書中分為兩個部份共七章,第一部份展析深度工作的概念,第二部則探討四大原則:培養深度工作力、學會擁抱無聊、拒絕任何網路的好處、排除淺薄事務。

作者首先以榮格、伍迪‧艾倫、JK 羅琳、比爾‧蓋茨和史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作為例子,說明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是深度工作者,與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行為和網路工作使用習慣不一樣。在新經濟中的贏家是高技術工作者、超級明星和資本家,而他們都需要具備非凡的學習力和既快又高水準的生產力,比如 Adam Grant 會顯示出外不在辦公室,但其實在趕工寫論文。因此深度工作具價值因為快速學習在資訊經濟之中有其必要,而且平庸與精通的分野愈來愈大,因此深度工作力愈來愈稀有而且愈來愈具價值。

其次,可是書中指出深度工作的最大挑戰便是職場之內的開放式辦公室、即時通訊軟件和社交媒體,三者對深度工作的破壞無可估量,而且以一直忙碌和網路連線作為圭臬的工作風氣,引致人沒有目標地忙碌於淺薄的工作,如同 Neil Postman 批評科技使其他選項隱形。而紐波特又從神經學的葛拉格專注分析、心理學的心流 (flow) 理論和哲學說明專注帶來意義,找出論點來證明深度工作有其必要。

再者,作者認為發展深度工作的關鍵在於建立工作的儀式和常規。確立自己的工作哲學,可以是修道院式的遺世獨立工作,也可以像記者般切割時間來深度工作,然後像企業般執行。還要學懂如何離開工作時,定立一個關機的儀式。
展開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讀者評分
4.0
|
2024/02/15
作者貝爾 (Daniel Bell) 是當代美國社會學家及哈佛大學教授,此書英語初版於 1976 年,其後再版於 1996 年加了一篇十分詳細的後記,十分值得關注。全書主旨為,分為主要六章,書中分別探討:現代主義、六十年代的文化情緒、後工業時代的宗教和文化、從文化到政治到自由社會。
 
首先,按貝爾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中提出的「三個領域」方法分析,既避免前人將政治和文化視為經濟領域附庸的決定論,又提出資本主義的矛盾點在於「技術-經濟」、「政體」和「文化」三個獨立領域間的摩擦,現化主義成為重中之重。換言之,在經濟上以效率優先,分工下十分非人化;在政治上,則強調平等平權;在文化上,反而提倡個性、自由、尊嚴,又缺乏了宗教的力量。

其次,貝爾認為,先進資本主義的「技術-經濟」結構已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富裕社會,但它的成功同時又孕育了對資本主義經濟本身具顛覆性的力量。西方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已經被現代主義塑造,其原則越來越成為自我實現的理想,反對約束,以及對資本主義依賴的布爾喬亞倫理存在敵意。

再者,從新教的禁慾主義到現代主義的享樂主義的轉變,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對勤奮、紀律和負責任的勞動力的需求,與無節制和即時滿足的消費主義對經濟增長的需求之間的緊張關係,貝爾認為資本主義及其創造的文化孕育了自身滅亡的種子,因為它在成功的人們中創造了對個人滿足的需求,而這種需求侵蝕了他們最初成功的工作倫理。

因此《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一書中,匯聚了馬克思、涂爾幹和韋伯三大社會學派的思考,探討上世紀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貝爾認為乎宗教也可以作為解答之一。這些經濟需求與文化價值的矛盾,貝爾認為這些危機在二戰後繁榮結束之時會顯現,讀書可以自行判定是否屬實,你們看見這些危機了嗎?
展開
娛樂至死
讀者評分
5.0
|
2024/02/13
作者波茲曼 (Neil Postman) 是生前為紐約大學的傳播藝術系主任,此書出版於 1985 年。全書主旨為美國社會有娛樂化的傾向,電視時代取代印刷術時代,從文字到電子的方式轉變,令與公眾相關的內容和質素不再一樣。全書分為兩大部分一共十一章,探討娛樂化對印刷業、娛樂業、思想、新聞、宗教、政治、教育的影響。

首先,波茲曼以不同城市作為美國精神的焦點,從政治激進主義的波士頓、大熔爐的紐約、工業的芝加哥,直到當代是娛樂之城的拉斯維加斯,以及曾任演員的時任美國總統列根。電視時代取代印刷術時代之下,當政治化妝術取代了意識形態,商品的展示比質量和用途重要。而電視卻沒法展現政治哲學,因為其形式展現的是形象和視覺,而不是語言、邏輯和精神,因為波茲曼認為人類溝通的形式與文化質素相關,就像《聖經》中〈十誡〉的第二誡所示,也如柏拉圖分析書寫帶來的知覺革命。

其次,波茲曼進一步解析他的研究中更大的主題是「公眾話語的方式是怎樣規範乃至決定會話內容的」。因為語言作為不可或缺的媒介,其語言結構決定了世界觀,即語言影響人如何看待時間、空間、事物和過程。波茲曼認為從文字到電視的媒介,每一種媒介都為思考、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的新方式,從而創造出不一樣的話語模式,將 Mcluhan 的名句「媒介即訊息」修改為「媒介即隱喻」。因此全書在採討從文字轉換至電子媒介之時,媒介—隱喻之關係如何改變現代人的思考與文化內容。

再者,波茲曼探討媒介從認識論入手,而不是美學或文學上的。他認為鉛字印刷簡潔、嚴肅和理性,由於印刷術發明以來的四百年產生了現代意識、現代科學、國家民族和散文,乃十八至十九世紀的美國文化中心,因此名作《論美國的民主》提及報章和小冊子如何打開了當地的訊息之門。比如當年林肯與道格拉斯的辯論,以書面語來演講,著重理解而不是激情來引領深思。因為新媒介的出現將對真理和智力的定義產生變化,而「以電視為中心的認識論污染了大眾交流和相關活動」使話語變得荒唐,波茲曼擔心公眾話語的價值將會退步。

因此波茲曼在書中〈前言〉和最後的第十一章都提到,人們擔心《1984》中的外來壓迫,可是《美麗新世界》中因享樂而失去自由,更有可能成為現實。經過了將近 40 年電視也許不再是家庭生活的中心,那麼直到 2024 年的今日,讀書又會否認為手提電話、社交網絡和人工智慧提來了新的話語形式,從而為人類和文化帶來一次比電視更的轉變?
展開
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
讀者評分
4.5
|
2024/02/12
作者馬庫斯 (Herbert Marcuse) 是已故法蘭克福學派的德國社會思想家,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1964 年,當時此書成為在歐美西方社會批判資本主義的力作。全書主旨為分析在五六十年的發達工業化社會中,物質基礎和技術理性影響下,思想、藝術、語言、文化、政治和生活趨向單一化,在戰後形成了十分富有但不自由的極權社會,書中分為主要十章,書中分別探討:沒有反對派的社會、控制的新形式、單向度的社會、單向度的思想、尋找替代性方案、解放的大變動。

首先,作者認為「單向度思想由政策的制訂者及其新聞訊息的提供者系統地推進的。它們的論域充滿著自我生效的假設,這些被壟斷的假設不斷重複,最後變成令人昏昏欲睡的定義和命令」。因為工業社會一來完善了技術理性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二來工業社會制度遏制了這種趨勢下不合理的矛盾、以及質變。也由於機械化、自動化,令科技愈來愈無所不在,而且馬庫斯認為工業化的技術是政治性的。當科技進展與理性決策結合,便改變了原本被社會認可的理性,比如馬庫斯認為技術理性更成功地取代了政治理性,乃控制的新形式。

其次,馬庫斯也認為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利用核災難和與敵人戰爭,而動員起「聞所未聞的聯合和團結」,同時又提出福利國家又似乎能提高某種程度上的生活水平。因此他同時批判戰爭國家和福利國家,因為自由主義、保守主義、法律、多元化都遏制了質變,把民主視為最有效的統治制度。書中指出極權社會會肅清對手,掃走他們存在的可能性,將其絕跡於大眾媒體、哲學乃至於社會的任何一個角落。馬庫斯認為讓發達工業化社會凝固了生活模式、否定一切超越、遏制了理論和實踐,讓社會中的人沒有辦法接觸到不一樣的聲音、找到尋在眼前以外的替代可能性,不但由於極權不容異議,甚至乎人們都失去了如此的動力和資源。因此真正的極權社會形成,尤其當技術並不站在人民的那一邊,而是站在權力的那一方。

再者,馬庫斯認為「現在,藝術遠離社會、冒犯社會、指控社會的特徵已被消除」,他稱之為藝術異化。因為馬庫斯認為高層文化作為另一向度,曾經代表了精英的理想,可是大眾傳播取代了藝術、宗教、哲學,換來以商品形式的交換價值,而不是其真正的價值。而在發達工業化社會中消除了雙向度的高層文化,媒體卻流於俗化的性慾、宣傳、商業、消遣,但卻容不下對立、異已和超越。另外,馬庫斯認為著重真理、科學,卻否定了否想的思維,換來肯定性思維,乃技術理性和統治邏輯。而且肯定性思維也帶來了單向度的哲學,哲學在發達工業化社會中形成政治任務,馬庫斯認為是全面操縱和灌輸的權威主義。

此外,馬庫斯似乎認為愛慾、個性、藝術可以帶來改變,帶來不一樣的價值取向和評判尺度,未知讀者在 2024 年的今日同意嗎?有趣的是,此書由 Rockefeller 基金所贊助而寫成的,讓資本家的基金資助出版如此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誠為馬庫斯能夠提供「單一向度」以外另一個向度的力證。
展開
第三波數位革命:這是農夫、工人、廚師與藝術家……以及我,從邊陲地方發動的全球經濟革命
讀者評分
4.5
|
2024/02/08
作者 Steve Case 乃美國在線 (American Online) 的共同創辦人,時任美國政府「啟動第三波數位革命的創業美國計劃主席」,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16 年。全書主旨為第二波數位革命走到盡頭,在展望下一波數位革命的美國公私機構該合作把握時機,並從他親身經歷過第一波的高山低谷中汲取經驗和課題,並透過跨領域夥伴關係、政策推動和堅持不懈來創新。書中分為十二章,書中分別探討:什麼是第三波數位革命、找夥伴的重要性、政府角色、企業文化、美國該有的六項改革。

首先,受到當年大四年時讀到 Alvin Toffler 《第三波》所啟發,才一路路帶領數位革命。就第一波數位革命指的是由 1985 至 1999 年建構網際網路的時代,當年包括美國線上、Apple、IBM、Cisco、Microsoft 等企業提供網路服務。第二波數位革命約從 2000 年至 2015 年,以資訊技術為中心的  App 經濟與行動革命顛覆了市場秩序,包括 Apple 推出 iPhone。而 2016 年之後第三波數位革命的商業模式又會不再一樣了,網路將物聯網升級至「全聯網」。

其次,書中第二章又重提「當時的網路使用者有很大的機率是透過美國線上,第一次連上網路、收發電子郵件、搜尋資訊、收到電子新聞、線上購物、在線上看影片或聽音樂、寄送或儲存照片,或透過網路聯繫朋友」,使網路成為大眾的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作者指出第二波經濟成長只需要幾個核心工程師,而在第三章指出第三波數位革命更像第一波,不能像第二波般在 App Store 上載應用,然後等待客群下載。因此找夥伴十分重要,並且要與政府部門周旋,才能推網路至日常生活的每個部份包括:教育、醫療、財務管理、旅行、工作和飲食,比如 Uber 和 Airbnb 的成功,反而在可能在未來的第三波遇到問題。

再者,雖然風險投資主要集中在加州、紐約和麻省,書中提出在第三波數位革命不必再去矽谷和紐約,而該在企業家紮根所在的地方,「後進地區崛起」持續增長,而矽谷鞭長莫及。作者認為因為科技集聚不再是優勢,科技點子可以化為產品,卻不以科技為核心,最有可能跑出的不再是二十多歲的程式設計師,而是三十多歲的農夫、工人、廚師或藝術家。而且作者認為,社會責任投資將成第三波數位革命的主流,Benefit Corporation 是生意也是意義,問題也是商機。他們將會利用已有的科技來改變自己的專業,解決問題再而建立價值連城的公司。

此外,作者認為在第三波數位革命面前必須行動快速、主動破壞來革新,而企業文化也重要,願景和文化比錢重要,提升人民生活質量也十分重要。在第三波數位革命中政府才是革命的核心,扮演變革者來開發技術,然後再轉為商用,而且矽谷和華盛頓應該合作,因為經濟變化將快於規範改革。最後,因為美國正在面臨其他國家的挑戰,在第十一章中提出美國該有的六項改革:分辨新創公司和中小企業的不同需要、政府主動帶領第三波、政府增資研發預算、將資金導向新創公司、讓人才移民美國、建立屬於新時代的新規範。
展開
Pressed for Time: The Acceleration of Life in Digital Capitalism
讀者評分
4.5
|
2024/01/29

作者 Judy Wajcman 是倫敦經濟學院女教授,長期研究科技和時間和速度的關係、科技的社會塑造、勞動與女性主義。此書以英語於 2014 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手上的中譯本由新樂園出版,全書主旨在科技塑造屬於人們的時間、步調與自由,由於資訊通訊科技和其他工具大大節省時間,同時人類卻愈感到時間不夠、事物正在加速,因此文化和行為選擇才是關鍵。書中為主要的七章,書中分別探討工具、移動、工作、家務、親密關係、壓力矛盾等六大議題與時間的關係,以及在終章論提議如何騰出時間。

首先,威吉曼批判社會加速論太過粗疏,更回應 Manuel Castells 無時間之時間和 John Urry 瞬時時間,一來不同意前者假設科技對任何社會和人的影響相同,二來兩者相信科技獨立於社會存在乃支持科技決定論。作者強調雖然我們已經生活在科技無所不在的環境之中,時間壓力不是科技問題,該是社會文化問題,比如父母對育兒期望愈來愈高。問題在於我們是否容納新科技進入並改變現時的組織、文化、生產、消費、家庭、休閒以及工作,人的選擇以及使用習慣才是關鍵。

其次,威吉曼提出現代人感受到的時間壓力,一方面可支配的自由時間並不少,另一方面卻感到忙碌、倉儲,因此作者認為這是一個悖論 (paradox)。因為主觀與客觀時間有別,亦在於人如何理解、運用和體驗時間,不止是時間的長短而質量與分類特徵的問題,因此感到時間愈來愈不夠是個多維度的感受與問題。書中提出反駁,指出平均工時數十年來,在發達社會如美國和歐洲地區方並改變不大,但工時愈來愈兩極化。而且女性承受到更大的時間壓力,與不同男性對於家庭和育兒的期望。

再者,威吉曼提出科技令人在連結下工作,卻導致工作步調、工作干擾和多工作業三個面向的問題。作者以電郵為例,指出人們愈來愈習慣即時溝通模式,藉由多重連結來達致常備的可聯繫性,使干擾工作又零碎化。而在家事之上,作者也亦同樣提出,科技產品層出不窮與花在家務的時間關係不大。比如對身體潔淨和個人衛生的要求愈來愈強,反而令英美愈來愈多白領卻愈來愈多洗澡。而且作者提出不少家用電器對男女性的影響不一樣,好些機器對人的影響出人意表,比如女性會因為乾烘機而多花時間,男性也因除草和修剪機而花在整理草坪的時間不減反增。

此外,書中的論點歷久常新,人類的時間不但是心理現象或哲思的,科技改變了我們的時間觀念,可是不要忘記人有其主動權去取捨。面對新科技,重要的是不要盲從接受、不加思索適應或直接拒絕。而此書則著重的是,不要像 William Connolly 所擔心的人們嘗試透過國家與宗教基本教義派,來回應縮時社會,與其單純拒絕,不知接納其正面後果。

可惜中譯本刪去參考資料,中譯封面和標題亦沒有突出其數位資本主義的背景,造就人生時間轉變,令人人感到時間不夠用。
展開
液態現代性
讀者評分
4.0
|
2024/01/25

作者包曼 (Zygmunt Bauman) 是來自波蘭的社會學家,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00 年。全書主旨為,分為五章,書中分別探討:解放、個體性、時空、工作、共同體。

首先,包曼認為當代是舊方式已經不適用的「空位期」,對前行的全球化、現代化仍看不到「目的地」,因此他以「液態性」作為隱喻。由於包曼認為固態與液態有着彼此糾纏、難分難捨的關係,「畢竟正是對事物和狀態之堅固性的追求,才往往觸發、維持並引導它們的液化」,因為現化性想要控制並確定未來。雖然以往變遷被認為是暫時的,會過渡到穩定的狀態,比如經濟學家認為經濟成長會帶來穩定經濟。書中亦提出液態性導致了多元中心主義,政治機關失去了權力,無法有效管制,包曼引用的例子便是流動人口湧入歐洲的政治困境。因此在不確定、不穩定面前,權力和政治才有再固化的傾向。

其次,包曼引用《共產主義宣言》中「melting the solids」那句,認為現代化熔化了固體,流動性和彈性取代了堅固性,以不同時間和速度在全球不同地區形成中,而且每個新結構都有使用限期、是個暫時狀態,世事常變,變幻永恆。而且包曼以韋伯的工具理性來分析,指出傳統的忠誠被取代,經濟擺脫了政治、倫理和文化的束縛,經濟標準成了支配人們生活一切的新秩序。而二十一世紀與二十世紀是不同方式的現代化,原因有二:對早期現化性幻想的破滅;現代化任務的去管制、私有化、個體化。

再者,包曼認為現代化已不再解放大眾,一來他認為像馬庫斯般的批判理論,已經過時須待重探,以往的批判對象包括福特主義工廠、官僚體制、全景監獄、老大哥、納粹集中營的極權主義已經不再。二來「在今天,任何真正的解放,要求的都是更多、而非更少的「公共領域」及「公共權力」」 。相對於沉重資本主義世界,國家不再成為理性和現代化的執行者,個體自由也變得不完整,解放由法理的個體自主性變為事實的個體自主性。而且他又論到,個體的自主性與社會有曖昧不清的關係,既是個體的必要前題、亦是個體自主性的敵人,而個體化成為了個人的任務,以生命政治作為實踐。

此外,書中亦提出沉重資本主義崇尚權威和領袖,屬於立法者、程序設計者及監督者的世界。包曼引用《美麗新世界》和《1984》兩書來說明 ,兩位作者都預期未來社會具嚴密的社會控制,個人自由將受壓制。福特主義的設計與執行、倡議與服從的二元區隔,「將工人釘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推崇以秩序為目的社會工程。包曼則引用 Nigel Thrift 的理論來說明,Genesis discourse 正取代具支配性的 Joshua discourse ,從有序走向無序。而輕盈資本主義,則似乎與韋伯所想像的工具理性形成的「鐵籠」有所不一樣,包曼也認為與價值理性毫不相關。

最後,讀此書的啟發便是時代仍該分階段的,只是分階段的理由很不一樣,而且被忽略的是傳統與現代之別,是量與質的差別,但是一旦走到現代之後,便釋放出不可名狀的力量,瓦解了傳統,並且在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一去不回。
展開
未來是什麼?
讀者評分
5.0
|
2024/01/17

作者 John Urry 是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社會未來研究院的院長,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16 年。全書旨在呼籲社會科學該重新研究未來,不靠私有經濟或宿命性的災變論,該利用公民社會、政府與複雜系統思維,來建立社會未來學和創造社會未來的能力。書中分為三大部份共十章,分別探討:未來學的過去與將來、新災變論、複雜系統、時間、創新、工業製造、流動城市、氣候未來。

首先,厄里分析指過去 70 年關於未來的研究都來自社會科學之外,除了有少數智庫,也得賴 1970 年代以來對環保運動的興起,而來自矽谷也有另一種私有化的數碼烏托邦。可是由於馬克思主義的失誤而不預測亦不規劃未來,故厄里認為未來研究該回歸社會科學,建立以民主化和服務人們為本的社會未來學。

其次,書中歸納出兩種未來學,一種是不同傳統中的預言或占卜,大多是對特定個人命運預測,另一種是對未來社會烏托邦與反烏托邦式的預測。後者的例子如 1905 年出版的《A Modern Utopia》中想像社會組織富有科學精神,1932 年出版的又有《美麗新世界》中放大福特生產主義和美國消費主義的壞後果 ,以及 1949 年出版的《1984》採討黨政機關的如何官方宣傳與過度監控。

此外,在上世紀末西方社會出現,由贏得冷戰結束的樂觀主義,由 2001 年 911 事件轉變成宿命性的新災變論,這種情感結構反思人類對金融、氣候、宗教、飲食和能源產生的系統性惡果。比如《大崩壞》中論生態滅絕導致社會崩潰的歷史,也包括「人類世」與氣候變化的分析,以及厄里列舉出源源不絕的災難性事件,以及全球系統性風險:人口急增、過度都市化、遠距離物流、依賴化石燃料、水資源稀缺、經濟不平等。

再者,書中列舉出的三種未來,推斷的、預想的、期待的未來,來說明大家期待的未來最不可能實現。厄里歸納出有六種預測未來的方法:向歷史學習、研究失敗的預測、反烏托邦式的預測、烏托邦式預測、由現在推斷未來,以及情景建構。而預測未來的問題在於以個人主義或經濟社會結構出發,卻忽略了複雜系統方法。系統通常長期保持穩定,既社會又物質的互相依賴複雜性,而時間、空間和網絡都為其要素之一。

繼而,厄里指出製造、汽車和氣候入手,探討如何以情景建構,來建立社會未來及其複雜系統。最後,厄里呼籲屬於未來的未來學,正確認識複雜系統,保持對市場與技術的質疑,並要預見多於單一的未來。
展開
組織化資本主義的終結
讀者評分
4.5
|
2024/01/15

第一作者 Scott Lash 是來自瑞典的社會學教授,第二作者 John Urry 是來自英國的著名社會學教授,此書以英語出版在 1987 年出版。全書主旨討論德國、瑞典、英國、法國與美國的五大西方社會,它們陸續成為組織化資本主義社會,在二戰之後的去組織化,而不走向後工業、訊息或後現代社會。書中分為主要九章,分別探討五大主題:組織化資本主義的起源、地理空間重組、服務階級的崛起、去組織化資本主義、金融和政治變遷、勞資關係與社團主義。

首先,兩位作者試圖反駁後工業、訊息社會或後現代理論,他認為西方社會已從自由資本主義、組織化資本主義邁向去組織化資本主義。書中又提出組織化資本主義有三大因素:工業化的起點、舊社會組織的存歿、國家的大小。英國、法國是率先工業化的國家,美國是最發達的,西德最具組織化,瑞典相對更具社會主義和社團主義。

而其組織化資本主義愈廣、其組織化則更慢,按順序先後為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瑞典,其經濟、公民社會與國家的去組織化。比如書中提到服務階級崛起是高等教育發展和去組織化資本主義的原因和結果,既由於組織化資本主義產生服務工作,而又推動去組織化。

其次,書中試圖定義組織化資本主義為約十個主要經濟體,透過殖民制宰世界,印刷資本主義與地區差異為顯著特徵。而去組織化資本主義為資本主義在多國發展、出現世界經濟與跨國勞動分工,去組織化其表現在工業城市衰落、大規模生產減少、專業服務上升、金融與工業分離、電子傳播技術壓縮了時空距離、監控更加可能。

再者,兩位作者認為他們論證的去組織化資本主義與後工業、訊息社會或後現代理論不同,去組織化資本主義是一個解體和系統地重建的過程。而且其文化不屬於任何階級,但支配文化可以比支配生產同等重要,而且文化的生活方式有去組織化的後果。誠然,書中的七點《共產黨宣言》、十四點總結組織化資本主義、十四點總結去組織化資本主義、五點總結服務階級崛起,列點精要值得參考。可惜的是,簡體中文翻譯本中的註解與參考文獻被譯者刪去,而且書中的引用的人名和書名缺乏應有的英文原名。
展開
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全新修訂校對版)
讀者評分
4.5
|
2024/01/14

作者福山是斯坦福大學的政治學教授,此書於 1999 年英語出版。全書主旨為西方後工業社會中,個人主義抬頭、訊息科技崛起、社會資本削弱,社會秩序與家庭價值將被中斷,有害公民社會與自由民主,而福山提出人類該利用天性與理性來重建規範。全書為三大部份共十六章,書中分別探討三大主題:大斷裂的問題、規範來源、大重建的辦法。

首先,福山回應了 Daniel Bell 的後工業社會和、Alvin Toffler 的第三波和 Manuel Castells 的網絡社會,福山認為人類又再一次則處身於巨大轉變之中,如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所書寫的「會社」取代「共同體」般轉型。在資本主義經濟與新科技下,人際關係、共同體與價值受到個人主義的考驗。

其次,福山引用 Ernest Gellner 指出公民社會是自由民主,結合 Jane Jacob 提出社區中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提供的功能,以及 Alexis de Tocqueville 提出美國民主得賴於積極結社,福山從而提出缺乏社會資本,則沒有公民社會和自由民主。雖然美國群組、會員有上個世紀末有增加之勢,福山認為美國的社會資本仍在下降中,因而他提出第一個問題在於社會資本的質量影響難以計算,第二個問題在於正向界外效應,第三個問題在於某些激進團體的負面界外效應。而且他於書中主要以犯罪率、結婚與離婚率、出生率、信任與價值、公民社會的等數據變化,來量度社會資本的消長。

再者,當社會科學家的一般四大解釋︰一、貧窮與不平等;二、更多財富與安全性;三、政策失誤;四、文化轉變。福山卻認為四大解釋沒法解答如此的問題,尤其如此跨國遠離維多利亞價值觀的現象。而試圖解釋美國犯罪率日漸上升,以下解答也不太充份︰一、戰後嬰兒潮增加了年輕男性;二、現代化與都市化增加犯罪率;三、日漸增加的社會異質性。因此福山於第四章的便提出由於個人主義、女性角色轉變日漸壯大,而共同體的失落,才是為何濫藥、犯罪和權威失信。

此外,書中總結出大斷裂的後果是家庭愈來愈小,凝聚力亦愈小,甚至令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和公民社會也會委縮。而福山認為社會資本減少,與犯罪率上升相關,而犯案亦會進一步削弱社會資本。但福山亦指出各國大斷裂的具體情況亦有所不同,比如日本與南韓則因「亞洲價值」文化不同而有阻擋大斷裂。福山提出價值如誠實、可靠、互惠,在資本主義社會仍具價值,所以資本主義不一定會侵蝕社會資本的。可是他並不盲信宗教和公共政策是靈丹妙藥,政府之於社會資本,政府亦敵亦友,時而也會削弱社會資本。但堅信在工業社會轉型至訊息社會的時代,重建家庭、互相和社會秩序是可能的,如同由農業社會轉至工業社會的維多利亞時代。

誠然,我認為全書之中最有趣的地方是第八至第十四章之中,提出對秩序、價值和社會規範的理論整理,從生物學、心理學、經濟學到社會學文獻中,說明人類自利的基因,為了集體的好而找到了秩序,像 Kevin Kelly 說的是蜂群思維。而且引用 Ronald Coase 的公司與交易費用理論,來說明等級制是有其必要的,因為有交易費用在社會中。可說此一部份幾乎將社科生會讀到的書,都集中於此,化為一整套回應時代社會問題的作品。
展開
什麼是全球史
讀者評分
5.0
|
2023/11/27

作者 Pamela Kyle Crossley 是來自美國的全球史專家,專長於亞洲史、清史,此書以英語在 2008 年於 Polity Press 出版。全書主旨為介紹研究全球史的關鍵專家和理論方法,書中分為六章,分別探討分流 (divergence)、合流 (convergence)、傳染 (contagion)、 體系 (systems) 等全球史的四大重要理論和方法。

作者首先在導言中回應由威爾斯 (G. H. Wells) 提出的「普世史」(universal history) 和非「初級研究者」(primary researchers) 的研究,認為他也許並不是第一個人如此表述,但如此想法沒法得到廣泛接受,而且所欠缺的不是史料,而是從中世紀而來研究民族國家的思考方式。「如果不從全球來考慮,便無法理解人類歷史的重大變遷」,欠缺不同常規的方法和難以論述一個沒有中心的故事,屬於全球史的四大理論和方法正是本書的主題。其次,書中在第一章提出自從有了文字,宗教便萌發了宏大敍事,如人類起源的神話。又比如在公元前四世紀和公元四世紀之間,出現了廣袤地域的帝國,更以文字來為帝國寫歷史。在三到五世紀之間,大帝國相繼消失,便帶來了規模較小的統治權威和新的歷史敍事。

再者,作者在分流一章中指出,傳播主義認為史前的文化中心是現代文化的源頭,比如李約瑟堅稱中國的科學發明和技術革新從東傳播到西,經印度、中東到歐洲。也有近年用 DNA 來分析的人口遺傳學,也符合了傳播論。因此傳播論是理解人類歷史不可或缺的工具。

接下來,書中合流的一章中提出,就算各地民族有差異,也逐漸會愈來愈相似,終結在同一終點,比如現代化理論。比如農業的起源是全球史家共同想解決的難題,曾經流行 Karl Wittfogel 的「東方專制主義」,為了水利而建立中央集權,導致中東和亞洲形成的政治傳統,不同於歐洲和北美的民主意識。可是如此解釋卻不一定能解釋,農業帶來的疾苦、缺乏保障和勞動力需求。

此外,作者於傳染的一章中論述,以傳染為比喻來說明自我推進,比如「哥倫布大交換」包括物種和疾病的交換。書中又引用克羅斯比和麥克尼爾的研究,指基因傳播和環境變遷都是貿易和帝國主義的結果,因此作者認為「帝國主義一旦確立起來,帝國主義者與其殖民地宿主具有的寄生關係⋯⋯一種成功的共生關係可能會持久;一種病態的寄生關係可能會通過戰爭或革命而很快瓦解」。

之後,書中體系一章中指出,不同部份有共同一致的穩定性作用。當中最著名的是 Immanuel Wallerstein 的現代世界體系理論,作者卻認為如此的唯物主義初衷、歐洲中心主義,以及後來的文化轉向,已有點過時和狹隘的。最終,書中提出全球史應該「超越對過去幾個世紀的曲解,透過帝國和霸權遺留下的表面結構洞察其本質,以此來理解在全部歷史中塑造人類命運的力量,並且預測未來」。
展開
Life 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
讀者評分
4.5
|
2023/11/23

作者鐵馬克 (Max Tegmark) 是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也是今年十分打響名堂的未來生命研究所主席。此書以英語出版於 2017 年的暢銷書,全書四百多頁分為主要八章,書中分別探討:奇點發生時間與風險的謎思、何謂智慧和運算、何謂目標和意識、放棄萬物之靈想法、人工智慧發展方針。

首先,作者認為生命分為三個演化階段:生物、文化和科技,在 1.0 生命的軟硬體靠演化,在 2.0 生命的硬體仍受演化所限但軟體可自身訂製,在 3.0 生命的軟硬體皆可自行訂製。其次,書中提出對人工智慧可以分為三派:數位理想國、善用人工智慧運動、技術質疑派。再者,全書主旨探討未來人工智慧對地球和一切生命的影響,塑造更和諧、符合目標價值的人工智慧時代。

在 2023 年末重看此書,的確令人有所不同的反思,尤其作者以物理學、生物學和心理學來反映出理解人工智慧時代的差別,值得深思。
展開
新創企業之國: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
讀者評分
4.0
|
2023/10/08

此書出版於 2010 年以英語出版,全書主旨在探討「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可以引發嶄新的商業創意」,甚至乎能引來從不投資美國以外的股神巴菲特,來以色列投資。書中分為主要的 14 章,書中共分四個部分分別探討:小國的能耐、創新文化的種子、揭幕、動機充分的國家。

首先,作者指出以色列當時的 3,850 家初創公司是最球密度最高的,甚至乎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比整個歐洲二十多個國家的上市都要多。而且「二OO八年間,以色列每人平均創業投資金額比美國還要高出二‧五倍,比歐洲高出三十倍,比中國高出八十倍」。

其次,書中舉例說明 8088、Centrino 和 Core 2 Duo 都是英特爾在以色列研發出來、後來大賣的核心產品,使以色列的分部「原本只是一個孤立在海外的據點,現在成了英特爾的命脈」。據書中的訪問科技界領袖指出,這種以色列分部的決定性地位也適用於谷歌、思科、微軟、英特爾、電子灣等科技巨企。

再者,作者亦提及不可或缺的私人網絡,從哈佛、普林斯頓到耶魯的以色列圈子,到男性平等從軍結下的情義和管理經驗。而且由於以色列軍隊結構上窄下寛、缺乏中層、權力下個放,從軍令不少以色列年青男士在前線鍛鍊如何思考和決策。

此外,書中也以新加坡的有序,卻令國民欠缺進取心、冒險精神和敏捷思想,來對比以色列的流動性、對上不服從和不拘小節。書中更引用前哈佛商學院教授波特 (Michael Porter) 的集群理論,來支持說明以色列可以發展高科技,但杜拜有相對缺乏如此地理集中的商業網絡。而且杜拜也面對所謂「酋長的兩難」,在經濟現代化和限制自由之間不並願意君主勢力受到威脅。

換言之,教育、研發、創投三塊不可或缺,建立一套密不可分的人才培養、高科技開發、商業投資的生態系統。
展開